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江心現明月(一)/(二)
滿額折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江心現明月(一)/(二)

定  價:NT$ 640 元
優惠價:8554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0元
庫存:7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大多為作者一九六○至一九八○年代間的作品。那時的臺灣正由全然的威權逐漸轉型為民主開放,如同先前的歐美,以及日後眾多的其他亞非國家,內部秩序擾攘不安。加上複雜的歷史背景——兩次「祖國」戰爭的交錯,使得老者有失根的無奈,而少壯者卻有滿腔熱情無處宣洩的不耐。作者以一介海外學人的身份,跳脫一切利害糾葛,關注國內外政治展演,借鑑歷史,在錯綜的局勢中,融匯出法理情兼具,卻又不鄉愿畏葸的中治之道。祈能在杌隉之際,盡匡扶之力。相關論述或已成為歷史陳跡,或為議題持續發酵,仍不失其為讀者了解作者思想的佳徑。

作者簡介

許倬雲

★★★2020年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終身成就獎」

 

1930年出生於江蘇無錫。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杜克大學、夏威夷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經濟史與文化史,畢生以史學研究及教育為職志,除專精學術研究之外,亦致力於將歷史推廣至普羅大眾,對時事與國際情勢更有所關懷,曾多次在報章雜誌撰文,針砭剖析。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只有一個,但是江湖處處可見明月投影。西湖的三潭映月,只因有湖中石塔分隔,湖心宛然有三個月影。湖南武陵附近,有一處河水轉彎,在對岸即可見兩輪明月,投影同一條清流。

從自己主觀的角度看世事,凡是有分隔處,即有不同的理解。這是一月殊相的說法。另一方面,只要眼前有一片水,無論是汪洋大海,抑是小小池塘,人人都能欣賞明月的投影。明月化為千萬映象,讓人人眼前可以見到清輝。人生也是,命運不齊,殊遇不同,卻人人無妨有自己的夢想,憧憬其美景成真的一天。

這一冊文集,大多是1960年代與1970年代的作品。那時臺灣正在從威權走向開放的半途。長者們有失根的無奈,少年們有壓不下的不耐。我自己甫從海外歸來,在臺灣工作了八年,卻又不得不再度遠走他鄉。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臺灣又在困境中,走向改革,竟翻出另一番境界。我雖然身在海外,還是投身於中興之鼓吹。那一段歲月,1972年前是滿天陰霾,1972年以後,大家居然在大霧中,眾人的吶喊匯成轟雷,震出一片光明。那一段日子,今日回顧,還是頗令人興奮的。1960年代,生活忙亂,一個後生小子,追隨幾位有學術理想的師長,只想為臺灣的學術界創造稍為可以過得去的環境,也想在青年學生中培養一些可以接得了長輩交棒的人材。然而心勞力拙,只落得遍體鱗傷,四面楚歌!自己不量力,甚至還想邀集有志之士,效法英國費邊社,同心合力,從社會科學中,提煉可以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知識,貢獻於執政者參考。這一嘗試卻又招徠無妄的猜忌!

在臺灣幾乎成為國際間的無名氏時,我又是逆勢作為,盼望在背水一戰的困境中,投身於鼓吹臺灣民主化與自由化的努力。那時候,海內外有同一想法的友人,在報章雜誌投稿。緊張時,也曾在一個星期內電話口授三四篇文章。群策群力,眾志成城,言論的禁忌,被大家合力打開了。政治的禁忌,也隨著言禁開放,終於也為各種不同力量的匯合,沖決了隄防!

今天回想,那是一段值得憶念的歲月。一個殘疾人將青春全部投入,只為了在這巨大志業中,加上一份自己的微力。今日已是衰年,如果再有一次年輕的日子,我還是會同樣的投身於民主化與自由化的大業;只因為這是任何人類社會應有的制度,也是人人應享的權力。正因為這一理想如此難於實現,正因為多少政客一次又一次以花言巧語欺騙我們的信任,我們更必須始終不懈,一代又一代的,繼續不斷,尋找美夢成真的一天。

我們這些人的美夢,也不過是眼前水潭中映照的月影;有了月影,我們真的相信,天上有真實的一輪明月。

許倬雲 2004/05/25

目次


自 序 1
 
 
 
史論
 
 
 
歷史的分類及實用性 3
 
中國上古史感言 7
 
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 25
 
從中國歷史看統一局面與文化發展之間的關係 36
 
中國歷史在世界史中的地位 41
 
古代中國的面貌──從現有的考古資料說起 50
 
中國知識分子的不屈不撓精神 59
 
理想與正統之間 65
 
抗戰前後中國社會的改變 70
 
七七抗戰的意義與啟示 75
 
漢末至南北朝氣候與民族移動的初步考察 80
 
 
 
時論
 
 
 
柳暗花明又一村 107
 
論世局‧看臺灣 111
 
肯定法統的新意義 116
 
「政治學臺北」更上層樓 212
 
從世局劇變談自強之道 128
 
願明年國建會開得更好──參加今年國建會之後的感想和建議 133
 
從美國大選看臺灣選舉 138
 
對增額選舉候選人的寄望 143
 
試論這次美國的大選──兼談國內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 149
 
牡丹還須綠葉 154
 
由中國文化談統一問題 159
 
民主憲政的維護之道 166
 
鬆了好辦‧緊了難解──對臺灣當前政局的一些觀察與建言 171
 
提防學生成為「假領袖」 175
 
理性相容‧繼續開拓 179
 
經由理性協商‧解開問題死結 183
 
臺灣應保持不斷的進步──論法統與戒嚴 186
 
化解「二二八」的悲劇 189
 
解嚴前夕談中央民代機構的改革 194
 
任何一方都不能自以為是──解開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心結」 201
 
慎惜法律威信‧慎處群眾運動 205
 
理性自制‧迎接解嚴後自由天地 209
 
珍惜民主的棋盤 213
 
知識分子和中國民主社會的建立 218
 
民主政治正常化的一大步──從海外看這次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222
 
民主大道‧君子之爭 226
 
從馬可仕下臺說起 231
 
選舉前夕談選風 237
 
以政見作為競爭旗幟 244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對中央民代選舉的省思 246
 
人人都是大贏家 252
 
陳案我見 256
 
為陳案敬答羅福全先生等 261
 
《世界日報》許倬雲教授談陳文成命案 265
 
劉宜良案諍言 269
 
劉宜良案所暴露的幾個問題 274
 
李亞頻案中的人權法治問題 279
 
追究十信弊案的政治責任 284
 
十信案與國府政風 286
 
以暴易暴‧伊於胡底 291
 
論希望 296
 
論統一的意義──答覆《華僑日報》的評論 300
 
大陸學生運動感言 304
 
大陸學運的意義及影響 310
 
給中共黨員大眾的公開信 314
 
憂患、共識與變革 318
 
新年看世局 326
 
合時‧守正‧文彪炳──虎年虎變預祝三中全會成功 332
 
年頭歲尾談時局 339
 
強化獻納功能 346
 
臺灣在轉變中 351
 
對國民黨三中全會的期望 355
 
對三中全會的寄望 358
 
期待國民黨再一次的蛻變 363
 
良馬固車‧任重道遠 367
 
大智大勇‧開創新局 371
 
臺灣應採主動打開局面 376
 
政策、制度與人才 380
 
從無力感看國府文官制度應有之改革 387
 
接力長跑的制度與條件 393
 
面對未來臺灣應有所興革 398
 
邁向明日大國──「明日大國」側議 406
 
兩條可以開拓的新戰線 411
 
臺灣都市發展方向芻議──經建疏散與社區福利 416
 
〈臺灣都市發展方向芻議〉讀後 421
 
許倬雲博士致蔡勇美博士函 428
 
人口壓力與移民政策 430
 
中國文化的重估與復興──中華文化應是有整個社會參與創造的文化 436
 
我奧會立場深具文化意義 442
 
群己衝突之間的另一條路 445
 
談群體的參與 450
 
個人與集合體 455
 
創造新時代的文化 461
 
對科學的誤解 466
 
文化秧田──聞孫院長國建會開幕致詞有感 473
 
傳統與更新 479
 
聯考與大學教育 484
 
為國際文教基金催生 490
 
為勞工問題進一言 495
 
為世界新文化催生 501
 
社會倫理的崩壞與重建──答燕巢鄉一群「退役老兵」的來信 504
 
西元二千年時的美夢與惡夢 510
 
集中火力‧集體衝鋒──突破學術發展困境 513
 
養成通識君子 518
 
芝蘭滿室競秀‧喜見新血注生機──一次困難而又愉悅的評審工作 525
 
從「寄居者」到「文化使者」 527
 
是在美華裔大團結的時候了 534
 
待看老幹發新枝 537
 
只為了對故國的關切──論海外輿論的意義 542
 
從追求利潤到擔當責任──企業家的社會新責任 545
 
企業領袖的自我提升 553
 
「第三波」衝擊下的人類選擇 558
 
對企業界的期許 561
 
 
 
感論
 
 
 
文化調適過程中的態度 567
 
知識分子的宗教 573
 
尋真理的李濟之先生 579
 
無涯學海邊上的礁湖 582
 
皆有所用 585
 
人鼠之間 591
 
說偏見 597
 
容異與存疑 603
 
心路歷程 609
 
我的母親 615
 
一個殘廢者的來信 619
 
師恩永念──沈剛伯師週年祭 626
 
懷沈宗瀚先生 631
 
黃著《沈宗瀚先生年譜》序 634
 
哭兩位董先生 637
 
追念王雪艇先生 640
 
撥不通的電話 648
 
雪 650
 
雅音的《孔雀東南飛》 653
 
成長的意義──答一位未見面的朋友 657
 
懷念錢思亮校長 663
 
大家還記得「七七」嗎? 667
 
 
 
講論
 
 
 
臺灣的未來 673
 
國家的形象在每一個國民的形象中 677
 
挑戰與更新 683
 
五四座談 691
 
文化建設與文化活動──文化建設祝詞 716
 
挑戰當前‧如何突破──與許倬雲‧李亦園作人文對話 720
 
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汪彝定‧許倬雲對談 739
 
「臺灣農村及農業問題的整合探討與對策」座談會 744
 
民主政治與中國前途 784
 
我們可以原諒‧但是不能忘記 792
 
政治鼎談記──「當前國內重要政治問題座談會」紀要 801
 
 
 
附錄
 
 
 
中華民國奮鬥的意義及其發展方向 815
 
談國際漢學研究 821
 
中國文化的前瞻 826
 
歷史與社會──與許倬雲教授的一席談 833
 
和許倬雲教授聊天 839
 
肯定已然‧開拓未然──專訪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 843
 
一株長青的感恩樹──訪許倬雲先生 849
 
分權富中國──談中國的統一與分治 85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544
庫存: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