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理論與實踐(簡體書)
滿額折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理論與實踐(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0 元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87418
領券後再享89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理論與實踐》為2008年度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經費專項“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技術集成及示范研究”(編號:200805080)研究成果之一。《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理論與實踐》比較系統地闡述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的理論基礎、技術方法、工作流程及案例研究成果÷全書共分為12章,包括緒論、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的理論基礎、評估與決策方法、長江三角洲海岸帶調查與分析、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綜合承載力評估、主體功能區區劃、基于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系統開發與業務化應用以及三個案例研究應用示范(南通市、嘉興市和上海市)和研究展望。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理論與實踐》適合從事海洋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專業研究科技工作者、教學人員參考,亦可作為海洋管理、海洋管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海洋環境監測部門以及有關涉海企事業單位的科研與管理人員參考與借鑒。

作者簡介

葉屬峰,男,1971年3月生,浙江景寧縣人,系統生態學專業博士、博士后,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生態監測與評價、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技術、海洋生態系統管理與生態建設規劃研究,共參與國家“973”項目、“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洋公益專項、“908”專項等項目50余項,其中主持20余項,并參加編制國家級和省(部)級海洋科技、環境保護專項規劃10余部[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1—2020年)等]。曾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第六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三等獎1項、專利3項,合著專著3部,發表論文60余篇。主要社會兼職有: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和寧波大學教授,《臺灣海峽》、《上海國土資源》、《海洋預報》雜志編委。國際景觀生態學會會員和中國分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中國生態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海洋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濕地資源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科技發展重點領域技術預見專家、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海洋工程中高級專業職務任職資格評委和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GEF/UNDP/SOA中國南部沿海生物多樣性管理項目(SCCBD)保護生物學專家等。

名人/編輯推薦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理論與實踐》是新時期海洋生態學領域中一部難得的力作。在謀篇布局上,作者獨具匠心,把理論研究與調查分析綜合起來,把實證研究和示范驗證結合起來,從而構成了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清晰研究格局。

目次

第1章 緒論
1.1 海岸帶的概念、特征及其劃分標準
1.1.1 海岸帶定義
1.1.2 海岸帶特征
1.1.3 海岸帶的劃分標準
1.2 承載力的概念進展及其評估方法
1.2.1 物理承載力
1.2.2 生物生態承載力
1.2.3 綜合承載力
1.2.4 承載力評估方法
1.3 空間規劃與主體功能區及區劃方法
1.3.1 空間規劃
1.3.2 主體功能區區劃
1.3.3 主體功能區區劃方法
1.4 研究路線與研究意義
1.4.1 研究路線
1.4.2 研究意義
1.5 編寫思路與主要內容
1.5.1 編寫思路
1.5.2 編寫主要內容
1.6 小結
第2章 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的理論基礎
2.1 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系統
2.1.1 復合生態系統的概念和功能
2.1.2 海岸帶復合生態系統
2.2 生態經濟學
2.2.1 生態經濟學的提出與發展
2.2.2 生態系統服務及其價值評估理論
2.3 生態系統管理
2.3.1 生態系統管理的概念與要素
2.3.2 海岸帶生態化管理
2.4 決策支持理論
2.4.1 決策支持理論及其要點與方法
2.4.2 基于GIS的決策支持理論
2.5 可持續發展理論
2.5.1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內涵
2.5.2 可持續發展:海岸帶區域綜合承栽力評估與決策的目標追求
2.6 小結
第3章 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方法
3.1 模式試驗區與應用示范區選擇
3.1.1 選擇原則
3.1.2 選擇目的
3.1.3 區域界定和選擇
3.2 D—PSR—C模型
3.2.1 D—PSR—C模型簡介
3.2.2 D—PSR—C模型組分的含義
3.3 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方法
3.3.1 評估技術流程
3.3.2 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3.3.3 數據來源與處理
3.3.4 綜合承載力評估模型——狀態空間法
3.3.5 等級劃分及標識
3.3.6 情景假設與分析預測
3.4 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區劃方法
3.4.1 區劃技術流程
3.4.2 區劃指標體系構建
3.4.3 數據來源與處理
3.4.4 主體功能區區劃模型——三維魔方
3.4.5 等級劃分及標識
3.5 小結
第4章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調查與分析
4.1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概況
4.1.1 長江三角洲的范圍及地位
4.1.2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的特征
4.2 長江三角洲地貌類型遙感調查
4.2.1 調查方案
4.2.2 調查成果
4.3 長江三角洲潮間帶生物量調查
4.3.1 調查方案
4.3.2 調查成果
4.4 近岸海域調查
4.4.1 調查方案
4.4.2 調查成果
4.5 示范區調研
4.5.1 利益相關者座談會
4.5.2 應用示范區調研成果
4.6 小結
第5章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5.1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構成
5.2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5.2.1 評估指標體系
5.2.2 評估模型構建
5.3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的數據來源與處理
5.3.1 遙感數據
5.3.2 調查數據
5.3.3 數據處理
5.4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與分析
5.4.1 海岸帶生態系統價值及構成分析
5.4.2 陸域與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及其構成分析
5.5 小結
第6章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
6.1 綜合承載力評估指標體系
6.1.1 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6.1.2 指標的具體含義與計算方法
6.2 綜合承載力評估數據來源與處理
6.3 綜合承載力評估結果
6.3.1 八市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評估分析
6.3.2 八市陸域、灘涂、海洋綜合承載力評估分析
6.3.3 八市綜合承載力二級指標貢獻率分析
6.4 綜合承載力預測分析與發展對策
6.4.1 綜合承載力趨勢分析
6.4.2 發展對策
6.5 小結
第7章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區劃
7.1 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區劃指標體系構建
7.1.1 主體功能區區劃指標體系
7.1.2 指標的具體含義和計算方法
7.2 主體功能區區劃數據來源及處理
7.3 主體功能區區劃結果
7.3.1 陸域主體功能區區劃結果
7.3.2 海洋主體功能區區劃結果
7.3.3 區域主體功能區區劃結果
7.4 主體功能區發展對策建議
7.5 小結
第8章 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系統開發與業務化應用方案
8.1 評估與決策系統的需求分析
8.1.1 需求現狀分析
8.1.2 功能需求分析
8.1.3 技術需求分析
8.2 軟件系統設計與開發
8.2.1 軟件系統總體設計
8.2.2 軟件系統數據庫設計
8.2.3 軟件系統功能設計
8.3 基于軟件系統的業務化應用示范方案
8.3.1 工作流程
8.3.2 示范內容
8.4 小結
第9章 案例1:南通市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
9.1 南通市概況
9.2 南通市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9.2.1 評估數據
9.2.2 評估結果
9.2.3 分析與討論
9.3 南通市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評估
9.3.1 綜合承栽力評估數據
9.3.2 評估結果
9.3.3 分析與討論
9.4 南通市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區劃
9.4.1 主體功能區區劃數據
9.4.2 主體功能區區劃結果
9.4.3 分析與討論
9.5 南通市海岸帶發展對策建議
9.6 小結
第10章 案例2:嘉興市海岸帶區域評估與決策
10.1 嘉興市概況
10.2 嘉興市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10.2.1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數據
10.2.2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
10.2.3 分析與討論
10.3 嘉興市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評估
10.3.1 綜合承載力評估數據
10.3.2 綜合承載力評估結果
10.3.3 分析與討論
10.4 嘉興市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區劃
10.4.1 主體功能區區劃數據
10.4.2 主體功能區區劃結果
10.4.3 分析與討論
10.5 嘉興市海岸帶發展對策建議
10.6 小結
第11章 案例3:上海市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
11.1 上海市慨況
11.2 上海市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評估
11.2.1 綜合承載力評估數據
11.2.2 綜合承載力評估結果
11.2.3 預測分析
11.2.4 分析與討論
11.3 上海市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區劃
11.3.1 主體功能區區劃數據
11.3.2 立體功能區區劃結果
11.3.3 分析與討論
11.4 上海市海岸帶發展對策建議
11.5 小結
第12章 研究展望
12.1 研究結論
12.1.1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12.1.2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綜合承載力評估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12.1.3 長江三角洲海岸帶主體功能區規劃研究及發展對策與建議
12.2 研究創新
12.2.1 建立海岸帶區域綜合承載力評估與決策技術與方法體系
12.2.2 進行了基于綜合承載力狀況的海岸帶區域發展情景模擬預測分析
12.3 研究展望
12.3.1 海岸帶發展與海洋開發步入了新的階段
12.3.2 海岸帶承載力研究及其展望
12.3.3 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及其研究展望
12.3.4 海岸帶主體功能區規劃及其應用展望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表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從發展的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出發,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的里程碑。1989年和1992年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雖沒有對可持續發展概念本身進行定義,但它們強化了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目標系統的理論,包括追求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經濟效益、社會平等及人類后代的權利(Vallega,2007)。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里約熱內盧宣言》,把可持續發展轉化為具體的綱領性文件《21世紀議程》,表明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人類面向21世紀的共同選擇。1994年,《中國21世紀議程》的制定,用實際行動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標志著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國的既定發展戰略,到1996年,世界上有100個左右的國家設立了專門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1600個當地政府制定了當地的21世紀議程。至此,可持續發展理論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并付諸實施。2002年,南非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通過的《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承諾》和《執行計劃》,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與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我們共同的未來》關于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僅從全球的視角提出了發展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并沒有揭示空間上的協調性與共同性。迄今為止,從各自的學科角度出發,不同的學者對可持續發展概念進行不同的鑒定,代表性的定義有(鐘水映,2005;朱傳耿等,2007):
(1)國際生態學會和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提出(1991),可持續發展是在于尋求一種最佳生態系統,以支持生態完整性和人類各種愿望的實現,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和更新能力。這是從生態的視角來闡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2)世界自然保護同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在《保護地球——可持續生存戰略》報告(1991)中指出,可持續發展是在生存不超出維持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的情況下,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這是從社會的視角來闡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3)Barbier(1985)指出,可持續發展是在保持自然資源的質量和其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凈利潤增加到最大限度地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是從經濟的視角來闡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4)可持續發展就是轉向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盡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閉式工藝方法,盡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這是從科技的視角來闡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5)朱傳耿等(2007)認為,可持續發展是指有關協調和管理人類活動的兩種基本思路——追求發展與控制人類活動,將對環境潛在的有害影響結合起來,從而建立適度的管理與干預下的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等的高度結合和統一,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是從管理的角度來闡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8
庫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