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滿額折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90225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潘霍華(1906-1945),德國信義宗的神學家、牧師,以叛國罪被處死於納粹的絞刑台。他是信仰者、行動者,更是殉道者。他那吉光片羽般的深刻神學反思,活在釵h人的心裡,啟迪著神學思考,餵養著饑渴慕義的心。

鄧序

潘霍華誕生一百週年的日子裏,捧讀周學信老師這份書稿,心中著實感到難得。華人教會早在上世紀五、六○年代就已翻譯了潘霍華的《追隨基督》和《團契生活》,《獄中書簡》的節譯本亦於七○年代出版了,可是直到今天,我們在認識潘霍華的神學思想上仍然只在起步階段,這些年來以漢語寫就介紹潘霍華的生平、思想及其意義的書籍為數不多。1 香港華人教會在面對九七回歸一事上備受衝擊,許多人雖注意到潘霍華寧願留下也不離開國家的舉動,只是卻忽略了背後的信仰原因──他是為了追隨基督而留下來的。當年潘霍華在紐約的協和神學院寫信給貝特格(Eberhard Bethge),道出了他返回德國的緣由︰「我們只要去找祂在的地方。當我們不在祂的地方時,我們就可能甚麼也不是。〔……〕或者我已經從祂在的地方偏離出來了?哪裏是祂為我而在的地方?」2 這完全跟浪漫的祖國情懷無關。
激情的口號不能代替紮實的研究,否則就是浮游無根。周老師於十年前即開始陸續撰文引介潘霍華,就著作而言,尤注重《追隨基督》、《團契生活》和《獄中書簡》,就題材而言,則集中於門徒的屬靈操練以及政治行動。這無疑是偏重潘霍華中期及後期的思想,但卻正好是華人教會感興趣的。從補課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必須的。既然潘霍華這些著作早就翻譯出來,自然也需要有所解說,導引弟兄姊妹深入了解其中精義。另一方面,這也切合華人教會的需要。華人教會的敬虔傳統向來不墜,只是在世俗化的浪潮底下,亦難免不受搖動,潘霍華所言的追隨與順服不啻是對症下藥。而屬靈操練又不獨是一種個體內在的修為,在當中我們被要求進到世界之中去有分於耶穌基督的苦難。這是華人教會需要不斷學習的功課。周老師此書最有意義的乃是,他沒有把潘霍華所講的屬靈操練跟政治行動分割開來,反之,他指出了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生命的內與外就如一個銅幣的兩面,須臾不離;追隨基督的門徒,既是出世的,但又是入世的。
筆者十分佩服周老師,竟然可以在餘暇時間研讀潘霍華的著作,並執筆陸續撰寫文章,最後彙集成書。筆者亦於十年前開始撰寫論文討論潘霍華,但礙於生性愚鈍、學習緩慢,一直都在努力研究和消化中,雖有文章出版,終究艱深難明,讀來如啃陌生外語,不夠舒暢。周老師此書焦點集中,行文流暢,表達清晰,實是認識潘霍華的入門好書。當然,筆者更盼望周老師繼續筆耕,為我們介紹潘霍華其他作品的思想,包括已經翻譯成中文的《第一亞當與第二亞當》3 (收錄《基督中心》及《創世與墮落》)與《倫理學》,4 若能進至潘霍華的早期作品Sanctorum Communio(中譯名為《聖徒相通》)和Act and Being(中譯名為《行動與存有》),那將更叫人喜出望外了。潘霍華全集德文校勘版已經全部出版了,全部共十六卷,其相應的英文校勘版亦已出版了一半;而中文翻譯亦已有五本,都是中期及後期的著作。因此,我們很有理由去期望在潘霍華的早期作品尚未被翻成中文之前,周老師可以一仍其過往的寫作風格,以簡易的筆觸為我們撰文闡釋《聖徒相通》與《行動與存有》這兩本在神學上具有開創性的作品,好滿足一群喜歡潘霍華神學作品的讀者,也推進學界這方面的研究和寫作。
捧讀周老師這份書稿,心中著實感到難得,特別在潘霍華誕生一百週年的日子裏。要記念潘霍華,莫如繼續閱讀他的著作,討論他的思想,並且撰文分享,深化認識。周老師的這份書稿,就是透過閱讀、討論和分享,來幫助我們深化對潘霍華的認識。盼望更多弟兄姊妹能參與這一歷程,讓華人教會在第三個一千年,能從潘霍華這位深具前瞻性的神學家的身上,學會忠於基督的屬靈功課。

鄧紹光
二○○五年十二月廿六日節禮日
於香港新界西貢(北)西澳


王序

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誕生於一百年前,在六十一年前,他以叛國罪被處死於納粹的絞刑台。他是一位信仰者,一位行動者,一位先知,也是二十世紀難得一見的殉道者。在二○○六年,全世界慶祝著他百歲的冥誕,紀念一個百歲卻永遠不老的信者。
他死後的六十年當中,處死他的政權崩潰了,他所熱愛的祖國分裂又復合。這個世界走過戰爭與經濟危機,新思潮更迭不已,早逝的他不再能夠參與這些新思潮。然而,他那吉光片羽般的深刻神學反思,卻沒有被埋葬,反而在二十世紀的後半葉,活在許許多多人的心裡,啟迪著神學思考,餵養著饑渴慕義的心,激勵著人們,以犧牲的決心,將信仰化為行動。
在台灣,七○年代就已經有些年輕的基督徒發現潘霍華的作品,《獄中書簡》、《追隨基督》(或譯《作門徒的代價》)、《團契生活》等書的中文版,曾經為台灣的基督徒知識分子開啟了廣闊的視野。
在基督教界對社會關懷與政治行動意見不一、爭執不已的年代,人們注意到的是潘霍華以生命為代價的政治行動。在一個人人自危,紛紛出走、移民的時代,潘霍華那帶著異象與希望,由安全的美國奔回苦難的德國的行動,曾是台灣基督徒彼此傳講、彼此鼓勵的故事。
九○年代的台灣,已經成長成一個開放的社會,台灣的基督教面對許多新的衝擊與挑戰,關於潘霍華的討論仍未間斷。關懷的重點,則逐漸由他的行動與委身,轉移到他的靈性與內在力量。更多其他的漢語區域加入了這樣的討論,在香港,他的遺著《倫理學》被譯成了中文,讀者群不再只有限制在基督徒當中。甦醒過來而綻放著驚人花朵的中國基督教,以新的活力與活潑的信仰體驗,來與這位早逝的神學家的思想對遇。我們不免期待有更多討論潘霍華的漢語著作出現,將這樣的對遇經驗寫下來。周學信老師的書,可說是在這樣的期待中,所結出來的一顆令人欣喜的果實。
周學信老師細膩而有系統地介紹、詮釋潘霍華的神學與他的生命史,由他所主張的「重價的恩典」為開端,介紹他在擔任認信教會(die Bekennende Kirche)的神學教育工作者時所發展出來的《團契生活》的概念。身為一個認真的神學教育者,周老師對《團契生活》一書的介紹,深入而充滿對台灣基督教的關懷。
關於潘霍華的「行動」的部份,周學信老師寫下以〈基督信仰與愛國主義〉為標題的一章,以獨到的眼光,細細剖析、詮釋潘霍華加入地下反抗運動的因由。
〈靈修生活的三個主題〉,以及〈祈禱與公義行動〉這兩章,在我看來,是本書最珍貴、非讀不可的兩章。在這兩章當中,周學信老師寫出潘霍華一生中,信仰與行動的辯證,並發現其中前後一致,一直不變的靈性特質。
自從去年促成了《力阻狂輪:潘霍華的生命史》一書的出版之後,我一直期待有更深入探討潘霍華思想的中文作品出現,好讓人們在閱讀了《力阻狂輪》之後,能夠有進一步閱讀的機會。沒想到這個夢想很快就實現──周學信老師要出版他的書了!周學信老師雖然是以英文寫作,不過,他有一群勤快、認真的的翻譯者為他翻譯,謝謝這些譯者,讓周老師的思想能夠在他所關懷的「漢語的語境」裡,分享給許多人。

王貞文
二○○六年一月四日
於台南神學院


自序

記得第一次耳聞潘霍華,是在一九七七年一次校內的崇拜聚會上。當時學院裡每個星期都有崇拜,校方規定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那次崇拜的講員是誰,已不復記憶,但卻依稀記得潘霍華的名字不斷縈繞在我耳中。講員將潘霍華譽為二十世紀基督教最偉大的殉道者。講員生動的分享,使潘霍華宛如幡然在世般地真切。見講員滿腔熱情,滔滔不絕,巴不得將有關潘霍華的一切一股腦兒地傾囊相授,不僅令人印象深刻,潘霍華這個名字也深深烙在我心。
再次聽到潘霍華之名,是在神學院布朗老師(Harold O. J. Brown)課堂上。當時他在三一神學院授課,談到卡爾‧巴特時,也一併提到潘霍華。記得那是我在神學院第一學期選修的課程之一。之後又過了一年,在伍得布里奇老師(John Woodbridge)的教會歷史課上,潘霍華的名字又再度出現。他談到潘霍華,並強力推薦我們去閱讀他的作品。於是我到一家二手書店,買了一本潘霍華著的《追隨基督》(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那時候的我並未投注太多的興趣,因為身邊尚有許多事佔去我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諸如:完成神碩學位、在神學院工讀賺取學費、週末教會實習,及開始著手歷史神學的博士研究等等。實在無餘力去鑽研潘氏的作品。然而,在神學院執教幾年後的這些年間,每當在書店見到印有潘霍華名字的書籍,我的目光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慢慢地,我開始收集潘氏的作品,並累積關於潘氏神學的一些相當重要的二手文獻。
過去幾年,有機會為《曠野》雜誌寫一些文章,就決定要寫一系列有關潘霍華的文章。雖然這系列後來被縮短了,但對我而言,研讀與撰寫潘霍華的歷程,著實是件令人開心又振奮的事。一九九七年,趁安息年進修假之便,前往英國劍橋作博士後研究,有機會參加弗德教授(David Ford)所領的一堂研討課。弗德教授是名巴特專家,他尊敬並欣賞潘霍華,在課堂上不斷提到他。當時他正在撰寫《自我與救贖》(Self and Salvation)一書(此書現已出版問世)。在此書中,弗德教授居然用了一整章的篇幅來寫潘霍華,潘霍華之影響力可見一斑。於劍橋研究期間,也有機會與一些研究潘霍華的博士候選人相互討論、交流,真是天賜良機。而今,我有機會開課教授有關潘霍華的生命與思想,使所研究的有分享與傳承的出口甚是感恩。尤其每每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與潘霍華的一手著作摔跤,而每次的摔跤對我而言,不管是在靈性上或神學認識上,都是一次次豐盛與寶貴的經歷。而於課堂上,我也鼓勵學生們繼續以潘霍華的一手資料為基礎,去認識他本人及其著作。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潘霍華著作被翻譯成中文並陸續出版,如《倫理學》和《基督論》。這些潘霍華著作的中文譯本使我的教學如虎添翼,幫助我更容易並完整地表達潘氏的神學思想。相信對中文讀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因為如此一來,讀者就更能掌握潘氏的神學內容與脈絡。
二○○三年九月,我有機會造訪柏林。特別尋訪了「潘霍華之家」,現今成了紀念館,它就座落在馬利亞堡大道43號。那是潘霍華在柏林的下榻處,他住在房子的閣樓裡,這間閣樓原是作客房用的,卻成了潘霍華的寫作間。其《倫理學》的部分原稿就是在這間斗室重見天日的;正像他當年撰寫的反抗運動之分析《十年後》(After Ten Years)一樣,這些手稿都被藏在這間閣樓的椽樑裡,而得以在戰後倖存下來。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潘霍華就在這個住處遭納粹逮捕。真是一趟令人懷念且有意義的拜訪,使我以往在潘霍華書中所讀到的一些情境變得更加真實。
本書所收錄之關於潘霍華的文章,前後差距超過十年。這些文章原本都是獨立成篇的,並嘗試想整理出潘霍華的神學觀點,且起初並不是為了出書而寫的。而今為了紀念潘霍華的百年誕辰,也是好友們的鼓勵,加上自己樂於與讀者們分享研究所得,決定將這些散文編纂成書以宴饗喜愛潘霍華的讀者。
回顧撰寫這些文章期間,要向許多支持與鼓勵我的友人、學生與機構致上深深的謝意。華神想當然耳是我當感謝的第一個對象:同事們的勉勵與扶持,及所有參加潘霍華課程的學生們熱情的參與、課堂上的意見交流等等,在在令我感動莫名。而剛從中原大學宗研所畢業的游鈞毓同學,其論文主題就是潘霍華,在對她個別指導的切磋過程中,我從中得到許多激勵,也更豐富了我對潘霍華的瞭解,真可謂教學相長。
我也要感謝《曠野》雜誌,使本書的一些文章得以刊載其上。對蘇南洲社長和其妻彭海瀅女士的友誼及慷慨,我真是虧欠太多感謝。當然還有一些不及備載的友人,他們常在背後鼓勵、支持我,諸如:中原大學宗研所主任曾慶豹、校園編輯黃玉燕、宣教士楊英慈、華神總務主任查時政……等。感謝他們的加油、打氣。在這裡也要一併向曹明星姊妹、潘鳳娟姊妹、劉思潔姊妹及吳瑞誠弟兄致謝,因他們耐心地翻譯,才能使我的作品以中文呈現在讀者眼前。我也感謝出版社編輯團隊的默默付出,尤其是惠雅姊妹的敦促,使得本書能順利出版。
我更要感謝我的太太及女兒,她們以不止息的愛和溫暖的親情,鼓勵並陪伴我渡過每個創作的日子。我們一起構思,偶有爭執,共同解決其中生發的差異,把我們的想法放進文章裡,並埋首於似乎是永無止盡的修改中,乃至最後看著本書編纂完成。我最親愛的妻子美蓉,及可愛的女兒們周誾及周劼:沒有你們的鼓勵,就不會有這本書的問世。最後,我也要感謝我的父母,周孔道牧師和周丁非比師母,他們將畢生對生命所知的,透過愛及紀律,都教導給我。

周學信
二○○五年基督降臨節
書于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

目次

目 錄
鄧序鄧紹光5
王序王貞文9
自序周學信13
第一部 認識潘霍華
第1章 生平小傳23
第2章 著作導介31
第3章 重價的恩典43
第4章 團契生活的真義49
第5章 門徒真義與順服之路59
第6章 基督信仰與愛國主義71

第7章 靈修生活的三個主題89
第8章 祈禱與公義行動103
第9章 《追隨基督》中的十架神學137
第二部 潘霍華的獄中詩歌
詩歌剪輯與導讀165
註釋227
附錄
潘霍華生平紀事及著作一覽表242
有關潘霍華研究之文獻/期刊/網站介紹244

書摘/試閱

第1章
生平小傳

潘鳳娟譯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
多數的基督新教信徒都從世俗文化的限制承襲了一種將福音當作私人事務,而公眾生活則自動遵循世俗政權的規定。因此,如同福音和世俗價值、世界觀之間的尷尬處境一般,許多基督徒將私生活和公眾生活二分而陷入兩難。就這樣,我們把福音封閉在私人領域,而容讓公眾領域由世俗主義的力量管轄。
現在我們必須採取一些努力,以脫離這樣的綑綁。基督徒的確希望參與在公眾領域,並且表達一些意見。然而,常常在討論一些社會和公眾議題時,卻失去了聖經基礎。基督徒如何克服這種錯誤且不健康的割裂式公/私二分觀呢?整全的屬靈生命應該如何呢?潘霍華的生命、死亡和見證為今天許多試著要忠實跟隨福音要求的人提供了一個典範。
一九○六年二月四日,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生於德國布列斯盧(Breslau)一個有教養的貴族家庭。家裡八個小孩中,潘霍華與其孿生妹妹排行老么。他們並不是一個固定上教堂的家庭,但潘霍華的母親每天都會帶領他們祈禱、讀聖經和唱詩歌。一九一二年,因為他的父親獲得柏林大學精神科學和神經科學教席,所以全家遷居柏林。在那裡,潘霍華的父親融入學術領域,努力要取得好成績。他們家的信仰不是教條式的。
潘霍華很年輕時就決定踏上牧會和神學研究的路。一九二三至一九三四年間,潘霍華就讀於杜賓根大學(T€晈ingen University),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在柏林大學,就學於德國自由派大師哈那克(Adolf von Harnack)和哲伯(Reinhold Seeberg)的門下,並完成第一個博士論文。在這期間內他成為巴特(Karl Barth)的忠實但卻帶點批判的信徒。一九二七年他完成博士論文答辯,題目是《聖徒相通》(The Communion of Saints)這個有關教會的社會學研究,並於同年取得博士學位。他博士論文的重點在於強調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其關鍵用詞是:「基督以基督徒的群體存在」(Christ existing as Christian community)。然而,雖然潘霍華同時也強調有形教會,他自己卻不常上教會。
一九二九年,潘霍華開始撰寫他的升等論文:《行動與存有》(Act and Being),文中強調上帝的自由不是從人而來的自由(freedom from man),而是為了人的自由(freedom for man)。上帝可以在祂的話和祂的教會中被認識。一年之後,他在巴塞隆納成為牧師,也有一部分時間在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書,升等論文完成之後,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三年他擔任柏林大學神學教師。大約同時,希特勒也開始嶄露頭角。一九三三年,在希特勒就職德國總理之後四週,納粹燒毀了柏林的議會大樓,將罪過推到共黨身上。為了強化被共黨佔領的恐懼,希特勒說服總統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提案非常時期法,理由是為了保護人民與國家。一個月之內,所有民主制度的權利和自由都消失殆盡,完全沒有任何明顯抵抗或是激烈抗爭。這些法令都是根據有名的「授權法」(Erm€踄htigungsgesetz),所有非純正亞利安血統的人,都不能從事公職,並且歧視猶太人並剝奪他們的權益。
潘霍華,身為一位年輕牧師和神學教師,率先發現這些不同標準背後的假設。雖然當時他將自己限定在教會內事務範圍,尚未公開表達意見。一九三三年七月,教會中那些自詡為德國基督徒的納粹黨人贏得教會選舉,並且保障了他們在政府部門的公職。為了抵抗德國新教教會被納粹化,一群關心此事的牧師開會,建立一個不受他們管轄的教會,認信基督為他們的領導,而不是希特勒。一九三四年「巴門會議」開始了這個後來被稱為「認信教會」(die bekennende Kirche)的新教會。潘霍華是當中最直言不諱的一位。
在認信教會的帶領之下,潘霍華在辛格斯特(Zingst)建立一個祕密神學院,幾個月後這個神學院搬至芬根瓦得(Finkenwalde)。學生在接受半年訓練之後,可以擔任認信教會講道職務。潘霍華的書《追隨基督》(The Cost of Discipleship)和《團契生活》(Life Togther),反省他在神學院的異象和靈修。他的工作一直持續到一九三七年七月神學院被納粹關閉為止。
一九三九年,因為軍方的徵兵令,潘霍華決定前往美國。雖然美國朋友鼓勵他留在美國,但他感到德國才是他的家鄉,因此幾個月後就回到德國。在寫給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信中,他說:
來到美國是個錯誤的決定。我一定要和德國的基督徒共同度過這段國家歷史中的艱困時期。如果我不能與我的同胞一起面對這個時代的試煉,我將無權參與戰後基督徒生活的重建。1
潘霍華早被列入黑名單,不准傳教也不准出版。他卻儘可能地在認信教會中工作,也撰寫他的《倫理學》(Ethics),這本書在他死後被出版。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個新觀點是,既然基督掌管世界,我們可以很有信心地在世上努力,使世界更好。這樣的觀念促使潘霍華採取實際抵抗希特勒的行動。一九四○至一九四一年間,潘霍華進入一個由卡那利斯將軍(Admiral Canaris)和歐斯特上校(Colonel Oster)所領導的德國反間諜活動。這是一個對抗希特勒運動的大本營。潘霍華得知一些對抗「領袖」(F€梶rer)和意圖建立新政權的機密計畫,雖然這違背他擁護和平的信念,但他參加了這個行動。他躲在艾塔(Ettal)一個本篤會修道院內等候慕尼黑總部對這個抗爭行動的分派。他的首要任務是運用他的國際教會關係和盟軍搭上線,尋找成功推翻希特勒後的和平協議。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不能避免的事還是發生了。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之下,潘霍華被逮捕入獄。雖然當時龐大間諜組織並未被發現,他仍被控涉入十月七日的劫獄行動,協助一小群優秀猶太人從德國逃往瑞士。
他的牢獄生涯充滿變數而且複雜,他的《獄中書簡》(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充滿豐富的神學性短篇言論,至今仍然深具啟發性和挑戰性。那些和他一起度過牢獄生活的朋友,都說他很勇敢,並且堅毅不拔。他不僅為他的獄友,也為監督獄警提供屬靈指導。希特勒自殺前三週,一九四五年四月八日,潘霍華被帶到浮洛生堡(Flossenb€槀g)集中營審訊到半夜,隔天清晨,他和幾位囚犯一起被執行死刑。獄中醫生說道:
雖然執行死刑的門半開著,我看見潘霍華牧師脫下他的囚服,跪在地上熱切地向上帝祈禱。我深深被這樣一位令人敬愛的人感動,如此虔誠,而且如此堅信上帝一定聽他的禱告。行刑的剎那,他又說了一段禱詞,然後就步上刑場的階梯,勇敢而平靜。幾秒之後,他就死去。我行醫五十年,很少見到一個人可以用這樣順服上帝旨意的方式死去。2
這樣,一個信仰堅定的英雄人物結束了生命,但是,他的傳奇事蹟卻流芳後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