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佛教十五題
滿額折

佛教十五題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5399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佛教對儒道兩家構成深遠影響,甚至在中國文學、文化、哲學上亦留下了深刻的影子。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至今成了世界宗教之ㄧ,所流傳的淵源和經典也為善男信女們虔心膜拜,佛教對中國的影響相當深遠,舉凡思想、文化、文學、哲學、繪畫、音樂、藝術等等,可以說包含了整個中國史都可以見到佛教的影子留存。

作者簡介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古文字學家、印度語言文學專家,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翻譯著作有:《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五卷書》、《羅摩衍那》、《沙恭達羅》、《優哩婆濕》 學術著作有:《印度簡史》、《大國方略:著名學者訪談錄》、《東方文學史》、《大唐西域記校注》等數餘本,並著有散文隨筆《清塘荷韻》等。

目次

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問題
一、佛教興起時印度社會經濟和政治情況
二、當時思想界的情況
三、佛教的起源

論釋迦牟尼
一、釋迦牟尼的名字
二、釋迦牟尼的家族
三、釋迦牟尼出生的時間
四、釋迦牟尼的生平
五、原始佛教的教義
六、釋迦牟尼的說法方式
七、釋迦牟尼對社會改革的看法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佛教開創時期的一場被歪曲被遺忘了的「路線鬥爭」——提婆達多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佛典中對於提婆達多的論述
三、論述中的矛盾
四、我的看法:幾點結論

浮屠與佛

再談「浮屠」與「佛」
一、「佛」字對音的來源
二、從「浮屠」與「佛」的關係推測佛教傳入中國的途徑和時間

法顯
一、晉宋時期佛教發展情況
二、法顯的生平和活動
三、結語

中國佛教史上的《六祖壇經》

佛經的翻譯與翻譯組織

佛教教義的發展與宗派的形成


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係


關於玄奘
一、玄奘的家世
二、西行求法前在國內的學習準備階段
三、西行求法的動機
四、在印度的活動
五、回國後的情況
六、在佛教哲學方面理論與實踐的矛盾
七、翻譯印度因明可能產生的影響

關於《大唐西域記》

佛教對中國儒道兩家的影響
一、佛教對於宋代理學影響之一例
二、佛典中的「黑」與「白」
三、《列子》與佛典——對於《列子》成書時代和著者的一個推測

佛教的倒流

書摘/試閱

一、佛教興起時印度社會經濟和政治情況
佛教興起於西元前第5、6世紀。這時印度情況是怎樣的呢?
雅利安人從大約西元前2000年左右起從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帶侵入印度。他們先在西北部旁遮普一帶立定了腳跟,然後逐漸向東擴展。到了西元前第5、6世紀的時候,他們已經達到了孟加拉或者更東的地方,他們的勢力遍佈整個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匯流的地方成了婆羅門教的文化中心。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南遷,或者向北方和東方撤退;有的還留在原住的地方,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忍受著外來侵略者的奴役和壓迫。當時印度正處在奴隸社會,這些人就是奴隸或者接近奴隸的人。
從社會經濟的發展水準來看,雅利安人顯然低於本土居民。最近幾十年來的發掘工作,證明了本土居民創造的所謂“印度河流域的文化”水準是相當高的。雅利安人繼承了這種文化,與本土居民共同努力,加以發展。到了佛教興起的時候,北印度早已由青銅器時代轉入鐵器時代了。
生產工具的改進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原始居民多從事農業,而雅利安人則本是遊牧民族,到了這時候,農業的地位也漸趨重要。農村的基本組織形式是農村公社,土地是公有的,農業與手工業直接結合。手工業的分工已經比較精細,有各種不同的手工藝人。而且農村公社也似乎在手工業方面有了一些分工,有專門從事一個行業的村社。這就證明,商品經濟已經很發達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工日益擴大。居民依其職業結成了集團,不同民族相互雜居,階級矛盾和階級分化日益加強。原有的氏族部落機構逐漸變成了鎮壓人民的國家機器。根據佛典的記載,當時在北印度出現了十六個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摩揭陀(約當今天的比哈爾邦邦)、薩羅(約當今天的烏德)、阿槃提(約當今天的摩臘婆)和跋蹉(今阿拉哈巴德一帶)。這些國家的都城都是寶貨充盈,富庶繁華。這時候印度的許多產品,像細布和鋼,都已名揚海外。古代希臘的許多歷史學家都有所記載。海外貿易早已開始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雅利安人統治比較集中的地方,新興的國家都是君主制。在婆羅門文化圈外,也就是在雅利安人統治薄弱或者還沒有達到的地方,政治制度則迥乎不同。在這裏沒有世襲的君主,執政者名曰羅闍,是定期選舉的,有點像古代羅馬的執政。漢譯佛典雖稱之為“王”,實際上與王是不一樣的。西方學者一般把它叫做“共和國”,也只是說明與世襲君主制不同而已。這可能是氏族公社的殘餘,不過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探討。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出生的釋迦族就屬於這個類型。
在這些國家中,階級關係是什麼樣子呢?階級關係表現形態之一就是所謂種姓制度。種姓共有四種:婆羅門(祭司、知識的壟斷者)、刹帝利(武士)、吠舍(農民、牧民、商人)和首陀羅(工匠等)。這種制度萌芽極早,但是最初並不十分嚴格。到了西元前5、6世紀的時候,由於統治的需要,逐漸嚴格起來。在這方面,婆羅門賣了大力氣,他們大肆宣揚,想把這種制度神聖化,加以鞏固。他們把社會上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人民的權利、義務,甚至生活細節,都刻板地規定下來,不得逾越。四姓間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共食。把一個統一的社會拆得支離破碎。
婆羅門和刹帝利雖然是兩個種姓,卻是一個階級,他們都是奴隸主。他們之間也有矛盾,但是一般說來是互相支援互相利用的。吠舍名義上與婆羅門和刹帝利同屬所謂再生族,都是雅利安人。但是他們中間不斷產生階級分化的現象。少數人經濟地位提高,變成了中小奴隸主,或者成為大商人,甚至官吏。絕大多數經濟地位下降,淪為同首陀羅類似的人,處於奴隸邊緣。如果從地域方面來看的話,西部是婆羅門當權,東部則是刹帝利當權。吠舍的地位在西部和東部都差不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9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