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感悟人生(簡體書)
滿額折

感悟人生(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9.80 元
定  價:NT$ 299 元
優惠價:8726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感悟人生》為學誠法師人生三書系列的第一本,是用漫畫的形式闡釋佛法的繪本書。
2006年9月到12月期間,學誠法師在北京龍泉寺作了題為《感悟人生》的系列開示。《感悟人生》系列開示共10講,法師從生命的本源講起,結合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的點點滴滴,告訴我們人生的真諦,教我們把握未來的方向,過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本書如同一位傳遞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夠給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奮鬥的年輕人、渴望修身養性的中老年人,帶去佛性的智慧和感悟,儘早離苦得樂,過上吉祥喜樂的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

學誠法師
俗名傅瑞林,1982年在福建莆田廣化寺于定海長老座下剃度,1988年在成都文殊院寬霖法師座下受具足戒。長期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佛法,圓拙老法師為近代高僧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的弟子。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
泉寺方丈。

學誠法師騰訊微博:
http://t.qq.com/xuechengfashi

學誠法師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xuecheng

學誠法師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賢書法師
俗名劉書紅,1970年出生,2010年5月在北京龍泉寺于上學下誠法師座下剃度。2012年11月于福建莆田廣化寺受具足戒,師父學誠法師為得戒和尚。

賢帆法師
俗名王一帆,1987年出生,2012年2月在北京龍泉寺于上學下誠法師座下剃度。2012年11月于福建莆田廣化寺受具足戒,師父學誠法師為得戒和尚。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1:
弘一法師手寫書名,“感悟人生”四字選自弘一法師李叔同親筆手寫《華嚴集聯三百》。《集聯》集高超的哲理美、文學美於一體,給人以極強的啟發性和感染力,看到之人可頓得無窮“法味”,頓生“無上清涼”之感,宏法利生,作用殊勝。它是弘一法師高超的文學、藝術、佛法造詣三合一的結晶,是法師的“大智”才調、“大悲”性情、“大雄”精神三合一的體現,功力之高,內容、形式之完美,並世再無第二個人能做得出來。
推薦2:
本書是漫畫與佛學思想的完美融合!用可愛諧趣的漫畫將深邃的佛家思想,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風格幽默諧趣,內容通俗易懂,引領僧眾讀者走上人生明達、智慧、自在、清靜之路。
推薦3:
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莆田廣化寺、扶風法門寺、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學誠法師人生三書系列最新漫畫,師承弘一大師佛法精髓,開示讀者人生真諦,啟發人們獲得對生命的佛性感悟。
推薦4:
一代高僧,一顆慈悲佛心,一本佛語開示,一群可愛的小和尚,一幅幅人間百態圖,寓教於樂、融情於理,沐浴“最具幸福能量寺廟”龍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問佛,洞察世事,每個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行走人生的點滴啟發。一本在手,能斷人生之苦,收穫喜樂人生。
推薦4:
這是一本與你最有佛緣的功德書。附書贈送學誠法師親筆題字新年開示,可張貼於案前,時刻啟發心性、增長福報智慧。

目次

第一講 感悟人生/ 001
一、人生何去何從/ 002
二、善惡在心/ 006
三、雲何降伏其心/ 010
四、環境對人的影響/ 014
五、不忘初心常省思/ 016
六、願力和智慧/ 021
七、超越自我/ 022
第二講 認識煩惱是修行的開始/ 025
一、佛法對於我們生命的價值/ 026
二、佛法與世間法/ 030
三、名相無自性 善法是良藥/ 033
四、圓滿的信仰/ 038
五、學佛的方法和路子/ 042
六、如何與佛法相應/ 047
第三講 佛教是一種系統完整的生命教育/ 051
一、佛陀開創了生命教育/ 052
二、依師熏修 珍惜暇身/ 057
三、無常是苦/ 061
四、苦樂源自內心 生命相續無限/ 066
五、無明與智慧/ 068
六、生命教育 從心開始/ 074
第四講 欲樂與法樂的省思/ 081
一、信仰淡化的原因/ 082
二、欲樂與法樂/ 085
三、以善法欲對治私欲/ 094
四、覺照無常智慧生/ 104
第五講 建立終極信仰的意義/ 111
一、終極信仰與經驗傳承/ 112
二、自他一體惜因緣/ 116
三、佛法是心地法門/ 123
四、世間善法與出世間法/ 128
五、成佛的階梯/ 136
六、發長遠心/ 139
七、利他與如理聽聞/ 141
第六講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與經驗/ 145
一、生命,一道深奧的命題/ 146
二、智慧對治煩惱心/ 150
三、心上用功得解脫/ 163
四、分享佛法這束陽光/ 169
第七講 從內心深處尋找苦樂源頭/ 173
一、融入團隊 利人利己/ 174
二、培養良善的習慣/ 180
三、生命真正的價值/ 182
四、走進佛法/ 188
五、正見破無明 五蘊成假我/ 194
六、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198
第八講 如何掃除自心的塵垢/ 205
一、次第修學/ 207
二、如何得解脫/ 211
三、珍惜生命/ 221
四、共業增上/ 227
第九講 尋找生命中的貴人/ 239
一、修行菩薩道/ 241
二、依師學修/ 247
三、饒益有情/ 251
四、依師踐行莫空過/ 257
五、把握緣起 離苦得樂/ 261
六、貴人引路 依教奉行/ 264
第十講 阿底峽尊者的啟示/ 267
一、阿底峽尊者/ 268
二、佛法是自覺覺他/ 279
三、善觀緣起 深信業果/ 285

書摘/試閱

人生何去何從
為什麼皈依、受戒與修行有著緊密的聯繫呢?大家可以想一想,每個人都是如何而生,為何而活?
“如何而生”就是我們能夠來到這樣一個人世間的原因。我們來到人世間以後,是為了什麼而活在這個世間的?就是來到這個世間的原因是什麼,活在這個世間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作為佛教徒,大家要關心、探討、解決的問題。
未皈依以前,大家在家裡、在世俗社會生活。世俗社會有種種的標準、種種的價值觀、種種的生活方式。我們在世俗社會的生活中,有時候會感覺到痛苦,有時候會感覺到快樂,更多的情況下是痛苦當中有快樂,快樂當中又夾雜著痛苦,苦樂交參,苦多樂少。痛苦永遠比快樂多,痛苦的時間永遠比快樂的時間長;快樂永遠比痛苦短暫,快樂永遠比痛苦少。我們在佛門裡就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如何讓我們的快樂能夠持久,讓我們的痛苦能夠越來越淡化,越來越短暫,最後把這些痛苦全部消除掉。
皈依的意思就是皈投、依靠。皈投、依靠什麼呢?皈投三寶,依靠三寶。比如社會上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颱風把房子刮倒了,地震把房子震倒了,火災把房子燒沒了……你沒有房子住了,沒有東西吃了,沒有錢花了……那怎麼辦呢?要去投親,要去靠友,要去皈投,要去尋找依靠,要去尋找皈依,尋找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和庇護。這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大家在生活層面、物質層面遇到問題和苦難的時候,需要別人給我們幫忙。我們內心裡面的問題 ——煩惱、業、痛苦,在世間找來找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找不到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寺院裡面的佛法僧三寶就是要為我們解決這樣的一些問題。兩千多年來,多少人皈投在釋迦牟尼佛的門下!多少人獲得生命的解脫,獲得人生意義的最大實現!
不忘初心常省思
1.勿忘初心

有些人來到寺廟學佛法,好像修行沒有什麼進步,好像修行會恍恍惚惚,甚至修得越久越不想去修,修得越久好像佛法離自己越遠,這是什麼原因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自己最初的發心忘記了。我們學佛到一定時候,來到廟裡法會參加多了,往往就會把自己最初的發心忘記掉。最初的發心很重要,是你皈依、學佛最主要的原因。你把皈依、學佛法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忘記掉了,當然你的行為就顯示不出它的意義。你的行為沒有意義,那麼你的結果自然而然就不好了。
佛法是非常注重發心的。你是發清淨心,還是發染汙心;是發善心,還是起惡念;你是散亂心,還是內心裡面都是戒定慧的功夫,這種行為所顯示出來的意義是大大不一樣的。
猶如一個學生去了學校,如果不好好念書,不認真用心念書,哪怕每天去學校,最後考試成績也會很差。我們去了學校,自己要認真用功,用心讀書,找最好的老師接受教育,並且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去完成作業,最後才會有好的成績。如果來到學校,根本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用功學習,老師為我們指出來的問題也不能很好地改進,那麼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學校,僅僅是徒有其名。我們學得比較久的同學,常常會犯這個毛病。
有時候我們也會說:我們在三寶地就是為了要積聚資糧,為了要好好學佛法,為了要好好修行。這個時候的認識,僅僅是理論上的認可、理論上的認知而已,而實際上此時此刻你的心,跟你最初第一天、第一次來到寺廟那一刻的心,已經是大大不同了。

2.嫉妒和驕慢

佛法告訴我們,皈依、修行要殷重,要非常至誠、非常懇切,我們非常認真去修行,才能夠有感應。我們不能至誠、恭敬、殷重地去用功、祈求、修行,就說明我們已經在散亂,我們在起慢心,我們在掉舉,我們在嫉妒,我們在比較、在分別、在煩惱。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就會障礙我們來到廟裡聽經聞法,使我們不能如理思維,不能如理抉擇,不能把法真正地聽到心裡去,也就是把自己障礙住了。
我們容易犯很多毛病,嫉妒和驕慢是比較容易犯的兩個毛病。慢心的特點就是你在高處看人,嫉妒的特點就是你自己站在低處去看人。從低處看人,你就覺得好像每個人都比自己好,各方面都比自己好。那麼,別人每一方面都比你好這本身不是問題,當你看到別人用功修行,具有能力、財富、品貌等,事業、家庭比自己好,你就會內心難過、內心起煩惱、內心產生痛苦,這個就叫做嫉妒,這就是問題。
什麼叫做驕慢呢?我們多做了一點事情時,就覺得我做了很多,別人都不如我;我們做得好一點,就認為別人做得那麼差勁;我們自己比別人聰明一點,就覺得別人都很笨;我們能力比別人強一點,就會看不起別人,會認為別人那麼差勁;我們自己文化高一點,就覺得別人文化程度那麼低;我們體力好一點,就覺得別人那麼無能……諸如此類,內心總是不能平靜,內心總是不能平衡,內心總是不能以平常心來認識自己,以平常心來對人、對事,以平常心來學佛法。
古來祖師大德講“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就是能夠如實認識到自己的心,自己內心是什麼狀態,內心是什麼問題,看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有高有低。所有外在的問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問題。內心的問題中,有些問題是你當下的問題,認識不清楚就是你智慧缺乏,煩惱障、所知障重;有些內心的問題,是你過去世等流下來、過去累積下來的,把你內心障礙住了,把你內心那份善良的、清淨的、莊嚴的心給塞滿了。那怎麼辦呢?你要把這些障礙、問題清除掉,就要去懺悔。

智慧對治煩惱心
1.調伏內心

阿羅邏迦蘭,這位修行人,他的禪定功夫佛陀很容易就達到了 ——“無所有定”,但這還不能完全制伏人的煩惱,僅僅是克制自己的煩惱。猶如搬石頭壓草一樣,雖然這棵草可能會長期被石頭壓在下面,但是草的生命依然存在,哪怕它非常微弱,這是不究竟的。
釋迦牟尼佛不滿足於這位外道的成就,所以就離開了。“無所有定”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能夠把自己內在的煩惱克服住,讓它不出現,對我們來說就很難了。即便我們作為佛教徒,甚至我們可能學了很多年的佛法,做到這點也不容易。佛法告訴我們,要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來下功夫,來做文章,來對治煩惱。這跟外道的“無想定”不一樣。“無想定”對內在的微細煩惱,以及自己色身的障礙、束縛還沒有真正地破除。雖然自己對外在的境界 ——五欲的境界有很強的厭離心,甚至厭惡的心,但是內心裡邊的那種功夫,那種明淨的功夫還是沒有真正得到。
我們凡夫位的人如何把握內心?很多人一開始是用壓抑的辦法,就是讓心念不起。我們內心對種種的境界,包括外在的種種境界會貪求、執著。有貪就會生執。如果我們貪求外境,內心就會一直想得到它、擁有它。我們學佛法的人,對外在的境界,尤其是五欲的境界,應該以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態度去對待,要以智慧去抉擇它,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不應該有這樣的念頭。實際上,這些念頭和想法會一直出現。那怎麼辦呢?也只有採取一種克制的辦法,就是我們的心有意去克服它。這樣時間一長的話,我們的心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腦、心臟、身體裡的細胞,甚至我們人的整個血液迴圈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個心本來就像大海一樣,我們所有的念頭、所有的心念就猶如波浪一樣。我們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訓練我們的心,而不是讓我們的心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心念不會生起,我們就變成一潭死水了,心就變得沒有作用了,心就死了。過去說“哀莫大於心死”,這個心一死就很難解救了。
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內心裡邊的念頭又會洶湧澎湃,力量又會非常地強。只有慢慢來調伏,一點一點來調伏。

2.攀緣的心

我們內心的念頭就如大海裡面的波浪一樣,力量非常強烈,洶湧澎湃。你一旦被大浪衝擊到,不要說人的生命了,甚至住的房子、莊稼、輪船都會被卷到海裡去,它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強烈的。我們內心的波浪也是一樣,它的作用也非常大。比如說,我們的眼睛能看到東西,看到外在的色相、色境,就會有念頭生起來。從好的方面來講,當我們看到佛像時,我們就如同見佛了,清淨、莊嚴、圓滿、智慧、慈悲……這些境界對自己、對眾生是如何好、如何有益,等等。也就是,當我們眼睛看到佛像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念頭知道是佛像;第二個念頭,知道是佛;第三個念頭,知道佛的神通妙用;第四個念頭,想到佛對自己有什麼作用和幫助……很多聯想會一直持續下去、等流下去、推理下去。
換一個角度講,我們看到不好的事情,也會這麼去聯想。比如人家給我們不好看的臉色,或者不搭理我們的時候,不跟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產生不好的持續聯想的等流,會想:“昨天我是不是得罪了他?”“過去我有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情?”會引發很多不好的聯想。這是很正常的,也是常常會發生的,每一個人都會有。這個意思就是:我們的心一直在攀緣。
攀緣就是我們對自己所緣的境界,內心一直不能平靜如水,一直在動搖。換一個角度講,我們的心一直被外境動搖。我們第一念看到、聽到這個境界,之後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甚至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乃至幾天、幾個月、幾年,可能就因為無法忘懷某人的某一件事情、某一句話、某一個動作,從而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修行,影響我們的一生,影響我們的一世,不知不覺就會有一個力量支配著自己。你對別人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別人未必知道,也未必會有跟你一樣的想法。你對別人有這樣強的一種執著觀念,別人未必跟你一樣。反過來說,你對別人可能會有很深的一種誤會,這個誤會一直深埋在自己的心裡。而被你誤會的人,他自己可能反而不知道,他不會跟你一樣。也就是說,這不是相等的。這個就是我們凡人的一種心,凡夫的一種心態,凡夫內心的一種問題。
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會有。我們只有面對這些攀緣的心,把它慢慢地淡化,慢慢地糾正,才能夠以智慧、慈悲面對外在的境界。六根接觸六境,就會起心動念。我們必須要進行真正的實修,在我們的起心動念、在我們六根的門頭上下功夫。


3.曆事練心

剛才談到外道修“無想定”,因為他覺得心念不容易轉變、轉變不了,所以只能壓抑。他們認為我們只能壓抑自己內心對外在的貪欲、嗔恚、我慢、驕慢、嫉妒、障礙……種種不好的心理,不讓這些過失出現,如同地上長了很多雜草,拔也拔不完、拔不掉,只有搬一塊巨大的石頭把它壓住,不讓它再長起來。實際上我們內在的雜草很多,我們自己也能夠感受得到。貪欲的草、嗔恚的草、愚癡的草、懷疑的草……這些草不是一次、兩次拔掉了就沒有了。今天拔掉,明天、後天它又長出來了,我們拔一千次、一萬次都拔不完,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從根本上拔除,沒有把草根挖掉,沒有把種子去掉。
我們常常說“曆事練心”。“曆事練心”的“事”就是一種境界,通過這些境界來磨煉我們自己的內心,通過外在的這些境界把我們內在的根本煩惱、隨煩惱,種種煩惱的種子引發出來,然後去對治。
比如你嗔心比較大,喜好罵人,脾氣不好。如果你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天天不跟人見面、接觸,自然而然你就不會跟人去吵架。不跟人接觸怎麼會吵架?你可能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天天面對的、看到的都是一些實物、一些花草,或者一些其他的動物,自然而然內心裡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社會上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花、養草、養一些寵物呢?他們覺得跟人接觸打交道太累、太苦,還不如跟這些花草等植物、這些小動物在一起。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你跟這些小動物說話他們只能聽,沒辦法回答,也不會把話傳給別人,是不是?花草也不會講話。人這樣做就是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心轉移到小動物、花草上面。
學佛修行的人也是這樣。因為你內心不想跟別人互動,不想跟別人接觸,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你真正跟人接觸、跟人相處、跟人溝通、打交道、辦事情的時候,就不那麼簡單了。人家不理睬你那一套,人家不聽你那一套,人家不接受你講的,那時你起不起煩惱?我們有沒有慈悲心,有沒有定力,有沒有戒律,這時才能看得出來。在這些境界上,我們才能夠真正去體現佛法、落實佛法。

4.心靜如水

當釋迦牟尼佛開始修“無想定”時,他對內心這些生滅現象已經認識到了,但是不能完全、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修“無想定”的人臨終最多也只能生到無想天,而實際上內在煩惱種子的根源沒有完全去除,是不究竟的。我們學佛法的目的是究竟離苦得樂,是讓我們的心清淨、圓滿,沒有一點點的執著,沒有一點點的染汙,心非常有力量。海水可能非常平靜,沒有一點波瀾,但是能夠承載萬噸巨輪。雖然我們的心平靜如水,但力量很大,力量就蘊含在平靜當中。反過來說,我們內心如果有起伏、有動盪,力量就會受到影響,作用也會受到影響,並且對其他的人和事也會有妨礙和壞處。心性可以用水來作比喻,心性非常清淨,清澈見底,猶如一面鏡子一樣清淨無垢,它的本性是完全沒有染汙的。
我們如何來慢慢淨化這種不乾淨的水,淨化我們自己煩惱的心、染汙的心?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是說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就能夠完全淨化的,要經過長時間的用功、長時間的努力,還要有佛法正確的知見作指導。

5.啟發悟性

我們學佛法的時候,常常也會打各種各樣的妄想。我們打這些妄想,起種種的煩惱,有時候對治起來非常難。你要一個一個來對治,非常不容易。
過去有一個皇帝叫梁武帝,他信佛。還有兩個人,一僧一俗,一個是傅大士,一個是寶志公,他們都是從兜率天下來護持梁武帝的。有一天,梁武帝請傅大士給他講《金剛經》。傅大士上臺講《金剛經》的時候,只把戒尺拍一下,就下來了,什麼話也沒有說,什麼經也沒有講,把梁武帝搞得莫名其妙。梁武帝問寶志禪師:“今天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哪裡的行為不規範了,有對不起傅大士的地方?”寶志禪師對梁武帝說:“你做得一點都沒有錯,傅大士講的經也沒有錯,他確實是講完了。”梁武帝說:“我一句話都沒聽到,他都沒有開口,怎麼會講完了呢?”寶志禪師說: “《金剛經》中的‘金剛’是一種比喻,是一種力量的比喻——無所不摧。摧斷的就是我們的煩惱障、業障。般若智慧就像金剛一樣,能夠斷我們的業,斷我們的煩惱。他這樣的舉動就是告訴我們,要用佛法智慧的寶劍來斬斷我們煩惱和業的種子,一刀兩斷,而不是拿個石頭把草壓住。只有真正靠智慧,才能夠解除我們的煩惱、業障,智慧才能夠把心轉變過來。”寶志禪師給梁武帝這麼一講,梁武帝慢慢就明白了。確實不需要講很多話,佛法是讓人去悟,去悟佛法是什麼。
所以,佛法啟發我們的悟性。悟性得到啟發以後,智慧才能增長。智慧增長起來的時候,煩惱與業才能夠得到消除,不然這些很微細的內在煩惱與業對我們障礙很大。

6.有智慧才有力量

有時候我們要去懺悔,但懺悔心卻生不起來,也不容易真正生起。我們說四力懺悔,不僅僅是把這些文詞念一念就算懺悔,也不等於我們磕一些響頭就能夠把這些業障、煩惱障剷除掉,真正要有一種很強的智慧的力量,才能夠摧毀煩惱與業的障礙和種子,才能夠把他們連根拔起。煩惱與業本身是無有形相的,它是人內心當中的一種力量 ——一種不好的力量,一種不好的障礙和癥結。智慧也可以說就是佛法的代表,佛法的本質就是智慧、慈悲與福德。剛才我談到了我們內心當中無有窮盡、綿綿密密、心心念念、非常深細的煩惱在起作用。常常講“剪不斷,理還亂”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你斷除不了,想去理一理自己的頭緒都理不出來,今天理好了,明天又亂了。
其實,我們認識、瞭解自己的這個色身是很重要的。我們對自己血肉之軀的認識也需要靠佛法的智慧,而不是用一些世俗的、外道的,或者是自己憑空想像的辦法來對治,那樣的話也會搞出毛病來。因為我們人的身體也是受心支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心和智慧、煩惱、自己的業都有關聯,也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都是心在主導身體。身體本身沒有對和錯、好和壞。對和錯、好和壞都在心這個癥結上,不在外在的境上。人的身體也是一個境界,心所緣的一個境界。

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1.開顯內心的光明

佛法是以人為中心,以有情為中心,以一切眾生為中心的,它的著眼點是在眾生,在人,在人心,在眾生心,是從眾生的心理去作功夫,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內心方面去說明有哪些狀態、哪些問題、哪些煩惱,是從內心裡去開顯出無量無邊的智慧、功德、寶藏。
我們在世俗社會中,常常認為自己痛苦的根源是外在的,是外在給我們造成的。不容易很真切地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在我們的內心,也不容易認識到我們所有的快樂也根源於我們的內心深處,而不是來自外在。
當一個人能夠真正認識到苦樂的根源在自己內心的時候,自己就會從內心上去關注。我們內心當中做不到這一點,就說明我們具有的佛性還沒開顯出來。我們需要去突破、去尋找皈依,需要去學佛法。內心開顯出來,內在智慧的寶藏才能夠顯露出來。也就是說,內心真正有法了,內心就會真正與佛法相應。內心與佛法相應,就不會與煩惱相應,煩惱就會得到淨化。煩惱得到淨化的時候,自然而然內心這種景仰、虔誠、恭敬就能夠產生、發揮作用。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就不同於一般的人,自然而然,我們的舉動、言行,它所代表的一種意義,所散發出來的一種善良的氣息就會影響很多的人。很多人就會因為我們的發心、努力、造作,因為我們的出現,感受到快樂、清淨,感受到有光明、有希望。也就是自己到什麼地方去,不僅不會給別人添麻煩,還會給別人帶來歡喜和快樂,帶來希望和光明。這些都是佛法的力量,都是佛菩薩給我們的力量,都是歷代傳承祖師大德們給我們的力量。

2.學佛法的意義與價值

世間的種種學科,無論教育、經濟、法律、科學、政治,沒有一個學科、一件事情、一個領域,不與有情的生命有關係,沒有一件事情不與人有關係,沒有一件事情不與人的心有關係。也就是說,世間上種種學說、種種技能,都是因為有情而出現於世間的,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因為有情而存在的。
如果離開了人,離開了眾生,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法律也就沒有意義了。反過來說,政治、經濟、文化、科學,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人服務的,都是要讓人的心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都是要告訴我們怎樣去關心人、幫助人、利益人。所以,佛法一開始就在這一點上特別關注,就是要指出人性的弱點,指出人性的問題,告訴我們人內心的陰暗面,然後慢慢去培養光明面,讓我們內在的無明狀態一點一點淡化,讓我們的無知一點一點消除,智慧一天一天增長,佛性一天一天開顯。這些就是我們學佛法的意義和價值,也是人生奧妙之所在。
大家到三寶地,就是要來尋求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來揭開自己生命當中的一些奧秘,來認識自己生命的真相。所有的佛法、佛經,都是告訴我們這些經驗、方法、下手處,以及修行用功的過程當中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辦、怎麼去面對、怎麼去解決,讓我們越學越有信心,越學越好。
龍泉寺每個禮拜六、禮拜天都有共修。諸位皈依之後,有時間常常來參加共修,這是很重要的。只有常常來參加共修,常常來熏習佛法,內心裡面佛法的力量才能不斷得到增長。如果皈依以後,常常不來寺廟,或者說就不再來寺廟,那就很難把佛法學好。所以,我們皈依了,找到了生命的依靠,就要真正把佛法僧三寶作為我們今生今世的依靠,乃至生生世世的依靠。
以此供養大家!阿彌陀佛!

如何得解脫
1.掃塵除垢

如何來正確對治自己的煩惱?就要如理修行佛法、修持佛法。如理修持佛法,我們常常聽到六加行。六加行的第一加行:灑掃住處,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灑掃住處”就是我們常常所講的清潔工作,打掃衛生、佈置場地等。“莊嚴安布身語意所依”,身所依是佛像,語所依是佛經,意所依是佛塔。在印度、在南傳佛教國家的寺廟,比如泰國、斯里蘭卡、緬甸這些國家,廟裡面都有塔、有菩提樹、有佛像。我們中國也有很多廟裡邊有塔。佛像、佛經、塔,這代表著身語意之所依。
佛經裡邊告訴我們,掃地有五種功德:
第一種功德,令自心清淨;第二種功德,令他心清淨;第三種功德,眾天神歡喜;第四種功德,造就猛利的業;第五種功德,死後往生天界。“往生天界”就是往生淨土; “造就猛利的業”就是戒律清淨;還有天神歡喜,自心、他心清淨。
灑掃住處、清潔衛生的時候能夠令自己的內心清淨,那麼這是五種功德的第一種。我們又如何能夠把清潔衛生的工作同對治煩惱、如理修持佛法結合在一起?事實上我們從來就沒有這樣的一種聯想,說我們修行、對治煩惱要從搞衛生開始。我們常常覺得這種搞衛生、做清潔的工作,都是沒有文化的人、智力比較差的人、歲數比較大的人做的事情。實際上,佛法就是告訴我們從這樣一個最簡單的事情開始。我剛剛出家的時候,寺廟裡面的老和尚就告訴我:你學掃地要學三年,學泡茶也要學三年。當時我就很不好理解,讓我學掃地還要學三年,這很容易就能學會,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就學會了。並且,每天都要掃,不管是有沒有灰塵、有沒有垃圾,都要去清掃。其實,這就是修行的一種功夫,培養我們的長遠心。
我們在清除塵垢的時候、清除垃圾的時候,這些塵垢、垃圾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清除內心的貪嗔癡煩惱的塵垢。通過外在的塵垢這種比喻、這種象徵,來認清我們內在的煩惱垃圾。
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弟子 ——周利槃陀伽,他出家以後,釋迦牟尼佛告訴他“掃塵除垢”四個字,他學了三個月都記不住,但是最後他能夠大徹大悟。佛陀授記他說,周利槃陀伽是他所有的聲聞弟子當中,轉變心意最殊勝的人。他天天就是掃地,掃到最後,佛陀這樣為他授記。
他掃地為什麼能有這樣的一種成就?他就是能夠很認真地根據佛陀的開示、佛陀的教授去實踐。佛陀為他講:“此塵是貪非塵土,塵乃貪名非塵埃,諸智者眾除彼塵,如來教中不放逸。”我們掃來掃去,都是要掃內心裡邊的這些塵埃 ——貪的塵埃、嗔的塵埃、癡的塵埃,這是三毒的垃圾。

2.對治煩惱得清淨

我們修學佛法不能認識到自己內心當中有垃圾,自己內心當中有問題,我們又如何來對治?我們又如何來清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我們常常說,我們修行就是念經、持咒、磕頭,這才算修行,很難說我們打掃衛生是在修法,實際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意識不到內心當中煩惱的塵垢,我們即便天天坐在這裡念念有詞,但實際上你念的和心裡想的是兩個不同的情況。口裡一邊念佛經,內心一邊在起煩惱,甚至被煩惱包裹得越來越緊,不僅不能對治,還會包得越來越死。
我們內心怎樣才能夠有清淨的狀態呢?我們只有對治了煩惱,內心才會清淨,內心才會開明,內心才會有安樂。同時,因為我們自己內心清淨,別人看到我們,也生歡喜心,他的內心也清淨了。別人聽到我們說話,也很高興,他的內心也能夠得到清淨。天神看到我們戒律無有虧損、內心清淨,也很歡喜。所以,我們要真正去認識到底怎樣叫做如理修持佛法。

3.解除煩惱靠修行

如果我們缺乏了最基本的功夫和最基礎的條件,我們又怎樣能去修行呢?如果我們自己的心不能打開,不能淨化,修行佛法的人內心裡面還有很多障礙,這是不夠條件的一種表現。所以六加行的第一加行,本身就是要清除自他的障礙、自他的違緣、同行善友之間的違緣以及同善知識的違緣。所以,認清自己的煩惱、認清自己內心的狀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如果把我們自己內心提得很高,覺得我們這種現況、我們這種條件,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修行,那無疑就是我們繞著這條路在走。所謂“繞著路在走”,就是你走的不是一條直路,你走的是一條彎路,你繞道走,繞了一圈最後還會回到原來這個點上去,走錯路了。所以我們學佛法,學習道次第的話,就真正要按照佛陀告訴我們的一點一滴去實踐,如果不是根據這樣的正法去實踐的話,都是白忙活一場,根本、內在的煩惱調伏不過來。所以前一段時間我也講過《認識煩惱是修行的開始》,它的緣由就是在這裡。
我們如果沒有去對治煩惱,我們的各種痛苦會越來越多,不能解除。我們常常講到八苦,現在有這些痛苦,過去也是這些痛苦,我們未來一樣也是這些痛苦。今生今世我們得到人的身體,固然是因為我們在過去造作了成為人的業因,但今生能夠得到人身,不等於說我們過去世就修行過,或者修到什麼程度。當然也有人過去就修行過,但不等於說我們所有人在過去都修行過。
世間還是有那麼多的人,你讓他到廟裡來,來拜佛、聽經,他肯定不來,那他就是缺乏善根,但是他們也是人,甚至是很有身份、很有地位、很有學問的人。所以說,你得到人身,不等於說你前世修行就很好。我們如果不修行的話,這些痛苦、這些問題肯定不能解決,一直會不斷地累積,不斷地持續下去。
佛法把這八苦最後都歸到五蘊熾盛苦。這個痛苦既不偏重於物質方面,也不偏重於精神方面,五蘊和合。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三種是我們內心的痛苦。生老病死,是我們身體上面的痛苦。而身心和合的痛苦,就是最後一個苦——五蘊熾盛苦。無論是身體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還是身心和合方面的苦,你都要把它去除。如何才能沒有這方面的痛苦,唯有佛法才能夠去除、解脫。解脫什麼?解脫痛苦。痛苦怎麼解脫?不要有業,不能造作召感痛苦的業。我們如何不去造惡業?要斷煩惱。煩惱怎麼斷?要靠佛法來對治。所以我們用佛法來對治煩惱,煩惱對治了就不會造業。沒有這種業就不會感召八苦,沒有了八苦我們就解脫了,就是這樣一種關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