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滿額折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9045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二十一世紀最前衛的生命科學研究報告
※為曾經存在卻不被承認的「牠們」正名
※不只聽我們怎麼說,還教你怎麼找妖怪

你小時候,或者你家長輩曾經被「魔神仔」牽走過嗎?
高山上唯一一條路前方,走得異常快的「黃色斗篷山友」,可不可以跟著走?
曾聽過有人在鄉下被一隻呲牙裂嘴的「大黑狗」追趕?

「妖怪」一直貫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從「媽媽嚇小孩」到「嚇死大家」的故事,從小到大、從台灣有歷史到今天,妖怪從未缺席。但奇怪的是,妖怪卻一直保持著隱晦的神祕面孔。關於妖怪的文字記錄一直不被重視,通常僅存在口耳相傳中。而妖怪的形象在散佚龐雜的資料當中,也從未取得共識。

面對這些無法被定位,但卻無所不在的「妖怪」,我們進行了一連串的妖怪研究,在相關報導、研究、採集中大海撈針,找尋妖怪的蛛絲馬跡。希望藉由這些初步研究,一方面讓妖怪的形象「具體」地出現在眾人面前,讓散落在每個人心中的記憶碎片找到共同的基礎。另一方面,希望讓這些妖怪「露臉」之後,能夠打開臺灣人想像世界的大門,引入更多妖怪(咦?)

本套書利用圖鑑(第一冊)、觀察記錄指南(第二冊)、專訪及重要文獻摘選(第三冊)等不同形式,經由視覺、知識、行動、思考,打開探討臺灣妖怪多樣性的一條三叉路,以回應佔據了許多臺灣人集體經驗中悄悄卻堅實的那一個位置。

這是一套知識豐富、幽默有趣、圖文並茂的妖怪百科,如果你曾經想過「妖怪」是什麼,那麼現在正是了解臺灣妖怪、學習與牠們和平共處的最佳時機!

《壹、臺灣妖怪圖鑑》
妖怪曾經廣泛出沒在臺灣不同地區,卻不敵勢力逐漸強大的人類,許多弱勢物種不是已經絕跡,就是正面臨滅絕的危機。不過因為環境和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遷,竟也發現/演化出新的都市物種!
本書精選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十六隻形態、個性和能力各異的陸生類、水生類、植物類妖怪,從基本資料、能力分析、習性描述、出沒目擊記錄,搭配圖鑑插畫,讓你快速掌握妖怪棲息在哪、吃什麼、習性以及特殊行為!牠們也可能是你哪天上山下海遊玩時,最有機會打到照面的物種!

《貳、妖怪觀察記錄指南》
光看圖鑑還無法滿足你對妖怪的好奇心?
本書貼心整理出一套妖怪觀察法,帶著圖鑑和這本觀察記錄指南,動身出發去尋找妖怪吧!
有哪些必須遵守的原則?行前該如何準備?衣著和裝備該如何選購?工具和誘餌該如何準備?等待及觀察有什麼步驟?熟讀以上指南、按部就班,讓你開心觀察、安心回家。除了用眼睛觀察,也請務必使用專門筆記法,寫下你的觀察記錄,這些筆記將是未來妖怪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參、妖怪見聞錄》
八位不同領域專家的跨界論壇,現身說法!他們是花費數年研究妖怪的學者、長期蹲點在妖怪最常出沒的區域、或是以妖怪為靈感的創作者。透過專訪,聽他們從各種角度,解讀什麼是「妖怪」?
關於妖怪的研究,和妖怪一樣充滿著各種可能性和多樣性,本書截選日本、中國、臺灣歷年重要文獻及論述,看妖怪在文字化和圖像化的過程中,以何種形象和方式存在於我們的世界。

※推薦人
茂呂美耶/作家
「這本書很有趣!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台灣也有本土妖怪。」

葉怡君/作者
「在遠古世界中,神靈、妖怪、鬼魅均為先民生活主要環節;但科學興盛之後,對心靈的重視與自然的敬畏卻退居次要,也帶來許多後遺症。本書有系統的蒐錄台灣妖怪,對民族心靈的探索尋求、文化傳說的補遺重塑,都是令人欣慰的重要一步。」

作者簡介

編輯企劃:行人文化實驗室妖怪研究室
行人出版社在二○○九年更名為「行人文化實驗室」的時候,其實也沒想過未來除了出版,還會做什麼「實驗」。沒想到當初想像的未來式,已經如滔滔江水襲來,成為「現在進行式」,我們做的實驗包括:當企劃者(就像一部電影的製作人,或者一場展覽的策展人)、當研究者、當作者,當然還不能不做編輯、印務、行銷等所謂出版社的本務。實驗目的是為我們有興趣的主題/議題找到新的觀點、思考方式,甚至是擴散、延續與存在的可能。實驗結果是大部分的時間在被時間追趕、在苦笑,覺得自己好傻、好不自量力,但有時候也覺得挺爽的。

目次

《壹、臺灣妖怪圖鑑》
研究摘要
 圖鑑使用說明
 妖怪圖鑑
陸生類
制風龜
蛇郎君
魔神仔
虎姑婆
地牛
山魈
白鹿
黑狗精
巨人阿里卡該
山藥怪人
黃色小飛俠
水生類
人面魚
日月潭水怪
海和尚
植物類
樹王公
竹篙鬼
 動物類妖怪分類表
 植物類&其他類妖怪分類表 
 報導簡報

《貳、妖怪觀察紀錄指南》
引言
出發之前
基本精神及守則
行前須知
行前準備:如何尋找一位適合的夥伴
觀妖時尚:給妖怪觀察家們的穿衣指南
觀妖裝備 Base kit
觀妖裝備 Premium kit
觀妖裝備 Useless kit
出發
觀察妖怪六步驟表
怎麼找到妖怪:YOKAI APP使用教學
如何準備與佈置誘餌
等待姿勢比一比
記錄方法與提點
觀察妖怪筆記法
逃命五字訣
切記:不要裝死
附錄:這時代的妖怪都去哪裡了?

《參、妖怪見聞錄》
前言
妖怪學跨界論壇
新聞過度渲染的「妖怪」-專訪 李臺軍˙前玉山氣象站資深觀測員
魔神仔是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迸發-專訪 林美容˙臺灣魔神仔研究者
妖怪是警醒,也是朋友-專訪 浦忠成˙臺灣原住民神話文學研究者
人類是「妖怪」的神-專訪 陳器文˙神話學、臺灣民間文學研究者
臺灣妖怪,需要被具象化-專訪 銀色快手˙日本妖怪文化研究者
被遺忘三百年的臺灣妖怪們-專訪 何敬堯˙臺灣妖怪文獻整理者
妖怪給人類的省思-專訪 角斯˙《臺灣妖怪地誌》作者
妖怪面臨意識性的生存危機-專訪賴火旺˙神秘動物學研究者
妖怪經典文獻摘錄
現存最早的妖怪百科全書:《山海經》
建立日本妖怪的分類:井上圓了,《妖怪學講義錄(總論)》
採集日本地方風俗、語言看妖怪緣起:柳田國男,《妖怪談義》
日本妖怪系統圖像化巨著:鳥山石燕,《畫圖百鬼夜行全畫集》
臺灣重要民俗與怪譚史料:片岡巖,《臺灣風俗誌》
臺灣首度以田野調查研究魔神仔:林美容、李家愷,《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附錄:妖怪大補帖
雜誌 Magazine
書籍 Book
漫畫˙繪本 Comic & Picture Book
動畫˙電影 Animation & Film

書摘/試閱

《壹、臺灣妖怪圖鑑》
◎陸生類:魔神仔
基本資料:
別名:另有其他音似口語發音 mô-sîn-á 的文字化表述,如魔神、無神仔、亡神、盲神、毛神仔、毛生仔、魔形拉等。
英文名稱:Mosina Goblinoid
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猿總科>毛仔屬
野生族群現況:安全
分布:全臺灣中低海拔山區
棲地:植物茂密處,特別是芒草叢、竹林、林投叢、甘蔗田。
食性:雜食性
身高/體長:身高100公分/體長50公分
能力分析
智力:2
體力:3
攻擊性:3
擬態能力:4
特殊能力:3
習性:
棲息於臺灣的山林地帶,分布地點遍及各縣市,也有少數出沒在平地、田野,甚至都市之中的記錄。其體型、姿態及面部特徵均肖似類人猿靈長目動物,以雙足直立行走。體表膚色由深棕到青色不等,肢體覆有深色體毛,頭頂多半有長而濃密的毛髮,但也存在光頭模樣的記載。
從目擊記錄所呈現的外型特徵多樣性研判,魔神仔極可能具備生物擬態的機能,其中尤以擬態為人類幼體和成年晚期體的記錄數量最為顯著。魔神仔的動作敏捷,多單獨行動。雜食性,喜好蝦、竹苗、樹梅等樹果類食物。
與人類接觸時,魔神仔往往會重複一套相同的行為模式:藉由擬態為兒童或老人的樣貌,吸引落單的目標人類前往偏僻地帶,造成所謂「迷失」現象。除了擬態機能外,魔神仔疑似能夠運用類似釋放麻醉性生物鹼或費洛蒙的方式,使目標陷於恍惚狀態,牠們經常會誘使迷失者食用昆蟲、樹葉、泥土等異物,或使迷失者誤認為進入人類住宅內過夜,然而當迷失者清醒過來,卻往往發現自己置身於溪谷、樹上、岩洞等平日難以企及的地方。
目前為止人類與魔神仔接觸的記錄頗多,但因當事人皆無法清楚描述事發經過,僅能猜測魔神仔具有相當高的溝通技能,但是否擁有語言能力,目前尚未有定論;也有一說認為,牠們具有改變局部天氣、召喚迷霧的超自然能力。

◎水生類:人面魚
基本資料:
英文名稱:Human Facade Fish
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鱸形目>慈鯛科>口孵非鯽屬
野生族群現況:瀕臨絕種
分布:全臺灣低海拔水域。
棲地:有植被生長、泥質底的溫暖淡水域。
食性:雜食性
體長:20公分
能力分析:
智力: 3
體力: 2
攻擊性: 4
擬態能力: 4
特殊能力: 4
習性:
人面魚,外觀和臺灣常見的養殖魚類──俗稱「吳郭魚」的慈鯛科口孵非鯽屬魚種十分相近。成魚體長約二十公分,體重約一公斤。目前仍有極少數野生種群分布在本島西南部溪流及池塘等淡水中,尤喜棲息於有植被生長、泥質底的溫暖水域。由於適應力強,人面魚在河流入海口處的半鹹水水域與近岸沿海也能生存,工業化帶來的環境變遷是使野生魚群數量急遽減少的主要原因。
人面魚的特徵是魚身側腹部的肌肉構造很像人類的臉部輪廓,在去除鱗片後更為明顯,因此得名「人面魚」。根據目前為止最詳盡的目擊記錄指出,人面魚運用側腹上如同人面的器官發聲,並有針對情境發言的行為發生,推測很可能具有語言理解及學習能力;但因目前研究報告數量不足,仍不排除人面魚如同大多數動物,是透過口腔發出聲音,其鰓部和牙齒可能在發聲過程中發揮輔助作用,並擁有類似九官鳥、鸚鵡的仿聲能力。
中國陝西西安半坡遺址曾經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是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大膽推測可能是人類對此類魚種最早的觀察記錄,若屬實則代表人面魚並不是臺灣本土特有物種,其分布範圍最北應及於中國黃河流域。
值得注意的是,人面魚雖然屬於肉用養殖吳郭魚的近親魚種,但其肌肉組織中含有可能導致心律失常乃至心臟衰竭的河豚毒素,並不適宜食用。

◎植物類:竹篙鬼
基本資料:
別名:竹鬼、竹竿鬼、竹子鬼
英文名稱:Ambuscade Bamboo
分類:植物界>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目>禾本科>縮竹屬
野生族群現況:安全
分布:全臺灣中低海拔地區
棲地:通風、土壤肥厚、溫暖向陽、潮濕、排水良好的土壤。
食性:水、陽光、土壤中的礦物元素和有機質
身高:500-1500公分
能力分析:
智力: 2
體力: 2
攻擊性: 3
擬態能力: 1
特殊能力: 2
習性:
竹篙鬼,常見於臺灣中低海拔地區的竹類植物,尤喜生長於通風、土壤肥厚、溫暖向陽、潮濕但排水良好的地帶。外觀與桂竹類似,竹桿直徑四到八公分,表皮呈深綠到棕綠色不等,桿高介於五到十五公尺之間,多半錯雜散生於桂竹林中。
與其他竹亞科植物相同,竹篙鬼主要靠行使光合作用獲得養分,並透過地下莖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與礦物質。特別的是,竹篙鬼的竹桿表層具有像含羞草葉片般的收縮功能,在夜晚或陰霾無光時,其竹桿的一側可收縮起來,使竹篙鬼呈匍匐倒臥的狀態,乍看如同一株折斷在地的桂竹。等到光源出現,竹篙鬼才會恢復正常的直立狀態。這種收縮的原理和竹篙鬼莖桿內部的水分排列分布有關,收縮時,水分向延展側集中,收縮側的表面積則因脫水而變小;當回復直立狀態時,表皮中含有的水分迅速擴散均勻。
當處於收縮狀態的竹篙鬼受到外力刺激,比如動物跨越或觸碰其莖葉時,其收縮狀態會立刻解除,竹桿會瞬間由倒臥狀態恢復成直立姿態。因為竹桿質地堅韌且動態迅速,可能使施加外力的動物因被彈起、拋出、或吊起而受傷。因為竹節中空,竹篙鬼彈起時會發出十分特殊的聲響,有時可能被目擊者誤判為人類語言或動物鳴叫的聲音。

───────────────────────────────────────
《貳、妖怪觀察記錄指南》

「人因不瞭解而恐懼」,妖怪對於人類而言,一直是個謎,因而人誇大而不實地散播著對於妖怪的懼怕,使得妖怪被污名已久;加之人因為不瞭解,而在開發土地過程中破壞許多妖怪棲地,導致妖怪數量驟減,有許多甚至已瀕臨絕種,是人類急需開始增加對妖怪了解的契機。
而近十年來,漸漸有一群人開始進行妖怪觀察,我們稱呼他們為「妖怪觀察家」,這群人勇敢、樂觀,並且充滿了過剩好奇心,這樣的特質使得他們不畏艱難也要冒一死之決心去見到妖怪,理解妖怪,記錄妖怪。但相較於賞鳥、觀蛙等早已累積大量相關資料,觀妖在過程經驗的分享上仍然乏善可陳;且相較於其他活動,妖怪觀察又特別特別危險,根據統計,以往能順利見到妖怪,並且活著回來的妖怪觀察家們,五隻指頭都數不出來。
鑒於此,臺灣妖怪研究室為推廣此別具意義活動,又希望能幫助妖怪觀察家避免危險,特別撰寫此《妖怪觀察記錄指南》一書,提供初學妖怪觀察家們一套基礎觀妖方法論,讓大家都能「開心賞妖,平安回家」。

基本精神及守則
從事妖怪觀察活動時,請注意以下列舉之基本精神及守則事宜,留意己身之安全,才能快快樂樂的出門看妖怪,平平安安的回家,並且圓滿達成第一次妖怪觀察就上手之目的。

壹、「宣誓」。
觀妖怪前請進行宣誓手勢(右手比Y與左眼平行),宣誓是一件極其莊嚴的事,宣誓之前要慎重考慮,確實準備,立定志向,宣誓之後要盡心盡力觀妖怪,身體力行,實踐諾言。

貳、己所不欲,勿施於妖怪。
建立良好的妖怪觀察觀念,切記,千萬不可以第一次見面,就讓妖怪不開心。

參、不、笑、話。
不笑話乃觀妖怪之二達德,現場一律禁止任何可能性傷害妖怪之笑聲和話語。

肆、信守承諾,保護妖怪。
為保護妖怪妖身心安全,切勿在妖怪現身時,tag 該妖怪之姓名及地點。(也不可以詢問可否加臉書)

伍、為人之道,首在誠實。
為維持妖怪社會適應度,不管妖怪長得多醜,均須真實不欺地告訴牠。

陸、禮多,妖怪不怪。
伴手禮是搭起友誼的堅固橋梁,請依各妖怪喜惡採購,預算請依個人能力,量力而為。

柒、東西用時,方恨少。
每個妖怪觀察準備物品不同,出發前請再次清點。有能力者請備兩份,以防不必要的遺憾。

捌、有禮貌,知進退。
妖怪觀察中請保持安靜,切勿呼吸之太大聲,以免驚嚇到妖怪。

玖、大便不落地,守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基於任何原因現場突然心生便意者,請謹慎處理自己的排出物。有能力原封不動帶回家的,請全部帶回。無能力者,切勿現場排出。

拾、百尺竿頭,認清極限。
出發前,請依當天身體情況調整行程。觀察途中若有任何不適,請提早結束活動。有強健的體魂,才能建立良好的妖怪觀察活動。

以上十條,請熟記,每次出發前心中默念三次,共勉之。

───────────────────────────────────────
《參、妖怪見聞錄》
妖怪學跨界論壇
魔神仔是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迸發
臺灣魔神仔研究者-專訪林美容

林美容,1952年出生,南投人。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為文化人類學、臺灣民間信仰等領域,著有《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臺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等書。

「高雄警方於燕巢山區墓穴尋回失蹤三天的柯姓阿嬤。阿嬤說有人帶她到那裡睡了兩晚,還幫她準備三餐……」「北市沈姓老婦在女兒陪同下,前往汐止山區掃墓。老婦下車後先行不過兩分鐘即不見人影,至今未回……」報章雜誌時常可見這類神祕的失蹤回返新聞,人們總繪聲繪影地說,這些人是「被魔神仔牽走了」。到底魔神仔是什麼?又為什麼要到處把人帶走?

Q1:您如何定義「妖怪」?而魔神仔是什麼,是妖怪的一種嗎?
A:「妖怪」比較是日本人常用的詞,漢文化系統講的是「精怪」或「鬼怪」。臺灣有很多精怪故事,豬啊、蛇啊、狐狸啊,都會變成精,小時候聽的虎姑婆就是老虎精。
所謂「物久成妖」,凡物壽命一長,自身有些修練,就會成妖成精。漢民族的妖多半是山精水怪,有些則不一定是實際的動植物,例如旱魃,它是人世間發生旱災、火災的作祟源頭,本質上就是一種精怪。
魔神仔就是山精水怪之一。山和水都是遠離現代人聚居的地方,人煙罕至,陽氣較弱,自然容易形成精怪。但也有人說魔神仔是一種物種,陽明山一帶與雲林地區的農民,都聲稱自己曾與破壞農田水力的魔神仔對抗,他們認為魔神仔是從水怪變的,只要抓到,就會把它丟到大太陽下曬乾,再用火將其燒死。

Q2:魔神仔為什麼都要把人牽去洞穴,還要餵人吃草、樹根、甚至牛大便?
A:大人們常拿魔神仔來嚇唬小孩,都說:「你如果到處亂跑,會被魔神仔牽走。」很多人都被這句話從小唬到大。每個民族都有其用以管教孩童的傳說,魔神仔是其中之一。
但這些傳說也不一定是瞎編的。可能長輩小時候受上一代這樣教養,等到自己當了父母,也會這樣教養小孩;又或者曾有誰真的被魔神仔牽走,此後就拿這件事來告誡小孩。一個故事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實際發生過什麼,才會流傳。故事基本上都是日積月累、代代相傳的。它不是一個人就能編造,它是文化性的。
魔神仔作弄人、把人牽走,有很多種解釋。也有人往外星人方向去理解。我傾向從整體反覆出現的母題(motive)去看大方向。魔神仔常把人帶到石壁洞穴、防空壕、涵洞,甚至墓穴,這些都是洞穴意象。早期人類尚未自己建房居住時,都住在洞穴之中,在洞穴工作、休息、繁衍後代,遮風避雨,躲避野獸侵襲。魔神仔的行為,與早期人類山林洞穴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至於魔神仔餵人吃草根、昆蟲甚至牛屎,這是人類從生食到熟食的歷程。從生食到熟食是人類文明巨大的改變,也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想像你生活在遠古時期,從茹毛飲血到吃下第一口熟食的美味,那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烙印在不分族群、不分種族的集體潛意識當中,輾轉醞釀到魔神仔這類的故事,一次迸發出來。

Q3:所以魔神仔的行為,是在提醒我們什麼嗎?
A:從人類學的觀點來看,人類都要經過石器時代、先漁獵後農耕的歷程。愈遠古、愈底層的文明發展,與大自然的關係愈密切,而後愈來愈疏離。以臺灣來說,過去留下很多魔神仔故事,早在日本時代就有,但到了我們經濟起飛、高度現代時,突然都沒有了,大家都不講了,直到近年又瞬間冒出來。我認為這是人類開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災害與反撲,環境破壞得太厲害了。很多魔神仔的故事都發生在偏僻的山區水邊,有著許多都市人接觸不到的自然物事描述──例如魔神仔會拿月桃芯給被抓走的人吃,一般都市人知道什麼是月桃芯嗎?
現代人與大自然疏離得太嚴重了,魔神仔事件的出現,是在喚醒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

Q4:除了魔神仔,老師還聽說過什麼臺灣的妖怪嗎?相較於其他妖怪,魔神仔有什麼特別之處?
A:臺灣其實有很多妖怪奇聞,只是都沒人記錄下來。蜈蚣精、鰻精、蛇精等等,都會對人類作祟。地方上流傳著許多神明收服精怪的故事,目的都是在彰顯神明的法力。
魔神仔全臺灣東南西北都有,不分原漢,它甚至可以成為原漢之間的溝通橋樑。而現在妖怪似乎成了一種流行、一種顯學,大家都在談,日本很早就以動漫來重新詮釋、包裝妖怪,將傳統題材再利用,在國內外都大受歡迎。魔神仔在臺灣民間的理解當中,或許是令人恐懼的、禁忌的對象,但它也有機會變成像日本的河童文化,發展出很多可能。它其實是我們珍貴的文化創意資產,只是我們不懂得運用而已。

Q5:所以老師自己相信魔神仔的存在嗎?會不會也想遇到一次看看?
A.我相信我受訪者所講的內容,如果不相信,就無法做研究。魔神仔是文化裡的一份子,文化相信它,很多人親眼目睹,很多人如此感受,它是一種文化性、超自然的存在,就像天地神鬼祖先那般。
所謂的存在不只限於用科學去看。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未知的、科學無法瞭解的事情,我們的世界也不是只有眼前,還有自然與超自然的世界。魔神仔生活在超自然世界裡,但它也在我們的自然世界裡。我們會在超自然世界裡崇拜各類自然物事,例如日月星辰都是人們會祭祀、崇拜的神;或者對自然界的山精水怪抱著恐懼,有所提防。魔神仔等同於這樣的存在。
至於我想不想遇到魔神仔啊……很多教授都會說我成天研究魔神仔,不怕被魔神仔抓走,我總說,我比任何人都瞭解魔神仔,我怕它幹嘛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