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惡的出世學: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的手腕與謀略
滿額折

惡的出世學: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的手腕與謀略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9029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萬物皆相互競爭,同類競爭尤其激烈
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人類之間的鬥爭史

★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崛起掌權的非典型法門★

希特勒──
▼ 編造比實際更悲慘的經歷,製造從谷底爬上來的「傳說」。
▼ 不立刻擊垮組織內的反對勢力,反而充分利用。
▼ 永遠只打會贏的戰爭。

史達林──
▉ 共事者眾時,站在「對誰都不造成妨礙」的位置。
▉ 蒐集組織情報,抓住他人弱點,並利用謠言打擊對手。
▉ 不相信任何人。

毛澤東──
● 遇到強大敵人時按兵不動,用拖延戰術。
● 一旦失敗,就製造更大混亂,再以救世主之姿上台。
● 創造感人的口號,掌握人心。

他們三人都使用罪惡的手段達到成功的目的。有時候人們無法抵抗為惡的欲念,是因為戰勝敵人就是求生本能。希特勒、毛澤東、史達林堪稱人類史上三大罪惡淵藪,萬人之上是他們的成功定義,而鬥爭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性,本書將帶領讀者細細爬梳三人登上頂峰的非典型法門。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認清現在的敵人與將來的敵人
史上最惡權力者的惡之教本

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出生於帝政支配的國家,經歷打倒帝制,推崇民主主義,乃至實踐社會主義的政治革命時代。本書分析他們三人崛起掌權的過程,以及掌握權力後,如何剷除政敵,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力。這三人本來都不是人中翹楚,希特勒是不得志的街頭畫家,史達林是農奴之後,毛澤東也不是什麼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本能地知道,唯有善用與「人」鬥爭的手段,才能在組織中脫穎而出登上頂端。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中川右介(Nakagawa Yusuke)
一九六〇年出生於東京。現為日本雜誌《Classic Journal》編集長。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文藝系畢業。自小在動畫與漫畫的世界中成長,青少年時期則著迷於科幻小說(SF)和推理小說,十八歲之後開始喜歡上古典音樂。
在IPC出版社擔任總編時主要負責攝影寫真書的出版事務,一九九三年創設アルファベータ出版社,擔任CEO兼總編輯。除了名人(例如音樂家、電影編劇、文學家等)評論傳記及音樂書的編輯、出版工作之外,也積極從事古典音樂、歌舞伎、電影、歌曲等各類型的創作活動。
代表著作有《卡拉揚和富特文格勒》、《第九》、《昭和45年11月25日》、《歌舞伎 家與血與藝》、《歌舞伎座誕生》、《山口百惠》、《角川映畫 1976-1986》、《大女優物語》、《國家與音樂家》。

譯者簡介 
蔡昭儀
文化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譯作有:《神遺棄的裸體》、《日日是好日:禪的生活》、《決斷力》等書。

前言

史達林、希特勒與毛澤東崛起的非典型法門

史達林、希特勒、毛澤東──回顧二十世紀的歷史,就不得不提起這三位領袖。毛澤東雖有「前半生還不錯,後半生卻很糟」之類公評未定的部分,但史達林和希特勒兩人就完全遭到否定。如果有人敢說:「雖然他們做過壞事,但也有些功績。」像這樣的言論,就可能會遭受眾人撻伐。
本書依解讀的方式不同,或許稍有鼓勵仿效此三人之嫌,但身為作者的我,絕無宣揚「以此三人為榜樣」的意圖,這一點我必須先說明。獨裁國家至今仍然存在。而在企業或團體中,也不乏由一人掌權的經營者或理事長。許多中小企業也多是創辦人或他的子孫單獨經營。
組織愈大,獨裁度就愈低。現今大企業中,如果職員升遷順利,也有機會當上企業領導人,這種所謂的「上班族經營」者愈來愈多。獨裁度低這一點雖然民主,但也有不敢果斷決策的弊病。
很多人表示最近的政治界,已經沒有像吉田茂或田中角榮這種大器的政治家。財經界也有類似的處境,現在的財經團體高層和過去相比,格局高下立判。其他產業在二十世紀結束之前,還有像日本醫師會的武見太郎會長、建築界的丹下健三那樣的「領袖」。
藝文界亦然,我曾經寫過有關古典音樂或歌舞伎的著作,在古典音樂界,有被尊為「帝王」的海伯特.馮.卡拉揚這樣的絕對權威,稱霸樂壇直到一九八九年。日本的歌舞伎界也有第六代中村歌右衛門。他們退場之後,古典音樂界和歌舞伎界便不再有絕對權力者,說好聽一點是邁向民主,講難聽點,接下來的古典音樂界和歌舞伎界,就是一段懶散又欲振乏力的時代。
這麼一來,人們不免懷念起獨裁者、權力者或重量級人物,社會醞釀著期盼這種人物存在的氣氛。IT業受到矚目,以及創業者受到推崇的背後,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期盼現代強人的氣氛。
成為組織高層的途徑大致可分為三類。
其一是創業。因為草創階段幾乎都是小組織,高層必須獨裁。而在組織擴大的過程中,獨裁也是被容許的。許多企業的創辦人都有獨裁者的氣質。另一種是世襲。包含日本,世界上現在仍有許多世襲的國王,日本雖然稱為「天皇」,但也是君主制。世襲的王基本上沒有任期,即位後就一直到去世。但是,現今幾乎不存在擁有國家實權的世襲國王,王雖有權威,但幾乎沒有參與國政的實權。同時身兼世襲權力者又掌握國家政治實權的,大概就只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吧。
雖說經營者世襲的企業也頗多,不過小企業多半是由孩子繼承父母的工作,這時,通常會有能幹的總經理負責掌管實務以利營運。
成為高層的第三個方法,則是從組織的末端,歷經重重競爭,一步步登上領導階層。也就是現今「上班族經營者」的模式。
史達林、希特勒、毛澤東都不是世襲的王。希特勒獲得政權時雖是納粹黨的黨魁,卻不是納粹黨的創始者。毛澤東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黨元老之一,最初也不是領導。史達林自蘇聯共產黨的前身──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活動起家,卻也花了一段時間才爬上頂端。
他們三人都是從黨內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才掌握權力。既非生長在帝王家,也不是具領袖地位的創始者。他們從組織的一員崛起,經過層層鬥爭爬到最高,掌握權力之後,徹底肅清異己。
本書所要描述的,是他們在組織裡崛起的過程,以及在掌握權力,成為獨裁者後,如何剷除政敵,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力。
我們該從這三人崛起的過程中讀取什麼?是要當作成功學的教科書、揭露內幕的爆料書、當成歷史祕聞、看作警世通言或是純粹描述壞人的小說,全憑讀者自由。身為作者,我只是傳達歷史上曾經有這般人,做了那般事而已。
這三個人的竄起雖有共通點,但他們在組織裡的位置卻不盡相同。毛澤東雖是創黨元老之一,但經歷過失勢、左遷,後來又重新掌權。希特勒並非創始成員,在組織規模尚小時加入,慢慢嶄露頭角。史達林則是從巨大組織的末端崛起。
他們是二十世紀著名的革命家與政治家,以現代來講,三人就像是企業草創期的成員。現在的新創企業幾乎都是建立在IT革命的技術革新背景下。他們三人出生於皇帝支配的國家,經歷打倒帝制,推崇民主主義,甚至是推行社會主義的政治革命時代。以極少人數創始的組織,在這革命時期逐漸壯大。
因此,本書雖是三位權力者的成功故事,同時也是二十世紀史的剖面中,三個新創企業的成長故事。
我既非歷史學家,也不是政治學者。為什麼要寫這樣的書呢?
過去我寫過幾本書,內容是有關於二十世紀的著名古典音樂家,也曾擔任編輯,撰寫許多二十世紀藝術家的評傳,在這些評傳中,希特勒和史達林都有一席之地。這兩位獨裁者對生活在二十世紀的人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因此基於興趣,我從過去閱讀許多關於這兩人的書。雖不敢以專家自居,但我想在非專家的圈子裡,我算是所知甚詳了。因此,我才會發起從「成功」的角度切入撰寫兩位獨裁者的念頭。毛澤東雖然和古典音樂幾乎無關,但我還是將他與史達林、希特勒列在一起。
因為是以歷史為題材,我當然會根據歷史資料撰寫,不過他們過去掌握極大的權力,當權時期都主導編撰對自己有利的歷史,其中包含他們的經歷。在他們死後,因為各種研究,有關他們的歷史又再度調整。
在世時受人讚譽,去世後反遭酷評,評價的起伏之大,依撰寫傳記的作者立場不同,一件事實經常呈現完全迥異的表述。對這些差異如果一一記述將會沒完沒了,因此針對「時間、地點、人物、事實」我會參考多方資料,幾經確認後才撰寫,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可能招致異論,這一點需預先聲明。

目次

前言 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崛起的非典型法門

第一部 出身
第一章 史達林──冷血的鬥爭
成績優秀的神學生/俄國社會民主勞動黨建黨/革命運動家史達林的誕生/史達林的會議術/黨最初的分裂──布爾什維克與孟什維克/站在「宣傳外務」最前線的史達林/日俄戰爭的挫敗,一九○五年革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假裝無能/靠組織分裂往上爬/邁向革命/革命成功
第二章 希特勒──意志的勝利
被竄改、捏造的過去/立志成為畫家的青年時代/在維也納的「苦惱與修業」/獲得榮譽卻未出人頭地/旁觀革命與敗戰/左翼希特勒/在關鍵時刻見風轉舵/希特勒強大的武器──一張嘴/成為黨魁

第二部 榮昇
第三章 史達林──繼承人之爭
俄國共產黨誕生/對列寧卑躬屈膝的男人/剷除異己的手段/內戰與新經濟政策/列寧病倒/竊聽電話/列寧與史達林的對立/恐怖平衡/黨內鬥爭白熱化/被無視的遺言/以退為進
第四章 希特勒──我的奮鬥
啤酒政變失敗/將審判當作宣傳/大膽將留守重責交付無能者/與出色同志的緊張關係/實力者利用法/標語左傾,思想右傾/化分裂危機為轉機/「擱置」戰術/條件鬥爭無意義/希特勒的終極目標/捨棄左派/掛羊頭賣狗肉也沒關係/全力投入總統選戰/羅姆復權/傀儡政權/拒絕擔任副首相/談判──第一幕/談判──第二幕/談判──第三幕/就任首相
第五章 毛澤東──大地之子
沒有享受過父愛的孩子/第一任妻子/中國共產黨建黨/共產黨的內部路線之爭/從國共合作轉換到左派路線/獨門的革命戰略/妻子們/弱小的社會主義/都市起義再度失敗/長征的起始/軍事政變/高明的口號

第三部 野望的盡頭
第六章 希特勒──竊國始末
日常小事當作重大新聞的宣傳策略/刻意不與他黨合作/奪權的賽局/機關算盡/德國的納粹化/血的肅清/元首誕生
第七章 史達林──大屠殺
留下主要敵人,制衡次要敵人/沒有理念的野心家/死在手術台/挖掘墳墓的反對派/互揭瘡疤/要維持權力,沒有思想最好/對新世代的疑惑/大清洗/自食惡果
第八章 毛澤東──最後的王朝
國共再度合作/第三任妻子──江青/黨內鬥爭/整風運動/國共內戰/毛澤東的轉變/大躍進大失敗/出版《毛語錄》/文化大革命/後毛澤東時代

書摘/試閱

第三章 史達林──繼承人之爭

恐怖平衡
一九二三年。列寧寫了攻擊史達林的信,但是這封信並沒有公開,托洛斯基無法和列寧取得聯繫。
二月一日,史達林在黨中央委員會的正式會議上,主動要求辭去列寧的監護人一職。這是他的策略。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出面挽留,要求他繼續擔任列寧的監護人,會議上也表決通過。史達林便根據黨的決定,續任列寧監護人一職。
三月十日,列寧中風,失去語言能力。
列寧在這之後,還活了將近一年,隔年一九二四年一月他才去世。
列寧不可能再回到政務。史達林最大的對手只剩下托洛斯基。但是,目前關係比較好的加米涅夫、季諾維耶夫,還有布哈林,都是繼承列寧的有力人選。
這裡先簡單回顧一下他們的經歷。托洛斯基口才好又有學識。只是,一直到革命前夕都還是孟什維克,換句話說,就是外人。與列寧之間也不見得關係良好。托洛斯基是革命英雄,這雖是事實,但列寧覺得他的個性有缺陷,因此一直避免委派重要的職位。
加米涅夫一直是布爾什維克。他雖然娶托洛斯基的妹妹為妻,卻反對托洛斯基。革命時,他是最初反對列寧武裝起義主張的人,因此留下汙點。提議讓史達林擔任總書記的,其實是加米涅夫,因為除了托洛斯基,他也討厭季諾維耶夫,與其讓他們兩個當總書記,不如派給無能的史達林。
季諾維耶夫也是布爾什維克的元老成員,列寧的親信。但他與加米涅夫一樣反對武裝起義,一度被列寧辱罵成背叛者。布哈林生於一八八八年,比史達林年輕十歲。是畢業於莫斯科大學的知識分子,滿腹學識,他的論文甚至曾經影響列寧。他也曾經與列寧意見相左,還曾與托洛斯基過從甚密。列寧在世的時候他還沒成為政治局委員。由於比史達
林等人年輕,他從未想過自己的能夠成為繼承人,不過,局勢會因他接近誰而有所改變,他握有決定性的一票。
列寧病倒後,一九二三年四月的黨大會上,托洛斯基燃起反擊的狼煙。大會前夕,一名和托洛斯基認識的記者黨員,在共產黨機關報《真理報》上發表一篇題為︿托洛斯基—勝利的組織幹部﹀的文章,稱頌托洛斯基。各家報紙也刊出過去不曾公開的列寧病況。大會一開始,托洛斯基的支持者竊竊私語:「好像有列寧的信……」接著托洛斯基結束演說,黨員群起鼓掌,歡聲雷動。
但是,這些大動作只是托洛斯基派的自我滿足而已,史達林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不過,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看到托洛斯基的支持者聲勢而心生不安,打定主意非讓托洛斯基失勢不可,布哈林也傾向史達林。布哈林和季諾維耶夫關係漸密,步調也趨近一致。
托洛斯基的行為,只是讓反托洛斯基陣營更加團結。
列寧的信當然沒有公開。看過信件的內容卻不公開,史達林、加米涅夫、季諾維耶夫三人都脫不了關係,只能團結一致。這表示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必須幫史達林努力維持總書記體制。他們兩人如果不想被史達林揭穿「私藏列寧信件」,就只能承認史達林的權力。
他們與托洛斯基同為知識分子,又懂理論,根本不把沒有學歷的史達林放在眼裡。他們想要權威和權力,卻不想做事。所以才把事務繁雜的總書記一職推給史達林。
史達林早就看透這一點。等到這些人發現自己失策,是後來的事了。又或者早就發現,但歷史已無法重來。
在最後掌握權力之前,可以先擔任幕後不起眼的工作,盡可能蒐集及管理情報資訊。掌握資訊實務兼備的組織,才能獲得勝利。

▉ 共事者眾時,站在「對誰都不造成妨礙」的位置

第四章 希特勒──我的奮鬥

實力者利用法
獲得釋放的希特勒,除了重建納粹這個重大課題外,同時還必須思考該如何處置聰明又有行動力的史特拉瑟。史特拉瑟再繼續活躍下去,黨內的支持恐怕都會聚集到他身上。史特拉瑟第二次的選舉結果雖然席次減半,但是希特勒甚至連選舉的成績都沒有。
希特勒一出獄,就去拜訪巴伐利亞州州長,說明納粹已經放棄暴力活動,懇請解除活動的禁令,並獲得州長的允諾。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在慕尼黑政變的舞台啤酒館舉行納粹黨的重建大會。希特勒再次強調擁有一切的權威:「我一人指導運動,我負所有責任。再也沒有人可以跟我談條件。」他重申自己是唯一的絕對指導者。
睽違已久的演說,希特勒講得欲罷不能,聽眾當然也如癡如醉。
這場演說太精采,惹得政府倍感危機,竟下令禁止希特勒公開發表演說兩年。
希特勒出獄兩個月後,一九二五年二月,社會民主黨的艾伯特總統突然去世。威瑪共和才首次舉行總統直選。
總統選舉有八人參選,其中一人是「國家社會主義自由運動」的魯登道夫將軍,納粹也支持他。史特拉瑟雖然盡力輔選,但將軍不幸落選。因為沒有一個候選人取得過半數,必須再次投票決勝,由無黨籍的保羅.馮.興登堡、中央黨的威廉.馬克思、德國共產黨的恩斯特.台爾曼三人競爭。最後由前參謀總長,也是德軍英雄的興登堡元帥贏得選舉。
這次選舉因為魯登道夫的慘敗,史特拉瑟脫離「國家社會主義自由運動」,專心於納粹活動。這個組織的多名主要成員也不看好魯登道夫,轉向加入納粹。
希特勒要史特拉瑟到納粹勢力較弱的北西德負責壯大黨勢。以巴伐利亞州為中心的南部是納粹的地盤。這件事也可以解釋成希特勒擔心史特拉瑟養成實力,所以才將他外調。等史特拉瑟成功擴大北西德的黨勢,希特勒再驗收成果就好。就算失敗,原本西北部就是納粹勢力較弱的地區,也沒有什麼損失。只有史特拉瑟吃虧而已。
困難的任務派給有能力的對手,不管成功或失敗,希特勒都能得利。
史特拉瑟對希特勒的打算到底了解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相當認真,能力的確很好。納粹在北西德的勢力擴大,其結果超乎希特勒的預想,史特拉瑟已經在黨內建立了一大勢力。
兩人關係因而開始緊張。

▼ 困難的任務派給有能力的部下,成功歸於自己,失敗算他吃虧


第八章 毛澤東──最後的王朝

黨內抗爭
毛澤東像是企業的業務經理,還不是社長,也不是董事。對日抗戰仍持續進行,只是與國民黨停戰而已,蘇聯也照樣事事干涉。這樣的狀況下,毛澤東開始為完全掌握中國共產黨而行動。
因應這種狀況,有幾種方法可行。拉攏總公司(蘇聯)幹部,讓他當社長;公司裡多數派組成的董事會(政治局)發動政變,自己當社長;與對手企業(國民黨)祕密合併,協議合併後取得該有的地位,但毛澤東沒有選擇借助他力。
靠別人幫忙取得地位,就得凡事聽對方的,不是真正掌握權力。那該怎麼辦?他開始肅清反對自己的人。
他的參考對象,就是蘇聯的史達林,學他就對了。
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之後,紅軍確立了毛澤東、王明、周恩來「三人幫」的集團指導體制。王明是留學蘇聯的知識分子。換句話說,他雖然與蘇聯有暢通的溝通管道,但在中國國內因為缺乏運動實績,沒有黨內人脈。周恩來肯定是親毛派,看不出有爭權的欲望。因此毛澤東決定削弱王明的實力,拉攏元老黨員。
黨內對第三國際沒有好感的黨員也很多,他們的心情與毛澤東的目標契合。王明接受第三國際的指令,負責與國民黨維持合作關係,但黨員與紅軍士兵的反彈聲浪不小。
決定讓誰下台,就拉攏對他抱持反感的夥伴—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還是這個經典手法。
到了一九四一年,應該處於停戰狀態的情勢,卻發生國民黨軍突襲共產黨軍的事件。由於國共合作是王明主導進行,這起事件等於是他負責的計畫失敗。黨內對王明的反感愈來愈強烈。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王明的親信在這次戰亂死亡。王明遭受失敗與失去同志的雙重打擊。
如此一來,政治局內的勢力平衡瓦解,王明下台。
一九四一年秋,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由此展開「整風運動」。這就是毛澤東對反對派趕盡殺絕的肅清。
先前提過毛澤東擅長創造口號,這個「整風運動」聽起來也很響亮,有著誰都無法反駁的氣勢。這個名稱來自毛澤東在演說中提到的「整頓三風」。內容是針對黨內現在的混亂討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並加以整頓。現在企業有所謂的「人員整理」,其實就是裁員,但這個整風運動卻有許多黨員追隨。
一九四一年秋天的會議上,毛澤東就一九三○年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表演說。他批判一九三○年代好幾個錯誤的決定,而這些錯誤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根據中央委員會過去的會議記錄資料進行再討論,因此他提議成立中央學習會,由他自己擔任負責人。
就這樣,毛澤東設立了中央學習會,自己擔任負責人,更為調查中國共產黨黨史,成立委員會,毛澤東也是成員之一。
現在的企業,若因人事異動被分配到社史編輯室,普遍都會認為是左遷,從此成為和升遷絕緣的窗邊族。但毛澤東卻自薦擔任黨史編輯。
一般來說,歷史都是勝者所寫,演變由歷史學家或記者以第三者的立場來記述歷史,算是相當晚近的事。歷代的權力者、王朝讓人編寫對自己有利的過去,就成為官方歷史,流傳後世。
企業的社史也一樣,對歷代社長無不是讚揚稱頌。詳細描寫成功的事業、暢銷的商品等,大吹大擂一番,但對失敗的事業就什麼都不提,頂多輕描淡寫以「曾經投入○○業務,無奈市場尚未成熟,只能忍痛撤退」之類的矇混之詞。但是,毛澤東並沒有這麼做。
毛澤東蒐集一九二八年在莫斯科召開第六次黨大會以來的相關決議、決定、指示文件,調查何人、何時、何地、說了什麼、提出什麼文件。這些調查都是編輯歷史必要的工作,中央書記局本來就留存相關文件,其他指導立場的黨員也會提供史料。毛澤東藉著蒐集整理這些史料,編寫歷史。
耗費一年的時間完成了龐大的史料集。在這過程當中,他發現王明等曾經留學蘇聯的幹部,立場都是時而偏左、時而靠右,明顯是牆頭草的政治路線。原本第三國際的指令就沒有一貫性,中國共產黨指導部當然無所適從。毛澤東還發現王明等人所做出的決定,他一向反對,而他的主張也總是被否決。
毛澤東的目的是要證明黨指導部過去的失誤。只要證明王明等作為主流派的蘇聯留學幫是錯的,那麼反主流派的毛澤東就是對的—理論上,即使主流派是錯的,反主流派仍有可能也是錯的,但這是政治鬥爭,先說先贏。
如此一來,對毛澤東有利(雖然也是事實)的黨史就這樣完成了。

● 獲得最終地位時不借助他人之力
● 詳知組織的歷史並利用事實脈絡以決勝負
● 搶先指出對手的失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