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滿額折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新譯儀禮讀本(二版)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79316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127007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儀禮》為儒家十三經之一,書中詳細記述古代宮室、車旗、服飾、飲食、喪葬等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禮儀規範,是古代社會生活豐富內容的再現,也是歷代各朝制定禮典的重要依據。為研究夏商周社會的諸多層面,以及古人的倫理思想、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材料。古禮形式雖然在現代已不適用,但卻是揭示禮之內在意義的重要參考,對提高今人的道德意識,規範人的行為,扶植人的善性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書正文以十三經注疏本為底本,注譯簡明通俗,必要處並有補充說明,期使一般讀者都能閱讀。

 

作者簡介

注譯者

顧寶田
遼寧海城人。1979年任教於吉林大學哲學系,以中國古代哲學為研究重心,學術成果斐然。1994年退休後,仍持續研究工作。

鄭淑媛
遼寧建平人。南開大學哲學系博士,現任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教授。

 

導 讀
中國古代的禮書,究其源頭,主要有三部,即《周禮》、《儀禮》、《禮記》,東漢鄭玄為三書作《注》,其《注》被後人看重,他又作《三禮目錄》一書,故其後「三禮」之名便沿用開來。其實「三禮」不成於一時一人,性質、內容也有很大差別。其中《周禮》又稱《周官》,是講官制和政治制度的,狹義而言,並不屬於禮。《儀禮》和《禮記》確是名副其實的禮書,但二者各有所重,《儀禮》主要是講禮之形式、儀節的,而《禮記》則偏重於揭示和闡發禮之意義、禮之內涵的。因此,朱熹特別提倡把兩書合起來讀,這一看法很有見地。

《儀禮》十七篇,為儒家治國治民的重要經典之一。西漢武帝建元五年(西元前一三六年)置《五經》博士,《儀禮》即為《五經》之一,稱《禮經》。其後唐之《九經》,宋之《十三經》,《儀禮》皆為其中之一。《儀禮》在漢代稱《禮》、《士禮》、《禮經》,《漢書‧藝文志》:「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訖孝宣世,后倉最明。」《漢書‧儒林傳》亦載:「《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東漢王充《論衡‧謝短》:「今《禮經》十六。」上述《禮》、《士禮》、《禮經》所指皆一,即《儀禮》。漢代還常常把《儀禮》稱《禮記》,如《史記‧孔子世家》:「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出。」此《禮記》即指《儀禮》,這可能是因為《儀禮》經文之後多附有「記」,故把經文與記合稱《禮記》。鄭玄還把《儀禮》稱《今禮》,說明此書在漢代還沒有統一名稱。《儀禮》書名初見於東晉元帝時荀崧奏請置《儀禮》博士起,當時亦未通行,至唐文宗開成年間石刻「九經」,用《儀禮》之名,才普遍使用起來。
漢代《儀禮》傳本有大戴本、小戴本、慶普本和劉向《別錄》本。其中慶普本在東漢時已失傳,另三種本皆為十七篇,但各篇排列次序不同,今傳本是按劉向《別錄》順序。一九五九年七月在甘肅省武威縣西漢古墓出土《儀禮》木簡、竹簡四百六十九枚,二萬七千二百九十八字,根據內容和形制可分甲乙丙三種文本。甲本為木簡,字大,簡長而寬,共七篇,即〈士相見之禮〉第三、〈服傳〉第八、〈特牲〉第十、〈少牢〉第十一、〈有司〉第十二、〈燕禮〉第十三、〈大射〉第十四,排序與前三種本不同。乙本木簡,字小,簡短而狹,只〈服傳〉一篇。丙本竹簡,大小與甲本同,只〈喪服〉經文一篇。據專家考證,此即失傳之慶普本《儀禮》。此漢簡之丙本〈喪服〉只有經文,而甲乙本〈服傳〉之傳文與今本同,經、記不及今本二分之一,由此推斷,西漢時〈喪服〉之經傳是分開的,〈服傳〉所保留之部分經、記,不及今之二分之一,當是配合傳文之引用。《隋書‧經籍志》載:「《喪服經傳》一卷,馬融注。」據此,經、傳合一當始於馬融,或在其前。今本〈喪服〉題下有「子夏傳」三字,武威漢簡甲乙本皆無,當是後人所加,不足憑信。
漢代所傳《儀禮》有今文、古文兩種。《漢書‧藝文志》載:「《禮古經》五十六卷。」出於淹中(春秋時魯國街巷名)和孔子舊宅壁中,為古文經,其中十七篇與漢初高堂生所傳《士禮》十七篇同,只是個別字有異,另多出三十九篇,因不在傳習之中,後來逐漸亡佚,稱《逸禮》,其原貌已不可知,只在古籍中保存部分篇名和片斷內容。為此便產生今之《儀禮》十七篇是否殘本和《逸禮》真偽問題。一種看法認為,既然《禮古經》有五十六篇,《儀禮》只保留十七篇,丟掉三十九篇,應視為殘缺不全之書。另一種看法認為,十七篇不是殘本,因為《禮記‧昏義》言:「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鄉射,此禮之大體也。」考十七篇,這些內容基本具備,不能視為殘本。
清邵懿辰認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禮記‧禮器》),古禮不止十七篇,也不限五十六篇,至孔子刪繁就簡,手定十七篇,統括冠昏、喪祭、鄉射、朝聘八方面,以為禮之大體,用作教本,其餘各篇皆被刪除,這被刪諸篇即令非偽書,亦「大抵禿屑叢殘,無關理要」(《禮經通論》)。邵氏之說較合實際,十七篇當為五十六篇之簡本,該本以士禮為主,並及大夫、諸侯之禮,把五十六篇中有關天子、諸侯之禮略去。如此處理是和時代需要緊密相關的。孔子及其弟子刪定禮書的春秋末和戰國時期,周天子已名存實亡,諸侯之禮亦多不行,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的時代,故天子、諸侯之禮多略去,而編定以士禮為主體的十七篇,是適應當時社會需要的,所以應把《儀禮》十七篇看作內容完備的禮之簡本,而非殘本。
《儀禮》的作者和成書時代也是一個聚訟紛紜的問題。「禮起於俗」,在遠古先民時代的民俗中就保留有豐富的禮的原型,隨著社會的進步,禮也從民俗中分化出來,其形式也由簡單到複雜,並形成系統規範,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邵懿辰《禮經通論》就指出:「禮本非一時一世而成,積久復習,漸次修整,而後臻於大備。」這看法是對的,《儀禮》不可能由一人一時製作出來,而只能是長期歷史積聚的結果。但將分散零亂之禮取捨歸納,形成系統和文本,還是可以找到其人其時的。大致說來有兩種看法,一為周公作,成書於周初;二為孔子及其弟子後學所作,成書於春秋末和戰國時代。據《禮記‧明堂位》:「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一些學者認定周公所制之禮即為《儀禮》、《周官》等,是周公損益三代之禮而成。從現在看到的金文和《詩》、《書》所述西周禮制,確與殷代禮制有明顯差別,這和周公「制禮作樂」有直接關係,但在周初即作出如此細緻、周密之禮書,則不可能。
主張《儀禮》為孔子及其弟子後學所編定,主要依據是《史記‧孔子世家》所載,孔子在周室衰微、禮崩樂壞之時,追跡三代禮樂,加以損益,編撰成《詩》、《書》、《禮》等典籍,所謂「《書傳》、《禮記》自孔氏出」也。《史記‧儒林列傳》亦載:「孔子閔王路廢而邪道興,於是論次《詩》、《書》,修起《禮》、《樂》。」修起,亦即整理、修訂、編輯之義,《禮》即指《儀禮》。又據《禮記‧雜記下》:「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既然到孔子那裏去學士喪禮,孔子處當有經過修訂的教本。而士喪禮當指《儀禮》中關於喪禮的四篇,即〈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由此推論,《儀禮》其他篇當亦編定。此外,邵懿辰《禮經通論》、皮錫瑞《經學通論‧三禮》、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等還依據孔子重視冠、昏、喪、祭、朝、聘、鄉、射八禮,而此八禮正與《儀禮》內容一致,以及《儀禮》與《論語》文字風格相似,個別語句相近等,推定《儀禮》為孔子手定之禮經教本。這些分析比較符合實際。西周時期,禮典已很煩瑣,每種禮儀都有升降揖讓、跪拜周旋等禮儀,並涉及所用宮室、衣飾、飲食、器物等,以反映行禮者的身分地位、等級差別。如此複雜禮儀,必須有文字教本,經實際演練,才能掌握得好,孔子以六藝教弟子,為教學需要,編撰禮的教材是可能的。先秦古籍如《墨子》、《孟子》、《荀子》,以及匯集孔子後學作品的大小戴《禮記》,都有援引《儀禮》的文句(參見沈文倬〈略論禮典的實行和「儀禮」書本的撰作〉,載《文史》第十五、十六輯),可見當時已有《儀禮》一書存在。但孔子編定用作教學之禮,是否就與現今通行的《儀禮》完全一樣,還缺乏直接證明。較通行的看法是,《儀禮》的基本內容形成於西周,形成文本在春秋末年,西元前五世紀中期到四世紀中期,經孔子及其弟子後學不斷補充完善而成現在的樣子,其中「記」和「傳」要比經文更晚些。

《儀禮》十七篇,包括冠、昏、喪、祭、鄉、射、朝、聘八禮,邵懿辰在《禮經通論》中對八禮之功能作用加以簡要概括:「冠、昏、喪、祭、鄉、射、朝、聘八者,禮之經也。冠以明成人,昏以合男女,喪以仁父子,祭以嚴鬼神,鄉飲以合鄉里,燕射以成賓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覲以辨上下。」宋王應麟依據《周禮‧春官‧大宗伯》對禮的劃分方法,將十七篇分為四類:吉禮,為祭祀鬼神,祈求福佑之禮,共三篇〈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凶禮,為喪葬之禮,四篇〈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賓禮,為主賓相見之禮,三篇〈士相見禮〉、〈聘禮〉、〈覲禮〉。嘉禮,為吉慶嘉美之禮,七篇〈士冠禮〉、〈士昏禮〉、〈鄉飲酒禮〉、〈鄉射禮〉、〈大射〉、〈燕禮〉、〈公食大夫禮〉。就《儀禮》自身體系而言,仍以八禮歸類劃分更符合實際。
冠昏禮一組三篇,皆士禮。士之冠禮與大夫、諸侯、天子之冠禮大同小異,由士可推及其他。《大戴禮記‧公冠》記諸侯冠禮,甚簡略,大夫、天子之冠禮無專述,綜合古籍之相關記載,在行冠禮之年齡、加冠次數、用樂等項與士有區別。至於昏禮,士行使之昏禮主要項目為六禮,其六禮亦實用於其他階層。當然也有一些差別,當時貴族階層實行一妻多妾制,在妾妃數目上,士、大夫、諸侯、天子都有不同。另外,還有諸侯不內娶(不娶本國之女),大夫不外娶(不娶他國之女),諸侯不再娶等限制,不適用於士。昏禮之規模、個別細節各階層也有不同,用以體現禮之別。〈士相見禮〉以士為主,推及士見大夫、大夫相見、士大夫見君之禮。古代講究「無辭不相接,無禮不相見」,各階層、等級間的人相互拜見,主要禮節程式差別不大,但所持禮物,所說文辭則不同,用以體現等級差別。
喪祭禮一組共七篇。喪禮四篇,其中三篇為士禮,一篇〈喪服〉適用於貴族與平民。祭禮三篇,其中士禮一篇,大夫禮二篇。〈喪服〉綜述天子至於庶民居喪時所穿服飾和喪期長短之制,通過喪服用料之精粗,用布之疏密,形制和喪期,表達生者與死者血緣的親疏,以及尊卑上下關係,體現了宗法制度的精神和原則。〈士喪禮〉、〈既夕禮〉和〈士虞禮〉為諸侯之士遭父母之喪,由始死至安葬,至葬後安魂之禮。在《禮記‧雜記》、《禮記‧喪大記》諸篇,論述喪禮常常把天子、諸侯、大夫、士並論,未作細緻區分,本書三篇則專言士。其實,士喪禮與天子、諸侯、大夫、庶民之喪禮的大致儀節相同,只是喪葬規格、繁簡程度等有較大差別,由士喪禮之增減損益可推知其他。祭禮包括對天地日月山川和祖宗等的祭祀,範圍極廣,也是古人最為看重之禮。「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有的諸侯寧肯放棄政權,也不肯失掉祭祀之權,因為祭禮的主持者為家族或邦國唯一合法宗主,三篇祭禮亦從宗法制度上突出了宗主的中心地位。三篇中記諸侯之士按歲時祭祀祖禰之〈特牲饋食禮〉一篇,記諸侯之大夫按歲時祭祀祖禰之〈少牢饋食禮〉和〈有司徹〉二篇,天子、諸侯之大牢饋食之禮已亡,由士、大夫可以推知,不過儀節有所加隆而已。
鄉射之禮有四篇,記述鄉人、士大夫、諸侯聚會燕飲、校射,以倡導養老敬賢,並藉以推舉選拔人才的禮儀。〈鄉飲酒禮〉是鄉人在鄉學中舉行的酒會,〈鄉射禮〉是鄉大夫和士在鄉學中舉行的會民習射禮儀。凡行鄉射,必先行鄉飲酒禮。〈燕禮〉是諸侯與群臣燕飲,以聯絡感情的禮儀,〈大射〉則為諸侯會集群臣在大學中行習射的禮儀。大射前必行燕禮。此四種禮儀分為兩組,鄉飲酒禮和鄉射禮配為層次較低的一組,燕禮和大射配為層次較高的一組,其性質相同,程式儀節相近,規模層次則有很大差別,反映地位高下、等級尊卑的不同。
朝聘之禮有三篇,〈聘禮〉為諸侯間相聘問之禮儀,相當於現代的外交禮儀。〈公食大夫禮〉為諸侯以食招待來聘問大夫之禮,並及大夫間以食禮相互款待之禮儀。〈覲禮〉為諸侯進見天子之禮。
各篇結構多數由「經」和「記」兩部分組成,只有〈士相見禮〉、〈大射〉、〈少牢饋食禮〉、〈有司徹〉四篇無「記」,其餘十三篇皆有「記」,〈喪服〉除「記」外還有「傳」。

西漢武帝尊崇儒術,立《五經》博士,其《禮經》為《士禮》十七篇,即流傳至今的《儀禮》。當時傳授此經者為魯高堂生,其書用隸書寫成,故稱今文學。《史記‧儒林列傳》載:「漢興,然後諸儒始得脩其經藝,講習大射、鄉飲之禮。……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高堂生傳《儀禮》之學於蕭奮,蕭傳孟卿,孟傳后倉。后倉為漢宣帝時治《禮經》之著名學者,他傳授的弟子最有名的有聞人通漢、戴德(大戴)、戴聖(小戴)、慶普,他們為高堂生下五傳弟子,其中二戴禮學被立於學官。
漢武帝時又開始徵求遺書,先後於淹中、孔子舊宅壁中得古籍多種,禮書則有《禮古經》、《周官》、《古文記》三種。《禮古經》五十六篇,皆古文,河間獻王得而獻之。其中有十七篇與高堂生所傳今文同,另多出三十九篇,稱《逸禮》,晉時已亡佚。西漢末劉向、劉歆父子校祕府圖籍,列於《七略》一書者,即有《禮古經》五十六卷、《禮》十七篇(即高堂生所傳今文《士禮》十七篇)。東漢時,倡導通今博古,今古文界限不像西漢時那般嚴格,有些經學大師逾越家法,兼治今古文,鄭玄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初至太學受業,學《京氏易》、《公羊春秋》等今文學,又從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今古文皆有;又師馬融學「三禮」,也是今古文皆有。其講學和注經拋開門戶之見,兼采今古文之長,加以融會貫通,故而其成就超越前人,成為漢代最有名的經學大師。在鄭玄之前,《儀禮》有師授無傳注,馬融只為〈喪服〉一篇作注,鄭玄是第一位為《儀禮》全書作注的人。鄭《注》不為今古文所宥,博采眾長,要而不繁,文字精審,去取謹慎,發明義例,為後世注經者所宗,現在比較通行的一些注本,多數以鄭《注》為本。鄭玄後有王肅注本,亦今古文兼治,曾一度與鄭《注》爭勝,至唐代已佚。其後有北齊黃慶、隋李孟悊為《儀禮》鄭《注》作《疏》,唐賈公彥《儀禮注疏》即在此二《疏》基礎上完成的,其〈序〉言:「《儀禮》所注,後鄭而已。其為章疏,則有二家,信都黃慶者,齊之盛德;李孟悊者,隋日碩儒。……時之所尚,李則為先;……時之所以,皆資黃氏。」賈《疏》以此二《疏》為藍本,材料比較單薄,水平不高,但因收入《十三經注疏》,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北宋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廢除一些科目,《儀禮》亦在被廢之列,故《儀禮》之學受到冷落,但宋人在對「三禮」的總體認識上,在研究方法上,都有一定創新,對繪製禮圖和校勘文字、疏通經義方面,都作出一些貢獻。如朱熹等著《儀禮經傳通解》,在解釋方法上就是個創造。其體例是以《儀禮》十七篇為經,取《禮記》及諸經雜記所載有關禮之資料,分類附於經之相關條下,並詳列諸儒注疏。並把原文按節分列,在節後標明上述為某事,相當於概括本節中心內容的標題。使人看了眉目清楚,易於把握住要點。此種方法具有開創性,後世多有仿效者。聶崇義著《新定三禮圖》,收輯前代禮圖六種,參互考訂,編注而成,對研究古禮有參考價值。楊復著《儀禮圖》,收圖二百另五幅,雖較粗略,但為首創,對後世頗有影響。此外,李如圭的《儀禮集釋》三十卷,在校勘方面有獨到處,魏了翁的《儀禮要義》在解釋經義上有貢獻。
元、明兩代禮學研究成果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元初敖繼公著《儀禮集說》十七卷。其〈自序〉言:「鄭康成《注》,疵多醇少,刪其不合於經者;意義有未足,則取疏記先儒之說以補之,又未足,則附以一得之見。」其對鄭《注》的評說雖未見公允,但不依附鄭《注》,於原文逐字探究,務暢其旨,多有創見發揮,頗有價值。
清代禮學昌盛,人才輩出,碩果累累,僅列其中最具代表性者。清初張爾岐《儀禮鄭註句讀》,此書是在朱熹《儀禮經傳通解》基礎上,解決了《儀禮》的分節、句讀問題,其分節更合理,節後標題更清晰簡明,概括中心內容更準確。注釋全錄鄭《注》,略加己意,簡要明白。凌廷堪《禮經釋例》,是讀《儀禮》的凡例。其書序云:「《儀禮》十七篇,禮之本經也。其節文威儀,委曲繁重。驟閱之,如治絲而棼;細繹之,皆有經緯可分也;乍睹之,如入山而迷,徐歷之,皆有塗徑可躋也。是故不得其經緯塗徑,雖上哲亦苦其難;苟其得之,中材固可以勉而赴焉。經緯塗徑之謂何?例而已矣。」這些凡例,有些在原文的記和鄭《注》中提到,但比較分散,需要綜觀原文,分類歸納,反覆比較,才能得出。該書釋例分八類,二百四十二例,用功十餘載,數易其稿而成。此書是研讀《儀禮》的專門工具書。胡培翬《儀禮正義》四十卷。胡秉承三代治禮的家學淵源,又師從凌廷堪學禮,積四十年之功而成是書,其中有五篇十二卷為門人楊大堉補作,是清代研究《儀禮》的集大成之作。胡氏自述其例有四:一曰「補注」,補充鄭《注》不完備者。二曰「申注」,引申發揮鄭《注》未盡之義。三曰「附注」,取與鄭《注》不同,義又可取之眾家說,並存之,以廣異聞,供參照。如元敖繼公說多與鄭異,胡氏《正義》多引之。四曰「訂注」,辨析鄭《注》之誤,以正之。此書綜合前人成果,解決不少難點,並有新義,水平較高。張惠言《儀禮圖》六卷,以宮室、衣服為總圖,又依十七篇各為圖說,使讀者對實物有直觀認識,對行不同禮儀時的器物擺放位置,人員站位和運動路線,一一標明,使人看後如身臨其境。此外,吳廷華《儀禮章句》十七卷、盛世佐《儀禮集編》四十卷、徐乾學《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秦蕙田《五禮通考》二百六十二卷、江永《禮書綱目》八十五卷等,都對《儀禮》研究有所推進。
近現代在考古學、民俗學和古文字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果不小,從而為古禮研究提供更多直接材料,在研究方法上也比前人更科學、更進步,也取得一些成果。如楊寬著《古史新探》,其中有一組論述古禮的論文,對冠禮、鄉飲酒禮、射禮等進行探索,頗有新義。錢玄著《三禮通論》,綜合前人和當代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考古學和文字學成就,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分類研究,集中反映當代禮學研究成果。另外還有一些高水平成果問世,不過多介紹。雖然如此,就禮學研究整個領域來看,還是很薄弱的,遠遠不能適應建構現代文化的需要。

《儀禮》成書於先秦,其材料來源則很久遠。禮制的形成須經由民俗、禮俗,再完善為禮制,並記錄於書策,要經過很長的歷史過程。《儀禮》所述禮制雖成於周代,其發展淵源可以上溯到夏商,乃至遠古先民時代,如冠禮與氏族社會成丁禮有密切聯繫,鄉飲酒禮由氏族時代鄉人共食議事儀式演化而來等等。本書用禮儀形式詳細記述古人衣食住行狀況,是古代生活的內容豐富的畫卷,為研究夏商周社會的諸多層面提供有價值的材料。
《儀禮》所載主要為禮之形式、儀節,這些內容往往敘述得愈具體、愈詳細,愈難實行。《儀禮》中的煩瑣儀節,在歷史發展中不斷變化更新,與後世差別很大,因而多數儀節對現代人來說,現實價值不大。《禮記‧禮器》說:「禮,時為大。」後人不能把繁縟的古禮一成不變的施行,而要按當時之需,對古禮加以取捨修正。宋儒朱熹說:「禮有經有變,經者常也,變者常之變也。」(《朱子語類》卷八五)就是說,禮之形式可以不斷改變,但其義卻是相對恆久不變的。儘管如此,古禮形式也不是毫無價值的,因為「義」也需「儀」為載體,「若是如今古禮散失,百無一二存者,如何懸空於上面說義。」(同上卷八四)古禮形式雖然於今人已不適用,但卻是揭示禮之內在意義的依據,只有弄清古代禮儀形式,才能探索和闡發其內涵,把握其普遍意義。而這普遍意義不僅對認識古代社會有重要價值,對提高今人的道德意識,規範人的行為,扶植人的善性,都具有積極作用。如〈喪服〉記述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服制及相關細節和適用對象,辨析得細緻入微,使人感到煩瑣、紛亂、不易把握。如果讀了《禮記‧大傳》和〈喪服小記〉,再與〈喪服〉結合起來思考,就會發現五種服制的安排是貫穿一個一貫的指導思想原則,就是宗法等級制,喪服之精粗、形制、喪期長短都體現了宗法制度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理解,對〈喪服〉的認識就能深入一步。再如〈士冠禮〉,源於氏族社會的成丁禮,其意義在於男子成年之後,經過強化訓練和特定儀式,使其意識自己已經成年,應該擔當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這種禮儀對培養青年人的自強自立精神,擺脫對父母和家庭的依賴心理,具有普遍而永恆價值,對當代社會也有積極意義,可以效仿。再如〈鄉飲酒禮〉倡導養老敬老精神,這一精神匯入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也是應該提倡和發揚的,對即將進入老齡社會的國家,如何善待老人,使老有所養,更有現實意義。
我們要走向世界,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既要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也要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振興民族精神,消除盲目崇洋的失衡心理,使我們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強大起來。對古代禮儀的整理研究,去粗取精,吸取有益營養,以建構具有民族特色本位文化是有積極意義的。這也就是注譯本書的宗旨。

《儀禮》成書於先秦,是古籍中較早的一種,讀此書除文字障礙,還涉及大量名物制度、禮節儀式等,這些內容由於時過境遷,變化很大,了解起來甚為困難,這些都為讀通《儀禮》增加難度。唐代古文大家韓愈以為「《儀禮》難讀」,此言不虛也。
前面已經講到,《儀禮》所述為禮之形式,而其形式中蘊涵之義,是需經探索揭示方能得知的。如何透過形式去把握內在之義呢?把它和《禮記》合起來研讀,是有效方法。《禮記》中有些篇就是直接解析《儀禮》對應篇之義的,如,〈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聘義〉,另一些篇則是從不同角度和層面解析《儀禮》的相關內容,二書可以互相發明,關係極為密切。朱熹說:「《禮記》要兼《儀禮》讀,如冠禮、喪禮、鄉飲酒之類,《儀禮》皆載其事,《禮記》只發明其理。讀《禮記》而不讀《儀禮》,許多理皆無安著處。」(《朱子語類》卷八七)另一方面,讀《儀禮》更應兼讀《禮記》。離開禮之儀節,理就沒有著落,而僅存儀節而不知其理義,則如同作戲。《禮記‧郊特牲》言:「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孔子也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都教人不可停留在禮之形式層面,而要把握其內在之理。朱熹撰寫《儀禮經傳通解》,正是出於這種考慮。
至於更具體的方法,清儒皮錫瑞提出三點,很值得借鑑。他說:「讀《儀禮》有三法,一曰分節,二曰釋例,三曰繪圖。得此三法,則不復苦其難矣。」(《經學通論‧三禮》)分節,本書已作完,不必他求。釋例很要緊,朱熹說:「《儀禮》雖難讀,然卻多是重複,倫類若通,則其先後彼此展轉參照,足以互相發明。」(轉引自前書)所謂倫類,就是指凡例。凌廷堪之《禮經釋例》作了開創性工作,有了釋例,重複處即可觸類而通,省卻大量重複索解之功。禮圖亦很重要,行禮時涉及器物繁多,這些器物究竟是什麼樣子,往往反覆申說不能明,有圖則一目了然。特別是器物擺放位置,行禮者站位和行動路線,用圖標明則勝過千言萬語,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清儒陳澧推測,鄭玄、賈公彥作《注》作《疏》時,也是有圖的,故能把人物動作方位路線敘述得十分精確。清代張惠言之《儀禮圖》,綜合前人成果,繪製詳細,並有說明,可用作讀書時之案頭參考。本書未將禮圖收入,因為宮室、服飾、器物等往往古今差別很大,其說不一,與考古發掘之實物相互認證亦難,對這些差別進行考證、分辨、鑑定,專業性極強,筆者為門外漢,不敢涉足。再有行禮時站位、運動路線等,也往往數說並存,取捨為難。且古代繪製之圖皆為平面示意圖,沒有立體感和透視效果,也很不科學,很不準確,如果選古圖不加更動的複製,則太嫌粗略,重新製作亦非筆者所能,為此,禮圖部分只好付之闕如,以待來者。
本書各篇一般都包括題解、原文、注釋、語譯、說明五部分。
題解,詮解標題,闡明全篇宗旨,指出其在禮學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綜述各章要點,以概括全篇結構層次和基本內容。
原文,以《十三經注疏》之《儀禮注疏》為底本,因此本流通較廣。底本中遇到明顯訛誤,則參照他本改正,不出校記。如〈大射〉末章「皆于阼阼上」,後「阼」字為「階」之誤,徑改。〈少牢饋食禮〉「主人佐執爵」,「佐」為「左」之誤,徑改,等等。對有數說並存、不能確定處,則仍依底本,不更動。
注釋,以章為單元,前有章旨,概述本章內容宗旨。注之體例,先通釋詞頭,再根據需要分釋個別字詞,有時加簡短提示、說明,以解讀者之疑。如〈少牢饋食禮〉之「髀不升」,釋曰:「尾骨去掉,不升入鼎中。因髀臨近肛門,嫌其不潔也。」第一句解詞頭,因髀為尾骨之意在解詞頭時已帶出,故不再單獨作解。末句則是提示髀不升的原因。如此等等。注釋力求準確、簡明、通俗,不旁徵博引,不過分展開,以適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
語譯,清末學者嚴復提出好的譯文要做到信、達、雅,信即忠實原文,不隨意增損,不曲解原義;達即通達順暢,表意清楚;雅即文字優美,有文采。古文今譯亦應如此。根據本書特點,求雅比較困難,信、達則是努力爭取的目標。
說明,對注中不能充分展開,又特別需要說明的問題,如立尸之類;對理解本篇有重要作用的問題,如冠禮起源之類,則放入說明中。如沒有此類問題,亦可略去。說明中的問題有大有小,分量可長可短,但力求抓住要點,敘述簡明扼要,不作過多鋪陳。
《儀禮》文古義奧,為其作譯注是相當困難而枯燥的一項工作,眼下書店裏古籍譯注類圖書充斥,而《儀禮》尚難得見,原因亦在此吧。筆者古文功底有限,勉為其難,雖盡了最大努力,自知疏漏謬誤不少,熱誠期望讀者諸君指正。

長春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顧寶田
錦州師範學院政史系 鄭淑媛
辛巳年春三月
 

目次

導 讀
士冠禮第一 一
士昏禮第二 三一
士相見禮第三 六三
鄉飲酒禮第四 七七
鄉射禮第五 一○七

燕禮第六 一六七
大射第七 一九七
聘禮第八 二五三
公食大夫禮第九 三一三
覲禮第十 三三三
喪服第十一 三四五
士喪禮第十二 四○三
既夕禮第十三 四四五
士虞禮第十四 四七五
特牲饋食禮第十五 四九九
少牢饋食禮第十六 五三三
有司徹第十七 五五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16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