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滿額折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享讀。林木間: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建築師獻給故鄉的中壢第三圖書館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圖文讀本。訴說著被喻為「此生必訪!全台最美圖書館的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中壢第三圖書館)的大小事,包括空間、情境、設計理念及誕生過程。建築師盧俊廷希望以民眾都看得懂的建築 + 讀本做為建築人與社會溝通的橋梁,並向普羅大眾推廣他心中的建築理想以及從小生長的故鄉-中壢。

作者簡介

盧俊廷CHUN-TING LU

現職_
CTLU Architect & Associates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學歷_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主要作品_
中壢第三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
光之樹_中壢觀光夜市三里集會所增建工程
中壢市立幼兒園高鐵分班 + 青芝兒童公園
大時鐘_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
北大社區綜合行政大樓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斗南跨站式站房新建工程
新北市林口市場新建工程

[序]

轉化下的知識領地
— 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中壢第三圖書館

褚瑞基 ta台灣建築雜誌總編輯/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圖書館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存在約3000多年,最早於西亞、埃及,王朝的歷史檔案被保有在一個特定的機構中,而成為歷史上圖書館的起源;此時的圖書館是權力的隱喻,它屬於權力的控制者,而非庶民。真正第一個西方有紀錄的公共圖書館應該為共和時期羅馬的Anla Libertatis,此時的圖書館有許多莎草或是皮革卷軸被安置在有著凹槽的牆面,人們可以進入拿取、閱讀,甚至進行抄寫複製。中古時期的圖書館和基督教檔案及思想的傳播有關,在大多數城市荒蕪的年代, 教會、修道院成為某種知識傳播的圖書館。

時代的轉化
公共圖書館的設立以及政治上企圖普及化知識的努力萌芽在啟蒙主義(18 C.)之後,但緩慢發展;英國在1850年正因為<公共圖書館法>的出現,以及美國在內戰後因城市快速發展而開始大量興建公共圖書館。當時的思維可以以一個清晰的理念貫之:為了教化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 書籍所提供的知識承諾了世代、階級、貧富、甚至品味的轉化。圖書館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成為公民社會以及民主主張的象徵。

台灣的公共圖書館發展極為遲緩,除了學校圖書館外,公民性的圖書館設立來自於1977年後的文化建設中的附屬項目;而直到2001年專法(<圖書館法>、<公共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才有正式將圖書館建設納入以地理、人口為基準的推動標準。數十年的發展,台灣的公共圖書館數量雖有一定數量(超過650所),但也呈現許多困境。這其中服務定位不明、專業不足、人力短缺、設施設計無法跟上時代進步等等問題形成了公共圖書館的危機。

現代公共圖書館的危機及思索在西雅圖公共圖書館案例中提供一個可參考的檢視點。2004年開張的西雅圖城中公共圖書館開幕當日,館員緊張的按著計數器,當日進入超過25000人,那可是一個破紀錄的數字。持續記錄的進入人數、停留時間、使用滿意度、利用圖書館所獲得生涯學習成效回饋等數據,皆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公共圖書館,而它體現的設計價值正是回應空間的「公共性」在面對網路化、城市空洞化、資訊普及化後的新思考。新的觀點認知圖書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設施,而是它必須以空間及服務,回應真正使用者(居民)時代性的需要。

龍岡地區的圖書館
龍岡地區舊屬於後寮地區,1950年代之後因軍事單位的進駐而成為全台灣最密集的眷村地區;1990年之後隨著眷改的推動以及周遭空間逐步「解嚴」,服務業的需要伴隨新住民的進入, 而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社區。

2015年底剛開幕的龍岡圖書館在台貿公園的一側出現,很快地它成為社區的中心。對於一位年輕的建築師盧俊廷而言,看起來這一個看來計畫單純的公共設施不會是一般項目,由它的外表便看出「用力之深」的端倪。盧建築師所說:「每一座圖書館中,都有琳琅滿目的書架,挑一本即將被翻開的書,每本書中,都可能蘊含著一個寬廣、豐富而意想不到的世界。」這「宣言」(statements)也正說明了一切。這建築的配置是一個單一盒量體,東、西側為兩片厚重的塊體包夾著南側及北側的長向開口。語意上的想像立刻在細部上發現許多書的蹤跡;打開大書的側緣(東、西向)、以及書架上的小冊(南向)、以及在北向透明玻璃看到內部真正的書架、書籍以及閱讀的人們。書成為一個圖像的象徵,而書所代表的是每一個社區人們心中想像學習的憧憬。

在一個逐步抽象化的建築語彙實踐中,具象及抽象的對抗常成為建築設計選擇的難題;但猶如Italo Calvino 所言: 普遍性的象徵就是那幾個「圖像」,那些「圖像」具有一種「回歸」的感覺。在這圖書館北側立面中,許多條狀木造板件,伸長、妝點著玻璃的外部;據說這是轉化自公園道旁老榕樹氣根的暗示,也正代表建築師,邀請著居民共同體會這地點過往數十年來樹下常民生活的「回歸」。

圖書館的入口由西南角一個透明、小尺度的「前廳」進入;這配置試圖形塑社區前廳的意象,也代表周遭居民在「樹下」閱讀的輕鬆場域。在越過一道門框邊界後,神秘的大廳以挑高但幽暗的姿態出現。這大廳的樣貌應該投射的是古典圖書館所暗示知識殿堂的記憶,但看似有如大樹的幹枝在天花頂上方蔓延的樣貌,卻又暗示「殿堂」的權威已經解體中。一側轉折的樓梯引導出的二樓是給孩子們的閱讀天堂。二樓作為一個中介,並將社區孩子成長的需要在自由、無拘的狀態下呈現。三樓給予的是閱讀及開架式藏書空間;在此以地域特質而收集的書籍扮演著社區多種族群融合的相互學習。頂樓則是自習室。特殊造型的屋頂剖面引入自然光提供需要者舒適的自習環境。在此年輕世代的孩子們、考公職的朋友們勤勉地為自己的未來打拼;他們每一位都可在舒適、開闊的視覺角度中,一方面張望社區、一方面面對自己學習中的書本知識。

盧建築師的規劃邏輯清楚地交代圖書館在社區生活中所期待的樣貌;似乎每一個不同年紀、背景、需要、種族的人們都可以在到此找到自己舒服的角落,也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將閱讀的欲望在此找到寄託。在此設計中,強化知識的傳統圖書館的神聖角色沒那麼重要,而是這空間試圖成為一個所有居民都可被吸引而來的客廳。碎化的二樓兒童區、由低矮書櫃引領的三樓閱讀區、無邊際的四樓自習區,全都期待傳達「歡迎光臨」的訊息。與其說這是一個圖書館,還不如說這是一個很棒社區活動中心所包裹下的圖書館。

這是一個雋永的作品,其目標清晰且計畫準確。而對於一位年輕建築師而言,龍岡圖書館的完成是他面對未來更多設計挑戰的中繼平台。當他站上平台,必將發現眼前的地平線似乎退得更遠了,而可看到的世界也瞬間變得更加開闊了。我們相信在下一次機會來臨時,盧建築師將會踏上一個更為提升的高度,張望下一個建築陳述與想像。

對於一個社區案件的完成,我們都應報以掌聲;對於一位拚了命完成公共建築的年輕人更應給予掌聲。社區的圖書館是一個延續社區性、地域性價值的宣言;而年輕建築師對於設計的熱情則是在許多困惑的社會觀察中,投射未來台灣建築文化的新希望。


=========================================
[序]

從社區生長出來的圖書館

張哲夫 第8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台灣建築獎得主

在偏鄉生活,成長後多半帶著濃濃鄉愁從異地回歸,也許帶著賺來的錢投資生意,或有帶著習得的技藝開創事業,建築師盧俊廷選擇報答故里的方式,是蓋一棟房子。而這本書將帶著讀者體驗我參訪這棟好房子的豐富感受。這是座落在中壢龍岡,連我同事王中胤用手機Google從高速公路下來都還走錯三次,至少六七十年歷史的老街區。車子轉進街角中更小的小路後,這棟房子終於被我們找到。說也奇怪,明明是一棟量體不小的公共建築,第一眼看到的時候,為何不能符合「驚艷」的一般期待?

下了車,首先進入眼前的是圖書館的入口,刻意壓低的量體藏在老榕樹下,搭配鑲崁於房屋轉角的木平台階梯,頓時將相對龐大的建築量體分解軟化,彷彿是從這老街區中慢慢生長出來。榕樹的身形投影到門廳,只見小孩進進出出,老人氣定神閒,若能擺起一副茶具,就應當是昔日榕樹下乘涼聊天的景象。建築外觀為了室內功能的彈性,形成了幾近方盒的白色造型,但透過合宜的量體處理及經過仔細堆敲後大量取用木材的溫潤自然,加上開口虛實的適切安排,擺在基地上,絲毫不覺突兀或與老街小屋在尺度上有格格不入的衝突,回頭想,沒有「驚艷」之感,其實是件好事。

走進室內,左手邊是書報閱覽區,雖然人在室內,但老榕樹下的光影仍透過玻璃灑滿地面,讓室內外有如一體。右轉進入大廳是以木質包覆、親切高雅的挑高空間,鑽進鑽出的大階梯引領民眾向上鑽入知識的叢林。圖書館的機能在剖面及視覺的佈局與老榕樹的主題緊密連結,每個角落都經過設計者細心的安排,每一層空間都能得到探索的驚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裏頭待了近四個小時而不自覺,直到一陣大雨提醒了我們夜幕升起。

從穿梭於老街尋路到房子裡外盤繞,我對於這棟房子有了較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剛剛好」。這棟房子,以圖書館的角度看,身處僻靜角落,卻可以吸引這麼多人,男女老幼,或神情專注,或興致勃勃,沉浸於追求知識的樂趣,圖書館推廣知育的功能是成功的。以建築設計的角度觀察,這是一棟拿捏得宜的建築,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兼顧預算的限制,選取適當的工法,發揮材料的特性,終於創造了愉悅的空間,促進人際的互動,並藉著建築的品味,可以提升社區的生活文化素養。

前往龍岡的路上我和中胤談論的話題都是有關老街區如何地缺乏有意識的整頓,該用何種作為才能去除經濟成長後物質過剩的雜亂,以回歸生活需求、單純自然的質樸?台灣在投入經濟競爭浪潮的現代化過程中,當喘息稍定的片刻,偏鄉是否還能保有可以回顧的一片淨土,可以讓人從中重新拾回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體悟。盧俊廷積極投入故里建設的行動,我想正是這個課題的最好回應,但這何其容易,除了仰賴建築專業者對土地的深刻理解及社區的關懷,更需要有遠見的地方官員支持,才能真正創造融入社區的公共建築並帶動良性循環的後續成長。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無疑是個好案例,讓我們對公共建築所發揮的功能與效應仍能抱有期待。

除此之外,本案的「剛剛好」其實是最難能可貴之處,不以「驚豔」為目標的態度,不以英雄式的、高貴的「殿堂」出現,也不強調人定勝天的高科技姿態炫耀,而是用心體悟人性需求,看不出刻意的痕跡,卻能怡然自得,可以回味。寫到此,我要和徐明松老師做一段表白,因為我常和他說,「建築師不應該將自己的風格套用在自己設計的建築物上,而應當是建築本身時空因素的反應」。可否容我做一點修正,「只要不是要刻意表現,而且充分了解並符合設計標的的需求,建築師可以將自己的風格加諸於他設計的建築上」。如果這個說法可以接受,盧建築師這個圖書館設計,應當是恰如其分的符合這原則。盧建築師生長於此,當以能替自己的家鄉蓋一棟房子為傲,桃園市民也可以擁有這座圖書館為榮。

目次

第一章................................................... 綠意的序曲 26
第二章................................................... 幼芽的伸展 50
第三章................................................... 枝葉的蔓延 70
第四章................................................... 天空下的寧靜 86
第五章................................................... 在書和公園間的世界 108
第六章 .................................................. 知識森林的誕生 136
後 記................................................... 162

書摘/試閱

[前言]

從把一本書翻開講起

「走進一座圖書館,看到琳瑯滿目的書本;翻開一本書,發現一¬個寬廣而精彩的世界」

做為一座公立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超越了社會大眾對公家空間品質的想像,這裡提供每一個讀者適合他的閱讀空間:老榕樹下的一片沁涼;和鄉親在閱報區寒暄;兒童故事屋中緊密的親子時光;翻翻雜誌度過一個輕鬆的下午;用筆電前往無垠網路探索;在K書中心裡埋首苦讀。無論在什麼地點,都能體會到圖書館裡細膩的空間設計,人人在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心中對閱讀的渴望就此被喚起,一座屬於公家的圖書館,也可以是這麼地細緻。

龍岡分館要服務的是中壢後站地區的民眾,它的設計延續了社區民眾對在地的回憶-路旁老榕樹搭起的綠色隧道,而人們在樹下閒談的經驗則被圖書館昇華。由文學廣場與林蔭小苑做為引導,居民間的互動在此地發生,進一步向館內發展,經過閱報門廳與讀者大廳的沈澱,愈往上爬,心愈寧靜;走進書庫,有數之不盡的典藏靜待品味,移步窗邊,放眼望去是台貿公園一片寬廣的綠地,圖書館內的發現之旅一路充滿驚喜,一座社區型的圖書館,也可以是這麼地精彩!

龍岡分館以親切的外觀面對社區,圖書館的入口,是由四十五本書組合成的群書之門,正歡迎著讀者們的造訪;兩側的建築物量體,又好像兩本即將被翻開的大書,走到圖書館的兩旁的藏密之牆,大書的封面上竟然開了一個個小洞,讓人忍不住想探頭看看書裡藏著什麼秘密?最後走到北向的公園看看圖書館,彷彿是榕樹氣根所搭起的一面智者之窗,讓圖書館化身為公園中的一株老榕樹,那位歷經寒暑的智者,為我們收藏了人類的智慧,並訴說著在地的故事。這些外觀語言是連小朋友也看得懂的建築設計,也是一棟在地的建築物所表現出的親和。

負責設計龍岡分館的盧俊廷建築師,是出身於桃園中壢地區,畢業於龍岡國小的在地人。他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做為養分,催生出龍岡分館,希望能夠證明:公家的建築物也可以做得很棒、在社區圖書館就可以很享受地看書。龍岡分館原名中壢第三圖書館,建築師取其「第三」之名,為圖書館下了一個小註解:Library 3.0,圖書館的活動不只有制式的借還書流程,「每個人在這裏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圖書館可以是和鄉里民眾交流互動的去處,與帶孩子享受親子時光的園地-這正是一座社區型圖書館該發揮的功能,在未來的歲月圖書館將與社區共同成長,就像數十年來守護著社區的老榕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