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如何欣賞中國畫(簡體書)
滿額折

如何欣賞中國畫(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  價:NT$ 294 元
優惠價:8725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如何欣賞中國畫》堪稱欣賞中國畫的入門之書。本書第yi、第二章,用了“創新與承傳”“寫真與寫意”這兩組對立的概念作為欣賞中國畫的基本立足點。第三章的“人物畫”說明了中國畫的人物畫與西方肖像畫的區別。第四章主要講中國畫的“留白”。第五章的焦點是並非深不可測的“筆墨”。最後一章聚焦在中國畫特有的形式“手捲”。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帶領讀者進入傳統中國畫的世界。全書時而採用中西對比視角,時而作深入的平行文本探索和細緻的局部讀解,處處體現出羅淑敏教授的深厚學養。

作者簡介

羅淑敏

現為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副教授,負責教授中西藝術史、藝術與社會文化相關的課程。20世紀80年代追隨嶺南派大師楊善深習畫,關注中西繪畫發展與特點。1990年到香港大學藝術系修讀藝術史。1998年得萬青力教授指導,進行有關20世紀中國繪畫史的研究,博士論文是探討張大千的藝術與20世紀中國繪畫發展的關係。

名人/編輯推薦

☆欣賞中國畫入門之書

不能不承認,中國畫的欣賞是有門檻的。傳統中國畫的主題並不突出,山水畫不像自然景色,人物畫也不像現實中的人物,各朝代的傳統繪畫,風格和表現手法,看上去都很類似。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根本原因是戴著一副對焦不准的眼鏡,即用看西畫的標準來看中國畫。本書就是從中國畫的基本概念出發,如創新和傳承的關係,寫真與寫意的區別,等等,來為讀者打開進入中國畫之門。

☆從問題入手,深具現實意義

作者在大學教了多年的中西繪畫史,學生幾乎都是一邊倒地喜歡西方繪畫,對傳統國畫,大都敬而遠之。原因是認為“傳統文化很深奧”。因此,如何為學生(讀者)找到欣賞傳統國畫的立足點,使學生(讀者)能夠看清楚傳統國畫的特色,是作者直接面臨的問題。

 

☆作者的文化背景

作者為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系老師,身處中西方交彙的中心,作者對西方繪畫有深入的了解。講中國畫,沒有西方繪畫的對比,很容易流於感受式的評析。另外,作者本人對中國畫身體力行,曾追隨嶺南派大師楊善深習畫,這些都有助於作者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把傳統國畫的基本知識普及給廣大讀者。

 

☆四色印刷,多幅精美插圖

本書裝幀精美,配有近百幅彩色插圖。

目次

序對準焦看畫中意/ 羅淑敏

第一章創新與承傳

破舊立新的西畫

創新非衡量國畫的尺

承先啟後的轉化

臨摹之必要

仿古人之風範

從皴法看師承與求變

宋代畫院開拓的花鳥傳統

文人畫家的墨色花鳥

第二章寫真與寫意

寫真與寫意之追求

工藝與藝術之分野

形似與神似之畫論

中西方寫真有異

寫真與寫意

......

第三章人物畫不是肖像畫

別具一格的人物畫

沒有個人特徵的人物

拒絕個人主義畫像

國畫社會學

形似不若神似

 

第四章留白空靈的構圖

從細節到留白

抽像以言志

虛中有實

白而不空

受西畫衝擊下的留白

立軸式構圖

 

第五章抽象的筆墨

不容忽視的筆墨

中國毛筆的結構

駕馭筆墨的技巧

畫像以外的理想世界

用筆之精準

用墨之通暢

氣韻生動筆斷而情不斷

第六章手捲的獨特旅程

手捲的形式美學

閱讀手捲要訣

游離透視法

外在景緻心靈載體

傳統與現代一次豐盛的視覺旅程

書摘/試閱

對準焦看畫中意(羅淑敏)

 

寫這本書是有感而發的。在大學教了多年的中、西繪畫史,學生幾乎是一面倒的偏愛西方繪畫,對於傳統的中國繪畫,學生大都“敬而遠之”。比方說,有一年的上學年度,修讀西方繪畫史的同學多達150多人,到了下學年度,選修中國繪畫史的學生,急跌至不到40人!

問學生為什麼不修讀中國繪畫史?得到的答案是“傳統國畫很深奧”。但未曾修讀,又何以知道深奧?學生覺得西畫看上去較吸引,風景、人物、靜物、抽像畫等,主題鮮明,容易明白,而且西畫色彩繽紛,風格多變,單就視覺上的享受而言,已經非常豐富。相比之下,傳統國畫則大為遜色,大多數國畫的主題並不突出,山水畫中的山水,看來看去就是不像我們認識的自然景色,人物畫又不似現實中的人物,還有更叫人看得不明不白的,是那些寥寥兩三筆的水墨花卉,既沒有清晰的形象,又沒有色彩,怎能表現斑斕的花卉世界?還有各朝代的傳統繪畫,風格和表現手法看上去都很相似,叫人很難分辨不同時代的特徵。以上的印象,看似有理,導致大多數的學生對於傳統國畫只會“望而卻步”,不能進入傳統國畫的世界。

其實學生對於傳統國畫“敬而遠之”的現象,問題出在他們用錯了焦點去看傳統國畫。上述的印像是建基於學生對西畫的認識而產生的感覺,殊不知,中、西繪畫的源頭和發展都有各自軌跡,正如20世紀繪畫大師潘天壽說:“東西兩大系統的繪畫,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兩大高峰,對峙於歐亞兩大陸之間,仰之彌高。”中、西繪畫的兩大高峰,各有各的土壤、氣候和環境,因此兩大高峰培育出來的花卉當有不同的特性,硬要在中國的山峰裡尋找西方山峰的花種,是錯配了焦點,當然看不明白,甚至錯失中國山峰的精彩之處。

西方的準則和價值往往是現代社會的主流,這些準則和價值主導著我們的觀念和判斷。學生以西畫的準則來看傳統國畫,很自然便會發現中國古代畫家在用色、構圖、明暗的表現、處理立體空間的技術等等,大都不如西方的畫家,真的是不看也罷。其實他們不知道,用色、構圖、明暗、立體空間等等,正正不是傳統國畫的焦點,把焦點放在這些表現上,根本就是戴著一副對焦不准的眼鏡去看傳統繪畫,討論再多,也不能看清楚眼前的世界。因此,對於修讀中國繪畫史的同學,以及希望認識傳統國畫的朋友,我給他們的第一個意見便是:請撤換你們那副看西畫的眼鏡,對準焦看傳統國畫,這樣才能看清楚它的面貌和精髓。

本書的作用,是要替讀者找出欣賞傳統國畫的立足點,使讀者能夠看清楚傳統國畫的特色,從而真正進入傳統國畫的世界,只有這樣,才是欣賞和討論的開始。

本書的第一、二章,用了兩組對立的概念作為對焦的中心,那便是“創新與承傳”和“寫真與寫意”。這兩組概念涉及的,是兩個欣賞傳統國畫的基本立足點,有了它們我們才可以站穩腳,接下去便能夠細看傳統國畫的獨特之處。第三章的焦點是“人物畫”,涉及的問題是傳統的人物畫為什麼從來不叫“肖像畫”? 人物畫中的人物,是不是現實中的人物?傳統國畫有沒有肖像?第四章的焦點是畫面上的空間,傳統國畫有所謂“留白”,背景往往是一大片的空白,這一章要探討的是“留白”的作用,那一大片的白是否一片空白?第五章的焦點在筆墨, 要知道看傳統國畫是離不開“筆墨”的,但對一般觀眾來說,“筆墨”深不可測, 到底筆墨向我們展現的是什麼?最後一章,我們會把焦點放在一種非常特別的、只有中國繪畫才有的繪畫形式:“手捲”,好的手捲,為觀眾帶來的,是一個奇妙的視覺旅程。

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於討論傳統國畫是否已經過時,因為即使過時,也可以有它的欣賞價值,問題是我們看不看得懂傳統國畫的畫中之意。傳統國畫的經典之作,即使是色彩斑斕的唐代繪畫,調子從來都不是喧鬧的。

這本小書如果能夠為讀者打開進入傳統國畫的門,讓讀者了解傳統國畫的獨特之處,就算是功德圓滿。至於傳統國畫是否已經過時這個問題,就留待讀者真正進入傳統國畫的世界之後,自行判斷好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