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滿額折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教育是現代社會關注熱點之一,透過日本教育話題反照香港教育焦慮;
借鑒日本經驗,完善家庭與教育關係;
從日本的教育困境與負面新聞中,看有哪些本地教育應改善之處。

日本小學生雙肩書包,濃縮了甚麼社會文化?
百年傳統的學校營養午餐計劃,包含了甚麼教育理念?
經濟不景氣時代,大學生的貸學金壓力有多大?
「社畜」說法從何而來?

「教育立國」的理念,讓日本國民素質大幅提升,也是日本能夠躋身強國的答案。在今天,日本的教育又呈現出甚麼面貌?
日本教育提供了許多堪為榜樣的案例——濃縮了日式工藝質量與社會觀念的小學生雙肩書包;凝聚著「孩子是國家的未來」這份決心的學校營養午餐百年傳統;教育公平的理念與實際行動;權威與公平兼具的家庭教育……
與此同時,近年日本教育狀況也越來越多亂象,日本的社會問題映射到教育當中——升學壓力加劇;教育質量下滑;少子化衍生的地方學校空巢現象;就業環境惡化造成的貸學金問題;惡劣的校園欺凌、暴力事件……
本書透過一個個鮮活話題,呈現日本教育「天使」與「魔鬼」的兩面。

作者簡介

蔣豐

著名旅日作家。1959年出生於北京,1983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1988年赴日本留學,1994年獲得日本九州大學碩士學位。
現任中文版《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日文版《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研究員。採訪過5位日本前首相,六十多位日本國會議員,被稱為「評介日本第一人」。曾擔任七大電視台嘉賓。

目次

繁體中文版序

一 傳統與借鑑
小學生雙肩書包裝滿傳統文化
「制服控」源於儀式文化
「超級育兒法」讓頑童變超人
嚴寒教育並非要風度不要溫度
日本學校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日本家長為《論語》跟學校打官司
校餐讓學生吃後不偏食不剩飯
日本營養午餐計劃已經實施了一百年
從林森浩案想到日本「拚」教育公平
給貧困學生「開小灶」的思考
日本注重兒童理財教育啟示中國
日本的生命安全教育值得中國借鑑
校車安全管理對「人」下功夫
將公平作為高等教育核心理念
大學的「廉價早餐」心意不廉價

二 新境遇・新問題
看看日本如何治療「手機依賴症」
學生躲進廁所吃飯究竟為哪般
學校「部活」多讓師生累成狗
高中生為何不想「出人頭地」
傳統端莊的成人禮怎麼變了味
家庭大手筆教育投資背後的失敗
日本高考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就活」龍捲風颳倒日本大學生
復考生群體恐難如願以償
東京大學從「龍門」變「陷阱」?
三十三萬大學生因借錢上學進黑名單
大學生打「黑心工」該怨誰?
年輕人吐槽社畜引發職場新思
經濟蕭條下日本大學生的意識變化

三 危機重重
日本為何再次出現高中生輟學現象
教師竟淪為自殺高風險職業
校餐走下食品安全的「神壇」
兒童福利院怎麼會成為人間地獄
錄音筆悄然成為新型防身武器
日本虐童案二十四年連增或緣於DNA
為何虐童案件逐年攀升創新高
允許學生「家裡蹲」暗藏貓膩
日本驚現四處飄蕩的「幽靈學生」
校園頻繁呈現欺凌「升級版」
日本用立法讓校園欺凌吃不了兜著走
體罰學生的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日本社會的貧困兒童面臨著甚麼?
青少年成為「網絡控」受害漸深
青少年「不知飢餓」後的沉淪

四 體制與對策
解決地方學校「空巢化」有招
名門學府居然開設「做飯塾」
高中生擠破頭也要報考醫學部
日本不允許大學成為負能量的溫床
日本陷入教育與財政兩難的死循環
大學教育深陷貴族化怪圈
「獎學金破產」折射體制障礙
「教育立國」傳說破滅前途堪憂
教育問題倒逼日本發展校園心理學
政府取消大學文科究竟是為何?
那些年,日本文部科學省搞的教學改革
世界大學排名在日本另有一番風景

五 縱是皇家亦操心
皇孫女在校受欺的標誌性意義
一個意大利名包引發日本皇室騷動
皇孫女愛子在中學大鬧「公主病」
佳子公主緣何突然宣佈要退學
未來天皇緣何不接受帝王教育

後記

書摘/試閱

香港給我的「別樣情」

拙著《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在中國內地的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行以
後,承蒙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的厚愛,這次得以出版繁體中文版,讓我感到非常高興。

因為從事傳媒工作的關係,我經常在香港出出進進。每次到香港機場,我都是要提前一些時間,就是為了在機場書店看看香港出版的書籍。香港出版業界,別具特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為這樣,我也為自己的拙著進入香港出版業界而感到開心。

如果說到我對香港的一份親情的話,那就是我的已故外公、著名漢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楊聯升先生曾主講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第七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當年,楊聯升先生還有一位信得過的學生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其「信得過」的程度是委託他按時幫助給內地的親屬匯款。在中國內地那個「動亂」的年代裡,父母之間不知悄聲說過多少次的那句「香港又寄錢來了」的話語,讓我至今記憶猶新,這也可以說是我對香港的第一印象。

我的岳母在上個世紀八○年代從安徽移居到香港,與家人團聚。老人家待我如同親生兒子。現在,老人家已經仙逝,讓我減少了許多去香港的機會,但也把一份親情留在香港。這種「別樣親」讓我對香港有特殊的感情。

話說回來,我一九八八年二十九歲的時候進入日本自費留學。到今年二○一七年是整整到日本二十九年的日子。恰好,至此人生的一半在中國,一半在日本。由於出國前就從事傳媒工作,出國以後就習慣性地用「記者之眼」觀察日本,陸續寫了不少關於日本社會問題的評論、隨筆等等,不小心在網絡上被戴上「評介日本第一人」的帽子,令我至今感到不安。而這次結集出版的《天使與魔鬼—日本教育面面觀》,就是其中的觀察心得之一。

我到今天都相信,香港人對日本的認識應該比中國內地人深刻很多。因為他們與日本並沒有新中國成立到一九七二年恢復邦交正常化那樣一段隔絕來往的時期。這樣,我對日本的認識,或許比香港人膚淺,或許有的還不被香港人認同。但是,我知道香港是一個相對包容、寬容的社會,多一個參照物,應該也是有益的。

如今,在中國內地許多大學講演的時候,我都強調一個觀點:「誤讀日本,就是誤
國」。反之,在日本各地講演的時候,我也強調這個觀點:「誤讀中國,就是誤國」。日
本人對此是廣泛接受的。如果我的這本書籍能夠幫助香港在內的繁體中文圈的朋友加
深對日本的認識和理解,我會高聲大喊:「快哉!快哉!」

是為本書繁體中文版之序。
蔣豐
二○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於東京「樂豐齋」

小學生雙肩書包裝滿傳統文化

稚嫩的肩膀上邊,背著方方正正又很卡哇伊的雙肩書包——這是日本小學生走在道路上的常見身姿。這種典型的日本小學生形象,可不是「主要靠氣質」,說起來,他們身後的那款雙肩書包作用不小。

如今,日本小學生的雙肩書包不但在日本佔據著重要位置,而且成為「日本製造」走向世界的又一代表。隨著訪日外國遊客飆升,日本雙肩書包已經作為一種時尚和文化,迅速被不少國家的民眾了解和接納。有些知名品牌的雙肩書包不但設計和材質高大上,價格也相當不菲,少則三四萬日元,多則六七萬日元。但是,這依然沒有阻擋外國「剁手黨」購買的熱情。比起絕大多數外國人對日式書包工藝及質量的熱捧,日本人其實有著更多的感情投入和文化堅守。

第一,雙肩書包是日本人長期引以為豪的「匠人」傳統的忠實體現。比起那些頗具產業形象的「日本製造」,以小學生為消費主體的書包可謂是十分低調,深藏不露。然而,這一商品卻凝聚著日本的手工匠人一針一線的技術絕活,堪稱日本匠人的「巨作」。

知名書包製造商「大峽製包」的技術人員介紹,日本精湛的雙肩書包中的手工技術含量不亞於高端汽車,很多書包裡甚至採用了與奢侈運動系汽車LFA 相同的材質。因此,對雙肩書包的鍾情,也是日本民眾對「匠人文化」的一種堅守。

第二,雙肩書包與日本的動漫因素相互輝映,形成了獨特的小學生文化。動漫正日漸成為日本面向世界的文化軟實力之一。而書包文化也深刻體現在日本動漫作品中,比如在人氣頗旺的《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中,均有背著日式雙肩書包的卡通人物登場,其形象深入人心。對書包文化的堅持,客觀上已經成為日本人通過實際行動對本國動漫文化的自覺傳承。

第三,雙肩書包是日本小學生的身份符號和社會標誌。款式統一又各有小特色的書包,是向外界釋放「我是小學生」的最好信號,伴隨著日本小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日本一般實施六年小學制,日本書包生產商也一般將書包產品質保期設定為六年,與小學生的生活保持同步。六年這一時間的設定,不但有對自身質量和服務的自信,更多體現著對作為消費主體的孩子們的一種人文關懷。而且,書包一定程度上還充當著小學生「護身符」的角色。獨特的「大磚頭」式款式設計,加上精挑細選的材質選用和技術含量,小學生書包在小主人後仰跌倒、被外來行人、自行車等衝撞時,還能起到緩衝的保護作用,一度被不少日本媽媽視為孩子的「守護神」。

直到現在日本小學生們依然背著多年未變的雙肩書包,其實與價格、款式和人氣關係不大,更多體現了一種文化傳承。而且隨著海外知名度的不斷提高,承載著日式文化的雙肩書包,還可能成為展示日本傳統特色的又一載體。

「制服控」源於儀式文化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是日本新一學年的開始,在櫻花飄香的春光下,日本中小學新生也將迎來期待已久的入學儀式。之所以說期待,不僅因為它預示著學生甚至家長又一年新生活的開始,同時更是一個可以熱熱鬧鬧大搞「儀式」的時機。

說起來,最具儀式感的當屬中小學生們的制服。日式制服在意義上類似於中國的校服,得體、正式、整齊劃一。一來在形式上,似乎更為「成人化」,例如男生則西裝領帶,女生則套裝套裙。二來在價格上,可謂「不菲」!日本擁有成熟的學生入學制服市場,也可以定制,但花費少則三四萬日元,多則七八萬日元,還不乏更高檔的商品和品牌。可以說,其開銷一點不遜色於成人就職工作購買的職業裝。更有意思的是,據日媒報道,絕大多數父母表示,這筆費用著實讓家裡的財務狀況狠狠地緊張了一次,但這是孩子的人生大事,咬牙也得堅持。更有甚者,為體面地送孩子入學,有很多家長不惜借錢購買好的學生制服。

有人不禁會問,對於入學,孩子是一種期盼,家長是一種期待,其﹁履新﹂的心情可以理解,必要的物質準備自然不可或缺。然而,花大錢就為了這一次性的入學儀式麼?至於嗎?你還別說,對於日本人而言,還真至於!

雖然入學只是日本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但其存在感並不亞於其他。更為重要的是,之所以全國上下均要大張旗鼓地﹁興辦﹂入學儀式,與日本人向來無法割捨的儀式感密不可分。

第一,入學式是培養孩子社會儀式感的重要課程。日本作為一個相對發展完善、成熟的現代社會,其標誌之一就是各行各業的儀式感十足,這充分體現在服裝上。無論是政客、公務員和公司白領,還是電車、公交車和出租車司機,甚至包括工地建築工、垃圾回收工等工作群體,都有著嚴格和統一的職業裝要求。這不僅是業務規範的需要,更是日本樹立行業意識、集團意識的有效方式。對於初入校門的學生,身穿得體正式的制服,正是上述意識培養的「第一站」,有著超越「人靠衣裝馬靠鞍」的積極意義。

第二,制服制度有助於向孩子釋放接受「約束性」教育的信號。日本社會崇尚「內斂」,以維護人際和諧與社會穩定。然而,這並非日本人天性,更多依賴後天教育。學校是重要的約束性教育場所,在父母愛護和家族包容下的孩子,當入學時,制服的強化使用,可以及時樹立孩子即將融入有規矩、有紀律、有集團性的意識,進行自我調整。
可以說,為了新生入學制服,日本人「興師動眾」,即便囊中羞澀也要「打腫臉充胖子」,其背後更多的是傳統的社會文化和教育理念在推動。然而,學生制服的深層次意義並不能遮住它現實的某些「醜」,因買不起制服而拒絕參加入學儀式的家庭也不在少數。形式大於內容的制服,也釀造了這種現實的不平,對一些貧困家庭造成尷尬和壓力。似乎,制服的是與非,不能一概而論。

「超級育兒法」讓頑童變超人

最近,日本頗為「奇葩」的兒童嚴寒教育,在朋友圈等各種社交媒體上悄然成為熱議話題。其實,日本各種眼花繚亂的育兒方法中,還有更為「奇葩」的「超級育兒法」,眼下正在成為全日本幼兒教育領域的「黑馬」,倍受關注。

日式「超級育兒法」的主要載體是「超級幼稚園」,說起來,這種幼稚園可謂種類繁多,各有特色。如位於埼玉縣的稻穗保育園,園舍全為木造,庭內有山有樹,卻沒有一個遊樂設施,取而代之的是放養的狗、馬、驢、雞等小動物,其教育宗旨是培養孩子的感知能力,被稱為「最不像保育院的保育院」。再比如位於神奈川縣的若木保育園著重提高孩子體能。每年十月左右,年僅兩歲左右的孩子們就要到附近山脈,接受反覆登頂的體能訓練。作為畢業紀念,保育園還會在充分訓練後,組織五歲的孩子攀爬對於成人來說也頗具難度的富士山。

在令人瞠目結舌的「超級幼稚園」中,尤為受到追捧的當屬「橫峰超級幼稚園」。這裡的孩子們,個個都能騎跳超出自己身高兩倍多的障礙木,可以倒立行走,每日行走距離數公里,在園期間人均讀書量高達一千五百冊。這種全面的潛力型教育秉持三大基本理念,即挖掘競爭意識、培養模仿能力、樹立認同感。

比如為提高競爭意識,賽跑時往往高學年兒童被安排在低學年後面幾十米,孩子們若不使出渾身解數便勝利無望。在鼓勵模仿時,往往讓低學年兒童觀摩高學年兒童的各種表演,以激發孩子們「我也想變成那樣」的慾望。培養認同感時,往往避開一味的誇獎和讚許,只對孩子通過努力實現目標給予肯定。

對於這些尋常幼稚園難以做到的教育法,日本各界褒貶不一。有些學者批評指出,孩子單純的天性就這樣被扼殺,缺乏人性。然而,這樣近似極端的幼兒教育若結合日本民族性格和社會現狀,既有著不少科學合理的因素,又似乎頗符合其現實需要。

一是有利於傳承日本民族忍耐、堅毅的品格。「超級育兒法」大多建立在「樹人」的理念上,和「嚴寒教育」等一樣,意在讓孩子從小建立完善的人格,敢於吃苦耐勞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多數日本教育家將此視為日本人的根本,予以推崇。

二是迎合苦於育兒的專職媽媽。母親是現代日本家庭育兒的主體,有時甚至是唯一主體。這讓培養孩子的壓力,大多落在母親身上。而承擔相夫教子等家庭重任的女人,往往缺乏以一己之力教育孩子的自信,對從保育園開始的學校強化教育寄予厚望,這讓「超級育兒法」受到絕大多數媽媽的堅決支持。

三是日本社會生存危機感與日俱增。日本社會經過高度成長期後,最近二十多年正在逐漸進入一個瓶頸階段。影響之一就是新生代生存壓力不斷加大,但同時生存能力急速惡化。比起考慮如何保護孩子的所謂天性,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和父母則更加焦慮如何讓孩子具備強大的生存能力,甚至成為「小超人」。
 
無論是小超人還是小頑童,孩子的成長和發育要基於規律。但是,這個規律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日式「超級育兒法」雖然是非頗多,但是從培養孩子堅韌品質的角度看,也不乏積極意義。

嚴寒教育並非要風度不要溫度

二○一五年,日本的冬天算是「暖冬」。不過,冬天畢竟是冬天,讓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光身赤膊在寒風中又是跑步、又是冬泳、又是洗冷水澡的,畫面殘酷得讓人有點不敢看。雖然嚴寒健身在許多國家並不少見,但像日本這樣從娃娃抓起的並不多。

冬季的日本,往往能夠看到一些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場景。年輕媽媽在大雪紛飛的早晨,牽著年幼女兒等待去幼稚園的班車,母女兩人是清一色的露腿短裙;嚴寒天氣裡的幼稚園中,男童女童們個個短褲短袖參加運動會,而觀眾席上的父母沒有絲毫擔憂之色;寒潮來襲時,小傢伙們依然是單衣單褲四處跑。

其實,日本孩子們衣著單薄,既不是因為島國的冬季很溫暖,也不是因為傻小子睡涼炕——全靠火力旺。在日本,「耐寒」既是一項修行文化,又是一門成長教育,有著較深的傳統和歷史。

長期以來,日本都非常重視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價值觀。雖然作為發達國家,日本幾乎所有公共場所和設施在冬天都配備有空調、電爐等取暖工具,但日本仍然將兒童列為受寒教育的「強制」對象。日語有一句諺語:「兒童是風之子。」一是表明兒童是天生體格抗寒的個體,二也包含著人與自然應該渾然一體的意思。走出呵護有加的室內,感受自然的四季變化,特別是用身體體會特殊的寒冬,十分貼合日本自古以來的生活理念。

而且,「耐寒體驗」還是日本武士文化與木建文化精神的續存。日本曾擁有近七百年的武士時代。武士道是日本特殊的歷史文化,其精神核心是重視衣著簡樸與生活樸素,追求用人的原始力量發展和鍛煉自身。此外,木造房屋作為日本代表性建築形式,在結構上亦無法完全拒嚴寒於門外,這也促使日本人更加適應寒冷,有些人甚至喜愛那種寒冷的感覺。從日本兒童的嚴寒教育中,就能夠窺視到上述兩種傳統文化的影子。

此外,日本還有以寒修行的民俗。其實,不僅是兒童,日本各地迄今都盛行著各種在寒冷中修養身心的做法,例如飛流急下的「瀑布浴」、大雪地帶東北地區的裸身雪浴等。成年男子們僅一條「遮羞布」在漫天大雪的世界裡吶喊前行,其中傳達的不僅是鍛煉健壯體格的信號,更是淨化心靈、強化意志的精神。在這種傳統文化的包圍下,被視為民族未來的兒童,自然十分有必要接受這種教育。

誠然,日本的嚴寒教育包含歷史、文化和社會等諸多因素,但是對於兒童來說,促進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奇葩」的鍛煉方式,並非只是像一些愛美女性那樣「要風度不要溫度」,而是日本最大限度挖掘兒童身體和意志潛力的一種方法。從這方面說,耐寒教育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