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簡體書)
滿額折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  價:NT$ 354 元
優惠價: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南北戰爭三百年(中國4-6世紀的軍事與政權)》是作者博士論文的修訂版,由兵種、戰略及政權動員等部分構成,主要從軍事和戰爭史的角度,對中國自東晉十六國至南北朝終結(317-589年)近三百年南北分裂的產生背景、持續及終結的原因,以及分裂對峙時期的戰爭現象進行分析與探討。
作者李碩試圖還原古代冷兵器戰爭的本來面貌,探討戰爭、戰役背後的諸多制約因素,並從戰爭的角度研究歷史與社會。他的基本觀點是:發生南北分裂的根源,在於北方少數民族騎兵擁有了對中原王朝步兵的壓倒性優勢,而南北分裂之所以維持近三百年,與中國南北方的地理環境差異有重要關係,即南方水網叢林地帶不便於北方騎兵作戰,而南方軍隊依賴水運,不適應乾旱的北方環境,所以南北政權都長期難以實現統一;至於南北分裂的終結,則是南北方社會與政治整合的產物,即北方少數族政權在充分的中原化(漢化、封建化)之後,更有效地利用了漢地的軍事資源與軍事手段,以步兵、水兵在江淮水網地帶穩步向南推進,從而統一南方,南方政權則先是有門閥士族分權的局面,後有皇權政治與軍人勢力的長期鬥爭,一直未能完成政治整合,所以對北方戰爭長期處於弱勢,最終只能由北方完成統一。與此同時,作者探討了諸多變量(偶然性事件)對實際戰事的影響。

作者簡介

李碩

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現供職於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從事中古軍事史、歷史地理、邊疆民族問題研究。著有《鐵馬樓船北府兵》《從大漠綠洲到玉石山谷:南新疆探索圖文志》等,在《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歷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目次

序言(張國剛)
前言
第一編騎射、衝擊與軍陣:步、騎兵戰術的演變
第一章早期騎兵戰術特徵:騎射與游擊
第一節匈奴騎兵戰術與其經濟形態、社會結構的關係
第二節《六韜》中的戰國騎兵戰術原則
第三節秦漢之際的騎兵戰例
第二章漢匈戰爭與騎兵衝擊戰術的肇端
第一節漢軍與匈奴的戰術區別及社會背景
第二節文帝到武帝:探索中原騎兵進攻戰略
第三節衛青、霍去病的騎兵戰術革新:從騎射到衝擊
第四節再論李廣與李陵
第三章騎兵衝擊戰術的發展期(東漢到西晉)
第一節劉秀時代的“突騎”作戰
第二節漢末三國騎兵衝擊戰術的強化
第三節漢末三國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四節西晉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四章騎兵的馬鐙戰術革命與北方民族政權轉型
第一節關於馬鐙研究的學術史和考古證據
第二節騎兵衝擊戰術的成熟:馬鐙與馬槊
第三節衝擊騎兵的戰術運用特徵
第四節游牧族對騎兵衝擊戰術的適應
第五章4—6世紀南北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
第一節十六國北朝政權的騎兵建設
第二節北方騎兵對南作戰的特徵
第三節南方政權的騎兵建設
第四節南方騎兵作戰特徵
第六章古代步兵軍陣的戰術特徵與發展歷程
第一節古代步兵軍陣的隊列特徵
第二節軍陣的“非理性異動”
第三節先秦至隋代的步兵軍陣變化趨勢
第四節南方步兵的特殊戰術形式
附錄戚繼光對軍陣戰術的探討和對世俗觀念的糾正… 184
第二編南征與北伐:經典戰例
第七章東吳的江防作戰與晉滅吳之戰
第一節漢末三國時期的隔江對峙與攻防戰
第二節伐吳的前期部署及司馬炎對將帥的戒備
第三節滅吳之役的部署
第四節伐吳之戰過程
第八章陳朝的江防作戰與隋滅陳之戰
第一節立國之初:與北齊 的戰事
第二節560年代陳內戰與北周、北齊的渡江作戰
第三節隋軍滅陳之戰的部署
第四節滅陳戰事實際進程
第九章桓溫對前燕的北伐
第一節南方對北作戰的地理因素
第二節晉軍北伐中的黃—淮航道
第三節桓溫伐前燕
第十章劉裕對南燕和後秦的北伐
第一節劉裕伐南燕
第二節劉裕北伐後秦
結語地理環境並非戰爭的決定因素
第三編成功轉型與積重難返:南北朝的戰爭與政權
第十一章北魏開國初期的戰爭模式
總論拓跋北魏戰爭模式的三次轉型
第一節拓跋珪伐燕之戰的戰爭形態
第二節北魏前期的複合戰備形式(5世紀前期)
第三節420年代拓跋嗣的對宋戰爭
第十二章北魏政權中期的戰爭模式
第一節拓跋燾時期魏軍的戰爭模式
第二節北魏進占淮北青齊與作戰模式轉型
第三節北魏中期的步兵來源
第十三章北魏政權後期的戰爭模式
第一節孝文帝時期的 齊戰爭形態
第二節魏宣武帝初年的對南擴張
第三節505—506年蕭宏北伐與魏梁戰事
第十四章南朝的財政與戰爭
第一節劉宋時期的戰爭與財政
第二節南齊的財政與戰爭
第三節梁、陳的財政與戰爭
總結
第十五章南朝軍人勢力與皇權
第一節陳朝的“軍人共同體”特徵
第二節宋、陳軍人改立皇帝的選擇
第三節皇權對軍事將領的打擊與控制
第四節皇權、將領對士族文化的追求
餘論文武分途與“南朝化”命題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南北戰爭三百年》試讀:第一章
第三節漢末三國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漢末北方軍閥對騎兵的建設和運用中平六年(189 年),董卓軍隊進入洛陽,揭開了東漢末年大戰亂的序幕。當時,董卓所部只是一支不滿三千人的步、騎兵兼有的部隊,但因為其長期在涼州與羌人作戰,招納了很多邊地少數民族騎兵,戰鬥力很強,所以能夠震懾、兼併京師的禁軍,控制朝廷。時人恭維董卓說:“且天下之權勇,今見在者不過並涼匈奴屠各、湟中義從、八種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權以為爪牙……”這些來自並涼二州的異族騎兵就是董卓軍隊的中堅。在董卓退回關西,遇刺身死後,西部軍人勢力分化,經常陷入互相間的內鬥,再也未能主導中原政局。211 年曹操準備征討關西的馬超、韓遂時,還在擔心“關西諸將,恃險與馬”。但此時曹操已經擊敗了東北的烏桓族,招降了大量騎兵,所以能成功平定關西。在內戰初期,控制幽州的公孫瓚騎兵實力最強。因為幽州與北方匈奴、鮮卑、烏桓、東胡等游牧族區域相鄰,歷來戰爭不斷,當地的生活方式也有些接近游牧族,且盛產騎兵。史書公孫瓚的傳記中未提及他部下中是否有來自北方民族的騎兵。但劉備在崛起之初曾在公孫瓚部下效力,當公孫瓚與袁紹作戰時,劉備負責在青州對抗袁紹,當時劉備“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烏丸即烏桓,這些烏桓雜胡的騎兵應當是公孫瓚撥付給劉備的,所以公孫瓚騎兵中應有不少異族成分。烏桓原本是數個獨立的所謂“三郡烏丸”部落。和楚漢相爭時匈奴冒頓的突然崛起一樣,漢末動亂初起時,遼西烏桓首領蹋頓統一了三郡烏桓,“邊長老皆比之冒頓”。袁紹和公孫瓚激戰時,蹋頓與袁紹通婚結盟,一起攻滅了公孫瓚。“袁紹兼河北,乃撫有三郡烏丸,寵其名王而收其精騎。”袁紹雖擁有當時最強大的騎兵武裝,但在使用方面乏善可陳,終於在官渡被曹操擊敗。據說張郃曾建議袁紹“勿與曹公戰也,密遣輕騎鈔絕其南,則兵自敗矣”,即將曹操主力牽制在前線,同時派騎兵遠襲其後方,但袁紹“不從之”。其實此說並不准確,因為袁紹在與曹操對峙於官渡時,曾派遣劉備襲擊曹操的根據地許昌,但劉備迂迴成功後並不願與曹軍作戰,反而藉機聯絡南方的劉表勢力為自己擴充軍力。可以說劉備此舉是袁紹敗亡的重要原因: 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汝南黃巾劉辟等叛曹公應紹。紹遣先主將兵與闢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曹公遣曹仁將兵擊先主。先主還紹軍,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荊州牧劉表。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 曹操自從起兵反對董卓以來,也組建了一支稱為“虎豹騎”的騎兵部隊。曹操很重視並直接控制這支騎兵,他的族子曹真、曹休都曾受命統領“虎豹騎”,從弟曹仁統帥騎兵的時間更長,且多次親自帶領騎兵進行沖擊作戰。袁紹被曹操擊敗後,其二子逃亡到烏桓,借蹋頓幫助繼續對抗曹操。曹操遂於建安十一年(206 年)遠征烏桓。由於曹軍選擇了比較偏僻的路線,行軍直到距離蹋頓所駐柳城百里時才被烏桓人發覺。此時蹋頓做出了一個錯誤決策:沒有採取游牧族慣用的主動撤退、誘敵深入戰術,反而與曹軍迎面決戰。事實證明,烏桓騎兵對沖擊戰術的運用遠不如中原軍隊,此戰烏桓軍大敗,蹋頓被斬。曹操將萬餘戶烏桓人遷入內地,徵調其騎士參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此後曹操平荊州劉表、關中馬超、漢中張魯等,這些烏桓騎兵都曾參與。中原和南方地區的戰馬主要來自北方草原和西部高原地區。所以與這些產地不相鄰的割據勢力難以獲得戰馬補充。呂佈出身并州軍官,又曾在董卓部下任職,非常擅長騎兵作戰,但當他流動到徐州一帶時,還需要到北方買馬:“建安三年春,布使人齎金欲詣河內買馬,為(劉)備兵所鈔。”戰馬來源被切斷後,呂布軍隊戰鬥力迅速下降,他在這年底兵敗被殺。孫吳政權的騎兵建設與運用孫吳政權的勢力範圍主要是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這裡不是馬匹產地,騎兵數量較少。孫吳為了獲得戰馬,努力與蜀漢、曹魏進行貿易,甚至泛海遠至遼東買馬。黎虎先生對此已有詳盡論述。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孫堅至孫策、孫權三代統帥都很擅長騎兵作戰,且都喜歡親自上陣衝鋒。孫策曾上表講述其討伐黃祖的戰爭,說自己“身跨馬擽陳”,以騎馬殺敵自雄。孫權指揮圍攻曹軍的合肥城時,遭遇曹軍騎兵挑戰,“權率輕騎將往突敵”,但被部下勸止。崇尚鞍馬征戰幾乎成為孫氏家族的象徵。孫堅、孫策父子甚至都死在馬背上:孫堅是在出征劉表、黃祖時被黃祖軍人射死;孫策騎馬行獵時被刺客射傷而死。孫氏家族生長在江東,不像公孫瓚、呂布、馬超等北方將領有鞍馬生活的便利,何以如此擅長騎兵戰術?可能因為孫堅早年擔任漢朝軍官時,曾參與平定黃巾軍和關西叛軍,這些在北方作戰的經歷,使他熟悉了騎兵戰術的運用方法。且孫堅武裝是在參與討伐董卓的戰爭中成形的,其主要作戰地域是以河南為中心的淮漢以北地區。后孫策繼承了這支武裝,南渡長江拓地擴張。所以較之江南本地武裝,孫氏的軍隊更像一支典型的北方軍隊,其中騎兵相對較多且運用較純熟,就不足為奇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孫氏武裝中擅長騎戰的將領,多與鄰近烏桓、鮮卑的幽州—遼海地區有關。比如孫堅收納的程普是“右北平土垠人”,韓當是“遼西令支人”,都擅長騎戰。韓當“便弓馬,有膂力,幸於孫堅,從征伐周旋,數犯危難,陷敵擒虜”。孫策在江南擴張時,與程普等三騎對戰祖郎軍,程普“驅馬疾呼,以矛突賊,賊披,策因隨出”。再如太史慈本是青州東萊人,早年曾避禍遷居遼東,在黃巾戰亂期間,他以擅長騎射著稱,往返於青州與遼東之間,後南渡江依附揚州刺史劉繇。在孫策擊敗劉繇之後,太史慈又轉入孫策麾下效力。太史慈與孫策首次相見的戰鬥,就是一場典型“北方式”騎兵對戰: 時(太史慈)獨與一騎卒遇(孫)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鬥,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太史慈、孫策這次發生在江南的騎兵對決,水平堪與前述公孫瓚與鮮卑騎士的戰鬥相比。這種風氣之下,東吳騎兵數量雖遠遠不如曹魏,但仍敢於正面對抗曹軍。吳名將周瑜與曹軍作戰“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肋”。三國中後期,吳將丁奉應接投誠的曹魏壽春守軍,“與敵追軍戰於高亭。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可見東吳將帥運用騎兵戰術非常純熟,這和東晉南朝時期的南方軍隊有很大區別。孫權還非常注意培養下一代將領的騎戰技藝。吳將領周泰之子週烈、週封,“年各數歲,權內養於宮,愛待與諸子同……及八九歲,令葛光教之讀書,十日一令乘馬”,這也使得騎戰技藝能夠在吳軍將領中世代傳承下去。孫吳統帥不僅能在戰術層面成功運用騎兵,還試圖發揮騎兵的戰略作用,改變與曹魏對峙的態勢。孫吳和曹魏長期在長江—淮河之間進行拉鋸爭奪戰。孫權曾計劃向北推進,過淮河,佔領徐州,威脅曹魏核心區河南—許昌地區。但淮北平原適合騎兵集群作戰,對以步兵為主的吳軍非常不利。所以呂蒙對此表示反對:“(徐州)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孫權暫時接受了呂蒙的意見,但他一直未放棄攻取淮北的計劃,並為此力圖建立五千人規模的 騎兵部隊,“欲得五千騎乃可有圖”。但到孫權去世乃至東吳亡國,都沒能建成這支騎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