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永明延壽(平)
滿額折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永明延壽(平)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90189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1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對五代中國著名思想家永明延壽大師(904-976)的生平及思想作了全新研究。書中認為五代時期中國思想的主流,仍是佛教哲學,其巨匠應推延壽。延壽的哲學,是以心為宗,他的唯心理論由早期直述心懷,發展為經院哲學的一心理論系統,再又回到《心賦》中的心學。他的實踐哲學是以一心統萬法為中心,將所有的宗教實踐為淨土、誡律、懺悔等,全部融入禪宗,在禪教一致、理事無礙的口號下,使禪宗思想擴展到中國佛教的各個方面,從而成為中國佛教思想的代表。延壽又是中國佛教百科思想的集成者,本書對此也有新的分析及評價。

作者簡介

 冉雲華

加拿大華裔宗教研究學者,印度國際大學哲學博士,加拿大McMaster大學榮休教授,英國劍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北京大學客座研究員,為國際著名的佛教及中國思想史學者。著有《宗密》、《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等中、英文學術著作七種及研究論文近百篇,刊於歐、美、日、韓、港、臺、中國等學報。

 自序

(1)
 
撰寫延壽思想一書,原來是由已故的傅偉勳兄首先向我提出的。當時在我們的閒談中,他建議我在撰寫《宗密》一書之後,繼續再寫一本後期中國佛教哲學的專著,觀察唐代以後中國佛教的思想發展。我同意他的看法,接受撰寫這一本書,並且著手準備工作。但是工作剛開始就遇到兩重障礙:一是我的身體時出毛病,二是延壽的著作本身,不易閱讀。身體問題先是高血壓,繼之而來是視力衰退,無法持久閱讀寫作,本書的進展速度馬上受到影響。因此之故,本書的完稿日期一拖再延,直至今年夏初才算完成這個心願。延壽思想研究上的困難在於他的著作本身:因為他是一位受吳越王室尊敬的大和尚,博學多聞又是一位詩人,所以書中表達的方式頗為多樣性:有時是以詩人情懷直述其志;有時又廣引經論,完全用「經院哲學」的論理方法去弘揚佛教,詮釋禪理。無論是直述其志還是引經論理,延壽所弘揚的是佛教;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統一佛教各宗的不同思想。為了這些原故,書中的內容調和者眾,分析者寡,讀者易見其林,難見其木。近代學者呂澂先生就曾經批評延壽說:「過於重視禪教的統一……甚至把教中一些界限也弄模糊了。」就各派的禪學而言,「延壽卻持混沌一體的看法……對宗也模糊了……幾乎辨別不出有何不同之點。」延壽在做學問上的態度如此,著書的方法也是引書述同者多,析辨者甚少。想要從他的學問中分別出他自己的哲學思想,問題就變得複雜而又困難了。
 
為了克復這一困難,我頗費了一番功夫,找尋出一套方法,作為理解延壽思想的程序。首先要問的大問題,是延壽所弘揚的佛法是什麼樣的佛法?這一問題的答案要從延壽的著作中尋求,又要從後人的著作中求證。麻煩的是《智覺禪師自行錄》中所記的六十一種延壽著作中,現存的只有十種。按書名分析,六十一種延壽著作中,內容複雜,題目繁多,很難看出那些是他所弘的佛法,那些又是他自己的思想?書目的幫助有限,還是回到現存的延壽著作中,細心蒐證。據現在看到的材料說明,延壽最早的作品是《唯心訣》,其次是《宗鏡錄》、《萬善同歸集》、《心賦》、《觀心玄樞》、《受菩薩戒法》等。從這些書的內容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延壽哲學的主軸確是心學。延壽由唯心思想開頭,到《宗鏡錄》中更立一心為宗,聯合使用「唯心」與「一心」概念,辯證心是本體,說明心的重要性及其對現象世界的決定性。本書中的第三章,專門討論延壽的這種核心思想、發展層次及表達方式。由詩人情懷的「唯心」,發展為「一心為宗」的經院哲學體系,然後由博返約,又以詩人情懷用韻文體裁誦出《心賦》。從這三部哲學著作中,確定延壽思想的主軸;再依此一主軸脈絡作為分別延壽思想和學問的依據。
 
延壽思想的主軸浮現之後,再由此一主題出發,考察延壽的實踐哲學,進一步證實與主軸思想是否符合。考察果然再次證實他的實踐哲學仍是以心為主題,向佛教生活中伸展,建立了許多重要實踐方法,對後來中國佛教的定型有重要的影響。例如延壽在《唯心訣》裡面,早就提出在宗教解脫中,「觀心」是最重要的實踐法門;但是如何觀心則無說明。到了《宗鏡錄》中才對「觀心」的觀法、歷史背景、各派論說如天台、唯識、華嚴、普賢等,作出系統性的總結。又如在《觀心玄樞》中,以「觀心」作為一切宗教實踐行為的「玄樞」。在《萬善同歸集》裡面,正式提出「唯心淨土」的口號,為後來中國佛教開闢了「禪教一致」、「禪淨雙修」兩條發展的大道。又如他在《受菩薩戒法》中,主張「萬法皆依無住真為體」,從而說明「攝心為戒」的觀點。如此一來就使得戒律原來為了規範行為,一變而為「真心」思想的外延作用。通過將「一心」向佛教生活的伸展,使禪宗的思想與實踐得到全面性的充實;也將中國佛教原來的主要教義及修習方法,完全納入禪宗。結果使禪宗一枝獨秀成為主流,代表中國佛教全體。從思想上講,延壽的哲學正是禪宗成為主流的奠基者。從此以後,禪與教義、禪與淨土、禪與戒律、禪與佛教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可以在「一心攝萬法」的理論體系下,完成「萬善同歸」。
 
除了延壽的核心思想和實踐哲學以外,還有一個大問題沒有受到學術界人士的注意,那就是他的學問。如果仔細閱讀《宗鏡錄》,讀者不難發現這是一部佛教思想大百科全書。書中有主題思想:「以心為宗」,這自然是他自己的哲學;但在論證這一哲學主題的過程中,書中引用了三百多種經、論、疏、偈等,說明心學的有關問題,完全是經院哲學的論證方式。這些被引用的經籍包括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的精華,是佛典中第一部標明中國佛教宗派思想的巨著。但是書中所引的經論章句與延壽自己的哲學同異之點,仍然須要加以區分,區分他的哲學主張與他的學問。本書特在第五章中,以「大百科全書」思想為題,討論本書中所見的佛教各宗哲學要點。延壽一再引用《肇論疏》中的名言:「會萬物而為己」,這萬物之中就包括各家佛學。延壽如何將各家教義「會歸」到他的思想體系?在「會歸」的過程中是否有異同比較或取捨標準?這些問題還未見前人討論。本書討論的結果發現,他的禪學是從「佛語心為宗」出發,主張「即心是佛」,又採用了荷澤禪「靈知不昧」的提法,詮釋禪心。他從華嚴哲學中找出心體的概念,與禪法「心為宗」一語結合,建立「一心」哲學體系。在論證過程中,引用《起信論》中的理論結構,以眾生心即如來藏,一心開二門。又用華嚴哲學中「十玄」、「無礙」等哲學方法,會通諸教之間的矛盾;再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辯證論,反復說明本體與現象之間的關係是既密切而又不同,矛盾而和諧等複雜交織的關係。
 
延壽從天台宗教義裡面,引出三諦圓融、一心三觀、觀心等概念及方法,詮釋心攝萬法的理論。但是他對天台教義的運用,只限於比較、說明、讚美;並不像對華嚴思想那麼深入認同,作為「立宗」的基礎。
 
唯識哲學是大乘佛教兩大思想體系之一,也是延壽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根源。這一種哲學由玄奘從印度帶回,再經過其弟子們的鑽研,一度成為唐初佛教哲學中的顯學。但是這種哲學內容複雜,論證煩瑣,再加上梵、漢譯名音義難通,名相難解,到晚唐時已不能算是一個宗派了。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評論,唯識哲學的識、境、種子等概念,對現象世界出現的原因,以及解脫道路上地位的規劃,仍然使後期佛教思想家無法置之不理,延壽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他在討論心、識的層次及關係時,大量引用唯識宗的經籍;可是一接觸到本體論方面的問題,馬上就返回法性宗的立場,採用《起信論》的理論架構和華嚴宗的詮釋,作為他自己思想的主軸。梅光羲先生早已在他的《宗鏡錄法相義節要》中,抄出延壽所引的法相文獻;呂澂先生也評論延壽有意模糊唯識宗的概念,使唯識思想與《起信論》中的心學,混亂起來。上述的評論有大部份確是事實,但在別的地方延壽仍然對法相與法性之間,有所辨別,有所選擇。這一點也是前人未論的要義之一。
 
(2)
 
早由宋代起,就有些宗教史學家開始評論延壽的歷史地位:有的說他是法眼禪宗的高僧之一,有的尊他為淨土祖師,宋僧惠洪更稱讚延壽「如禹之治水,孔子聞韶,孫子之用兵,左丘明、太史公之文章」。清世宗雍正也說延壽「為曹溪後第一人,超出歷代大善知識」等等。這一類譽美之辭,不必認真、也與事實不符。以禪宗思想而論,延壽自然無法與馬祖、石頭、黃檗、法眼等一代宗師相比,而這些高僧都生於曹溪之後。依教而論,延壽也遠不及法藏的開宗立教,或宗密的禪教和會。延壽的貢獻是在於集成,述多於創。延壽對後世的影響,也可以證實本書對延壽歷史地位的評估。以中、韓、日的佛教史為例,不少的學者曾撰寫有關《宗鏡錄》的書籍。可是這類撰述如果不是抄要,一定是原書的內容提綱,全屬於學問上的工作,思想上沒有發展。又如禪門語錄為例,延壽的詩句或雋語,有被引入禪師題唱中者,如《碧巖錄》、《從容錄》中的例子就可以看到。另一方面,這些被引用的嘉言雋語並不代表他的哲學體系。由這些事實評斷,延壽對後世佛教的影響,重點在百科思想、禪詩和淨土等方面。對一個哲學家而論,這也許不是他心目中的重要之點。如果暫時放開他的影響,而將延壽放入世界哲學史的範圍中加以比較,人們不難發現他的思想,合乎當時世界哲學的大氣候。這一方面的比較工作,據我所知還沒有人做過,值得作進一步的討論。
 
近代出版的哲學史研究,絕大多數是以文化區域為界限,如印度或中國哲學史;西方各國雖然地區不同也有文化差別,但是從哲學角度而言,都可以上溯到希伯萊宗教思想和古希臘哲學。這兩大文明在羅馬帝國合流醞釀,提鍊發展,最後成為現代西方哲學,所以在哲學體系上是相通的,不像中國和印度哲學之間分歧那麼巨大,也不像歐亞之間的思想隔閡,名相各別。就是因為這種歷史文化、思想傳統方面的困難,所以討論哲學的學者多是各說各話,偶作比較,無法暢通引起共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資訊傳播、學術交流、人才互通都有空前的發展,比較思想進步快速,也有學者開始撰寫世界哲學史一類的學術專著。其中規模較大者,應推約‧普樂特(John C. Plott)教授所編的《全球哲學史》(Global History of Philosophy)。這部多卷的大型出版物,我已見到的出至第四卷,正是延壽生前、生活和以後的時代。原書第四卷的副題是《經院哲學時代上冊》(The Period of Scholasticism: Part one),內容分為兩個部份:多樣模式的一元論時期(公元800-900年),退落與苦心經營時期(900-1150)。普樂特教授在書中自己承認這樣硬性的區分思想歷史,自然不能說是完美無缺的區分;但他又指出除此而外尚找不出更好的辦法。這些問題與延壽的哲學直接關係不大,可以置而不論,但是一些與延壽有關係的地方,必須提出要點,試圖確定延壽在哲學史中的地位。
 
現在讓我們先看普樂特教授對其著作中,一些關鍵名詞的解釋,以及對哲學家的選擇。普樂特表示「經院哲學時代」一詞,指的是在此一時代流行於亞歐大陸的哲學普遍重視正、反、合式的三段論法。當時的重要思想家普遍認為古老的傳統,須用新的方法與時代條件重加詮釋。這種新的詮釋導致「多樣模式一元論」哲學的出現。這一哲學思潮和學術方法,經過選擇淘汰和發展,最後完成了「偉大的總集成」。他所指的「大集成時代」,就是《全球哲學史》第五卷:「經院哲學時代下冊」,遠在延壽時代之後,和本書的論題無關,不必評論。現在讓我們看一下普樂特教授,選擇了那幾位人物,代表中國這一時期的哲學。他選出了柳宗元、韓愈、李翱代表公元800-900年間的中國思想人物;周敦頤、邵雍、二程、王安石等五人,代表公元900-1150時期中國哲學。這些人物通常都被視為儒家的思想家,因此就表示說中國哲學從公元800年起,已經進入新儒學時代了。事實上一般中國哲學史著作都是這麼說的。可是歷史真相究竟如何,一般學術著作很少評論。為了補正這一段歷史,本書特撰〈唐末五代之間中國哲學大勢〉一章,指出晚唐的新儒家運動,到五代時期只做到「其言雖行、其道不勝」而已。當時的主流思想仍是佛教,特別是禪宗的發展。就以公元800-1150這一段時間來說,佛教中的重要思想家就有澄觀、宗密、希運、臨濟義玄、法眼文益、永明延壽等數十位,其中有的是博學多聞,有的是開創新義,有的是領導風氣,有的是著作驚人,其在質量和數量上的貢獻,遠非儒道兩家可以比擬。就以當時的哲學趨勢而論,「多樣模式的一元論」,佛教界就有許多非常成熟的代表作品,宗密所著《禪源諸詮集都序》和《原人論》,延壽的《宗鏡錄》都達到當時世界哲學的最高水平,可惜歐洲文字少有這一方面的介紹,故鮮為外國人士所注目。
 
以普樂特的《全球哲學史》為例,在晚唐五代時期的中國哲學家裏面他曾注意到宗密,並且給予很高的評價。那時因為我的一篇英文論文:〈宗密和他對禪學的分析〉,於1972年的《通報》中刊出,普樂特馬上將宗密的思想列入《全球哲學史卷三:教父及經典時代》(The Patristic-Sutra Period)。經典一詞泛指印度及中國在公元325-800年間所編成的宗教籍典,尤其大乘佛教的經論。普樂特指出他撰寫那一時期的哲學史,特別是公元800年前後的一段時期,是想找出傑出的思想家,對這一時期色彩絢爛、內容複雜、爭論紛紜的哲學發展,能夠作出有提綱性的結論。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對佛教教義及禪宗思想的分析和總結,正合乎普樂特撰寫「教父及經典時代」的需要。於是他將宗密列入第三卷中,並且承認說:「以紀年前後而論,宗密應該排在下一卷哲學史裏面。現在將他選入此卷的原因,是因為他對經典時代的哲學發展有提綱挈領的陳述。」
 
如果以上述的理由而論,延壽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應是公元900-1150年間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延壽承繼了宗密對佛教哲學的批判和其對禪思想的分析,並且豐富了論理及內容。在宗密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心」思想的經籍根據和理論系統;在禪思想發展方面也有所拓展,尤其是唯心淨土、心為戒體一類理論,使傳統的佛教教理及行為規範完全融入禪宗體系之內。從這一點而論,延壽可以看作是中國佛教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對佛教而言,可以和朱熹在新儒學中的歷史地位相比擬。所不同的朱熹所集成的儒家倫理,當時代表挑戰舊傳統──釋、道生活方式、倫理思想;而延壽所建立的佛學大集成,精神在於和諧統一,保存傳統。就哲學內容而論,延壽的「一心萬法」、「一心者萬法之總」、「萬法標形」、「物境千差、森羅一味」等哲學理論,正合乎世界哲學思想的大潮流──「多樣模式的一元論」。延壽在編撰《宗鏡錄》時,廣引經、論、疏、抄、語錄、雜著,對佛家哲學的中心問題及各宗詮釋,作出詳細而有系統性的評論,也正表現出「經院哲學」的特色。從上述的幾個角度著眼,延壽確實是中國哲學史上佛教思想的大集成者。因為在公元第十世紀時,佛教思想還是中國哲學的主流,《宗鏡錄》以後的佛家著作,只有禪僧的「述古提唱」文集,例如《碧巖錄》、《無門關》等,但是內容只限禪宗,形式也不是「經院哲學」的路子。從世界哲學史的大氣候評論,延壽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無疑的顯得更重要。
 
(3)
 
在本書撰寫完工之時,有幾位已故的師友,值得追念。兩位老師去年正是冥壽百誕:一位是譚師雲山,另一位是印度老師師覺月師。譚師是引導我進入佛學的啟蒙老師,師覺月師指導我的碩士論文。沒有他們的指點,也許我對佛學永遠無緣。譚師從我1953年入印度國際大學,迄1967年離印來到加拿大,前後有十五個年頭,在致學、職業等許多方面,提攜之恩,令我終生難忘。傅偉勳教授生前未及見到本書的完稿,令人抱憾。現在將這幾位師友的愛護和幫助,謹記於此,聊表紀念和感激。他們都是賢智之士,早入無餘涅槃,清淨無為,和平安寂。
 
本書在撰寫的過程中,青年同學智學法師數次從東京蒐集材料,協助構思;肖鳳先後看稿正字,一如往昔。完稿之後又得叢書主編韋政通先生閱稿訂正。謝謝他們的幫助。
 
冉雲華 1998年6月18日晨於
加拿大Hamilton市安處齋中

目次

「世界哲學家叢書」總序
自 序
第一章 唐末五代之間中國哲學大勢
一、儒家:道學重建與古文運動
二、道家、三玄、道教
三、佛教對中國傳統思想的批判
四、對傳統宗教實踐的評估
五、佛教思想在晚唐的變化
第二章 延壽的時代、生涯及著作
一、吳越王國
二、早年生涯
三、捨俗求道
四、移居杭州
五、著書立說
六、生前死後
七、結論
第三章 哲學思想的重點與特色
一、導論
二、早期心學:《唯心訣》
三、唯心理論的建立
四、從「唯心」到「一心」
五、由博返約成《心賦》
六、結論
第四章 宗教實踐哲學
一、觀心思想的展開
二、《觀心玄樞》的中心課題
三、戒律思想
四、唯心淨土思想的建立
第五章 佛教哲學百科全書思想體系的完成
一、敘論
二、禪宗思想:洪州、荷澤、牛頭、青原禪法
三、華嚴思想:法體、法界、十玄
四、天台教主題:一心三觀及觀心
五、唯識哲學的引用及批判
六、百科全書思想:全體是心
年 表
參考書目
索 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9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