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艱難的新聞自律:我國新聞職業規範的田野觀察、深度訪談、理論分析(簡體書)
滿額折

艱難的新聞自律:我國新聞職業規範的田野觀察、深度訪談、理論分析(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課題主要研究“新聞職業規範”,作者動員了較多的專業人員做了三項調查工作:一項是新聞職業工作中的觀察日記(田野觀察);一項是與不同地區、不同傳媒形態(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通訊社)、不同工作資歷的新聞從業人員的深度訪談;一項是對某一地區的面上的新聞職業意識抽樣調查。以質化研究為主,映證最近二十年來我國歷次這方面調查的結果,發現可能的解決問題之路,本書即是這一規模化研究的概述和論證。

作者簡介

陳力丹,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二級教授,1951年2月出生。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責任教授、傳播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流動站站長、《國際新聞界》月刊主編、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所所長。1979年以來發表各類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成果800多萬字,包括獨著22本、論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500多篇等等。另外,獨編著6本、合著合編的書十幾種。代表作有:《精神交往論》、《輿論學》、《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體系》、《世界新聞傳播史》、《傳播學綱要》、《新聞理論十講》、《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新聞》等。

目次

第一章 不容樂觀的我國新聞職業倫理規範現狀
第一節 本次新聞職業倫理規範研究的目的、意義與方法
第二節 問題與希望——轉型期中國大陸新聞職業倫理規範狀況
第三節 此前20多年來我國新聞職業倫理規範的若干調查
第二章 新聞實踐中的倫理誤區——新聞生產過程的田野觀察
第一節 灰色地帶:新聞工作者對待職業角色的誤區
冷漠的“新聞眼”
模糊的界限——媒體的新聞采編活動與經營活動
新聞工作者兼職問題
第二節 “權力”迷霧:新聞工作者處理利益沖突的誤區
公開的“秘密”——記者接受采訪對象饋贈的現象
利用記者身份謀取好處
“燙手的山芋”——如何處理揭露性新聞
失當的競爭——如何處理媒體間的關係
第三節 求真之失:新聞工作者在業務操作上的誤區
真相的敵人:冒用匿名消息源
“說話”壓倒“事實”:報道的主觀性
被擺布的事實:媒介假事件
第三章 新聞實踐中的倫理困惑、爭議與共識——新聞工作者深度訪談
第一節 關於記者社會角色與職業角色的討論
第二節 關於利益誘惑與職業操守的討論
第三節 關於揭露性新聞和報道壓力的討論
第四節 關於司法報道的討論
第五節 關於悲劇性事實的報道及隱私問題討論
第六節 關於隱性采訪方式的討論
第七節 關於記者處理與消息源關係的討論
第八節 關於“傳媒假事件”的討論
第四章 新聞從業者的自我評價、理想與展望
第一節 抽樣:北京地區新聞工作者職業倫理狀況及自我評價調查
第二節 觀察:從業者對新聞品質和職業水平的態度
第三節 深訪:從業者對新聞品質及新聞規範的評價和理想狀態
第五章 傳媒倫理學:應對新聞道德悖論
第一節 傳媒:傳播真相
新聞能傳播真相嗎?
傳媒的變遷與記者的困境
傳媒業:職業與專業的競逐
第二節 傳媒倫理學:應對新聞道德悖論
傳媒職業遭遇道德悖論
應用倫理學的悖論求解路徑
傳媒倫理學:規範傳媒職業行為的民主抉擇
第三節 傳媒職業倫理規範:法律與應用倫理學的相互關照
傳媒與社會:傳媒的社會責任分析
法律和倫理:他律和自律
傳媒的程序倫理:專業主義的倫理和道德抉擇
傳媒自律體系的建構:傳媒倫理學的智慧選擇
附錄
附錄1:深度訪談部分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附錄2:田野觀察部分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23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