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先秦禮制探賾(簡體書)
滿額折

先秦禮制探賾(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8718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先秦禮制探賾》遵循傳統的禮學研究路數,虛實相間,將禮制考證與禮義闡發相結合,既利用出土材料,對先秦時期有關祭祀、喪葬、戰爭、田獵、射禮、會盟、養老、飲食、容禮等重要禮儀制度鉤玄提要,作了細致的探討,又結合簡帛文獻,對先秦時期的禮樂思想進行了深入的闡述。禮樂文明是華夏傳統文化的核心,是蘊涵著獨特價值觀念和人文理念的文明體系。先秦時期是我國禮樂文明的奠基時期,研究先秦之禮,對于深入認識中華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曹建墩,1975年8月生,河南夏邑人,現供職于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要從事先秦禮學、思想史、商周考古等方向的研究,在《清華大學學報》、《史學月刊》、《孔子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九州學林》(香港)、《經學研究論叢》(臺灣)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點校有《儀禮集說》、《五禮通考》等。

目次

第一章 早期禮制的起源
一、早期禮制的物化形式
二、私有制、社會復雜化:禮制的初步形成
三、諸文化板塊的融合與文化面貌的差異
四、結語

第二章 周代喪葬禮制的初步考察
一、周代喪禮程序梗概
二、殮具
三、棺槨制度與棺飾
四、墓葬制度
五、賻贈制度與遣冊、贈書
六、隨葬與殉葬
七、對《儀禮》記載的喪葬制度的初步認識
附錄 殷周墓葬所奠牲體禮制的考察
一、奠牲的文獻考察
二、殷周墓葬隨葬牲體的考察
三、對墓葬內所奠牲體的探討
四、“苞牲”與周代喪葬禮中的殷禮因素

第三章 出土盟書與先秦盟詛禮
一、盟誓遺址以及盟書的發現
二、盟與詛的概念界定及區別
三、會盟禮儀
四、對盟詛之解除
五、盟禮與誠信觀念

第四章 周代田獵禮考論
一、田獵之法
二、田獵禮規鉤沉
三、田獵禮與儒家人文主義

第五章 殷周戰爭禮考
一、戰爭禮儀
二、周代戰爭的禮制原則

第六章 出土文物與殷周射禮
一、甲金文記載的射禮
二、射器考
三、《儀禮》鄉射禮主要儀節
四、儒家射禮的文化內涵

第七章 周代容禮考
一、容禮的歷史考察
二、五官之禮容
三、身體行為展現之禮容
四、容禮之綱目”
五、容禮之意義

第八章 先秦時期的威儀與威儀觀
一、“威儀”釋義
二、殷周社會變革與威儀之勃興
三、周人的威儀觀
四、春秋以降威儀的式微

第九章 先秦養老禮考
一、養老的對象
二、養老內容
三、其他規定以優老

第十章 周代祭祀遺址與周代祭祀
一、祭祀的概念界定
二、周代的鬼神系統
三、壇蟬坎與宗廟
四、周代祭法
五、祭祀遺址概況
六、祭儀蠡測
七、祭品的考察

第十一章 出土樂器與周代用樂禮制
一、出土樂器
二、周代樂,懸及面懸制度
三、不同禮典中的用樂禮制

第十二章 周代禮器與飲食禮儀
一、食物制作以及進食方式
二、飲食禮中的禮器一
三、牲體升載與酒器陳設
四、饗禮、食禮、燕禮之異同
五、酒禮、食禮程序梗概
六、周代飲食禮儀的文化意義
附錄 《論語?鄉黨》“割不正不食”釋義

第十三章 考古發現與殷周禮制研究二題
一、凌陰、冰廚遺址與先秦時期的冰政
二、考古發現的馬與殷周時期的馬政

第十四章 新出竹簡帛書與儒家禮樂教化之道
一、禮樂傳統的突破與禮樂思想的內向化
二、儒家樂教思想
三、教化達之天下
附錄
后記

序言

吾華夏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唐代學者孔穎達在《左傳?定公十年》疏中稱:“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華文明之魂是禮樂文明,禮樂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蘊涵中國獨特的價值觀和人文理念的文明體系,它是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核心元素,是華夏文明的標志。錢穆先生指出,“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得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它是整個中國人世界里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志著中國的特殊性”。古代中國的禮,其實是一個建構完備的文化體系,這一體系涵攝了政治、法律、宗教、倫理和社會制度等多重內容。誠如章太炎先生在《檢論?禮隆殺論》中說:“禮者,法度之通名,大別則官制、刑法、儀式是也。”禮是物質(禮物)、典章制度(禮制)、禮的踐履(禮儀)、倫理思想(禮義)等多層面的統一體,兼具政治、宗教、倫理、道德等多重屬性。中國的禮樂文明,它所追求的是一種尊卑有序、貴賤有等、和諧有序的有道秩序,它是以禮樂制度為基礎,以訴諸貴族階層自上而下垂教的禮樂教化方式,整合人倫關系的一種綜合的文明體系。古禮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并以“合和”為價值追求,可以說,中國的禮樂文明是一種人文意義上的禮樂教化的綜合文化共同體。
先秦時期,是中國文明的奠基時期。無論是在國家制度還是在思想文化等方面,這段時期對后世文化的走向都具有重要的奠基意義。夏、商、周三代的禮制,是每個王朝的政教刑法和朝章國典,是“經國家,定社稷”,治理國家,維系社會政治秩序的道德準則、規章制度和禮儀程式。古有五禮之說,禮制具體體現在祭祀、喪葬、朝覲、盟會、軍事、田獵、婚冠等禮典上,“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同等級的貴族,其使用的禮物以及禮儀等皆各有等差。故禮制具有別尊卑、貴賤、吉兇、男女、親疏等功能。如《禮記?曲禮上》云:“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對先秦禮制進行研究,對于深入認識中國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代以來,隨著“禮教殺人”說的盛行,禮被視做落后的封建糟粕而被打入冷宮,問津禮學者頗為寥落。近三十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禮學研究逐漸受到學者重視。這一時期,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等方法和理論介入禮制研究領域,學者研究視野和領域逐漸拓寬,研究方法和角度各異,研究逐漸深入。然禮學難治,自古號稱聚訟紛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黃侃先生在《禮學略說》中歸納為“古書殘缺、古制茫昧、古文簡奧、異說紛紜”等幾端,可謂中的之論。
由于近代考古學的確立,從上世紀以來,新的考古發現層出不窮,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它們不斷更新著人們對中國文明的認識,也改變了人們對古代禮樂文明的認知。在學術研究方面,許多禮樂器以及兵器的出土,祭祀、墓葬等遺跡被發現,大大促進了學者對禮制的研究。20世紀20年代,王靜安先生提出“二重證據法”,以出土材料與傳世文獻相結合來考察上古史,并利用甲骨刻辭研究殷禮,利用出土材料考證名物制度,成就卓然。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禮學研究取得了更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利用出土金文、簡帛以及田野考古材料來研究古禮蔚為風氣,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例如陳漢平先生的《西周冊命制度研究》對西周的冊命制度進行了研究。張亞初、劉雨兩位先生著《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一書,利用金文材料對西周官制作了詳細的考察,并對《周禮》的內容及成書年代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劉雨撰寫了一系列單篇論文,利用銅器銘文,對周代的祭祖禮、射禮、相見禮、軍禮、大封禮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陳戍國先生的《先秦禮制研究》一書,利用考古、古文字資料論述了先秦禮典、禮制的起源和發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外,由于新出簡帛材料的公布,學界對戰國時期儒家子思一系的禮學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由于出土的文物考古資料更接近歷史的原貌,不像傳世文獻經過后儒的加工與改造,因此,利用考古材料研究先秦禮制,大大增強了禮學研究的科學性。大量的墓葬、祭祀遺存、宮殿建筑被發現,以及許多文物的出土,為探索喪葬禮制、祭禮以及名物制度等提供了廣闊的研究方向,也使禮學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直觀。考古學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使學界對禮制的研究進入了新的天地,禮學研究的著作與文章不斷問世,對中國古代禮樂文明的認識日益深入,可以說利用文物考古材料進行禮學研究方興未艾。
本書試圖利用出土材料,將傳統的學術研究路數與現代學術研究范式相互結合,對先秦禮制的一些問題以及禮樂思想作一考察,內容涉及《周禮》所劃分五禮的吉、兇、軍、嘉等門類。這本小書中所選擇討論的問題,多是須假以時日以作深入研究的課題,如喪葬禮、祭禮等。皆為專門研究之題目。
禮學研究是一門艱深的專業,需要不慕浮華,發揚“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扎扎實實為學。愚不揣谫陋,自思愚者千慮,蓋有一得,故效野人獻曝,公之于眾,庶幾免于妄議禮之譏,則幸甚矣。古禮湮邈,素稱難治,限于自己資質駑鈍,孤陋寡聞,學識淺薄,本書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學界師友多提寶貴意見。《詩?周頌?敬之》云:“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謹以此句與博雅君子共勉!

后記

先秦禮制從史前時期的“原禮”階段,人文漸興,進而發展至夏商時期的初具規模之禮制,是為“古禮”;經殷周之變,周人對古禮因襲損益,創一代之禮典,并賦予新的道德人文內涵,形成“郁郁乎文哉”之“周禮”,規模大張,儀軌至盛。周秦之變,禮樂崩潰,儒家雖高舉周禮之大纛,實則對周禮作了重新詮釋,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并加以文本化,是為“儒禮”,為以后中國幾千年的禮制奠定了基礎。先秦之禮,乃中國禮樂文明之根。這本小書就是近幾年來學習先秦禮學的心得與體會,內容是對先秦時期的部分禮制作了初步的歸納與總結,尚談不上深入的研究。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與這些年諸位師長對我的幫助與關懷分不開。如陳旭老師、李峰老師、張國碩老師、韓國河老師、靳松安老師以及其他師長,對我的專業學習幫助尤多。尤其是讀碩士期間,導師王蘊智先生對我的古文字學習付出了很多心血,要求嚴格,希望我能夠打好基礎。三載承諸恩誨,無任銘荷,然因己之資質愚鈍,對古文字學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內心委實慚愧。2003年,我負笈北上求學,忝列于彭儀山先生門下,開始接觸禮學。夫子境界高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為延續中國傳統文化之脈,常不顧自己疲憊的身體而辛苦奮鐸于杏壇,他傳授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藝,更有幾千年來知識分子所具有的優秀的人格精神——道。這種人格精神時時感召我、鞭策我,使我不敢懈怠,不敢荒廢學業。然從本科學習開始,時光荏苒,至今已經十六年,由于自己資質駑鈍,學問仍如墻上蘆葦,學無根柢,思此尤深惶恐,唯有勤能補拙,盡駑馬十駕之力。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苗書梅院長、谷躍峰書記與馬玉臣副院長,為本書提供了部分出版資金,特此致謝!在寫作過程中,禮學名家楊天宇先生多有指教,同時得到謝肅、張煥君、劉巍、刁小龍、張濤等同窗摯友的大力幫助,在此致以衷心的謝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馬蕭林、樊溫泉、魏興濤等諸位先生,對本書的成稿多有惠助,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博系徐燕博士幫助掃描了本書需要的圖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感謝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張獻忠先生以及其他諸位編輯,他們以其淵博的學識與辛勤工作,減少了書稿中的許多錯誤,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曹建墩
2009年11月1日于河南大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