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比經推例(簡體書)
滿額折

比經推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  價:NT$ 192 元
優惠價:8716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第一部分:從春秋三傳到舍傳言經 唐前春秋三傳各為專門之學,注家多至數十,唯公羊何休、左傳杜預、穀梁范甯三書完帙具在。何、杜、范注解本傳,往往兼采二傳為說:何氏解詁暗用左傳,杜預集解頗取公穀,范注多本何杜。三家雖采摭他傳,而能自守本傳傳義,不相擾亂。解詁猶能發明條例,前後相貫,最為精密。集解亦能據左氏以正公穀,辨舊史而章新義。孔、徐、楊疏,更能左右擷取,補苴罅漏(第一章)。 經解稱“屬辭比事,春秋教也”,謂夫子比次事理,發義于經文異同、詳略、有無之間。左傳舉事以明春秋,公穀比辭以明褒貶。春秋之所以書寫結撰,即三傳之所以傳經,何杜范之所以注經、傳,孔徐楊之所以疏經、傳、注。(第二章)。 “舍傳言經”起于中唐而濫觴于何鄭。究其根本,春秋一經,本有文同而事異,事類而褒貶異,褒貶同而文辭異的書法;三傳凡例,皆一以貫之,驗諸全經各處,總有齟齬不合。于是公穀有春秋一貶不再貶,事類從可知的解釋;左氏有春秋因承舊史,新義隨事而發的說辭。比經推例漸趨詳密,學者以三傳傳例皆不足以貫通全經,更推比經文,按諸舊史,取舍三家,一更為新傳(第三章)。 第二部分:從鄭注三禮到禮是鄭學 “三禮”之名,得于鄭玄,康成注訖,後人始能卒讀。黃季剛稱:“三禮中,周禮廣大,儀禮繁密,禮記紛錯,等之未有易治者”。鄭注則誠所謂“其所變易,灼然如晦之見明,其所彌縫,奄然如合符復析”。學禮者出而由戶,必循斯道。後儒于鄭注固多駁正,方法條例則一仍舊貫,沖遠每云“禮是鄭學”,信如斯言。推究鄭氏治禮,訓詁章句或因舊說師承,創通大義則以比經推例。 禮書簡奧幽微,非推比經文,反復周匝,不能發明其義;鄭注非特訓釋字詞,疏通文意,更能標舉經書差次比列、舉輕包重、據是言非、上下相照、平列對文諸例(第一章)。 儀禮縝密嚴栗,同篇則上下互文,各篇則彼此照應,或此詳彼略,或相兼乃具;且有尊卑、輕重、隆殺、吉兇之變,進取、逮下、屈申、不嫌之異。鄭注則排比上下,通連經、記,就經明例,據例通經(第二章)。周禮事項繁雜,前列敘官,繼以職文,官有主屬,職有互備;常事各官分掌,大事眾官同共;禮關吉兇賓軍,事見造圭左氏。鄭注內則通連“六官”,彼此相系;外則廣涉六藝,引經證經(第三章)。 第三部分:比經推例之經學意義 經文結撰書寫,時代相去未遠,文例多有相類,學者比經推例,系聯經文、發明經例、諸經互證,多能重證據實,言而有徵。“比經推例”雖不乏牽強之失,卻往往因經師未能備舉經文、貫通條例(第一章)。 注經所本,無非二端。一則師說家法、章句授受,所謂“因承”;一則比經推例、群經相證,所謂“推證”。東京師法家法沒而通儒之學興,學由“恪守所聞”、“莫敢同異”而至分析條理、綜該群經(第二章)。 《比經推例(漢唐經學導論)》的作者是馬楠。

目次

文獻綜述第一部分 從春秋三傳到舍傳言經 第一章 何杜范兼采二傳 第一節 孔疏主杜不主賈服 (一)賈服雜引公穀,自擾左氏 (二)杜注孔疏排公穀,兼排賈服 (三)杜預兼取公穀,不亂本傳 第二節 兼取二家,彌縫本傳 (一)何范兼取二傳 (二)徐楊彌縫公穀 (三)孔鐘采史言經 第二章 比經推例守傳言經 第一節 比經定例,據例說經 (一)公穀比經定例 (二)左氏發凡 (三)據例說經 第二節 就史言經,據經斷史 一(一)公穀不見國史,據經斷史 (二)左傳就史合經,以事傳經 (三)事不可考,須以經例斷之 第三章舍傳言經 第一節 何鄭分袒 第二節 經傳內證:屬辭比事 (一)三傳傳例辨析 (二)後學為新例以傳經 第三節 經史外證:引經證經 (一)五經相證 (二)史地相證 (三)義理相證 第二部分 從鄭注三禮到禮是鄭學 第一章 注疏通例 第一節 降殺以等,推次以當: (一)推差次以補經所未言、以明經所指、以為校勘訓詁 (二)推差次之例不本于鄭玄,毛傳先鄭許慎已用 (三)清人所推差次例” 第二節 舉輕明重,據非推是 (一)正向推論:舉輕明重,舉重包輕 (二)反向推論:據非推是,據有言無 第三節 上下相照,彼此互文 (一)上下相照例 (二)前後平列例 (三)彼此互文例 (四)具文省文例 (五)類比推論例 第二章 儀禮繁密:排比經記。發凡言例 第一節 排比上下 通連經記(上):詳略互明,相兼乃具 (一)經記相明 (二)同篇前後相明 (三)諸篇相兼乃具 第二節 排比上下 通連經記(下): (一)據同篇見隆殺 (二)據諸篇見尊卑 第三節 就經明例 據例通經 (一)傳記注疏發經例 (二)經例不合,則出注以說 (三)就經明例,據例通經 第三章 周禮廣大:參合六官通連五經 第一節 參合六官 (一)目凡主屬例 (二)尊卑差次例 (三)平列互文例 (四)通連相明例 第二節 通連五經 (一)儀禮 禮記 (二)五經傳記 (三)子史讖緯 漢宮 附:禮記紛錯:調和三禮 折衷諸說 (一)以夏殷禮當之 (二)以畿內畿外當之 (三)以特例當之第三部分 比經推例之經學意義 第一章 “比經推例”得失考 第一節 經文文本特征 (一)上下變文,前後相照 (二)經例貫通,就例求經 (三)五經相合,通連以證 第二節 經文易生岐解處 (一)經文簡奧,所指難明 (二)所比之經、所據之例難明 (三)經文相異,不能強合 第三節 “比經推例”運用之失 (一)妄生義例,牽合失當 (二)用例失當,拘例說經 第二章 師說相承 學尚通達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