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武士道(簡體書)
滿額折

武士道(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優惠價: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很多人喜愛軍事,深深為它吸引。因為軍事知識有著無窮的魅力,它展現了力量之美、科技之美、謀略之美。讀軍事,有利於我們瞭解歷史,認識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戰爭雖然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但同時也以其獨特的角度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強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微知匯系列:軍事世界》描述了各個軍事方面的知識,既包括軍事常識,也包括歷史上的戰爭與軍事人物,既介紹了各類兵種、軍事武器,還介紹了軍事著作、軍事地理、軍事情報、軍事心理以及一些軍事趣聞。通過《微知匯系列:軍事世界》讀者可以一覽古今中外軍事之大觀。.

作者簡介

文柯,又名鎮楷。致力於成功勵志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對成功者的制勝秘訣有著深刻的理解和體悟,出版心理勵志圖書多部。.

名人/編輯推薦

《武士道(全譯本)》編輯推薦:生活中,每個人無時不刻不在扮演著兩個角色之一:說服他人或被他人說服。在書里面有著最實用的談判和說服技巧,告訴你如何舌戰群英,如何做個萬人敵,如何使用攻心術,如何說話滴水不漏,如何成為推銷大師,如何因勢利導,如何靠勇氣獲勝,最終成為真正的談判和說服贏家。

寫一篇新渡戶博士新版著作《武士道》的介紹文章給世界各地的英語讀者,讓我感到非常高興。新渡戶博士給予了出版社選擇寫序人的自由,于是出版社就找到了幸運的我。我和作者相識已經15年了,而關于作者在這里論述的日本文化和本書的主題,我更是與之有著超過45年的淵源。
我第一次見到日本人是在1860年的費城,他們是來自江戶的日本使節們。對于這些異國人,我印象深刻,而他們當時堅守的理想和自己的處事準則就是我后來才漸漸理解的“武士道”。之后,我在新澤西州新布倫威克市拉賈斯學院教書,在那里我與來自日本的年輕人共同生活了三年。我是他們的老師,但我們像同齡人一樣相處快樂。大家在一起時會談到武士道,這讓我覺得它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
這些日本來的留學生在未來或許是他們國家的縣知事、外交官、艦隊司令、教育家或銀行家,不幸的是,他們之中有幾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威洛格羅夫基地長眠,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奉獻自己。我無法忘記的是那些臨終者在去世時的表現。當少年武士日下部生命垂危時,有人希望他在臨終之前皈依和獻身給高貴、偉大的上帝,但遭到了拒絕,他說:“我理解你們的主和信仰,不過我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他。”這個回答讓我永生難忘,它就像遙遠的日本島上最芬芳的花兒一樣,散發出了令人難忘的馨香。
那些日子里,我們常常比較日本和美國之間的不同,也互相開一些有趣的玩笑,甚至還會爭論彼此信奉的道德和理想,這時我總能感受到我的友人查爾斯?達德利?沃納常說的“傳教士的秘密答辯”是什么意思。的確,在日本和美國之間,無論是道德還是禮儀都是截然不同的。但這些不同就如點和切線的區別,它們并非本質上不同,并非如同日蝕、月蝕那樣風馬牛不相及。1000年前,日本的一位詩人在一個清晨路過池塘時寫了一首描繪露珠粘在衣袖上的詩,他寫道:“不必在意露珠,只需感受它的芬芳。”
我非常慶幸自己沒有成為井底之蛙。因為井蛙雖然沒有悲劇到深埋在地下的墓穴,但無知卻讓它的不幸比墓穴更深,讓它更遠離廣闊的大地之表。人們只有在看到彼此的不同時,才能談得上學術和文化上的了解與溝通。如果只認為美國的語言、道德、宗教、禮儀是高尚的,而無法看到其他民族的優點,這不就是無知的井蛙嗎?
1870年,我收到日本方面的邀請,前往那里向他們介紹美國公立學校制度體系和它的精神教育,因此有機會從東京到了越前國的福井。在那里,我親眼見到了活生生的封建制度,同時也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武士道。日本的禮儀——茶道、柔道、剖腹和在草席上的俯伏行禮、街道上的鞠躬行禮、佩刀和人際交往的禮法、恬靜友善的致意、極其鄭重的談話方式、技藝的規矩及保護自己妻子、仆婢、兒女的俠義行為等等——讓我了解了武士道確實是在封建制度統治下日本上流階層最普遍的信條和行動準則。武士道就像一個大學校,使生活在其中的少年男女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禮儀訓練。我親眼見到的這些正是新渡戶博士所接受的在腦海中根深蒂固的教育,也就是新渡戶博士在著作中闡述的東西。但現在,就如飄逝的芬芳一樣,日本封建制度也已經消失在人們視野之中了。即使最有力的解說者和最堅定的辯護者也無法不承認封建制度已經在日本結束。在新渡戶博士眼里,武士道就是一種飄逝的芬芳,它值得回味。而對我而言,武士道則更像是綠樹和紅花,需要尊重和欣賞。
新渡戶博士經歷過封建制度的滅亡,而封建制度正是武士道的母體。他接受過諸如我所親眼見到的日本社會里的種種教育,因此新渡戶博士對于武士道的論述——包括他的分析和概括,都是可信賴的。
博士文筆流暢,知識淵博,讓經過長達千年演變而成的武士道,以一種簡單、精練的方式,把日本民族歷代積累起來的文化精華展現在我們面前。
對日本人身上所具備的武士道力量與價值,需要通過對武士道的相關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只有從日本歷史中去挖掘,才能了解現在的日本人。不過困難的是,不僅是外國人,就連現在的日本人自己也很難再找到那些在封建制度中見到的文化現象。善于思索的研究者從日本過去所積累的精神財富中看到了現代日本的各種情態。擁有武士道涵養的人仍然在精神上感受著日本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封建制度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傳統文化仍然散發著它甘美的香氣,沁人心脾。武士道或許就如我們信仰上帝的人所信仰的:“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能結出許多粒。”
新渡戶博士有沒有把武士道過于夸大了呢?他自稱自己是“被告”,沒有資格質疑,只是負責回答問題而已。
其實,信仰的規律就是所有教義、信條、體系都隨著理想的發展而有所改變,只有在漫長積累之后,才能達到圓滿和諧。武士道不會在此規律之外。今天的武士道并沒有到達最后的頂點,它仍然很有生命力,它的最后結局也只會死在美與力中。
當日本正在選擇“走向世界”而與原有封建制度發生沖突時,封建社會中的武士道并不是一具不會腐爛的木乃伊,它還有自己依然鮮活的魂靈,它是給人類文明注入了活力。看看現在的日本,它在采納并同化了世界所提供的最美好東西同時,并沒有放棄本國的歷史和文明所孕育出來的美好東西。日本抓住了上天賜福于亞洲和人類的機會。
在今天西方人的生活中,無論是娛樂還是文化都有很多來自日本的因素;在自然科學、公共衛生、和平與戰爭的教訓方面,日本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本書作者對于武士道的論述,不僅是為日本文化和武士道辯護,而且讓西方了解日本同時能夠進行很多自我反思。
在日本,新渡戶博士可能是最善于把傳統武士道教育與現代日本的生活與活動、勞動與工作、手藝與腦力勞動、土壤耕作與修身養性相結合的人了。正是因為新渡戶博士尊重許多舊傳統,所以他才是一個新時代的真正建設者。從日本占領下的中國臺灣到京都,他是一個學者也是一個實踐者,他了解最新的科學又懂得最傳統的學術。
至于這本書,它為西方提供了重要的關于日本和東方的信息,也為將來東方與西方如何共處交流的問題提供了思路。歷史上總有多個不同文明,不過在未來世界里,各種文明可能會融合。東方(Orient)和西方(Occident)的現狀,現在正成為過去,雖然這個過程中充滿了非理性、暴力、侵略和痛苦而讓人難堪。但日本如今已經是東西方的中間人,它正在體現著東西融合的歷史進程。
在這一點上,新渡戶博士的角色正如他的國家。他學貫東西,了解過去和現在、東方和西方,簡直就是文明融合的執行人和調和人。博士長期以來信仰耶穌,因此不需辯解他對主的信仰是否忠誠。作為了解人類歷史和洞察社會為文明發展提供思路的學者,他必須把對宗教創始者和基本教義的虔誠與民族的、合理的、教會的狹隘說教之間做出區別,作者在序言中說各國都有自己的《舊約》,基督教只是將它們完善而并非破壞。在日本,基督教將不會再是舶來品,它會脫去西洋外衣,在孕育了武士道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與那里的空氣融合,化成這個國家的和風。
威廉?伊利奧特?格里菲斯

目次

第一章 軍事常識武裝力量軍事法規軍事編制軍事制度軍事後勤軍事領導體制軍隊裝備軍銜簡介我國軍區的劃分什麼是戰爭學發動戰爭的目的有哪些戰爭的形式有哪些第二章 兵種知識古代步兵分類古代騎兵分類古代偵察兵分類步兵通信兵工程兵合成部隊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第三章 軍事武器冷兵器熱兵器古代熱兵器盤點槍支家族盤點地雷家族盤點大炮家族盤點導彈家族盤點水雷家族盤點軍艦家族盤點飛機家族第四章 軍事著作《六韜》《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武經總要》《百戰奇略》《武經七書》《火龍神器陣法》《練兵實紀》《三十六計》《火攻挈要》《論持久戰》《五輪書》《兵法概論》第五章 軍事家白起李牧蒙恬項羽周亞夫楊堅耶律阿保機趙匡胤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秦良玉皇太極朱德劉伯承葉劍英彭德懷方志敏陳毅徐向前羅榮桓劉志丹彭雪楓亞歷山大愷撒屋大維查理大帝蘇沃洛夫華盛頓庫圖佐夫拿破崙一世巴頓戴高樂第六章 重大戰爭第七章 軍事地理第八章 軍事情報與軍事心理第九章 軍事趣聞.

書摘/試閱

第九章 武士道的永恒光輝——忠誠
封建道德中包含的很多德行都與別的倫理體系或其他制度下的道德觀念共通,但是忠誠的德行——服從并忠誠于上級和長輩——則構成了封建道德的獨有特點。忠誠是封建制度下各種不同階級之間關系得以維系的道德紐帶——即使是小偷集團也存在對費金效忠的準則。然而,武士對名譽的追求使忠誠獲得了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黑格爾對封建制度下臣子對君父的忠誠提出過批評,他認為這只是體現了對個人的義務而沒有體現對國家的義務,是一種不合理的束縛。但是,黑格爾的同胞——偉大的俾斯麥卻十分夸耀德國人對君主的忠誠美德。之所以有這種不同是有理由的。不過俾斯麥眼中的忠誠,只不過是歐洲漫長封建制度孕育下的騎士精神一直保留在普魯士民族的緣故。它并不是基于德意志文化的孕育,也不是德意志民族或德國的專有物。
美國人說“每個人都與他人沒什么不同”,愛爾蘭人還在此基礎上加了一句“而且比他人更優秀”,這些民族深信的平等觀念,或許會讓他們覺得我國國民那中絕對忠于主君是非常崇高的觀念非常不合理,雖然他們也承認我們的忠誠觀念“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好的”。孟德斯鳩曾經感嘆過,同樣一件事在比利牛斯山脈的一側是對的,而在另一側就是錯的。最近發生的德雷弗斯案件也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同樣的道理,在日本被人普遍接受的忠誠觀念,在其他國家也許并不被人稱道。只是這并不能說明我們的觀念就是錯誤的,或許這是因為西方國家忘掉了真正的“忠誠”觀念,或許是因為我們把忠誠的含義詮釋到了極致。
格里菲斯說,中國人最重視的德行是儒家宣傳的“孝”,他們認為服從父母是作為合格公民的首要義務,但在日本,德行中最為重要的是“忠”。這個說法是完全正確的。現在我就來講述一個讀者可能有些厭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莎士比亞式的“在故事中留下名字”“同式微的君主同甘共苦”的人。這個故事與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菅原道真有關。
菅原道真因為遭到嫉妒和讒言而被逐出京城,但是對手的迫害并沒有到此為止,他們希望斬草除根,因此策劃了誅滅他全族的計劃。最重要的搜查對象就是菅原道真未成年的幼子,最后發現,菅原道真的幼子被一個叫源藏的道真舊部下秘密藏在一個寺院私塾中。他們限定日期讓源藏交出幼子,但源藏的道德信仰不允許他這樣做,于是他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替身蒙混過關。
當源藏在寺院私塾中苦苦搜尋這個替身而無果時,一位器度不凡的母親領來了自己的兒子請求入學,這個孩子與源藏的少主人年齡相仿且容貌相似。了解了這一情況之后,這對母子果斷地做出了犧牲。在一間密室里,母子二人獻身祭壇,兒子獻出的是自己的生命,母親獻出的是高尚的心靈。儀式舉行也就決定了這對母子必須生離死別,源藏對于這一切表面上未露聲色,但卻暗暗下定了必救少主的決心。
期限來臨之日,源藏帶著自己的武士刀,把替罪羊的首級交給了負責檢驗的官員【松王丸】。源藏做好了最壞打算,假若被松王丸識破,他將一不做二不休,一刀劈了松王丸或立刻自裁以免受辱。松王丸仔細檢查之后,確認這是道真幼子的首級。
這天晚上的另外一家,也就是那對母子的家里,同樣不平靜。母親已經知道兒子的命運,她熱切地關注著自家的大門,希望傳來自己想聽到的消息。這個消息當然不是兒子能夠死里逃生,而是他是不是完成了效忠主人的使命。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她的公公是菅原道真長期照顧的人,而當道真落難流放后,她的丈夫不得已侍奉迫害道真的那些人,這一家人忠于菅原道真卻無以為報。因此自己的兒子如果能效忠于主人,即使付出悲痛的代價,也是一種光榮。巧合的是,她的丈夫因為了解菅原道真家族而也參與了檢驗少主首級的任務。這件事順利蒙混過去讓代替少主冤死的一家人悲喜交集,不過好在,自己的兒子死得十分光榮。翹首期待消息的母親終于放下了一直悲痛的心。
讀者或許說:“這是多么殘酷的故事!身為父母的人竟然為了拯救別人的性命而犧牲掉自己無辜的兒子!”但是,不要忽視了這個孩子自己也是自覺地、心甘情愿地去犧牲。這是一個替死故事,它與亞伯拉罕想獻上以撒的故事(《創世記》第22章)同樣著名,而且沒有人覺得后者是一個令人厭惡的故事。不論這兩個故事是由眼睛看得見的天使還是眼睛看不見的天使所賜予的,也不論這個故事是耳朵聽見的還是內心聽見的,總之,它們都是一種精神召喚,都承載了應該順從自己內心信仰的精神。
西方文化承認父子、夫妻中每個人的權利,所有個人都各有各的利害,因此,他們對家族所承擔的義務相對來說有所減少。武士道不是這樣,對于武士而言,家族和家族中每個成員利害都是一體的,渾然不可分離。武士道把家族利害同對家人的感情自然本能地、不可抗拒地聯結到一起。如果人與人之間僅僅憑借單純的本能之愛(動物也有的愛)而不是更多情感去為愛著的人死意義到底多大呢?
在《日本外史》這部偉大的著作中,賴山陽用痛心的語句記述了平重盛關于父親叛亂讓他內心掙扎的狀態。“忠則不孝,孝則不忠。”這種痛苦讓他最后選擇傾注心魂向上蒼祈死,因為他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純潔與正義不能并存的世界里解脫。
還有很多類似平重盛的人在道德與人情沖突中難以生存。我們能夠發現,莎士比亞也好,《圣經?舊約》也好,對“孝”這個觀念并沒有詳細地詮釋,東方則與之相反。不過,雖然如此,出現了忠孝不能兩全的局面時,武士道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忠誠。日本母親也是這樣教育她們的兒子的:要為主君犧牲一切。武士的妻女與寡婦溫德姆和她那有名的配偶一樣,在忠義面前,她們會毅然決然,毫不遲疑地讓自己的兒子、丈夫沖向戰場。
亞里士多德和近代幾位社會學家都認為國家是先于個人而存在的,個人只是國家的一部分和其中一分子,因此,在國家面前,個人就應該為國家或為國家的合法掌權者貢獻自己。武士道同這樣的看法一致,個人與國家或國家的主人相比,自然要服從后者。蘇格拉底在《克力同》中闡述他逃亡與國法相悖時說了這樣的話:
你本是在我的卵翼下誕生、撫養且受教育的,而你竟敢說你和你的祖先都不是我們的兒子和仆人?
對日本人來說,這些話并沒有什么不正常。因為很早之時,武士道就是持這種觀念的。只不過,我們的國法和國家是通過具體的人來體現的,而我們“忠”的觀念就是從這個政治原理中產生出來的倫理。
我也了解一點斯賓塞先生的“政治服從——忠誠——只有過渡性職能”的說法,可能他說的是對的。當日之德當日足矣。我們依然會重復這種理念。況且,所謂“當日”是一段很長的時期,就像國歌唱的“直到小小的石頭成為長滿苔蘚的大巖石”。
其實在民主國家英國的國民中,也存在著忠誠的道德,就像鮑特密先生最近所說:
對于單個人和他的后裔表示忠誠,是源于日耳曼人祖先對自己首領的那種感情,這種淵源或多或少流傳到了現在,演變至今就是他們對君主血統的深厚忠誠,而他們對王室的愛戴就是這種忠誠的表現。
斯賓塞先生作了一個預言,他說,對自己良心忠誠將會取代政治服從。如果斯賓塞先生的預言最終實現,那么高尚的忠誠精神及對忠誠品質的尊敬會消失嗎?日本人的服從在改朝換代和不同人物身上轉變,但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主人有不忠誠的地方。不論這個主人是曾經的臣民還是現在掌握大權的主君,忠誠都是不會改變的。一些陷入歧途的斯賓塞弟子在前幾年曾經挑起了引起日本知識界恐慌的愚蠢爭論。他們對皇室的忠誠擁護太過,以致責難基督徒效忠天主的誓言而認為基督徒是大逆不道的危險勢力。這些人擺出了詭辯論的架式和煩瑣迂闊的言論咄咄逼人。他們根本不能理解在特殊情況下“侍奉二主但彼此都不背叛”“把凱撒的東西還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還給上帝”,看看蘇格拉底,他在對神明的忠誠方面沒有任何讓步,毫不猶豫地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他同樣忠誠于“主人即國家”的信念,這兩種忠誠并不矛盾。他終究還是生則忠于自己的內心,死則忠于國家尊嚴。
武士道并不是要求我們的良心從此麻痹,成為主君的奴隸。托馬斯?莫布雷的一首詩可以充分表達武士道對于忠誠的真實看法:
尊敬可畏的君主呵,我將把自己奉獻到您的腳下,
我的使命唯您的命令是從,但我不會讓恥辱近您的身,
獻出生命是我的義務,即使我死去,
也不能將墓碑上永遠鐫刻的芳名——
交給不惜自己名譽的人使用。
因為主君反復無常或妄念邪想叢生,而企圖違背良心頓生叛心的做法,武士道是不能認同的。這些人只會被鄙視為“佞臣”,即通過卑鄙手段和陰險狡詐、阿諛奉承獲得好處的奸徒;“寵臣”也是其中一類,他們靠卑躬屈膝、隨聲附和來博取主君寵愛。這兩種臣下就是伊阿古所說的:一種是“卑躬屈節,唯命是從,甘心套著那鎖鏈,出賣自己的一生,活像主人的驢子”;另一種是“表面上裝得忠心耿耿,骨于里卻是處處替自己打算”。如果自己的意見與主君意見相左而發生矛盾或產生分歧,那么忠誠的體現就是像輔佐李爾王的肯特那樣,想盡辦法勸諫糾正主君的錯誤。若是主君頑固堅持自己的謬誤而臣子冒犯了主君,那么忠誠的武士只是等待主君如何處置自己。這種時候,武士們通常會以血濺自身以表示諫言的忠誠,以此向主君的良心做最后的申訴。
武士教育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侍奉主人,而追求的則是武士階級的光榮名譽,這就是武士形成的基礎。

第十二章 武士的選擇:自殺及其復仇
武士道中的自殺制度又被稱為“切腹”。關于切腹和復仇的兩個制度,已經有很多外國作家對此進行了比較詳細地論述。
先說自殺。此處的自殺只是指武士道中的自殺制度,我的考察范圍只限定在切腹或者剖腹,俗稱剖肚子(harakiri)。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剖腹就是用刀剖開自己的腹部而死。初聽到這種自殺辦法的人肯竟會尖叫:這是一種多么愚蠢的行為!外國人會認為這種行為非常愚蠢,但如果是一個認真研究過莎士比亞的人,或許不會覺得這是一種難以理解的行為。莎士比亞借布魯圖之口說:
你(凱撒)的靈魂已經顯現,請用我的劍刺進我的腹部吧。
另外,有一位現代英國詩人,在《亞洲之光》這一作品中提到,利劍刺穿了女王的腹部。沒有人指責這些詩句是野蠻或不顧禮儀的。還有一個例子,在熱那亞的羅薩宮中,古爾基諾所畫的伽圖之死記述了一件什么事?一把利劍深深地刺進了伽圖的腹部!可是,凡是讀過艾迪生讓伽圖唱的“絕命歌”的讀者,都不會認為伽圖是愚蠢的。
剖腹的自殺方式可以讓日本人想到最高尚的行為和最動人的哀情。對于剖腹我們不會覺得愚蠢,也不會否定這種方式。道德精神總是具有強大的力量,正因為德行、偉大、安詳的轉化力,才使人最消極的死亡具有了崇高性,并讓死亡成為新生的象征。這令人感嘆,就像君士坦丁大帝所看到的標志【十字架】一樣,如果它沒有道德精神,也不可能征服世界。
在我國國民心中,切腹之所以是合理的,不僅因為這種行為可以與高尚的道德聯系到一起,還在于它具有其他合理性。為什么會單單選擇腹部?因為古代解剖學知識相信,這里是靈魂和愛情的歸宿。摩西曾記下“約瑟為其弟而(心)腸如焚”【《創世記》四三之三○】;大衛祈禱主別忘了他的“腸子”【《詩篇》二五之六];以賽亞、耶利米包括古代傳說中的其他通靈者都提到過腸“鳴”【《以賽亞書》一六之一一】或腸“痛”【《耶利米書》三一之二○】。閃米特人則把肝、腎及周圍的脂肪看成感情和生命的歸宿之處,這些西方文獻也能說明流行于日本人中間關于靈魂寓于腹部的信仰是合理的。而“腹”這個詞所包含的意思比希臘語的“phren”或“thumos”的含義更廣,不過像希臘人一樣,日本人也是認為人的靈魂只是寓于“腹”的某一處位置。
人們以為只有古代民族才會有這種奇怪想法,事實并非如此。現代最優秀的哲學家之一——法國人笛卡爾認為靈魂存在于松果腺,并把一個在解剖學還不太清楚而在生理學上意思明確的“ventre”【腹部】這個詞,解釋成為勇氣的意思。另外,法語中“entrailles”【腹部】這個詞也表示愛情、憐憫的意思。類似這樣的信仰不能簡單看成是迷信,與把“心”當成所有感情源泉的觀念比起來,笛卡爾的說法更為科學。
現代醫學中,神經學專家談到了“腹部腦髓”“腰部腦髓”等說法,認為這些地方的交感神經中樞能夠在精神作用下受到刺激。如果這種說法是成立的,那么日本人的剖腹邏輯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我把自己的靈魂呈現出來讓您評判,您看看我的靈魂是不是清白的。”
不要誤解我這是在提倡或贊同自殺。從武士道的精神來說,對名譽的極度重視就是自絕生命的唯一理由,因為這不是生死的問題,而是捍衛名譽的問題。
死是身敗名裂時的唯一解脫,
死是擺脫恥辱的可靠隱蔽所。
多少人在讀到加思這首詩時感情上會有同感而愿意把自己的靈魂交給幽冥!一死了之是武士道解決有關名譽問題時的一把鑰匙,如果因為名譽受到侵犯,與其等死(比如受到主君法令的制裁等等)不如自己主動去死,因為這是武士捍衛名譽的光榮。
我相信,即使是珍愛生命的基督徒,在面對伽圖、布魯圖、佩特羅尼厄斯和其他許多古代偉人結束自己生命的崇高態度時,也會誠實得表達出欽敬之情。難道西方哲學的鼻祖【蘇格拉底】不能說成是半自殺嗎?他是完全有機會逃掉的,可還是選擇了服從國家的法律——而且,他很清楚這是一個在道德上錯誤的法律——當蘇格拉底親手接過毒酒杯,甚至還用手指輕蘸了幾滴毒酒灑在地上祭奠神靈時,這難道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自殺嗎?審判官對他的判決是強制性的:“你必須死,而且要用自己的手讓自己死”。如果說自殺的含義就是“用自己的手讓自己去死”,那么蘇格拉底就是是死于自殺。不過,沒有人會覺得蘇格拉底犯下了沒有珍惜生命的罪惡,只有他的學生柏拉圖痛恨自殺行為,所以他從來不想承認自己的老師是一個自殺者。
現在讀者已經知道,武士的剖腹自殺不能只看成一種自殺方式。它是一種制度,是封建時代在法律和禮法上有根據和背景的制度。在封建時代,剖腹被武士用來抵罪、悔過、免除恥辱、救贖朋友或證明自己忠誠。當剖腹以主君旨意的形式被賦予法律刑罰意義時,它是在一種莊重嚴肅的儀式下完成執行的。這絕對不同于感情沖動、盲目、草率的輕生行為,輕生是任何人都不應該有的愚蠢行為,而武士自裁是經過了洗煉對自己的信仰有一個交代的行為,它適合于武士,卻不適合普通的我們。
武士自殺的儀式現在已經被廢除,但我還是想描述一下,以讓讀者了解這一制度。關于這一點,已經有人做出了更為詳細的研究,不過鑒于讀過這項研究著作的人不多,我將在這本書中用較詳細的摘引說明這個問題。米特福德和他著作《舊日本的故事》中,通過某一罕見的史料,描述了剖腹理論,并在理論之后,記載了一個他親眼所見的實例:
行刑地點在一個寺院正殿,我們(七個外國驗尸官)在日本驗尸官的引導下來到這里。這里景象森嚴。正殿屋頂由黑色木柱高高支撐著,天棚上懸掛著寺院所獨有的巨大金色燈籠和一些其他裝飾。一個三四寸高的座席就安設在高高的佛壇前面的地板上,上面是鋪著紅色線毯的新榻榻咪,看上去十分漂亮。在不遠處,從高高的燭臺上發出神秘而昏暗的光,這足以讓人看清楚整個執刑過程。高座左邊是七個日本驗尸官,我們七個外國驗尸官則坐在高座右邊,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人。
幾分鐘的不安和緊張等待之后,一身麻布禮服的瀧善三郎走進了正殿。他32歲,器宇不凡,身材魁梧。在他身邊是一個斷頭人和三個身著金色刺繡無袖罩衣的官員,他們是陪伴瀧善三郎的人。必須澄清一下,這里的斷頭人,與英語中所謂的“executioner”(行刑人)并不是一回事。他的任務是“紳士”的任務,一般是由罪人的親屬或朋友來擔當,斷頭人與罪人之間并非行刑人和罪人的關系,倒更像是服侍者和主人的關系。擔任瀧善三郎斷頭人的是他的弟子——一位劍術高手,是從瀧善三郎的幾位朋友中挑選出來的。
瀧善三郎,在左邊斷頭人的陪同下,緩慢地來到日本驗尸官旁邊,兩人一起向驗尸官行禮,驗尸官也恭敬地答禮;然后再到外國人這邊,同樣,甚至是更加鄭重地行禮,我們也以恭敬的答禮回報他們。然后瀧善三郎平靜地、悲壯地登上高座,面對佛壇進行了兩次跪拜,之后,他背向佛壇,端坐在紅色線毯上,他的斷頭人就蹲在他的左側。
此時,其中一個陪伴人把用白紙包著的脅差放到三寶——向神佛上供時用的一種帶底座的方形木盤——上,走到瀧善三郎前面。脅差就是日本人經常佩帶的短刀或匕首,長有九寸五分,刀尖和刀刃十分鋒利。這個陪伴人先向瀧善三郎行禮,然后就把三寶遞給了他,他十分莊重地接過三寶,雙手舉到自己頭頂之上,然后放到自己面前。
瀧善三郎又一次鄭重行禮之后,他以一個帶著痛苦招認者才有的感情和躊躇的聲音,面不改色,態度堅決地說道:
“只是我一個人,莽撞錯誤地下達了向在神戶外國人開槍的命令,當他們要逃跑時,我再次命令部下開槍。對此造成的罪孽,現在由我一個人來擔當,謹剖腹。勞煩各位檢驗,辛苦了。”
之后,再一次行禮。瀧善三郎將自己的上衣褪到系帶那里,腰部以上裸露出來。因為高貴的日本武士都是向前伏地而死,所以按照常例,為了不讓剖腹后的自己朝后仰面而倒,他小心地把兩個袖子掖進膝蓋下面。沉思了一會兒,他便堅定地拿起放在自己面前的短刀,好像有些依依不舍地注視著它,或許這是在集中自己臨死前的最后念頭,但這一切都很短暫,他快速地將短刀深深刺入左腹,慢慢地拉向右腹,再拉回來,稍微向上一劃。盡管這是極為痛苦的動作,但是瀧善三郎的面部饑肉一動不動。然后他拔出短刀,將身子盡力屈向前面,伸出脖子。直到此時,那種痛苦的表情才在他臉上閃過,但沒有一點呻吟之聲。
一直在他身旁蹲守、紋絲不動地看著這一切的斷頭人,此時緩慢站起,高高舉起武士之刀。一瞬間,刀光一閃,一名武士就這樣身首異處。
周圍是死一樣的寂靜,只有鮮血涌出的聲音。這顆頭顱的主人直到剛才都是一個勇猛剛毅的武士!真恐怖。
斷頭人匍匐行禮,用早已準備好的白紙將刀擦拭干凈,然后從高座上走下來,也帶走了那把經過武士血液浸染的短刀——這是砍頭的證據。
兩個朝廷官員從他們的座位上離身來到外國驗尸官面前,通告我們說瀧善三郎的刑罰已經沒有任何拖延地執行了,請去檢驗……
我們離開了寺院。
至于在我國各種著作或親歷者的敘述中,關于剖腹的情景屢見不鮮。現在只舉一個實例就能夠說明了。
為了報父仇,24歲的哥哥左近和17歲的弟弟內記準備刺殺他們的仇人德川家康,但他們剛剛潛入軍營就被人發現而被捕了。于是他們全家,包括還不滿8歲的最小弟弟八麿都受到牽連,將被處死。德川家康對這兩個青年能有這樣大的勇氣非常贊賞,因此要讓他們以光榮的方式死,他們的弟弟八麿也受到了同樣對待。于是,兄弟三人被帶到用來行刑的寺院。當時一個在現場的醫生把這件事記錄在了自己的日記上:
兄弟三人并排坐在走向死亡的席位上時,左近對幼弟八麿說:‘你先剖腹吧,這樣我就可以看到你有沒有剖錯。’八麿回答,他從未見過剖腹,希望哥哥能給自己做示范,然后自己就可以正確剖腹了。哥哥含著淚微笑著說:‘你說得對,你很堅強,不愧是父親的兒子。’八麿于是坐在了兩個哥哥中間。左近將短刀刺進左腹,并對八麿說:‘懂了吧?不能切得太深,否則就會向后倒,武士死時應該把雙膝跪好向前俯伏。’內記也同樣將刀切近自己的腹部,然后對弟弟說:‘眼睛要睜開,否則就會像女人一樣,好像害怕似的。就算刀停下了,或沒有氣力了,還是要勇敢地把刀拉回來。’八麿看著兩位哥哥的示范,在兩個哥哥都咽氣之后,也鎮靜地脫去上衣,像他的哥哥們一樣剖腹自殺。
剖腹既然被當成一件光榮的事,因此也就被人們濫用在了一些不該用的地方。頭腦發熱的青年們為了這份榮譽加身,因為一些不合理的小事,或根本不值得去死的理由,便像飛蛾撲火一樣死去。因為混亂和荒謬的理由,武士剖腹的行為比進入修道院逃避末世的修女還要多。人們誤認為與榮譽、道德相比,生命是沒有價值的。最可悲的是名譽被很多人玷污了,已經不再純粹,常常被打了折扣。所以,很多人白白犧牲性命,卻永遠不能了解死后的事。
但是,剖腹的榮譽并沒有讓武士失去理智,真正的武士把那些急于赴死或以死求媚的行為都看作是卑怯的表現。一位典型的武士,屢戰屢敗,被對手窮追不舍,從野地到深山,從森林到巖穴,刀已經卷了刃,弓已經斷了弦,箭簇也早已用完,只剩下自己一人和轆轆饑腸,他無奈地藏在陰暗的樹窟之中——就像那位最卓越的羅馬人【布魯圖】的窘境,他不是在菲利皮絕望地自刎了嗎?——可是這位武士仍然認為就這樣沒有價值的死去是懦弱無恥的表現,于是他用近乎基督教殉教者的意志寫出了下面的詩句來勉勵自己:
所有憂傷的事盡管放馬過來吧!
這將考驗我到底擁有何種力量。
這就是武士道教育意義所在,憑著超乎常人的忍耐和積極心態來對抗面臨的災禍和困難,并且用自己的意志堅持到底。就像孟子論述的: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武士的榮譽不是為了求死,而是執行天道,在實踐自己使命的過程中若是不行“需要生命的付出”,那才是真正的名譽。相反,逃避上天賦予的使命而選擇一死了之,就是卑怯懦弱的!托馬斯?布朗爵士在《醫學宗教》中敘述了一段與我國武士道教育總是強調的相一致的話。他說:
不畏懼死亡是勇敢的,但如果生不如死時,仍然選擇活下去才是真正的勇敢。
17世紀時,日本一位有名和尚說過一句諷刺武士的話:
平日里能說會道卻從來沒有舍生取義想法的武士,到了關鍵時刻,一定會逃避。而一旦在內心中下定決心,自己將為道義犧牲的武士,不論是‘真田的槍’還是‘為朝的箭’,都不能穿透他的心臟。
這些話不是已經說明,我國國民在精神道德境界上與那個許愿“為我而失去生命者得救了”的大建筑師【耶穌基督】建筑的美好世界之門已經很接近了嗎?雖然,總有一些人在尋找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信仰者之間的差別,并為這種差別擴大而努力嘗試,但還是有很多證據顯示,人類在道德上的一致性是無法完全否認的。
武士道的自殺制度,確實有濫用的地方,但是我們也要清楚這種制度并不是沒有道理和野蠻的,它并不是滅絕人性的恐怖制度。
現在,讓我們再來考察一下從自殺制度中派生出來的姊妹——報復制度,或稱為報仇或復仇制度。看一看武士道的復仇制度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特點。
對于這個問題的處理,我想可以用簡單的話來說明。因為復仇制度——或者不稱其為“制度”而稱之為“習慣”——以往在一切民族中都出現過,而且到了今天也仍然存在。比如現在仍然能夠見到的決斗和私刑就是復仇習慣仍然存在的證明。
最近就有一個美國軍官為了替德雷弗斯報仇,要求同埃斯特哈茲決斗的事。在法律并不健全和沒有刑事法庭的時代,社會秩序的維持需要家族血緣和人情支持。殺人并沒有被人認為犯罪,但為親屬的復仇卻遏制了犯罪者肆無忌憚。就像在沒有婚姻制度的社會中,通奸不會被人認為是一種罪過,而情人的嫉妒會使得更多女子免于失貞一樣,復仇在一定程度上使社會秩序得到了維持。奧賽里斯問荷拉斯什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后者的回答是:“替父親報仇”——對此,日本人應該還會要加上一句:“為主君報仇。”
復仇中也存在著正義的一面。對于復仇者來說,他們的邏輯是:“我的父親沒有理由殞命,殺我父親的人是在作孽,是違反天理的。如果父親有什么遺愿,那一定是懲罰傷害他的人。所以天理的要求是不能繼續讓此人造孽,父親的要求是不能寬恕這個可惡的人,因此為父報仇是父親的意志,是天的意志。必須親自復仇,父親的血因為仇人而流,而我是父親的骨肉,身體里是父親的血,是父親生命的延續,所以我有義務必須讓殺人者流血。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這是一個簡單可笑的邏輯,但是,哈姆雷特也是這樣的邏輯。雖然它簡單可笑,卻仍然能體現出人類天生的正義感和平衡感——“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對于復仇就好像數理中的方程一樣,直到兩端相等,否則總是一個錯誤。
在猶太教中,或者在有涅墨西斯的希臘神話中,把復仇交給了超人去完成。這種幻想是無法讓武士道認可的,所以武士道便以一個復仇制度來保證一種倫理公正,使普通法律無法解決的事通過復仇來解決。
47名武士的主君被判死罪,武士們沒有上訴的上級法院,但忠義的理念又使他們不能對自己的主君見死不救,于是他們選擇了復仇。這是為了自己的忠義,為了替主君討還公道。雖然他們最終被定罪了,但民眾們卻站在了道德一邊,所有人都不承認政府對47名武士的判罰,就這樣,47名復仇的武士與他們在泉岳寺的墳墓一起,被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中國的老子主張以德報怨,但同為中國圣賢的孔子卻主張用正義還擊不明就里的人【以直報怨】,很顯然,武士更傾向于孔子的聲音。不過,武士道同樣認為,只有為長輩和君上復仇才是正當的。如果是有人傷害了自己或自己的妻子不幸被殺而去進行復仇,那就不被人認可了,此種情況只有忍受和寬恕。因此,漢尼拔要為祖國復仇的誓言是可以得到武士認同的;而詹姆士?漢密爾頓將妻子的墓土攜帶在身以永遠激勵自己向仇人攝政默里報愛妻之仇,則只能被武士輕蔑。
隨著法律制度完善,剖腹和復仇制度已經完全沒有繼續存在的理由。今天我們已經不會再發現一個美麗少女喬裝改扮去追蹤害死她父母的仇敵這種羅曼諦克的冒險故事,也不會再出現襲擊一個宗族仇敵的悲劇。像宮本武藏一樣的游俠人生,在今天只是塵封的往事了。法律將取代道德成為社會秩序的最重要維系者,搜索罪犯的任務由紀律嚴明的警察去執行。所有非法之舉,會在整個國家和社會努力之下盡量得到匡正。因為正義能夠得到維持,所以復仇就已經顯得多余了。但理解復仇時,不能簡單把它歸結為——如一位新英格蘭神學家所評論的那樣——只是“一種希望用犧牲者的鮮血來滿足自私欲望而培育出內心渴望”的野蠻行徑,如果這樣理解,復仇還會到今天沒有被徹底根除嗎?
雖然剖腹制度和儀式也已經是過眼煙云,不過我們還會常常聽到這種行為。而且,只要我們沒有忘記歷史,剖腹制度在今后也會仍然聽到。如果今后還不斷有人自殺,他們采用的自殺方式肯定是那些偏向于無痛楚而又不會花費太多時間的方法,武士道的自殺方式只會越來越傳奇。但是,在這么多種自殺方式中,莫塞里教授應該不得不承認剖腹形式的特殊和莊重吧?他曾說:
“100個自殺者中——那些用最痛苦的方法或長時間苦楚進行自殺的人——有99個是因為偏執、瘋狂或病態的興奮而使神經錯亂導致的。”
我們看到了,武士道的剖腹自殺沒有任何偏執、瘋狂或興奮,反而是需要極其冷靜的態度才能完成漂亮的剖腹。斯特拉罕博士認為自殺可以分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兩類,武士道的剖腹顯然就是合理性自殺的最好例子。
無論是自殺或是復仇這樣的血腥制度,或者是武士道的其他內容中,似乎都向我們展示了在武士道籠罩下刀劍對武士生活的重要意義。武士之中有句名言說:刀乃武士之魂。現在就來看看武士道中的“刀”到底有什么標志性意義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