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滿額折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臺灣建築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臺灣建筑史》內容簡介:臺灣的建筑史因其獨特的地理與歷史條件,可以作為小區域的文化史或者藝術史的范疇來研究。《臺灣建筑史》作者以時間為軸線,講述了從史前時期開始,直至21世紀初期臺灣建筑的發展變化,并且結合建筑實例,對相應時期建筑的特征做了詳盡的分析解讀。

作者簡介

作者:(臺灣)李乾朗

李乾朗,臺灣臺北淡水人,1949年生于北市大稻埕,1972年畢業于中國文化大學建筑與都市設計學系,歷任建筑師事務所設計師、建筑師雜志主編及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1978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金門民居建筑》,此后陸續出版《臺灣建筑史》、《臺灣近代建筑》、《十九世紀臺灣建筑》、《二十世紀臺灣建筑》、《古跡入門》、《臺灣古建筑圖解事典》、《臺灣寺廟建筑大師——陳應彬傳》及《溪底派大師——王益順傳》等書。近年以著述、教學及文化資產咨詢、審查工作為主,并推動兩岸建筑交流及擔任新加坡古跡修護顧問。現任教于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文化大學建筑及都市設計系;主授臺灣建筑史、中國建筑史、傳統營造技術等課程。出版著作六十余種,研究報告五十余種,建筑相關論述一百六十余篇。著作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鼎獎等。

名人/編輯推薦

《臺灣建筑史》內容全面,配有生動形象的建筑圖片,對讀者了解臺灣建筑史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目次

第1章史前時期的臺灣建筑1
第1節考古出土推測的古建筑2
南島語族的建筑/2
聚落選址/9
第2節原住民諸族的建筑10
原住民建筑的特色/11
原住民建筑的外在影響因素/20
第3節平埔族的建筑21
17世紀的平埔族聚落/21
平埔族善用竹材/22
從清代文獻中所見的原住民建筑/24
第2章 17世紀荷蘭與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筑
第1節荷蘭人在大員的建設28
澎湖風柜尾的紅毛城/28
荷蘭人建設大員市街/29
荷蘭人建造小堡拱衛大員市區/34
荷蘭人所用的建材/36
第2節 荷蘭人在臺灣北部的建筑37
古地圖描繪的荷蘭時期臺灣北部的建筑/37
淡水紅毛城的創建/37
西洋城堡的設計原則/40
第3章 18世紀的臺灣建筑
第1節18世紀的臺灣建筑背景44
墾拓的競爭與筑城/45
第2節 匠派風格差異浮現51
精致化的建筑裝飾/53
第3節 建筑實例54
臺南水仙宮7(1715年)/54
鳳山縣舊城(1722年)/55
新莊媽祖慈佑宮(1731年)/59
彰化關帝廟(1734年)/60
臺南三山國王廟(1742年)/60
彰化孔子廟(1745年)/61
臺北五股西云寺(1752年)/62
彰化圣王廟威惠宮(1761年)/63
彰化元清觀(1763年)/64
鳳山龍山寺(1764年)/65
淡水福佑宮(1796年)/66
第4章 19世紀的臺灣建筑69
第1節19世紀的臺灣聚落與城鎮70
行政區劃分趨細,社會外弛內張/70
泉人聚落多呈線性,漳客聚落多呈網式/72
分類械斗與筑城風潮/75
第2節 19世紀臺灣的宅第80
漳泉客的居住文化/80
地方豪強崛起,興建大宅第/82
第3節 19世紀臺灣的園林發展88
人工堆砌園林假山/88
道光朝為臺灣園林的高峰期/91
第4節 19世紀臺灣四大名園95
臺灣園林建筑的設計特色/99
第5節 19世紀臺灣的教化事業101
筱云山莊的藏書軒/101
第6節 19世紀的臺灣寺廟102
玄色審美觀的興起/102
第7節 19世紀末臺灣近代建筑的曙光104
近代建筑之濫觴/104
橫跨兩世紀的宣教師洋樓/110
劉銘傳新政時期的軍事、交通及商務建筑/112
臺北機器局為現代化的重要宣言/114
第8節 清代建筑實例116
屏東六堆天后宮(1803年)/117
宜蘭昭應宮(1807年)/118
高雄鳳山鳳儀書院(1814年)/119
臺北艋舺清水巖(1817年)/120
淡水鄞山寺(1823年)/121
彰化馬興陳益源大宅(1859年)/122
臺中霧峰林宅(1862年)/124
桃園大溪李騰芳舉人宅第(1865年)/126
臺中豐原呂宅筱云山莊(1866年)/128
屏東萬金天主堂(1869年)/130
彰化節孝祠(1873年)/133
臺中潭子摘星山莊(1875年)/134
高雄打狗旗后炮臺(1876年)/136
淡水牛津理學堂大書院(1882年)/137
臺北府天后宮(1888年)/139
新莊廣福宮(1888年)/140
彰化永靖陳宅余三館(1891年)/141
第5章20世紀前半葉的臺灣建筑
第1節 日治時期的建筑144
盛行新古典主義建筑/144
美國的影響浮現/146
興亞式與帝國冠帽式/147
第2節 日治時期的主要建筑師151
日治前期/151
日治后期/153
第3節 20世紀20年代傳統寺廟的復興158
第4節 20世紀30年代頗受歡迎的藝術裝飾風格162
水泥的運用與裝飾技術/163
臺灣第一代的洋樓匠師/165
第5節 建筑實例169
臺北總督官邸(1901年)/170
臺北西門紅樓市場(1908年)/172
臺北水源地唧筒室(1908年)/174
淡水埔頂牧師樓(1909年)/175
臺南地方法院(1912年)/175
新竹火車站(1913年)/177
臺中州廳(1913年)/177
北投溫泉公共浴場(1913年)/177
圓山別莊(1914年)/179
臺灣博物館(1915年)/181
臺北州廳(1915年)/182
臺南州廳(1916年)/183
臺中火車站(1917年)/185
臺灣總統府(1919年)/186
淡水婦學堂(1920年)/187
臺北專賣局(1922年)/187
淡江中學八角塔(1925年)/188
高雄前金玫瑰圣母堂(1928年)/190
臺北郵局(1929年)/190
臺北放送局(1929年)/190
淡水禮拜堂(1932年)/191
臺北土地銀行(1933年)/192
臺灣司法大廈(1934年)/193
臺北公會堂(1936年)/194
臺北第三高女(1937年)/194
臺北電話局(1937年)/195
臺北臺灣銀行總行(1938年)/195
高雄市役所(1939年)/196
臺北市役所(1940年)/197
高雄火車站(1941年)/198
第6章 20世紀后半葉的臺灣建筑
第1節 戰后的新鎮規劃202
第2節 二戰之后影響臺灣的建筑思潮203
第3節 20世紀60年代的建筑205
第4節 20世紀70年代的古跡保存運動208
國際化與科技化的省思,以及鄉土意識的萌芽/209
林安泰古厝建筑從專業角度簡介/210
林安泰古厝保存失敗卻成為保存運動之濫觴/211
第5節 受到鄉土自覺運動影響的墾丁青年活動中心212
第6節 近代建筑的修護與再利用213
閑置空間再利用蔚為風潮/214
第7章 21世紀初的臺灣建筑
第1節 臺北101大樓造型的淵源220
第2節 高科技建筑與地域文化傳統的契合222
第3節 跟上世界主流思想的都市設計224
第4節 當代建筑的代言者225
融入東方哲學的建筑師──李祖原/225
追尋根本的建筑師──姚仁喜/226
第5節 建筑實例227
南投民和國中與國小(2001年)/227
南投中臺禪寺(2001年)/229
臺北信義計劃區人行天橋(2005年)/230
高速鐵路新竹車站(2006年)/231
臺中寧靜海辦公大樓(2007年)/232

書摘/試閱



彰化孔廟晚于臺南孔廟,其建筑用材及做工卻優于臺南,反映了18世紀臺灣官建廟宇的最高水平。最前面的照壁、泮池與登瀛橋于20世紀日治初期因拓路而遭拆除,下馬碑被移至欞星門內一側。彰化孔廟的建筑頗為講究,特別是大成殿采用歇山重檐,四面走馬廊,殿身三開間,副階一圈環繞。架內為“三通五瓜”棟架,所用瓜筒碩大,副階的木雕極為精美,柱礎為青石,與白石所雕龍柱對比明顯。殿前站臺圍以石欄,臺前設九階,中置蟒龍御路。大成殿原不設格扇,為“敞堂”式,內外連為一氣。臺基以磚砌出萬字盤長及壽字紋,裝飾至為典雅,為臺灣建筑史上罕見之例。大成殿的屋頂構造出現“飛椽”,及檐口有兩層桷木,亦為臺灣僅存的孤例,此種做法可能為福州方面的影響。
另外,崇圣祠的棟架屬于潮州派,其瓜筒呈圓球形,二棋之間省卻斗,推斷應出自潮派或漳派匠師之手。考慮彰化城內諸如元清觀正殿及威惠宮皆有潮、漳建筑特征,可能雍正初年創建孔廟時,為匠師競技的產物,也是臺灣最早出現“匠藝拼場”的實例。彰化孔廟大成殿內仍保存數方清代皇帝所賜的巨匾,其中最早的為雍正帝御筆“生民未有”,其次為乾隆帝的“與天地參”,字體雄渾,為彌足珍貴的文物。
臺北五股西云寺(1752年)
五股西云寺位于臺北盆地西邊觀音山麓,可以俯瞰淡水河,是一處形勢風光絕佳之地,古時也稱獅頭嶺,初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當時客家移民所捐建,主祀觀音菩薩,寺后有泉水涌出,被稱為靈泉。建筑格局較為簡單,裝飾亦不多,具樸素之美。它只有一座主殿,左右各一列護室,略如一座農村三合院民宅。
西云寺創建時期的臺北盆地西邊多由客家移民開圳墾拓。乾隆年間的觀音山有兩座重要的佛寺,山腰上者為內巖,稱為凌云禪寺,山腳下者為外巖,即西云寺。寺的環境清幽,吸引僧人駐留。但至道光年間,被閩粵械斗波及,客家人退至桃園臺地的中壢、龍潭附近,西云寺漸漸沒落,并逐漸轉為閩人所崇祀的佛寺。
西云寺建筑風格與稍后清道光初年淡水鄞山寺相近,其屋頂坡度較陡,燕尾脊起翹亦大,皆閩西客家建筑的特征。特別是大木斗棋,多用簡潔的“一斗三升”補問,通梁用料碩大,木雕有疏朗作風,此皆表現出閩西及粵東客家建筑的特色。
彰化圣王廟威惠宮(1761年)
臺灣中部彰化沿海鹿港多泉州移民,然而內陸的彰化及八卦山東麓南投卻多漳州移民,縣洽彰化市區則漳、泉、客家并存共居。城內西門附近的開漳圣王廟威惠宮即為漳州移民的守護神廟,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但不久毀于陳周全之役,至清嘉慶十七年(1807年)重建,現物仍保持嘉慶年的原貌,深具研究價值。
威惠宮坐東朝西,面寬三開間,包括前殿、正殿與后殿,屬于典型的三殿式廟宇,左右無護室,與臺南祀典武廟相同,在側巷可以望見連綿起伏的山墻,頗為壯麗。威惠宮不但木結構特色很多,前殿八字墻系以質優的花崗石所雕成,左青龍右白虎,造型栩栩如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