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新譯漢書(三)志(1)
滿額折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新譯漢書(三)志(1)

定  價:NT$ 440 元
優惠價:8537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1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13983
優惠價:85 4327
優惠價:85 127007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評

商品簡介

本冊為《漢書》十志中的前六志,包括〈律曆志〉、〈禮樂志〉、〈刑法志〉、〈食貨志〉、〈郊祀志〉和〈天文志〉。《漢書》仿《史記》而作專史,但有所改進:一是把「書」改為「志」,二是涉及的方面較《史記》有了擴大。
如本冊中的〈食貨志〉,是仿《史記》的〈平準書〉而作,但其內涵要比〈平準書〉為廣闊。食是指農業,貨指手工業、商業、貨幣。班固很重視發展經濟的重要性,強調「食足貨通,然後國實民富,而教化成」。志中分別記載了先秦、秦漢至王莽時期的農政、財政的思想、政策,及農業、手工業、商業與貨幣制度的發展演變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內容豐富具體,保存了先秦至王莽時期的珍貴資料,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此外如〈郊祀志〉,除上承《史記》的〈封禪書〉主要內容外,並續寫漢武帝以後到漢末國家祭祀活動的相關內容,全面反映了秦漢國家祭祀活動的形成與變化。

作者簡介

主要注譯者:
吳榮曾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華祝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導讀(節錄)
三、《漢書》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地位
《漢書》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斷代史。唐代劉知幾將從古到漢的史書分為六大類,《漢書》屬於其中的一類。《漢書》成書在《史記》之後,因而有些地方是在摹倣《史記》,但其結構和內容方面都比《史記》為完善和豐富。《漢書》為後世斷代史的編撰奠定了基礎,甚至對斷代史以外如《九通》一類的著作也有相當的影響。清代章學誠以為,班固的《漢書》是後世史書的「不祧之宗」。確實,《漢書》成為後代修史者所遵奉的範式。
班固是東漢時有名的賦家,實際上他在散文寫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後漢書‧班固傳》對他的文章評為「贍而不穢,詳而有體」。後世不少人指出班固文風的特點,還有嚴整的一面。他不僅長於敘事,也善於刻劃人物,在語言文字的錘練方面有很深的功力。早在南朝蕭梁時,蕭統的《文選》就收了《漢書》中某些紀傳之贊。很明顯在《文選》這部著名文章選集中,班固的《漢書》也獲得了蕭統很大的肯定。後代人受其影響,在古文選集中選錄《漢書》中的文章者頗多,如清乾隆時姚姬傳的《古文辭類纂》,收入《漢書》中的若干篇書、疏類的文字。宋以後人將班固的散文作品和韓、柳等的文章同等看待,作為後人學習古文的楷模。清代著名史學家梁玉繩認為《漢書》「卓然為史家之宗」,同時也認為其「文章雄跨百代」,如此的評論對《漢書》來說無疑是很合適的。
四、《漢書》的版本和注釋
保存至今的宋版《漢書》有好幾種。一是過去稱為北宋景祐本者,商務曾將其收入百衲本的二十四史中。現經查明,此書雖為北宋人所刻,但至少後來經過南宋人的遞修。又一宋本是南宋慶元時劉之問刊本。現國內僅存一部,在北大圖書館。此書收入北宋劉攽、劉敞、劉奉世和宋祁的校記,這對於校訂《漢書》的文字是極有用的資料。明代嘉靖九年有南監本和北監本,這是官修的《漢書》。明代其他刻本較多,有嘉靖時汪文盛刊本,這和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閣本都被稱為善本。
清乾隆時刻《二十三史》於武英殿,其中《漢書》以明監本為底本,據南宋慶元舊本「補缺訂訛」、「尤加詳慎」。故殿本《漢書》素稱「校勘精善」。道光四年,新修殿版,錯字很多。清末莫友芝和後來民國時的傅增湘,都以為此本「多為淺學誤改」。而清末時光緒廿九年上海五洲同文書局石印本的殿版《漢書》,如將其和殿版原刻本相比,文字差異不少,知道石印本依據的乃道光本。而從民國至今,各種所謂影印殿本,也多據清末石印本,和殿版原刻本有差異。唯民國五年商務印書館涵芬樓影印殿版《漢書》出於乾隆刻本,勝於其他覆本。
早在東漢末,就有服虔、應劭為《漢書》作注。到魏晉時尤盛,有李奇、鄧展、文穎、蘇林、張晏、如淳、孟康、晉灼、臣瓚等。唐劉知幾以為:「始自漢末,迄乎陳世,為其注解者凡二十五家。」又說:「至于專門受業,遂與《五經》相亞。」
臣瓚其人的歷史不詳,其年代或在西晉時。他把各家注集合為《漢書集解音義》廿四卷,各家注從此就不易失散了。南朝末的蔡謨,將臣瓚的《集解音義》散入《漢書》,這也是《漢書》帶上各家注的開始。
唐太宗貞觀年間,顏師古為《漢書》作注。師古之叔遊秦,就作過《漢書》注,因此師古注帶有家學的特色。顏注屬於清人所說的「遍體施注」型,對於出現於書中凡涉及到史實、典章制度、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內容,都會作出必要的詮釋,甚至對有些人們所不太熟悉的單字,也作出釋義或注音。注的順序是,先引用前人的注釋,然後表明自己的看法。清《四庫總目提要》認為,顏注「條理精密,實為獨創」。確實,後世讀者依靠顏注,閱讀《漢書》就比較容易了。前人把顏注和杜預的《左傳注》相比,以為顏注是《漢書》的「功臣」。
宋人在《漢書》整理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北宋的宋祁、三劉都有關於《漢書》的校注成果。宋祁據當時他所能看到的多種《漢書》抄本而作出校記,這是極有用的校勘材料。三劉皆精於漢史和《漢書》,他們對顏注有所匡正,對於《漢書》字句的解讀也提出了不少有用的看法。南宋時刻的有些《漢書》,把宋和三劉的校注都補在顏注之後,這對讀者很有用處。乾隆時的殿版,盡量把宋祁和三劉的注都收入書中。
宋人還就《漢書》中的〈志〉作專題研究,如南宋的王應麟作《漢書藝文志考證》。錢文子作《補漢兵志》。《漢書》有專記兵制、刑制的〈刑法志〉,但兵制部分太簡略,故錢氏從《漢書》等書中輯出有關兵制的記載,彙輯成《補漢兵志》,對讀者很有用處。
清代學界的證經考史之風大盛,整理研究《漢書》的著作數量極多。
一、為全書作注解的有沈欽韓的《漢書疏證》、錢大昭的《漢書辨疑》、周壽昌的《漢書注校補》。
二、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王念孫《讀書雜志》,三書中都有《漢書》部分,對某些字或辭彙有考證。
三、對有些〈志〉、〈表〉、〈傳〉的考證。清人這方面的著述數量也很多,以〈地理志〉為例,有王紹蘭《漢書地理志校注》、錢坫《新校注地理志集釋》等十餘種。屬於〈表〉的有萬斯同《漢將相大臣年表》、夏燮《校漢書八表》、梁玉繩《人表考》。〈傳〉的方面有徐松《漢書西域傳補注》。
四、以集解的形式為《漢書》作注釋。王先謙的《漢書補注》,實際上是為《漢書》作集注或集解。他把魏晉到清的各家注釋、考訂的成果都吸收進來,故資料極其豐富,對讀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王氏曾對《尚書》、《詩經》和《莊子》、《荀子》等書作過集釋,使他在整理古籍方面獲得豐富的經驗。這是他在對《漢書》所作的注解工作能達到更好的水平的重要原因。他作的注釋具有以下一些特色:一是對文字的校正。版本方面的主要依據是宋祁引用的許多宋抄本的資料,並利用了殿本的校勘成果。另外,也根據唐宋類書或《通鑑》的引文以校正《漢書》。二是對書中的單字或辭彙,按照訓詁學的方法作出合理的釋讀。王對歷史地理較為擅長,書中凡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他都有詳盡的闡明,這也是此書受到後人稱許的一個方面。三是對《漢書》所涉及到的史書或典章制度,詳加考證。大多言必有據,態度謹嚴,可信程度高,對深入研究漢史很有用處。
《補注》刊行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在此以前或以後,集注或補注一類的作品不少,從其資料的豐富程度和論斷的謹嚴方面,都不如《補注》。目前大家公認,王著是現有《漢書》中的最佳注本。
從宋到清,讀《漢書》的人,無論是從史學的角度,還是從文學的角度,都有不少的讀後心得。這些心得對想要深入了解《漢書》的讀者頗有啟發的作用。明晚期的凌稚隆,把前人讀《漢書》的心得匯集起來而編成《漢書評林》,隨後又有鍾人傑、陳仁錫諸家編集了補《評林》之類的書。這些書一般都是把評論放在書中有關內容的書眉之上,或是放在文末。這可使讀者免去一些翻檢之勞。
《漢書》中古字或異體字、通假字不少,這給初學者帶來不少麻煩。凌稚隆在書中特別摘錄出古字、借讀字、同讀字,這對初學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王先謙站在清代樸學家的立場,對《評林》頗有微辭,以為「明代史評大暢,競逐空虛」。這樣的評價未免太過分,這可能忽略了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要求。

北京大學歷史系 吳榮曾

目次

第三冊



卷二十一上 律曆志第一上 九七九



卷二十一下 律曆志第一下 一○三四



卷二十二 禮樂志第二 一一二三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一一七五



卷二十四上 食貨志第四上 一二二五



卷二十四下 食貨志第四下 一二六六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一三一九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一三八八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一四三七

書評

樂樂 (2014/02/26 17:37 發表)
三民這套《漢書》真的好好用喔!將漢書裡的生難字詞解釋寫得清楚,除了【題解】介紹該卷的主要大意,還有【章旨】,可以在閱讀後掌握該段落的重點。 像是的【題解】說明〈禮樂志〉的要點,點出該卷首句:「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為急用。」為全志主旨,從此句可以看出漢代禮樂制度的重視。而在【章旨】也提到:內容包括「禮」的起源、效用、本質,詳細記載周禮至西漢的禮樂制度。這些對於我做漢代禮樂制度的報告相當有幫助,不但有詳盡的解釋,版面清晰,體例分明。做完報告之後,我也想去買其他的古籍來看呢!
小馬兒 (2014/02/18 17:09 發表)
前陣子迷古裝連續劇《蘭陵王》,劇中巫咸族的女巫奶奶和祖太卜都能從「天文星象」預知未來,讓我好奇古代人如何透過「天文星象」得知事情的發生,手邊剛好有三民出版的《漢書》,印象中有〈天文志〉(以前都只看記載人物〈傳〉,還好買書的時候買一套,哈哈),就把它翻出來看看,裡面紀錄古代的天文觀,以及史官透過天文現象解釋帝王得失,三民這本超貼心的,還有附「星座位置」和「行星運行」的「示意圖」,讓我可以不用再翻找地科課本。書中也有寫到不同的星所對應的方向和象徵的事物,像是「太白星」對應於西方,象徵人的正義和言論。原來古代的占星官不只觀測天文,還能警示帝王的言行,看來可以好好研讀一翻,之後說不定也能來「夜觀星象」呢!(笑)
文文 (2014/02/10 08:55 發表)
在《漢書》的〈刑法志〉中記載了當時刑法、兵制的發展沿革,還有皇帝與臣子對於刑法修正的討論,像是漢文帝向他的丞相周勃、陳平提出廢除「連坐法」和「犯罪家屬收為官奴」等法令,他們深思熟慮後對文帝說:「這些刑法的設立是為了使欲犯罪者增加其心理負擔,而不敢輕易犯法。臣等愚見應按過去的作法。」可文帝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因此他提出「法政則民慤,罪當則民從。」的想法,意思是如果法律公正,百姓就會敦厚謹慎;定罪適當,百姓就會順從。最後二位丞相同意文帝的想法,廢除這些法令。這對對話中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文帝在提出問題之後,並非直接命令,而是「其議」、「宜孰計之」的和大臣討論。從這些紀錄不難看出「文景之治」的昌盛,其來有自。 讀《漢書‧刑法志》除了可以一探古代律法的變革,也能看出修訂的原因與時代的風氣。還好媽媽買了三民出版的這套藍皮書,注釋清楚、翻譯詳實,讓我能將歷史與社會相互映證。
經紀人 (2014/01/28 23:44 發表)
我一直以為古人只讀儒家經典,那該如何民富國強呢?但自從我看了《漢書‧食貨志》對此完全改觀。 〈食貨志〉乍聽之下還以為是食譜之類的篇目,可是,史書怎麼會有食譜嘛!不過取名「食貨」可真的是在說關於「吃的」,所謂「民以食為天」,國家要強盛,首先要讓人民富足,所以〈食貨志〉就是在說一個國家的經濟策略,舉凡農業、商業、林業、手工業等等一切經濟活動都可以在這篇中看見。《漢書‧食貨志》含括上古至漢的經濟政策得失,有合宜的賦稅制度、農作平準,自然國泰民安。 三民這套《漢書》在解釋方面花很多心思,將陌生的古代政策、稅制名稱做了詳細的介紹,閱讀起來通暢,文中還有臣子對皇上的建言,就像是讀古代版的《商週》。
黑衣人 (2014/01/15 11:34 發表)
《律曆志》中將「律」和「曆」合編成一志,為後世不少史書所沿用。從中不但詳細記錄了天體運行的變化,可以讓現代人推估西元前的天文現象,還可以看到漢人將政治與星象加以附會的迷信思想。原文有許多深奧難懂的用詞,但在本書詳盡注釋與白化翻譯的轉介下,能加速對內容的理解,對於研究古代曆法有相當大的助益。
玫瑰咖啡 (2013/12/19 17:45 發表)
我喜歡讀史書中的人物傳記,因為生動活潑,像在看小說,不過,史書中也有其他不同的記錄,像是在《漢書》體例中有「志」,這是模仿《史記》的體例中的「書」。《漢書》共有十志,相較於《史記》的八書,新增了刑法、五行、藝文、地理四個部份,詳述了上古至漢代的領土疆域、刑法、經濟發展、水利工程等典章制度。從「五行志」和「天文志」中可以一窺漢代對於「天與人」之間的思想,對於〈武帝紀〉中漢武帝著迷神仙數術也有了合理的解釋,真開心在三民這套書中發現這麼棒的內容,也讓我的歷史概念越趨完整。
靈長類 (2013/09/05 17:20 發表)
漢書刑法志敘述西周以來的刑法制度,讓讀者能一窺古代刑法的內容和效果。作者認為「愛待敬而不敗,德須威而久立,故制禮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禮與刑都是聖人治理天下的重要工具,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又如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指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不完全否定刑的作用,但是刑的地位是在德和禮之後。我覺得這樣使用刑法的精神,大概類似於現今監獄裡的感化教育吧!犯人被關在監獄裡,但這不代表犯人的良心泯滅,而是他為自己犯的錯受懲罰。人常在人生遭遇重大變故之後,才懂得反思、檢視。刑法規定的罰則便是讓犯錯的人有機會看清自己做的事,並且改過自新。故漢書刑法志中提到文帝廢除肉刑,雖是中國刑法史上的一大進步,但又形成徒刑相對較輕,而死刑相對過重,其間缺乏過渡的刑罰,導致刑罰等級不合理的問題。
路人一枚 (2013/08/06 17:41 發表)
〈郊祀志〉記敘先秦至漢武時代郊外祭祀及封禪事宜,從中可以看出古人對天地鬼神的敬畏,以及祭祀活動的變遷。〈郊祀志〉詳細描寫了帝王對鬼神的虔敬,尤其是漢武帝,除了大興土木建造祠廟外,對於方士的說法更是深信不疑,於是欺世惑眾、勞民傷財之舉層出不窮,方士與儒臣之間的攻防戰也不斷上演。帝王對祭祀的熱衷,除了反映其對長生不老的渴望外,亦可照見五德終始說在漢代社會的深遠影響。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374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