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簡體書)
滿額折

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歷史”系列“清末中華民國”一卷。《中國的歷史》為日本講談社百周年獻禮之作,是日本歷史學家寫給大眾的中國通史讀本。叢書自上古到近代,內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為日本該領域的代表性學者,作品大多構思巧妙,寫法輕鬆,觀點新穎,富於洞見,但同時又吸取了近些年來的諸多學術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讀性與嚴肅性兼備的重磅歷史佳作。本卷作者將19世紀中葉到1936年為止作為一個時代進行敘述,把此階段的歷史歸結為“復興中華的嘗試”。作者指出,中國存在地方文化的差異與聯繫,嘗試“以南方邊地吹來的新時代之風的視角”來重新認識這一時代。他認為,洪秀全、孫中山以及後繼者蔣介石等本書中的出場人物,皆以南方邊地為出發點,後來北伐作戰。從南方農村根據地興起的毛澤東的邊區革命也是朝著黃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時代的種子。雖然全書基本上還是以政治史的敘述為主要線索,但作者仍注意到對文化予以特別的關注,用較多的筆墨描寫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為我們理解中國近代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讀本。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菊池秀明 1961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就讀于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東京大學大學院,文學博士。曾任中部大學國際關係學部講師、助理教授、國際基督教大學副教授,現任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重視田野調查,並廣泛收集各領域文獻,主要著作有:《廣西移民社會與太平天國(正文篇、史料篇)》(風響社)、《太平天國與歷史學——客家民族主義的背景》(《岩波講座 世界歷史 20 亞洲的“近代”》,岩波書店)、《從太平天國看異文化接受》(世界史手冊65,山川出版社)。

譯者簡介

馬曉娟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著有《中日友好合作三十年 文化教育與民間交流卷》(合著)、《明治時期的日本陸軍大學述論》等。

名人/編輯推薦

★【由大家寫給大家的作品】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清末 中華民國”一卷,由日本學界該研究領域內的代表學者菊池秀明撰寫,是一本“由大家寫給大家”的作品。
★【深入社會基層的視角,理解近代中國的開端】 ——本卷是一位日本學者對清末以來到進入全面抗日戰爭之前中國歷史的觀察。作者沒有拘泥于對現成的歷史文獻資料的搜集和爬梳,同許多中國學者 一樣,多次深入中國內地進行深入調查,同當地民眾交談,親自把握第一手的口述史料,從社會的基層瞭解和探索近代中國的追求。
★ 【以日本學者的全新眼光重新解讀中國歷史】——日本因其與中國地緣臨近的關係和悠久的文化交流歷史,對中國歷史瞭解較早且相當深入。無論是在宏觀框架還是具體史實上,這套書都為我們重新理解自己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關於套書】A History of China 講談社 中國的歷史(十卷)
★ 歷時五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傾情推出“日本講談社 中國的歷史”(十卷本)
★ 十位作者均為日本一流學者:九州大學教授宮本一夫、東京大學教授平勢隆郎、學習院大學教授鶴間和幸、京都大學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學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學教授氣賀澤保規、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京都大學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學教授上田信、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菊池秀明
★ 十位國內一流學者作序推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武漢大學教授羅運環、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虎、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克、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步平共同推薦
★ 圖文並茂,印刷精美,深入淺出,觀點新穎
每卷書含地圖、照片上百幅,彩圖若干

目次

推薦序 中文版自序
序 章 南來之風——來自邊地的復興中華的嘗試

第一章 “南來之風”的興起——太平天國運動與列強
洪秀全對基督教的接受與拜上帝會/太平天國起義與攻佔南京/地上天國的現實與湘軍的登場/天京事變與第二次鴉片戰爭/《資政新篇》與太平天國的滅亡

第二章 動盪的中華世界——洋務運動與甲午戰爭
洋務派的登場與近代化產業/“中體西用”論的理想與現實/“邊境危機”與中法戰爭/圍繞琉球與朝鮮李朝的日清關係/日清戰爭與馬關條約

第三章 民族主義的誕生——戊戌變法與義和團
列強瓜分中國與變法派的登場/變法運動與戊戌變法/反基督教事件和義和團的出現/北京的義和團與清朝、列強/另一個義和團:中國人移民問題與抵制美貨運動

第四章 大清帝國的黃昏——末代皇帝與辛亥革命
清末中國人留學日本和日俄戰爭/孫文的出現和日本/革命派的成長與中國同盟會/尋求救國之路/清帝國的黃昏與辛亥革命

第五章 “民國”的考驗——袁世凱政權與日本
中華民國的成立和臨時約法/二次革命與袁世凱政權/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二十一條”要求/袁世凱復辟帝制與日本/護國運動和軍閥混戰拉開帷幕

第六章 青年的季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
《新青年》和北京大學/魯迅和文學革命/巴黎和會與五四運動/接納馬克思主義和成立中國共產黨

第七章 革命尚未成功——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
華盛頓體制與孫中山的革命方針/第一次國共合作與蔣介石/《無花的薔薇》與北伐開始/北伐戰爭與湖南農民運動/四一二政變與國共合作破裂

第八章 內憂與外患之中
——南京國民政府與九一八事變
重興北伐與出兵山東/北伐成功與南京國民政府/毛澤東的山區革命和圍剿/九一八事變和末代皇帝

第九章 築起抗日長城
——“滿洲國”與長征、西安事變
“滿洲國”的成立與現實/安內攘外與長征的開始/高漲的抗日情緒/西安事變與張學良

第十章 邊境的街道和人們——香港、臺灣和上海
異文化的視窗香港和上海/臺灣與日本型近代的走向/大革命時期的上海與香港/尾聲 魯迅的遺言與日本人

附錄
主要人物略傳
歷史關鍵字解說
參考文獻
歷史年表

書摘/試閱

推薦序——步平

這本書是一位日本學者對自清末以來到進入全面抗日戰爭之前中國歷史的觀察。關於這一階段的歷史,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相當多,國外也有許多學者在關注,而這本書及其作者的特色在哪裡呢?
首先,這本書的作者菊池秀明先生是研究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為數不多的外國學者。而作為外國學者的菊池先生,在研究太平天國這一問題的時候,並沒有拘泥于對現成的歷史文獻資料的搜集和爬梳,而是同中國的學者一樣,曾多次深入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地——廣西,同當地的民眾接觸,談話、喝酒、交朋友,親自把握生動的第一手的口述史料。我曾多次聽菊池先生介紹他在太平天國發生地的實地考察活動,對他滿懷深情地回憶與當地民眾交往過程時的表情記憶猶新。這樣的經歷使他能夠建立起對中國歷史發展的獨特認識。所以,這本書將其敘述的、從鴉片戰爭後的19世紀中期到中日戰爭開始前的1936年的歷史歸結為“復興中華的嘗試”。從近代中國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意義上看,這一歸納不無道理。研究中國歷史的外國學者並不少見,但能夠深入中國內地進行深入調查,並能夠從社會的基層瞭解和理解近代中國追求的外國學者則不是很多,菊池秀明先生是其中之一。
作者在本書的開頭提出了一個頗有意思的論斷,那就是:“近代以前,中國歷史上的新風氣往往興起於北部邊境……承擔這一使命的是從北方進入的各遊牧民族”,而“宣告新時代的南來之風從真正意義上席捲中國大地,可以說是從本書所論及的近代開始的”。所以,他發現“洪秀全、孫文以及其後繼者蔣介石等本書中的出場人物,皆以南方邊地為出發點”,“而從南方農村根據地興起的毛澤東的邊區革命也是朝著黃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時代的種子”,所以認為“近代中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從南方開始復興之路的時代”,因此他也“想做一個嘗試,即以南方邊地吹來的新時代之風的視角,來剪影這一時代。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國民革命以及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運動,都興起自南方大地,而後向北發展。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等改革運動以及新思想、新文化的接受與創造,亦多由南省出身的人物擔任骨幹,或以在此時代發展起來的南方邊地城市作為其衍生發展的舞臺”。地方文化的差異與聯繫,是文化史研究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文化特徵複雜的國家來說,是否可以以“南方”與“北方”加以區分呢?讀者不妨對作者的這一論斷進行評價。
其次,這本書儘管照顧到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但基本還是以政治史的敘述作為主要線索。然而,正是在政治史的敘述上,中國與外國學者,特別是有意無意地以西方為中心思考問題的學者在認識上往往有相當大的差異。而本書作者因為一方面可能是出身于東亞,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其研究中國歷史的背景有關,所以並沒有完全依照某些西方研究中國近代史學者的敘述模式。針對具體問題,作者往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在某種程度上更接近于中國學者的認識,當然也帶有日本學者立場的印記。不過,對於近年來重視歷史認識跨越國境的學術界來說,這種看法也許距離歷史更近一些。
就以清末中國在西方列強的壓迫下進行的改革活動來說,當時的許多有識之士皆以日本明治維新的改革為楷模,期待中國的“改制”與“變革”,中國的洋務派曾提出“中體西用”的口號,有人認為那相當於幕府末期日本提出的“和魂洋才”,將當時中國改革的努力比擬於日本的明治維新。而作者認為“歷史上的近代化,並不意味著就是明治時期日本選擇的‘西洋化’”,他認為需要注意的是:“洋務派體現出的保守主義傾向,給洋務運動帶來了日本明治維新無法想像的困難。”
但是,作者也坦率地指出:儘管當時的中國留學生們熱衷於學習日本,甚至在日俄戰爭中支持日本,但是“日本人反應冷淡傲慢,很多留學生因此受到傷害”。所以發生了“留學生來的時候是親日派,回國的時候是反日派”的現象。他還特別指出了表面上自稱為孫文的朋友、對孫文的革命活動予以支持的一部分人,其“意圖在於利用他(孫文)侵略大陸”。
第三,作者在全書的敘述中,對文化予以特別的關注,用較多的筆墨描寫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包括與日本有密切聯繫的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納。而作者尤其重視在推動中日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的那些人,特別是魯迅,這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眾所周知,魯迅有過留學日本的經歷,一方面受到指導教授藤野嚴九郎的悉心教導,終生都尊敬藤野先生。魯迅回國後在從事文學創作與文化戰線的鬥爭時,又得到了日本人內山完造的幫助。所以他認為,“日本人的長處是對一件事情名副其實地拼命,就是那種認真勁兒。我承認他們最近有些相反的舉動,但是必須承認他們的認真。中國可以排斥日本的一切東西,但是不能排斥日本人認真的優點。不管發生什麼事,必須學習這一點”。這的確是一針見血的認識。但是,作者也不吝筆墨地描寫魯迅強烈批評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與侵略者進行不懈鬥爭的精神。
正是在這樣的描寫後,作者提出:“21世紀的日本將和中國保持什麼樣的關係?會像本書中所描寫的一百年前的日本那樣,對迅速成長的中國感到威脅並敵視它嗎?還是能和不隨波逐流、加深與中國人交流的那些日本人一樣,拼命地認真地從平等的角度去構築兩者的關係呢?瞭解日本和中國的歷史,從中學習,不拘泥於任何偏見和既成的觀念,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真實的中國——我們面臨著許多的課題要解決,而中國確實是一個充滿了魅力的社會。”我想,這也是對所有日本人提出的應思考的問題吧!而對於中國的讀者來說,瞭解這樣的日本學者的歷史認識,也是很有意義的吧。
綜上所述,我覺得作為中國的讀者,讀一讀日本學者關於這一段在我們看來似乎是“耳熟能詳”的歷史的描述,還是很有啟示的。
最後,作為歷史學者,我對書中經常出現的“以古喻今”或“借古諷(頌)今”的寫法則有些不同的看法。當然,研究歷史的目的並非就事論事,歷史研究的鑒今意義當然也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歷史與現實並非簡單的重複或輪回,其借鑒的意義也並非那樣直接。歷史學者的責任,第一是要將歷史上發生的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第二是從中思考對將來有益的經驗與教訓,第三則是將諸多的歷史現象提升到歷史哲學的高度加以分析。如此看來,對歷史與現實的關係,不妨思考得更謹慎一些。
步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1年12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