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Zeitung(讀做「蔡通」)師弟之間,極其相得;認識他,可說是我(到此為止的)後半生的一件好運!
我們討論過很多,大學或中學裡一些數學問題的思路,當然這些都歸結到數學教育的問題。我們同處一辦公室已逾廿年,這樣子經常的討論,使得我常忘掉我正在說的意見是否源自Zeitung。
單就寫數學的教科書來說,我們也有長久的合作經驗。最早的兩部書,是(五專)《工專數學》的一到四冊,以及《普通數學教程》,現在兩者都已經絕版了。不過,我還是會偶爾聽到不甚熟悉的朋友,稱讚其中之一,那給我很大的快慰!我確信:兩者都是佳作,因為那是Zeitung的手筆。
我認為Zeitung文章寫得很好,也許不如我的朋友林正弘(臺大哲學系教授),但是比我好是不成問題的。他的長處有兩點。其一,「脾氣好」、清楚、又很親切!(這是很有趣的:其實我的脾氣比他好!但是,在寫文章時,我就不耐煩了,他卻恰好顛倒。)其二,他是「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寫文章時,自己陶醉其中,讀者必然體會,甚或感染得到。
長久以來,我經常把找我做的工作,推他去做,我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因為這通常是錢極少(或竟是做義工),而工作又煩。我唯一的心安理得乃是:「我知道的人當中,他最適合。」就在這樣的精神下,他在《數學傳播》與《科學月刊》都大量參與,熱心於數學的普及工作。
今天晚上我要去基隆社區大學第一次授課。幾週前,在閒聊中,我提到這件事,我說很需要適當的教材,「差不多是中學生程度的,以數學方法論為主要著眼點。」他笑著說:「現在我正想把這些年來所寫的一些小文章集結成書,也許適合老師的意思呢!」那我就趕快催三民書局吧!
我不必用力推介書中文詞的清晰流暢,深入淺出;當讀者讀完本書,你一定和我一樣地要催促下一冊,再下一冊的問世。當然我們的理由不必一樣,你是純享受,我呢,是授課時,給學生的課本或最佳參考讀物!
楊維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