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滿額折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荷西、明鄭到清領,從日據、戰後到解嚴,近四百年的歷史;
從南管戲、北管戲、布袋戲、歌仔戲、京劇到現代戲劇,橫跨各劇種。
本書是臺大戲劇系林鶴宜教授的代表作,論述全面,而文字可親,
不僅是第一部,也是當前最重要、最完整的臺灣戲劇通史。

臺大戲劇系主任林鶴宜教授所著《臺灣戲劇史》是第一部臺灣戲劇通史,也是目前最重要且最完整的臺灣戲劇通史。

全書共六章,先以歷時性行文介紹臺灣戲劇的發展背景,再依次就荷西、明鄭、清代、日據、戰後,以迄1980年代以後的臺灣戲劇,進行細緻的梳理,內容涵括傳統戲曲和現代戲劇二大專業及其相互影響關係,並介紹每一個階段發展特色,及其最具代表性的主流戲劇類型和次要類型。

本書撰述嚴謹,而文字可親,兼顧史觀和議題討論,納入新出諸多研究成果。除了提綱挈領傳授臺灣戲劇史相關必要知識之外,亦提供不同觀照角度及見解,有利於讀者進行批判性接受。

本書為最新之「增修版」,經過大幅修訂、新增內容,更具開創性、重要性及完整性。配合各章節內容,精選珍貴圖片與文字相呼應,全書精彩圖片逾百幅;又詳附徵引書目、圖表目次及學術名詞索引,便於引領讀者入門,進入戲劇史研究之堂奧,更是通往未來臺灣戲劇史研究的必經道路。

作者簡介

林鶴宜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主任、《戲劇研究》學報總編輯。主要著作有《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2011)、《淬煉:陳剩的演藝風華和她的時代》(2008,與許美惠合著)、《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臺灣戲曲》(2007)、《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2004 ,與蔡欣欣合著)、《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2003)、《臺灣歌仔戲》(2000)、《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1995)等書,中國及臺灣戲劇研究論文多篇。戲劇評論散見報章雜誌。

增修版緒言(摘錄)
林鶴宜

本書以六個篇章呈現臺灣戲劇四個世紀以來的歷史,先以歷時性行文介紹臺灣戲劇的發展背景,再依次就荷西、明鄭、清代、日據、戰後,以迄1980年代以後的臺灣戲劇,進行梳理,介紹年限設定為2013年。

依據藝術內涵和特徵,戲劇在這個島嶼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其間變化十分顯著。

清代乾隆以前屬於草創階段,臺灣的土地開發仍限於南臺灣,以臺南為行政和文教中心,泉州人多過漳州人,主要的流行劇種是明代嘉靖年間就盛行於泉州及閩南的「泉腔」,臺灣稱為「南管戲」,大陸稱為「梨園戲」。

清乾隆49年(1784),官方正式在臺灣鹿港與福建蚶江設口開渡。(《廈門志》卷五〈船政略〉)使得鹿港成為僅次於臺南的商業港口城市,也引來更多的閩、粵移民渡臺。北管戲據悉便在此際傳入,並在嘉慶年間開始盛行,從而取代南管戲,成為臺灣民間最喜聞樂見的劇種。

日據明治28年(1895),臺灣成為日本從甲午戰爭獲取的戰利品,五十年的統治,將臺灣的文化發展區隔出一個特殊的段落,也滲入了許多突破性的因素。現代戲劇的傳入是這個階段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傳統戲劇在中日戰爭以前空前繁榮,刺激了新劇種歌仔戲的誕生。二戰期間的「皇民化」洗禮,為當時少數繼續演出的傳統劇曲,如歌仔戲和布袋戲等,形塑了特殊的異文化拼貼外貌和體質。

戰後之初,本土戲曲如雨後春筍般復甦,隨著新移民湧入的各省地方戲亦競相登臺獻演,令人為之眼花撩亂。其中,歌仔戲迎來它第二個黃金高峰,京劇則受到政策的保護,一枝獨秀;現代戲劇卻深受「反共抗俄」之禁錮,直到1970年代,才在宗教藝術團契和校園中找到掙脫束縛的契機。

1980年代是臺灣歷史上偉大的十年,政治的解嚴,同時也是心靈和視野的解嚴。壓抑了數十年的能量,一時轉化為文化藝術開創精神的強大動力。式微的傳統戲曲求新求變,力圖創造時代新貌。現代戲劇則從小劇場重新起步,一方面保留實驗精神,另一方面竟以此孕育出臺灣的現代專業戲劇。進入新世紀,現代戲劇的聲勢已超越傳統戲劇,成為這個階段的主體。

每一個階段都有其最具代表性的主流戲劇類型和次要類型。本書選擇在每一個戲劇類形成長巔峰的年代,就其流行經過、劇目內涵和表演藝術三大要點進行個別介紹,從而建構這一部超過四個世紀的通史。為了真切的反映時代氛圍,本書紀年概依各時代政權年號,次以西元。

臺灣文化的基底,是一個由閩、粵漢人移民為主的拓荒者所建構的農業社會,戲劇活動主要以宗教和年節慶典、生命禮俗為溫床,帶有高度的民間氣息。而做為座落在亞洲大陸邊緣的島嶼,使它多次成為政治角力的折衝點和停損點,經歷了多政權的更迭,也從而注入許多新的藝術元素。五大發展階段,和它的歷史命運是緊密扣連的,也以此形塑它的藝術特徵。

目次

圖輯
圖表清單
增修版序
增修版緒言

第一章 臺灣戲劇的發展背景──特殊的地理、人文和歷史命運
1-1 島嶼的自然景觀和地理條件
1-2 臺灣的開發
1-3 臺灣的人口和移民結構
1-4 臺灣的風土和人文
1-5 戲劇演出與常民生活
1-6 語言與戲劇
1-7 無可迴避的歷史命運
1-8 臺灣戲劇發展的階段與特色
1-9 臺灣戲劇大事紀

第二章 荷領到清前期的臺灣戲劇(1624-1795)──南管戲獨領風騷
2-1 原住民的歌、舞和賽戲
2-2 清文獻所見的臺灣戲劇
2-3 南管戲的流行
2-4 南管戲的劇目
2-5 南管戲的表演藝術
2-6 潮劇和其他戲劇
2-7 車鼓戲和其他小戲
2-8 清前期的戲劇活動及社會功能
2-9 清前期的職業戲班、子弟館閣與文人家班

第三章 清後期的臺灣戲劇(1796-1894)──北管戲後來居上
3-1 北管戲的流行
3-2 北管戲的劇目
3-3 北管戲的表演藝術
3-4 四平戲
3-5 皮影戲
3-6 傀儡戲
3-7 布袋戲
3-8 採茶戲和其他劇種
3-9 清後期的戲劇活動及社會功能
3-10 清後期的職業戲班、子弟結社與私人家班

第四章 日據時期的臺灣戲劇(1895-1945)──新舊並陳,蓄勢待發
4-1 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
4-2 各劇種的角力:臺灣總督府的一份調查報告
4-3 職業「七子班」變身為高甲戲
4-4 北管的職業戲班和子弟活動
4-5 京劇的流行和在地化
4-6 新劇種歌仔戲的誕生
4-7 歌仔戲的音樂
4-8 歌仔戲的表演藝術
4-9 客家採茶戲的風行
4-10 布袋戲漸成派別
4-11 職業新劇和改良戲
4-12 新劇運動和知識分子的訴求
4-13 日據時期的重要現代戲劇活動

第五章 戰後的臺灣戲劇(1946-1979)──傳統戲劇的崢嶸與轉型
5-1 大陸地方戲聚集一島
5-2 本土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復甦
5-3 內臺歌仔戲的全盛
5-4 從唱片、廣播到電影歌仔戲
5-5 歌仔戲搭上電視的流行列車
5-6 得政府之獨厚的京劇
5-7 從劍俠戲、金光戲,到電視布袋戲
5-8 1970年代傳統戲曲由盛轉衰:南管戲、高甲戲、北管戲、四平戲、傀儡戲和皮影戲
5-9 臺灣現代戲劇的另一個源頭
5-10 戰後的臺語職業新劇
5-11 「反共抗俄」對現代戲劇的禁錮
5-12 1970年代劇場人的努力

第六章 1980年代以來的臺灣戲劇(1980-2013)──現代戲劇的勃興
6-1 心靈與視野的解嚴
6-2 歌仔戲的多方向發展
6-3 「外臺歌仔戲」和「藝文劇場歌仔戲」
6-4 戲曲現代化的領航者:臺灣京劇
6-5 客家採茶戲的蛻變
6-6 布袋戲呈現多元面貌
6-7 面臨滅絕的劇種和相關文化活動:南管戲、高甲戲、北管戲、四平戲、傀儡戲和皮影戲
6-8 戲曲的傳統再造與現代化
6-9 1980年代突破瓶頸的現代戲劇
6-10 1990年代的現代戲劇
6-11 新世紀的現代戲劇
6-12 現代戲劇的重要作家與作品
6-13 現代戲劇的專業化和類型

結語 我們能掌握的只有現在
徵引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臺灣戲劇發展的階段與特色

本書依照藝術內涵特色和時代變化,將臺灣戲劇的發展歷程,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
一、荷領到清前期的臺灣戲劇(1624-1795)
二、清後期的臺灣戲劇(1796-1894)
三、日據時期的臺灣戲劇(1895-1945)
四、戰後的臺灣戲劇(1946-1979)
五、1980 年代以來的臺灣戲劇(1980-2013)

戲劇在過去極不受官方和知識分子的重視,故研究臺灣早期戲劇文獻資料相當貧薄。清代是中國君主封建制度的終結,文化發展變化相對小,有清一朝可依劇種的流行,以嘉慶元年(1796)為斷,分為前後兩個階段。時間分別有172年和98年之久。日據50年進入臺灣戲劇發展的第三階段,雖因身處異文化殖民統治,受到限制,然亦因而注入不少新的藝術元素,新舊戲劇並陳,頗有可觀。第四階段為二戰後到民國68年(1979),時間有35年,臺灣處於戒嚴禁錮的保守年代。傳統戲曲散發了它最後的餘暉,現代戲劇則備受壓抑,難以施展。1980年代臺灣本土意識抬頭,社會氣氛丕變,視野大為開放,戲劇也受到影響,至今(2013)有34 年,是為第五個階段。以下將五個階段貫串起來,概述如下:

原住民擁有很豐富的歌舞,只是沒有漢民族概念中「以歌舞演故事」的戲曲。清代方志筆記記載了原住民過年時集體歌舞表演的「賽戲」,還提到其領導階層喜好以漢人的戲服做為宴會服飾,後來更進一步漢化,接受了漢人的戲劇。清中葉以前,南管七子戲在臺灣獨領風騷。同時流行的劇種還有潮劇(大戲);竹馬戲、車鼓戲(以上歌舞小戲);唸歌仔(說唱小戲)等。

清中葉的乾、嘉之際,北管亂彈戲傳入臺灣,還有小戲的車鼓、採茶,偶戲的影戲和懸絲傀儡,應該也已經在臺灣流傳。陸陸續續又有其他劇種如四平戲、布袋戲等傳入。到了清代尾聲,臺灣的傳統戲劇陣容幾乎完備。尚未到齊的,是在日據商業劇場刺激下,由南管戲轉化而來的高甲戲,以及新興的年輕劇種歌仔戲和客家大戲。

日據時期,臺灣的傳統戲劇十分興盛,昭和2年(1927),日本總督府文教局對臺灣戲劇進行調查,彼時流行的有亂彈戲(即北管戲)、四平戲、京劇、南管戲、高甲戲、廣東白字戲(可能是潮劇)、歌仔戲、布袋戲和傀儡戲等9個劇種。登錄的劇團則有111個之多。在內臺商業戲院演出興盛的氛圍中,職業南管七子班漸漸轉化為高甲戲,七子班僅存業餘子弟館閣;清中葉以來到歌仔戲竄紅之前,北管戲都是大戲中最受歡迎的劇種;清末開始流行的布袋戲則在此時形成不同的派別;此外,四平、潮劇、傀儡都繼續流行。

新劇種歌仔戲的誕生,是此時期的大事。一般認為歌仔戲係由說唱曲藝「唸歌仔」吸收車鼓弄的身段,形成初具規模的草臺戲。經過短短時間的醞釀,到了1920年代就進入了戲院演出。接著它又大量吸收當時流行的大戲,特別是京劇、北管戲、高甲戲、福州戲的表演藝術,大受群眾的喜愛。客家採茶戲也在此時轉化為大戲,發展途徑和歌仔戲如出一轍。

另一方面,透過被日本殖民的處境「間接西化」,臺灣現代戲劇得以萌芽。日據時期的現代戲劇,依照從事者及其演出特質,可分為職業新劇、改良戲和知識分子新劇三類。要之,日據時期的臺灣劇壇可說是新舊並陳,蓄勢待發,十分熱鬧。

戰後,隨著多省移民的加入,大陸地方戲突然一下子聚集到這個島上來。少數大陸地方戲劇團在戰後幾年勉強維持,不久多宣告解散。只有京劇和豫劇,因為有軍中需求支持,受到特別的保護。

臺灣本土劇種的許多從業人員或恢復舊班,或召募新員另組新團。然而,除了歌仔戲和布袋戲如日中天,更上一層樓之外,其餘的劇種都比不上日本時代的興盛。

歌仔戲延續日據時期的輝煌,繼續在商業戲院演出。到了1960年代中後期,由於廣播、電影、電視帶動了通俗歌唱和舞蹈表演的流行,加上臺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整個人口結構和娛樂方式都大為改變。歌仔戲終究不敵新興電子媒體的強大攻勢,幾乎全面從內臺撤退。其他劇種如南、北管亦急遽衰退。儘管如此,歌仔戲和布袋戲都曾積極配合新興媒體的流行,擴充勢力範圍,也成功地以此方式延長了它們做為大眾娛樂的壽命。

戰後到整個1960 年代,現代戲劇深受「反共抗俄」政策禁錮。1970 年代因有心人士的努力和付出,透過宗教團契和大專戲劇社團找到著力點,為現代戲劇的破繭而出揭開序幕。

1980 年代政治的解嚴,意味著心靈的解嚴,表演藝術致力於求新求變,一方面企圖挽救消失的傳統,另一方面也企圖在傳統中開創新局。現代戲劇在此階段站穩腳步,蓬勃發展。

歌仔戲由於劇場環境條件和劇藝淵源的不同,曾經同時並存有多種形式,此階段僅存「老歌仔戲」、「外臺歌仔戲」、「電視歌仔戲」和「藝文劇場歌仔戲」,彼此之間卻能相互支援、交通,呈現「群芳競妍」的局面。

京劇不再以傳統劇目為重心。無論藝術家自組的私人劇團或公家的「國光」、「復興」等劇團,都透過新編戲開創出屬於新世代的戲曲美學,爭取了不少年輕觀眾,成為臺灣傳統戲曲追求創新的領航者。崑曲、豫劇、南管戲等也都各有表現。不斷創新實驗下,甚至催生了「傳統」與「現代」合體的混血新品種戲劇。

偶戲的布袋戲亦呈多元發展,「霹靂布袋戲」在有線電視大為流行,正是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的延續。保留傳統技藝的掌中劇團如「亦宛然」、「小西園」等,除了從事文化場的演出,到了1980年代,更陸續展開傳習活動。

1980年代以後,南管戲、高甲戲、北管戲、四平戲、傀儡戲和皮影戲等劇種都面臨了急遽的衰亡,然而,於此同時,相關文化活動也陸續被推出,進行搶救。至於大陸其他地方戲,在臺灣年輕世代「族群界線」逐漸泯滅之際,也失去了特定的觀眾。

有了1970年代的鋪墊打底之後,民國69年(1980)姚一葦出任「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主任委員,推出五屆的「實驗劇展」,帶動了1980年代中期開始一個個小劇場團體的成立,也促生了年輕一代的編、導、演人才。1990年代,主流大型劇團陸續出現,和小劇場團體成分庭抗禮之勢。新世紀以後因為學校教育漸趨健全,現代劇場更顯蓬勃,穩定成長,同時也開始出現都會化的走向。編、導、表演、設計及技術人才輩出,類型多樣。

回顧臺灣戲劇歷史的五個階段,可謂各有偏重,特色分明。大體而言,清前期南管戲獨領風騷;清後期北管戲後來居上。日據五十年,不僅傳統戲曲都到齊;還誕生了新的戲曲劇種歌仔戲和客家大戲;現代戲劇的新劇也出現了。戰後結束了日本人的統治,漢文化得到「光復」。不過,除了歌仔戲和布袋戲再攀巔峰,其餘傳統劇種都大不如前。1980年代以來,大眾的戲劇活動更大舉「媒體化」(電視和電影)。「非媒體」形式的「傳統」劇場中,現代戲劇擺脫了政治的束縛急起直追,漸成氣候,氣勢上已經超過傳統戲曲。

總結以上五個階段,在臺灣戲劇史上,曾經流行並經「本土化」的傳統戲曲劇種,可以歸類為:
1. 南管系統劇種:南管戲(七子戲)、高甲戲。
2. 潮劇。
3. 北管系統劇種:北管戲(亂彈戲)、四平戲。
4. 歌仔戲。
5. 客家戲。
6. 偶戲:皮影戲、掌中戲、傀儡戲。
7. 小戲:竹馬戲、車鼓弄、採茶戲等。

京劇和豫劇在臺灣流傳的時間已有六十年以上,表演特色和大陸已有很大的不同,正在逐步「本土化」中。

現代戲劇以規模分有大、小劇場之別;以表現方式分有「話劇」的舞臺劇和「非話劇」的歌劇、舞劇、音樂劇及其他形式戲劇的分別,但分量不均,且界線自1980 年代後漸趨模糊,如下:
1. 話劇(舞臺劇)。
2. 非話劇(如:歌劇、舞劇、音樂劇及其他形式戲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