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滿額折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吳鐵城回憶錄(三版)─三民叢刊305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7920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3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吳鐵城先生早年為革命運動奉獻己力,民國初建後歷任要職、致力於國家建設。所撰回憶錄詳述自年少時期之見聞,乃至從事革命運動後的重大經歷,以縱觀歷史之視野、寬弘之胸懷,對當時政治環境有深刻的觀察與體悟,內容足以反映我國政治社會近半個世紀的演變過程,乃中國現代史珍貴的史料。期年輕一代的讀者能藉由本書,緬懷這位曾高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革命先進,並重返歷史現場,再一次感受大時代的風起雲湧、追憶前賢先人之足跡。

作者簡介

 吳鐵城

(1888~1953)廣東省香山縣人。出生於江西省九江府。幼時就讀於九江同文書院,後赴日本明治大學攻讀法律。1909年加入同盟會,始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運動。抗日戰爭期間,受命前往東南亞各地宣慰、團結僑胞,1942年於重慶成立南洋華僑協會,並出任首任理事長。是現今華僑協會前身與重要推手。1948年任職行政院副院長與外交部部長。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來臺,轉任總統府資政。

 

名人/編輯推薦

 再版序

吳鐵城先生自幼聰慧敏捷,早年追隨革命,創建民國,先後歷任黨政要職。縱觀其一生,乃以「捨我其誰」之精神,忠黨愛國,戮力從公,為國奉獻,如建設上海、倡導航空事業、改革政府公文、宣撫海外僑胞等,成績斐然。

本書原收錄於「三民文庫」,內容詳細記錄吳鐵城先生一生的經歷。經過歲月的沉澱,以今視昔,更能體會「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的意義與真諦。此外,眾多關鍵事物的描述,亦如實反映出我國早年政經社會的發展脈絡,實乃中國現代史的珍貴史料,從中亦可窺見吳鐵城先生的處世思想與態度。 《論語》曰:「見賢思齊。」我們在緬懷吳鐵城先生的過往事跡之餘,亦當學習那股奮發向上的精神,矢為國家富強而努力。是以為序。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吳鐵城先生回憶錄序/張群

國民革命,奄蓋近代中國半世紀之歷史,其波瀾之壯闊,一空前轍。吳鐵城先生,自弱冠委身國家,始受知於國父,繼見重於今總統蔣公,於國民革命各重要階段,幾無一不預,其弱冠以後之歷史,實與中國國民革命共其脈絡。本書為先生到臺灣後之手筆,始於民國前二十四年,輟於民國十五年,以下僅有自定之目錄,而未能竟篇。然中國國民革命事業之艱危曲折,民國十六年以後,實有過於前,而先生在此時期之所靖獻,自亦非其少壯時所能比擬,如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華北旋告底定,統一之局粗成,而政令猶不能出關,先生於此時僕僕奔走關內外,遂以促成東北之易幟。十九年北方之變,國本為之震撼,先生受命再度出關,雍容談笑而導致東北之內嚮。二十一年受命上海市長,不及一月,日軍搆釁淞滬,戰爭突起,先生策勵市民,支持軍事,更發動宣傳,運用國際力量,卒使日軍自戢其凶鋒。滬戰甫終,即著手大上海市之計畫,三年之間,主要建設,大體完成,其規模之閎遠,使中外觀感為之一新。二十六年調主粵政,時中日戰爭已迫眉睫,先生革新省政,興辦實業,督冬耕以救荒歉,延公路以通北江,凡其措施,不獨為根本之圖,亦以應非常之變,蒞任四月餘,對日之全面戰爭爆發,二十七年十月日軍迫廣州,先生與駐軍守至最後,甫離省垣,敵已入城,幾不得免,戰時省治遷至粵北,艱苦支拄,處變如夷,粵省夙稱難治,且在戰時,而政軍相輔,群情翕然。二十八年春由粵至重慶,奉命主持港澳黨務,兼指揮閩粵兩省之戰時宣傳,其影響所布,深入敵後,遍及窮鄉,二十九年任中國國民黨海外部長,受命代表政府,宣慰南洋華僑,閱時五月,行程三萬里,經歷一百三十城市,所至之地,僑情振奮,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海外華僑均能與當地政府合作,參加戰守。三十年春自南洋回國,任中央黨部祕書長,闡揚抗戰建國之大義,力謀各方意志之團結,並號召華僑,發動國民外交,同時輔助菲律賓韓國越南之復國建國運動,以實踐國父扶植弱小民族之遺教,發皇中國國民黨之國際聲光,而在日軍南進時期,緬甸星加坡馬來亞各地之敵後工作,盟邦政府亦願獲得先生之協力。對日之戰既了,先生戮力奔走,謀戰後國家之和平建設,憲政開始,曾以副揆,兼外長入閣,是時局勢已甚險惡,但國際共黨在中國之陰謀,尚未為友邦與國內人士所洞燭,先生瘁其心力,而終無救於橫流。在臺數年,雖不預實際政治,然對於國民外交與僑務致力仍勤,先後有日韓印尼菲律賓之行,在大陸創立之華僑協會總會,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及中韓文化協會,亦均於此時恢復,並進而籌組中菲協會,中越協會,以為爭取僑胞,加強東南亞民族聯繫之基礎,惜以頻年憂患,神形俱損,志事未竟,已奪天年,此書亦終為斷簡矣。余與先生相識於民國之初年,北伐成功,先後與先生為東北內嚮奔走,嗣此甘苦共嘗,形跡無間,來臺以後,往還愈密,所知於先生者甚深,嘗論先生之為人,豁達大度,而邪正之辨仍嚴,機智過人,而誠信之心無替,用能融會歧異,汎應群倫。溯其生平經歷,遍涉黨務政治軍事外交與警政各部門,其足跡遍歷中國南北及東南亞各地,接觸之人士以千萬計,值動盪之時代,應反側之人情,而艱阻化於潛移,事功成於默運,人皆驚嘆其效果,而莫測其因緣,蓋其成就,由於人格與襟度使然,非以權謀致,亦難以跡象求也。本書文筆生動,於重大經歷之外,並道及生活瑣事,於當時之政治與社會情況,敘述尤詳,實為珍貴之史料,讀者於此,亦可以窺見先生之風格,詩大雅之篇有言,「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是先生之所加被於國家與後世者,又豈獨匆匆數十年之事功而已乎。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三月九日

目次

●再版序
●吳鐵城先生回憶錄序/張群

【第1章】童年時代的回憶
一‧我的家庭和環境
中山與九江
初次還鄉
幼稚的憧憬
二‧一個淘氣的孩子
私塾開蒙
教會學堂
婚姻大事

【第2章】辛亥革命前後
一‧舊社會、新時代
鴉片戰後
保皇與革命
我的政治意識的萌芽
一位好知縣
地方的華洋糾紛
摸索前進
二‧交朋結友
邂逅林子超先生
組織書報社
三‧參加革命運動
革命意識的滋長
結合同志
奔走的開始
四‧九江起義
聯絡與響應
九江軍政府
軍艦始升革命旗
五‧統一江西與援鄂援皖
吳介璋與馬毓寶
貫通了大江上下游

【第3章】民國的初生與挫折
一‧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瑣記
參加各省代表會議
總統問題與約法
總理海外歸來
開國元首與民國正朔
二‧南北議和
清廷起用袁世凱
袁世凱之權詐
回到江西
初次北遊
三‧總理北上
相忍為國
當年的國民黨
太原之遊
四‧第一個雙十節
訪候黎黃陂
廣州見聞
五‧首次國會、二次革命
哀宋教仁同志
宋案主謀袁世凱
北平的政象
發動二次革命
失敗的教訓
六‧關於婦女參政的一些記憶
民初女傑
婦女參政的史跡

【第4章】海上流亡
一‧東瀛逋客
經臺灣過神戶到東京
中華革命黨成立
心頭眼底日本人
二‧在檀島—太平洋上的樂園
到處有同志
檀島風光
華僑與日人在檀島
總理的胞兄—茂宜王
最早的航空同志
三‧無政府黨案
是袁政府所指使
我是革命政黨黨員
抓住宣傳機會
四‧歸航—難忘的邂逅
海上交遊
法國小姐
中國的禮防
重遊日本
繞道小呂宋與香港
此情已是成追憶
五‧回國所見的政局
袁世凱只是妄人
陳英士 黃克強 蔡松坡
西南的軍務院
段內閣與督軍團
政局紛擾的分析
本黨需要強有力的報紙

【第5章】擾攘十年間
一‧護法運動
總理的遠見與警告
盤據廣東的軍閥
總理返粵領導
我所感覺的不安
多數不堪承教
二‧北方軍閥的混戰
兔起鶻落的元首與內閣
肆無忌憚的軍人干政
軍閥起伏如走馬燈
段合肥其人
三‧當年的粵局
綜合分析各方意態
總理所憂慮的
不絕如縷的妥協運動
革命武力回粵
重整軍政府
非常大總統與北伐
陳炯明叛變
恢復大元帥制度
締造艱難的革命基地

【第6章】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後
一‧初任民選縣長
總理注意地方政事
公開競選以開風氣
新舊交接
縣政府組織與施政
教育實驗區
改革公文
抱憾離任
中山縣的過去與未來
二‧我的軍警生活
陳炯明敗退後之粵垣
沈鴻英之變
省警衛軍成立
平亂、討逆、北伐
公安局與不法軍隊
革命時期財政與捐稅
滇軍的跋扈與滋擾
三‧中國國民黨的改組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黨的環境素質與時代使命
聯俄的由來
一屆中委的產生
鮮明的政策
容共與反共
汪精衛反覆無常
四‧商團叛亂
革命力量遭內外嫉視
對壘在西關
巷戰致勝
商團及其軍火
平亂的部署
叛亂前後
五‧反帝運動—沙基慘案省港大罷工
帝國主義的猙獰面目
總理不為外艦所屈
從上海五卅慘案開始
沙基血肉橫飛
罷工、罷工、罷工
省港大罷工的收穫
蘇俄的滲透和利用
六‧總理北上與逝世
當時的南北情勢
革命的政治藍圖
最後一次的談話
總理扶病而行
中外震悼
奉安紫金山
北伐成功
七‧虎門幽居
免職與逮捕
共產黨與李濟琛
滲透與分化
中山艦事件前後
李濟琛搗的鬼
服從組織、循規蹈矩

※鐵城先生回憶錄,因病中輟於此,以下各篇,章目雖具,文字則尚未撰寫。※

【第7章】東北使命
一‧東北與日俄
二‧張漢卿的生活及其為人
三‧東北軍政人物素描
四‧建黨勞軍
五‧太原張家口行腳
六‧九一八事變

【第8章】在上海
一‧倉卒應付滬戰
二‧大上海的建設
三‧第四次全國運動會
四‧倡議獻機運動
五‧日人交涉的困擾
六‧改良社會風尚掇拾
七‧官民合作—滬市繁榮的黃金時代

【第9章】十年桑梓賦重來
一‧服務鄉邦的願望
二‧重建農村的計畫與失敗
三‧維持抗戰生命線—粵鐵路
四‧苦中曾憶藺相如
五‧施政一得
六‧憑弔故人百感生
七‧敵騎壓境
八‧連縣三江村

【第10章】南洋之行
一‧祖國與華僑
二‧無華不成市
三‧華僑血汗的結晶
四‧第二代的教育
五‧蕉風椰雨記遊蹤

【第11章】陪都六年的生活
一‧大隧道案
二‧敵後工作的部署
三‧十萬青年十萬軍
四‧政治協商的開始
五‧黨的秘書長盡職了嗎?
六‧林主席長眠歌樂山
七‧惜別嘉陵江

【第12章】還都與遷都
一‧勝利後接收的我見
二‧魚龍曼衍的政治協商
三‧初次行憲
四‧立法委員政黨提名的紛擾
五‧協商破裂
六‧爭取和平與戰後局勢
七‧畫江而治與四國調停
八‧偉大而英明的領袖—蔣總統
九‧垂淚別金陵
十‧上海的防守線

【第13章】不堪回首
一‧政府南遷
二‧孫內閣辭職
三‧西北西南籬藩盡撤
四‧廣州與海南相繼失守
五‧李德鄰棄職遠行

14.光明的展望
一‧復興基地—寶島臺灣
二‧奉使印尼
三‧訪問韓國
四‧訪問日本與麥帥
五‧韓戰發生與國際形勢的轉變
六‧光明的展望

【附 錄】
前塵重拾‧十載人天/張群
我思古人俾無尤矣/張群
鐵城先生與我/馬超俊
鐵老逝矣/李大超
從小事中看吳先生/陶百川
悼述鐵老生平二三事/祝秀俠
敬悼鐵公/閔石麟
鐵城堂記/張其昀
懷念韓國之友—吳鐵城先生/金信
鐵老在上海/沈怡
教人長憶的吳鐵老/鄭彥棻
最了解華僑的鐵老/戴愧生
文采風流想像中/張九如
三十五年來我與鐵老/周雍能
鐵老「陪都六年」片斷/張壽賢
吳鐵老與東北/孟廣厚
鐵老在重慶的國民外交工作/潘朝英
鐵城先生與韓國/邵毓麟
長留風範在人間/汪公紀

●跋/吳幼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05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