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香港傳媒新世紀(第二版)
滿額折

香港傳媒新世紀(第二版)

定  價:NT$ 590 元
優惠價:9053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8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近年,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受到空前嚴峻的考驗,香港傳媒也踏入了新的時期。回歸後的傳媒生態經歷了哪些重大的改變?網絡媒體的出現怎樣影響政治訊息的傳播?在中港融合的過程中,香港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認同?媒介的專業操守與市場的關係若何?這些都是本書所關注的課題。

本書網羅了本地傳播學者及資深傳媒工作者,就香港傳媒的各個專題進行探討,文章各具特色,理論與現實並重。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香港傳媒的現況和存在的問題,並且以批判的角度,分析本地媒介在一國兩制下與國家及市場的政經關係。

作者簡介

編者李少南,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曾任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哲學博士(傳播)。研究興趣包括國際傳播、電訊政策、社會傳播與發展及媒介批判。學術著作見於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及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等學術期刊。

序言

寫第一版序言之時,是香港第一屆特區政府剛完,董建華先生連任第二屆特區首長不久的時候。那時大家對一國兩制的實施是樂觀的。這種樂觀的看法,一直維持到2012年第四屆特區首長梁振英先生上台後,開始改變。回歸最初的五年,「一國」高度自我約束,「兩制」因而得以並行。第一版序言指出,一國兩制的落實關鍵點在於維持「兩制」多於「一國」,因為「一國」是強勢的,而兩制的其中一制──香港,是被動及弱勢的,一旦中央政府不自我約束,香港的制度將無以維持。

當梁振英以低票勝出唐英年出任第四屆特區首長之時,中央對香港及一國兩制的政策,明顯出現了改變。種種跡象顯示,這些政策改變從2003年七一大遊行之後經已開始。梁振英上任後很強調民生,禁止「雙非」(即本人及丈夫皆非香港居民)孕婦來港產子、推出徵費措施打擊樓宇炒賣、加推土地供應及恢復興建為低收入階層而設的「居者有其屋」單位。儘管如此,他的誠信因自己也僭建而備受質疑,加上對中央唯唯諾諾,特別是在政制改革問題上,只緊跟中央,沒有為香港爭取更大的民主,很多市民對他不滿。

梁振英給很多香港人的感覺是他只代表中央政府推動「中港融合」的政策,沒有為香港人爭取維護「兩制」的「五十年不變」。其中開發東北地區及讓大量國內旅客到香港自由行,都被很多人視為配合中央融合中港的策略,而不是真正為香港人的利益着想。在政制改革上,梁振英政府更是硬銷中央政府的一國主權,迴避港人要求中國曾經承諾的高度自治。由於中央開始干預香港的管治,香港人害怕社會擁有的法治、新聞自由、廉潔及崇尚民主的核心價值會被侵蝕。在這情況下,中港矛盾不斷加劇,最終導致舉世矚目的「雨傘運動」。

這場運動將會影響一國兩制日後的發展。在香港回歸17年後的這個時刻,一國兩制的前景並不樂觀。香港的法治、新聞自由、廉政公署的獨立性、政府公務員及警察的政治中立,都受到衝擊。在中央干預下,香港的新聞自由首當其衝。時至今日,仍敢對中央政府監察批評的香港傳媒寥寥可數;監督批評特區政府及建制的傳媒也慢慢減少。雨傘運動所代表的,就是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群,為了維護香港核心價值,與制度及價值觀大相逕庭的國家機器展開的一場抗爭。這個抗爭不一定能夠改變中央對香港的干預,但長遠來說,對香港甚至中國的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因為香港公民社會所展現的價值觀,是人類社會嚮往的普世價值。即使在爭取這些普世價值的過程中或有挫敗,但最終不論中國或香港,都要擁有這些價值才能進入當今的文明世界。一國兩制的成功繫於一國移向兩制中的香港,而非香港移向現時的中國。

 

李少南

2014年12月31日

 

2003年版序言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似是剛過去不久的事,但董建華先生已成功連任香港特區政府第二屆行政首長一職。這數年間雖風雨不少,特別是經濟衰退帶來不少苦楚,但是社會尚算平穩,很多97年前的憂慮及恐懼,並沒有變成事實,「一國兩制」的大膽構想,似成功在望。

「一國兩制」的落實關鍵點在於維持「兩制」多於「一國」,原因是「一國」的國是強勢的,而兩制的其中一制香港,是被動及弱勢的,一旦中央政府不自我約束,香港的制度將無以維持。香港與國內的最重要分野,是香港實行普通法的「法治精神」及西方式的「新聞自由」。現代社會的人都需要倚靠大眾傳媒互通消息、互相交流及凝聚社會的民間力量,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大眾傳媒在現代社會的進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香港,它們則更是「一國兩制」的重要指標。

「五十年不變」是中國領導人在「九七」前對香港人的承諾,這是指基本生活型態不變,其中當然包括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法治、言論自由及其他種種自由,「馬照跑、舞照跳」是鄧小平對「基本生活型態」不變的形象概括詞。可是,現實環境中,事物是在不斷變化中,問題只是這些不斷出現的變化,是「根本」的改變還是「表面」上的改變。

香港的媒體及傳播模式,在97年之後,是否已經起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個問題便是這本書的終極關注。至於答案,有待讀者看完此書後自己判斷。

除了要回答這個大問題外,此書還希望達到三個目標:(一)讓讀者了解香港傳媒的現況,(二)剖析香港傳媒的種種問題及其正負面影響,(三)幫助讀者批判及自覺地使用媒介。至於能否達到這些目標,也請讀者告訴我們。

在這裏,要多謝中文大學出版社陸國燊博士,在他力催之下,始有這個探索「九七」後媒介變化的專集。此外,亦要多謝各位參與或曾參與這項寫作計劃的作者,他們每一位都是「大忙人」,但都悉力以赴,在頻頻施壓之下,仍不與我翻臉,實在是我的運氣。因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參與完成這項計劃的朋友及師長,我也要在此向他們致歉及致以衷心謝意。

希望大家喜歡這書,並提出批評指正。

 

李少南

2002年3月25日

目次

序言 v

2003年版序言 vii

作者簡介 ix

 

I 媒體、政治與經濟

第一章 一國兩制下的社會與媒介變遷 3

李少南

第二章 媒體競爭、擁有權及政治過渡 25

馮應謙

第三章 九七後的言論空間 53

陳景祥

第四章 網絡另類媒體、政治傳播與社會動員 71

李立峯

第五章 回歸17年後的新聞自由 97

陳健佳

 

II 媒體、文化與社會

第六章 權力、媒體與文化 117

馬傑偉

第七章 電視文化與港人身份變遷 131

梁麗娟

第八章 世紀交接下香港電影的危機與轉機 149

史文鴻

第九章 合拍片三部曲 167

黃愛玲

第十章 香港廣告業發展與挑戰 183

李賴俊卿

 

III 媒體、市場與操守

第十一章 市場導向新聞3.0 207

蘇鑰機

第十二章 演藝新聞的背後 227

阮紀宏

第十三章 常見恒存的傳媒操守問題 241

梁偉賢

第十四章 知識社會:從「傳媒教育」到「傳媒資訊教育」 265

李月蓮

附錄 香港回歸前後新聞事業大事紀(1994–2014) 285

梁麗娟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一國兩制下的社會與媒介變遷

李少南

香港自1997年回歸中國至今18年,中國對香港承諾的「五十年不變」已過了三分一的時間,而香港社會亦開始出現了重大的改變,一國兩制的實施受到空前嚴峻的考驗。隨着香港及中國社會的變化,香港傳媒也踏入了新的時期。

回歸前,香港媒體忐忑不安,因為中港兩地的傳播制度大不相同。中國的媒體一直為官方控制,是政府的宣傳工具;而香港則以私營報業為主導,媒介的觀點不須依從官方,相反地,批評政府及其施政,是報界認為理所當然的事。

回歸後的最初幾年,媒體早前的擔憂似乎是過慮。香港的新聞及言論自由並沒有消失。雖然中央政府曾數次干預傳媒對台獨言論的報道,但是大體而言,香港媒介仍是暢所欲言的。

在英國統治者撤出香港之時,香港已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及文化特徵,這些特徵影響着香港媒體的運作。以下將以這些社會及文化特徵,探討香港媒體在回歸中國後的轉變及趨勢。

當英國結束在香港的統治時,香港社會有如下的特徵:經濟上實行資本主義,政治上出現了代議政制的雛形,司法上以英國普通法為法治藍本。媒介有採訪、編寫及散佈消息的新聞及資訊自由。文化上,全民接受九年免費教育,並享有言論自由。更重要者,大部分人有明顯的有別於英國人,或其他地方中國人的「香港人」身份認同。在歷史演化下,回歸時,香港人已擁有了與內地人明顯不同的制度與核心價值,包括獨立的司法制度及法治精神,私營為主的報業機構及新聞自由,廉政公署及廉潔奉公的意識,自主的學術機構及學術言論自由,還有就是各類型的專業團體及其所奉行的專業操守等等。這些特徵影響着香港媒體的形態及運作。

 

資本主義下的媒體

回歸前,香港的主流媒體都以商業模式運作,包括報紙、電台、電視及雜誌。由於歷史、財政及地理資源的因素,九七前的港英政府一直奉行「積極不干預」的政策,即盡量讓私人企業發展經濟及社會事務。在媒介方面,港英政府也只是擁有香港電台及其下屬的電視部,並透過政府新聞處影響媒介的新聞發佈。香港絕大部分的媒介都是私人企業,以商業模式運作。黨派媒介只有幾家,它們的社會影響甚微。

回歸前,香港已進入富裕社會的階段,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已超越西方一些先進國,包括澳洲及英國。但另一方面,由於回歸的種種問題及中英雙方不斷爭拗,再加上1989年「六四事件」引發的政治動盪,當時的香港社會極度不安。香港民眾在這種環境下急劇政治化,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冷漠文化,在極短時間內蛻變為激進的政治訴求。

社會開始轉型,原來保守因循的媒體已不能配合時代的需要。結果1995年出版的《蘋果日報》,將舊有的傳媒生態徹底改變。一方面,它把當時社會的反共情緒有效強力地宣洩出來。另一方面,它的版面設計、編排、色彩、圖片及內容,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可是,它也把所謂「巿場導向」的內容發展至極端,令香港報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報小報化」現象。以往一些不堪入目的小報,都有清晰的定位,它們也沒有意圖要進入家庭。可是回歸前數年起,由於《蘋果日報》的帶動,頗多大眾化報紙都採用「大小通吃」的方針;一方面刊登道貌岸然的政經評論及知名作家的專欄,另一方面,將血腥色情的內容,甚至召妓的資訊,充塞版面。

「大小通吃」的策略,果然奏效。回歸前後短短數年間,不少老化報紙被淘汰,《東方日報》、《蘋果日報》及《太陽報》在2001年之時,佔去全港報章70%80%的銷量。剩下的巿場空間,由多家報紙艱苦經營。97年末出現的亞太區金融風暴,令到原已競爭劇烈的巿場空間,進一步萎縮,多張老牌報紙如《星島日報》、《成報》、《新報》,紛紛轉手。

傳統上,報業公會會員聯手協議訂定報價,但這種行會壟斷已遭破壞,各報開始自行釐訂售價,除了在價錢上競爭外,內容的競爭也因售價不同而顯得更加重要。資本較少的報紙不能長期降價,也不能加強編採寫及美工的內容,結果只有關門或轉讓他人。回歸前後,香港報業已出現弱肉強食、巿場導向、煽腥色內容充斥版面的局面。

煽腥色媒體內容之所以出現,除了是因為巿場競爭之外,也與政治前景不明有關。大眾傳媒在回歸前,普遍對前景不抱樂觀態度,其中一些開始迴避政治爭論,避免日後遭受報復。但另一方面,當時巿場政治氣氛濃烈,迴避政治議題,會令讀者受眾流失。因此,風花說月、小道奇聞、低級趣味等,皆用來留住受眾,維護經濟上的利益。

事實上,在回歸前,兩家無線電視台已是始作俑者,創製所謂「娛樂資訊」(infotainment)的節目。其中典型例子為TVB的「慾海肥花」,以新聞特寫的形式繪影繪聲地,細說一位肥胖而貌醜的奇女子,如何兜搭不同的計程車司機,並與之發生性關係。這些節目的收視率,一般頗高。另一個例子是粵劇紅伶新馬師曾的家庭糾紛,傳媒一直追蹤報道達半年以上,全港一時間鬧得熱烘烘的。

 

代議政制初階下的媒體

在香港將要回歸中國的十數年間,港英政府匆匆推行民主政制。原來操縱在英國殖民主義者手中的政治權力,逐步下放。從八十年代初開始,港英政府引入區議會、巿政局及立法局的三級議會制度,還把擁有立法權的立法局議席開放選舉。但是英國人並不真心還政於民,他們只在即將離港前二年,才把立法局推向全面直接選舉。中國方面也不喜歡香港實行全面直選,因為這樣會令中方難以控制香港的政治發展。

在港英政府撤出之後,中國立即廢除前任港督彭定康的政制改革,將立法會的選舉模式依《基本法》改成「鳥籠民主」的格局。在立法會60個議席中,直到2008年,只有不過半數的議席由地區直接選出,其餘30席由功能團體及選舉團選任。2008年以後的情況,則在日後才決定。行政首長更只由800人組成的選舉團選出。這些功能團體及選舉團的組成,大都在中方控制之下。此外,立法會議員的個人提案,須分別在功能團體產生的議員組別及直接選舉、選委會產生的議員組別中過半數通過,才可成立。政府提出的議案則只須全體委員過半數即可。換句話說,若非政府自己提出的議案,獲得通過的機會甚微。這是所謂「行政主導」的設計,實質上即是中方屬意的政府主導。

在這種「鳥籠民主」的格局下,媒介的角色充其量只能發揮批評及監督政府的作用,對政治權力的更替起不了直接的影響。原因是儘管媒介反映了民意,眾望所歸的立法會議員或行政長官人選,也不一定能透過民主選舉議政執政。傳媒只能扮演批判政府的角色,與不符民意的官員及其施政唱反調。在香港回歸前後的時間,媒介正是扮演着這種角色。媒介雖然不能直接影響權力的更替,但喧鬧之聲不絕於耳。加上部分地區直選出來的議員經常猛烈批評政府,給媒介提供了

極佳的素材。

回歸後的代議政制雖然只處於初級階段,但是政黨政治已因立法會部分議席由直選產生而出現。政黨對政府的批評已成為常規,傳媒亦把這些政治批評作為新聞報道的日常材料。在香港回歸後,雖然煽腥色的新聞內容仍然大行其道,但是政治批評,尤其是針對特區政府的批評,絕不少見。媒介仍然享有相當大的新聞自由。

 

法治下的媒體

很多具有殖民色彩不合時宜的法例,在英國統治者撤出香港前十年左右,逐步廢去。基本上,英國人在香港留下一套頗為完備的法制。香港傳媒在英國的普通法下,受到一定的制約。例如誹謗、不雅及色情內容、侵犯版權、蔑視法庭、刊登不良醫藥廣告等有關法例,都對傳媒有一定的限制。其中誹謗及不雅內容的官司,是傳媒經常面對的訴訟。回歸前後,除了有個人對媒體提出誹謗訴訟外,也出現了媒體控告媒體的情況。東方報業集團及它旗下的一些刊物,曾牽涉數宗與其他媒體訴訟的案件。它們也多次控告或發律師信給媒體上發表文章或言論的作者,指他們誹謗。由於誹謗官司費用龐大,而且花費時間,對很多人來說,是負擔不來的。這種控告媒體或媒介評論者的做法,對批評媒介的言論空間,有「冷縮」的效應。

另一方面,英國法例並不像美國法那樣,有明顯條文保障私隱權。由於報業競爭激烈,揭發名人私隱是吸引受眾的一貫手法。日夜跟蹤社會名流及演藝人士的所謂「狗仔隊」做法,是回歸前後媒介常用的伎倆。結果引來多方憤怨及投訴,最終導致法律改革委員會於19998月,提出成立「保障私隱報業評議會」的建議。此議一出,立即引起報界的強烈迴響。傳媒業界一致反對政府委任的報業評議會,認為此舉將會危害新聞自由。報業公會最後成立自律組織,自我監管屬下的報章。可是銷量最大的三張報紙《東方》、《蘋果》及《太陽》都沒有參加這個自律組織,而當時大部分對報章的投訴,卻與這幾家報紙有關。

 

香港文化與媒介

在六七十年代以後,香港社會形成了本身的獨特文化。回歸以後,中港兩地的文化衝突,在傳媒內容及操作上反影出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國內湧至香港的人口劇增,做成很多經濟及社會問題,故此港英政府在19504月關閉中英邊境,中港兩地人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自由出入。自此,香港的人口穩定下來,土生土長的新一代人數慢慢超越中國出生的居民。到七十年代之時,由於中國經歷了十年大亂,而香港卻在此時經濟起飛,中港兩地的政治及經濟差距,越拉越遠。加上香港本地的大眾文化,透過電視的推動,蓬勃發展,香港人逐步形成本土身份的認同。有研究顯示,香港人自認為勤奮及適應力強,而大陸人則教育水平低,專制而且貪污。1

當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之後,香港人見到的是一個貧窮落後、官僚專制的大陸社會,它令香港人進一步感到中港兩地的差異。此外,自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之後,香港一般人對中國共產政府不存好感。香港人的反共情緒在中英爭拗及「六四事件」的影響下,在回歸前一度達到頂峰。

香港媒體在回歸前的政治主調,配合着香港人的情緒及訴求,以香港為本位,強調民主抗共、質疑一國兩制、排拒京官,突顯中港兩地的政治、經濟、法律及文化差異。這種主調在回歸後才開始改變。

回歸初期,原來鬧哄哄的中英爭拗一下子沉寂了。媒介及香港巿民都對新政府採取觀望態度。香港特區的新領導人及其班子呼籲香港人關注民生,不要讓香港成為政治城巿。話尤未已,一場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吹至香港,令香港的政經形勢大大改觀。

金融風暴在97年中剛起之初,大家都不以為意,以為只是亞洲發展中國家才有此問題。香港這時的地產巿道仍然暢旺,股巿仍屢創新高。但這場風暴不久便把香港的樓巿及股巿推倒,失業率逐步攀升,經濟自97年底開始衰退。

回歸前,絕大部分香港人只會想像97年後,港人的言論空間會收縮、政治民主會倒退、新聞自由會被壓抑,結果誰也沒想到,首先出問題的是經濟。由於地產巿場急速崩潰,物業價值短短一年之內下跌超過40%,令很多擁有物業資產的人,突然成為負資產階級。在經濟不景及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社會怨氣不斷累積,政府官員成為出氣的對象,而媒介便成為發洩怨氣的渠道。

97年底開始,新成立的特區政府成為巿民及媒介的主要批評對象。公營部門濫用或浪費社會資源、辦事不力、偷懶、不禮貌、官僚作風等等,全都成為報章雜誌的重要題材。當然特區政府的措施確有不善之處,特別是眾多重大政策,如政府年建「居者有其屋」單位八萬五千個、母語教學、政府部門私營化、中學教師英語評核試、版權法修訂等等,都沒有廣泛諮詢便倉促執行。結果很多本意良好的政策,因為推行不當而問題叢生。

由於經濟下滑,加上新的特區政府缺乏認受性,政施又做得不好,「關注民生」及「針對特區政府」便成為九七後新聞媒介的新視點。它們取代了九七前的「關注政制發展」及「抗拒中國政府」的新聞框架。政府官員在九七之後動輒得咎;坐政府專用車順路買菜遭罵、高官太太到深圳買冒牌貨遭罵、司長讓秘書打電話回家吩咐私事也罵。食環署人員不禮貌對待及冤枉巿民、渠務署工人躲懶、房屋委員會轄下樓宇出現短椿問題,就更引起軒然大波。

這時的電視及電台時事節目也與其他媒體看齊,但是由於電子媒體都由政府發牌及監管,它們對政府的批評,一般沒報章雜誌那樣猛烈。其中較為尖銳的時評節目為商業電台的電話接聽(phone-in)節目,特別是由鄭經翰及黃毓民二人主持的最為鋒利。鄭經翰為商業電台早上主持的《風波裏的茶杯》在回歸後幾年,一直高踞電台收聽率的榜首。

公營台香港電台由於九七前未能「公司化」,在回歸後,仍以政府部門的身份運作。其中較為尖銳的時事節目有電台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及電視節目《頭條新聞》。後者在97年後經常受到左派人士的打壓。這些尖銳的時事節目反映了巿民的訴求,一般為巿民接受及欣賞。

 

回歸後的經濟轉變與媒體運作

香港自199771回歸中國後,社會上有些情況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有些則不是那麼明顯。首先,在經濟制度方面,香港仍然實行資本主義,私營企業仍是經濟的主體,謀取最大利潤是營商的最高目標,市場以自由主義為圭臬,政府經濟角色仍以維持自由巿場及公平競爭為最重要。但是整體經濟卻在金融風暴下,持續收縮。原本在2001年中,香港經濟有復甦的跡象,但9月份發生震驚全球的「911恐怖襲擊」,香港經濟進一步下滑,失業率在2002年底攀升至7.3%2003年「沙士」疫情出現,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該年的失業率上升至7.9%。幸而疫情在2003年下半年開始消退,經濟慢慢復蘇過來,到2008年,失業率回落至3.7%。但不幸地,2008年底又出現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把2009年的失業率又推高至5.2%2回歸後這十多年,香港經濟就是這樣浮浮沉沉,既沒有長足發展,也不是衰退蕭條。

在經濟不景時,廣告費收縮,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商業媒介為求生存,必須留住讀者聽眾及觀眾,藉以維持廣告收益,煽腥色的材料在競爭下很難減少。市民關心的經濟問題及政府挽救經濟的措施,也成為了媒體的重要題材。除了使用譁眾取寵的材料留住顧客外,削減人手及節省開支成本也是普遍的現象。原來已不大賺錢或虧蝕的媒體,由於經費減少,質素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為了生存,媒體大幅割價以求保住原有的廣告客戶。惡性競爭下,賺錢的媒體也會利潤下降,繼而影響媒體內容的素質。除非香港經濟能夠持續一段長時間的好景,又或者有一些媒體整合或結業,減少市場上的競爭,否則煽腥色的內容將很難減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31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