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滿額折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

定  價:NT$ 200 元
優惠價:9018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生而為人,不管是上帝所造或由人猿進化而來,那麼我就該要求其他的人,不管是體力遠勝於我或智慧遠超於我的人,都以人待我。這大概是最平凡最低淺的覺醒。」
──徐訏,一九五七年一月十六日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在文學創作之外,經典哲理著作
◎中國知識分子從馬克思主義,轉向自由主義的時代縮影

§ 海派宗師的覺醒之路 § 跨越時代的哲學思辨 §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在文藝方面有多部經典傳世,著作等身。能有驚人的豐沛創作力,且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人」,正源自於徐訏本身深厚的哲學底蘊,與身為知識分子的理性思辨。
本書由徐訏自剖其內心思想的轉變,自述如何從馬克思主義的信徒,逐漸走向自由主義的道路。而即使流離於亂世中,他堅持個人覺醒與民主自由的呼聲,依然能夠穿越時代鴻溝,帶領讀者找尋自己的人生定位。

作者簡介

徐訏(1908-1980),生於浙江慈谿。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續修心理學二年。負笈歐陸,因抗日軍興中輟學業;回國後在上海主編《人間世》、《作風》等刊物;作品《鬼戀》問世,受文壇矚目。一九四二年赴後方,曾執教中央大學(重慶),並發表長篇小說《風蕭蕭》。旋任《掃蕩報》駐美記者,返國後任《和平日報》主筆。一九五○年移居香港,迄至一九八○年謝世,筆耕不斷。其間曾創辦「創墾出版社」,及期刊《熱風》、《論語》、《幽默》、《筆端》、《七藝》等;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前身各書院及星加坡南洋大學執教,並任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各種作品都二千萬言。

§重版序§

這本《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在香港初版再版時是叫做《回到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出版後曾經獲得許多反應。這些反應,無論是贊成或反對,我都非常感激。我對於反對我的,甚至叱我是離經叛道的人,我也從不爭辯。原因是我的意見只是我自己的意見,我並不想強人與我相同。我們尊敬別人與我不同的意見,正是真正的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的精神。
一個人的人生觀,社會觀,以及世界觀原是根據一個人的際遇、教育、經歷與體驗而形成的。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既無絕對相同的際遇、教育、經歷與體驗,自然也決無絕對相同的人生觀,社會觀,和世界觀的。這也可以說正是人心之不同猶如其面。
只要想想在這世界裡的人,人人的容貌身材相同,這社會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也不難設想,假如這世界上的人,只有一個思想與意見,這世界將是什麼樣一個滋味。自然,人在這個廣大繁複的社會裡,不同的思想與意見都是彼此影響的,因為有這個互相影響,個人才有進步,也因為有這個互相影響,社會才有進步。如果不許人有自由思想,或者一定要人跟一種思想走,這社會也就死僵。我自己不喜歡盲目跟別人思想走,我也就沒有理由要別人盲目跟我的思想走。
可是當某一種思想與意見被一部分人所贊成被一部分人所反對時,往往就有人把它劃分為陣營與集團,在這好鬥與敵異的世界中,又往往把事實倒過來,認為一定先有陣營與集團,而後才有思想與意見似的,這就引起許多可笑的紛爭。我覺得個人的意見與集團的意見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前者是不受約束,沒有目的的意見,後者則是受集團的約束,有一個共同目的的意見,甚至有一個共同的意志。我的意見則是完全是個人的意見,既不受任何人約束,也沒有任何目的。唯一的目的只是說出我所思所見而已。一個人表白他的所思所見,也正如一個人的形容表現的形狀一樣,只是表示實有的存在。
這些文章,都是在一九五六年寫的。到現在又過了八年。這八年中,我接觸過許多不同的意見,我雖尊敬這些不同的意見,但並沒有改變我的所想所見,原因是我發覺似乎這些與我不同的意見都有一種時時想領導人或侵略人的趨向,甚至是屬於鳥籠思想的格局。我於是想到, 大概想強人與己相同的人,或者說,時時意識到異己思想存在為不順眼的人,總是有他奇怪的一種藍圖,這種藍圖,其用意或者很好,其結果往往是可怕的。
長長八年的時間過去,我的想法與看法仍沒有什麼大改變,這一方面可說我的思想已經定型,不會有什麼長進,另一方面也可說我經過如許的摸索反省後才算是成熟了。
我樂於把這本書在台灣重版,但還是要申明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並不想強人相同。正如我的面容一樣,與人之不同處正是我是我,人是人;與人相同的,也正是因為大家都是人。
一九六四、十二、九,北投。

目次

導言 徬徨覺醒:徐訏的文學道路/陳智德

代序 道德要求與道德標準
重版序

個人主義的觀點與自由的限度
個人主義與英雄主義
自由主義的衰微與再興
人的認識與個人主義的基礎
佛洛伊德學說的背景與其影響
個人主義與個人的尊嚴
自由主義與文藝的自由

[附錄] 我的馬克思主義時代

書摘/試閱

【人的認識與個人主義的基礎】

在動物進化的階段中,「我」的自覺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意識到「我」,才有「我的」之認識。在多數禽類與脊椎動物中,對於牠們所生養的幼小動物之「我的」意識非常明確。不是雜交的禽獸,對於配偶之「我的」意識也非常清楚。許多哺乳類動物在哺乳期間,牠們都可以用嗅覺分別出連人都分不出的,不是牠們所生養的小動物;如果不是牠所生的小動物想鑽著去求食,就會被牠們踢開。這種「我的」血系的認識同與「我的」財產的認識常常聯在一起。牠們的巢穴也不允許別的動物侵占。家畜對於自己飼食器皿也已有「我的」之認識。
自然,動物的所覺的「我」與「我的」,同人類所覺的「我」與「我的」不可同日而語。在人類,「我」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人類的「我」的自覺,有反省的能力;對於「我」,有理性的認識,即有時可以從外面角度看自己。因文化的進步,「我」的認識也在進步中。至於「我的」範圍,也遠比禽獸要廣;也因文化的進步,愈來愈深化與廣化。
這「我」的自覺,發展到抽象的對象時,乃是人類進化階段中的一個大進步。他第一步開始認識他已故的祖先,以祖先的業績為自身的光。第二步認識神,有我的主宰與我的神的想法。
動物因為沒有言語,所以是無法產生把人與我看作平等的意念,人類是唯一有這能力的動物。大概就等到言語發達以後,人可能就產生了「人」的認識,這認識對於神的認識相聯系, 人就會想到同一個神以下的人們都是平等的。這同一信仰的人,當時又往往言語相同,他們可以互相交換喜悅、恐懼與痛苦。因此,人可以了解在同言語中生存的人是神所支配下的完全平等的動物;但是對不同信仰,不同言語的人則不是他們所認為平等的。
可是這種部落裡的人,因為與外面的人的爭執衝突與戰鬥,為求團結,就有人藉著神的名義,代表了神的權威。於是就產生集合的一種團結,這種團結,可以說是原始的集體。這個集體中,個人一定是屬於集體的一種工具,不是服從,就要表示英雄,處處要意識「我」,用我的意志與力來操縱這個集體,或擊敗敵人,來表示自己的權威,來獲得領導權。
所以人的集居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承認同一信仰的人,同一言語的人完全平等而共處, 一種則是由一個英雄所指揮而統治。希臘的雅典也許就可以代表前者,斯巴達可以代表後者。
羅馬帝國以後,社會經濟發達。分業已趨繁雜,貧富懸殊,階級制度已成。人在國家之中,每一次戰爭,就多一種控制。這時候的人,除了同一階層的貧苦人民,在同一命運之中, 會彼此看到是平等的存在以外,統治階級與副統治階級永遠是處處提倡「我」的發揚與擴充。那時候「我的」內容,也豐富得多;多有我的發揚,也多有我的擴充。財產奴隸以外,有特權,有自由,有榮譽,有身分。
以後國家分立,帝皇成了神的代表,僧侶成了神的喉舌,這種層層統制的專制政體下,人必須意識著我,以謀部分人去統制他人。但是在最低層的人民中,在同一命運下生存,其痛苦、喜悅、恐懼可以互通互訴者,當仍會有「人」的認識,這「人」的認識,雖然只限於狹小的鄰厝之中,他們彼此間有同情、互助、互愛,認為在可憐命運下,彼此是完全平等的。
這種「人」的認識,雖不見於有系統的思想,但始終為人類進步的泉源。每當對統治階級反抗的時候,新的領導者往往就利用這種人心中平等共處的意念而作號召,雖然其結果往往由此而喚起「我」的爭奪。
文藝復興以後,因自由之呼聲,對於「人」的尊嚴開始有較普遍的認識,但也喚起了新的「我」的發揚。這也就是由「人」的認識與「我」的發揚思想的開端,前者我稱之為個人主義,後者我稱之為自我主義。許多在哲學、在政治學、在社會學上的思想家,各種的派別有各種的術語,且不管他門的學說如何,他們對於人的問題只有這兩種看法:一種是把人看作一個一個平等的個體的觀點出發,一種則是從把所有的人看成一個「我」的觀點出發。
由「人」的觀點出發的思想,儘管有千差萬別,但在下列幾點中必有其共同之處:
一、人是一種動物,他絕不是,也不能十全十美,不老不死。
二、每個人都應該平等,我不過是千萬人中之一個。
三、人有千差萬別之分,「我」不能概括全體的人。
四、容納別人的意見,尊敬別人的所欲。亦要求別人容納我的意見,尊敬我的所欲。
五、沒有一個人的理想可以使全體的人幸福。

由「我」出發的思想,儘管也有千差萬別,但下列幾點中必有其共同之處:
一、人可以由努力、修養、奮發超於常人,成為先知或不朽。
二、人雖有千差萬別,但可以凝成一個共同意志。
三、一個偉人的理想常可以致千萬的人的幸福,只要服從他的安排。
四、人有優劣智愚之分,因此,認為多數人根本沒有意見,一部分人的意見不必重視,而一個偉人的思想可以代表整個的意見與共同意識。
五、因為科學的發達,什麼都應依賴專家。因此社會上的一切制度,應由各專家計畫出一個藍圖,由偉人或領袖強力執行,把一切人安排在一定的崗位,才可以使社會安定, 人人幸福。
就在這兩種思想成長之中,人對於人的觀念,有了新的發展。
十七世紀,思想家受伽利略的自然科學的影響,又崇拜幾何學的嚴格性,大家很想在世上尋求一個永恒公正秩序的社會,一反中世紀對天堂的追索。但興趣都在外界的自然的秩序,對於人的自身不多注意。自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 -1650)始,人開始作對於我的懷疑。笛卡兒從對我的懷疑,啟發以後哲學家轉入人的內心世界,此一內心世界,大家都以為是同外在世界一樣,有一致的整齊秩序。內心世界之整齊有序既是天定的事實,當然人人都有一個整齊有序的內心世界,只是有的人已經自覺,有的人沒有自覺,所以彼此都是平等的。這也就是使一群從人出發的思想一個新的觀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