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品讀新華文學〈簡體書〉
滿額折

品讀新華文學〈簡體書〉

定  價:NT$ 370 元
優惠價:9033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7元
庫存:6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品讀之物件—“新華文學”,既指整體意義上的新加坡華文文學,又側重於發表在《新華文學》雜誌上的新華文學作品。
此為第一輯,收錄25篇本地作家不同體裁作品以及22篇的賞析文章。賞析角度和重點因人而異,面面俱到與重點評析皆有,個人感悟與社會批評兼顧,代表了新加坡年輕一代的閱讀喜好和審美取向。而所有這些,都確證了這些文學作品具有打動心靈、感染情緒的力量。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王兵,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文學博士。
研究領域涉及明清詩學、東南亞漢詩和文學教學法,教授課程包括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學教學法,出版過《清人選清詩與清代詩學》、《新加坡華文文學及其教學研究》等著作。

序 1 前言
王兵
作為世界華文文學的重要成員,新華文學無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作為新華文學發展的見證者,《新華文學》顯然發揮了引領助推的作用。1978年創刊的《新華文學》,是新加坡作家協會主辦的刊物,起初名為《文學》半年刊,1998年第一次改版,與
《微型小說》季刊、《後來》四月刊和《新加坡作家》合併為《新華文學》季刊;2000年後再次改版,以半年刊為主,且每期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或文類。38年來,《新華文學》見證了新華文學的發展與演變,已然成為新加坡華族社會鮮明獨特的文化符號。
僅從2000年至今,已出版刊物38期,發表文學作品逾2000篇。有鑒於此,本書品讀之物件 ——“新華文學”,既指整體意義上的新加坡華文文學,又側重於發表在《新華文學》雜誌上的新華文學作品。當然,囿于歷年來優秀作品的數量過多,故而只能分輯出版。此為第一輯,收錄22篇不同體裁作品的賞析文章。這便是本書書名的由來。
而這本鑒賞文集的出版緣起和過程,則充滿著許多“意外”。2015年初,我被安排教授中文系教育碩士課程的“中國現代文學及其教學”科目。多年來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我,顯然要在中國現代文學這一領域進行“惡補”。不僅如此,我還把講授內容延伸至港澳文學、臺灣文學以及新馬華文文學,以期更加符合新加坡中學華文文學課程的選文範圍。這些附加出來的內容,連同早已生疏的中國現代文學,成為我講授本門課程的嚴峻挑戰,此為意外之一。設計教學大綱時,我需要明確地注明期末報告的形式和內容。賞析那些名家的經典之作,還是賞析一下年輕朋友不太關注的本地文學作品,我在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後者。當時的考量僅僅在於經典之作的鑒賞文章太多,學生難有發揮的空間。而學生對於本地文學作品的賞析報告呈交以後,我赫然發現那些整日忙於中小學華文教學的同學們,內心深處對於文學的熱情並沒有完全熄滅。此為意外之二。批閱完同學們的期末報告,我就萌生了結集出版的念頭。但是在新加坡出版中文書籍,首先要解決經費問題。於是我在同事周德成博士的幫助下,向國家藝術理事會申請項目資助。由於經驗不足,加之國家藝術理事會的基金專案眾多,首次申請的專案根本不
含出版方面的內容,直至第二次申請出版基金才得以成功。顯然,好事多磨,能夠獲得國家藝術理事會的資助,可謂意外之三。現在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我要感謝我的同學們,感謝國家藝術理事會和新加坡作家協會,感謝林高老師慷慨應允作序,還有關心和支持我的院系領導和同事們。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尤其是新詩。大學畢業準備攻讀碩士學位時,我毅然選擇了現當代文學專業。記得當年考“文學評論”科目時,試卷上只有一道題: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這個見仁見智的開放性題目著實難倒了我。當時的作答細節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能依稀地回憶起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來勉強回應。雖然最終我被調劑到古代文學專業,但事後想想,不論古典文學還是現當代文學,這個題目都是文學研究者必須要面臨和回答的命題。事實上,由於古今中外的文學體裁眾多,表現方法多樣,所以評鑒好作品的標準很難統一。不過,我認為總有一個可供評量的普適性標準存在,那就是閱讀完作品之後,讀者得到了審美愉悅或情感共鳴。這種審美愉悅或情感共鳴若只針對某些/類閱讀主體,那麼對於這些/類閱讀主體而言,這個作品就是好作品;若這種審美愉悅或情感共鳴適用于不同世代和閱讀層次的讀者,那這個作品就有可能成為經典。當讀者的情緒可以受到作品的影響,達到或為其喜,或為其怒,或為其哀,或為其樂的程度,這難道還不是好作品嗎?
這樣的感悟在此本鑒賞文集中再次得到了證實與強化。張森林在王潤華的《山雨》組詩中,理性地體悟出後殖民時代本土化書寫的重要性;王小華在王文獻《我思念的城市》一文中感受到了人與城市的緣分,由此催生了對於南京的思念之情;白雲和林筱真分別在艾禺《歸去來兮》和蔡志禮《小青蛙學游泳》中,觸及到了新加坡華語政策演變的話題,對於新華文學中的“華文情結”感同身受;張佩欣與郭繼光在黃孟文《巨型棺材與支票》中感受到的孝道與梁秉立在趙明宇《背上母親去旅遊》中的孝道完全不同;杜亮在蔡志禮的悼念詩和黃孟文的悼念文中皆發現了親情的彌足珍貴。此外,還有對於愛情、美、人性等主題進行或感性或理性的思考。而所有這些,都確證了這些文學作品具有打動心靈、感染情緒的力量。
忙碌于工作與學習的朋友們,請暫時地停歇下來,泡一杯咖啡,看幾段文字,感受文學帶給我們的享受吧!
2016年5月4日于南大寓所


序2 序
三隻眼,看得清
林高 <新加坡作家協會受邀理事>
《品讀新華文學》即將出版。主編希望作協領導為此書作序以壯行色。蒙作協領導厚愛要我接力所托,剛好我有些話想說便大膽允諾。
這確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品讀的工作向來少人問津 —— 卻極需要有人去做。現在,有學生由教育學院老師引領,對新華文學作品作專業評析並撰寫論文,學生對新華作家/作品的研讀,有“點”的深入,亦有“面”的認知,獲益不淺。年復一年,這些學生是要回到學校去授課的,他們對品讀教學更有信心,做得更好;他們的受益將使更多學生受益。
據知,這僅是個開始,品讀的教與學的工作將繼續。新華文學景色不佳卻一直有景點。令人欣慰的是:“那些整日忙於中小學華文教學的同學們,內心深處對於文學的熱情並沒有完
全熄滅。”(見前言)薪火相傳在很大的層面上有賴於老師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各竭所能共勉之,卻也必須自我警惕:在對自己的文化尚有諸多未知的情況下,教與學的時候,談反對什麼可能誤判,談汲取什麼可能激進。
因此,基礎最要緊。我以為,新華文學的資源有三:一、本土的;二、本源的;三、西方的。而且對一個初學者來說,三方面的次序和比重是不宜隨意調換的。
新加坡植根于赤道邊上南洋群島中,移民文化是新加坡文化的本質。地理氣候、南洋民俗風土、語言特色,乃至於地緣與歷史,對各類藝術風格之形塑必產生潛在性的影響 —— 新華文學自然不例外。創作主體應有本土意識,在題材上、語言上、觀點上以南洋在地為依歸,樹立自家氣色。
新華文學與中國文學/臺灣文學在文化脈絡上是傳承相接的。漢語文學傳統源遠流長早已孕育它的美學特質,要言之,抒情而蘊蓄是其一脈相承的精神氣質,從詩到文,從戲曲到小說,無不涵蓋並一以貫之與文化的筋脈相依附。即使五四後新文學興起,從形式到思想屢屢變革,大體也沒有離棄此一精神氣質。必須強調的是,抒情而蘊蓄亦能展示現代文學的批判性、戰鬥性功能,投身於時代潮流,並非一味傷感自憐悲秋弄月。王德威著《現代抒情傳統四論》,王德威、陳國球編《抒情之現代性》,蕭馳、柯慶明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等著作論之甚詳,對我們不無啟發。新華文學如何承接此“語種”文學之美學特質,又能發揮本土的、現代的
性格,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西方文學之博大精深,而今的文青似更為熟知。這是好事。我們無法也不應避開這一塊。西方在美學理論的創建與寫作技巧的創新上,每每推陳出新,無論對文學視野的開拓、對多端詭譎的現代人生的觀察,以及對創作視角的選擇都多有啟迪。所謂反諷、吊詭、荒誕、戲仿、斷片與拼貼……許多現代人必須面對的殘酷真實都必須以現代技巧去挖掘、去檢視、去反思。因此,在審美趣味甚至價值取向上有所比照、有所借鏡是好的、必需的。然而,文學的
發現與創作必回返到生命的立足點,去思考最終的價值與意義。我以為,生命的立足點正是本土文化與本源文化熔鑄其中而形成的東西。當生命裡熔鑄並形成這樣一種信念 — 庶幾近乎身份認同 —對西方美學理論云云之學習就更能從容自信:活用而非套用。我們 — 不避諱地說吧 — 對本土文化反倒所知不多,對本源文化反倒生疏了,而《品讀新華文學》兼顧三者,待以時日,必有可觀之成果。
此衷心之言謹以為序,盼與孳孳諸君共勉。倘不以賣老視之,誠敝之幸也。
2016年6月1日

目次

vii 序:三隻眼,看得清林高
xi 前言 王兵
1 山雨 王潤華
3 王潤華反殖民主義文學創作的解讀 張森林
— 以組詩《山雨》為例
11 歸去來兮…… 艾禺
15 新華小說中的“華文情結” 白雲
— 以艾禺《歸去來兮》為例
21 我思念的城市 王文獻
26 人與城市的緣分 王小華
— 讀王文獻《我思念的城市》有感
33 如果死亡是告別 君盈綠
39 如果死亡是告別 彭心怡
— 君盈綠《如果死亡是告別》讀後
45 巨型棺材與支票 黃孟文
47 說不盡的孝道 張佩欣
— 黃孟文《巨型棺材與支票》讀後
57 意蘊豐厚 韻味深長 郭繼光
— 論黃孟文的《巨型棺材與支票》
65 小青蛙學游泳 蔡志禮
72 小故事,大道理 林筱真
— 蔡志禮《小青蛙學游泳》賞析
83 重獲新生 艾禺
85 人性的滑坡坍塌,親情的漸行漸遠 陳麗麗
— 談艾禺的閃小說《重獲新生》
91 伏 伺艾禺
103 重拾失落的人性 董文豔
— 讀艾禺小說《重獲新生》和《伏伺》有感
111 T字路口 細雨飄飛 柯奕彪
119 小說形式的創新 陸妍羽
— 《T字路口 細雨飄飛》賞析
125 夢•想 林高
133 當夢想照進現實 杜佳
— 讀林高的《夢•想》有感
141 說好話 王德遠
147 放手的美麗 牛盛凱
— 淺析王德遠的《說好話》
157 小紅的愛情 李葉明
168 弱女子們的愛情故事 崔東豔
— 李葉明《小紅的愛情》人物鑒賞
173 父親遠行的那個早晨 蔡志禮
175 咳咳咳 — 女兒吟媺去世長相憶 黃孟文
178 情緣 杜亮
— 詩歌《父親遠行的那個早晨》和散文《咳咳咳》的比較賞析
187 買花的小男孩 黃孟文
189 一切源于愛 馮英妮
— 讀黃孟文《買花的小男孩》有感
195 情詩兩首(其二) 安詩一
196 等一場地老天荒 雷回春
— 讀安詩一《洵有情而無望兮》
207 無言不成婆媳 陳嘉煒
214 消失的不僅是方言 楊豐義
—— 陳嘉煒《無言不成婆媳》賞析
221 劍橋身影 周德成
224 隨詩旅行 馮偉燕
—— 周德成《劍橋身影》組詩賞析
229 合歡山 周昊
231 我愛丹霞 白振華
233 踏莎行 —— 出海同遊聖約翰島、龜島 毛朝暉
234 透視旅者心情 淩江月
235 奇文共欣賞 鄧慧珊
—— 以《新華文學》82期刊載之詩詞為例
241 街頭賣藝 王德遠
245 樸素真實即為美 佘玟萱
—— 王德遠《街頭賣藝》讀後
249 南洋風情 畫董雲
251 心靈的閒適,便是旅行 邱素觀
—— 董雲《南洋風情畫》賞析
257 背著母親去旅遊 趙明宇
260 樸實無華品孝道 梁秉立
—— 趙明宇《背上母親去旅遊》賞析
269 選文出處
271 作家簡介
275 作者簡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3
庫存: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