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滿額折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定  價:NT$ 390 元
優惠價:9035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嚴選九位戰後台灣詩壇前行代與中生代的佼佼者,
縱觀半世紀來的現代詩史,揭示詩中永恆的孤獨。

本書嚴選台灣九位代表性詩人:周夢蝶(1921-2014)、鄭愁予(1933-)、葉維廉(1937-)、杜國清(1941-)、席慕蓉(1943-、莫渝(1948-)、陳義芝(1953-)、瓦歷斯‧諾幹(1961-)以及陳克華(1961-),他們在台灣現代詩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50年代的鄭愁予是「現代派」的健將,他以知性與感性、古典與現代兼具的風格,示範了現代的抒情模式;而藍星詩社中,周夢蝶作品的語言與思想,塑造了強烈的個人魅力。60年代是台灣現代主義的興盛時期,創世紀詩社的葉維廉,帶動強大的現代主義思潮並有相應的創作。而笠詩社發起人之一的杜國清,也是艾略特研究專家,他的著作無論是詩或詩論,都與現代主義的觀點相互參照。70年代鄉土文學崛起,長年擔任笠詩社主編的莫渝,在創作與評論方面,都累積不少能量。80年代,一個政治解嚴的關鍵年代,社會更加開放多元,席慕蓉的《七里香》詩集造成轟動,引發「新詩大眾化」的論戰,但她始終堅持自我的時間美學;而90年代,陳義芝的創作有很大的突破,這一方面出自超越自己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也呼應社會體制鬆動的氛圍。這種來自自我與社會的雙重較勁,在陳克華身上亦可印證;從《欠砍頭詩》到《善男子》,無論以抒情詩看待或作為同志詩的範例,都足以考驗詩史的新論述。而原住民詩人瓦歷斯‧諾幹,透過漢語詩作切入台灣社會,反映對原住民文化的關懷,為詩史展示不同的視野。

作者簡介

洪淑苓
1962年生於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國語日報社《古今文選》特約主編、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訪問教授、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暨合聘教授。研究專長為民俗學、臺灣民間文學、臺灣文學、現代詩。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臺大現代詩獎、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詩歌藝術創作獎等。
著有學術專書《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20世紀文學名家大賞:徐志摩》、《現代詩新版圖》、《臺灣民間文學女性視角論》、《民間文學的女性研究》、《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牛郎織女研究》等,以及詩集《合婚》、《預約的幸福》、《洪淑苓短詩選》,散文集《深情記事》、《傅鐘下的歌唱》、《扛一棵樹回家》、《誰寵我,像十七歲的女生》。2016年同步出版詩論:《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散文集《騎在雲的背脊上》、詩集《尋覓,在世界的裂縫》與童詩集《魚缸裡的貓》。

本書以台灣九位現代詩人為研究對象,著重其創作歷程、語言風格以及詩中所呈現的孤獨、美感、時間、自然、童趣、族群關懷等主題,以細讀文本的方式,對詩人與詩學主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因孤獨與美兩大主題是大多數詩人的作品都會觸及的,因此本書也以「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命名。
這九位詩人包括周夢蝶(1921-2014)、鄭愁予(1933―)、葉維廉(1937―)、杜國清(1941―)、席慕蓉(1943―)、莫渝(1948―)、陳義芝(1953―)、瓦歷斯‧諾幹(1961―)以及陳克華(1961―),各篇論文撰寫時間有先有後,彙整成書,則依詩人出生年代排列各章順序。
從最年長的周夢蝶到最年輕的陳克華,這九位詩人可說是戰後台灣現代詩人前行代與中生代中的佼佼者。周夢蝶、鄭愁予、葉維廉與杜國清在50-60年代已負盛名,周、鄭是抒情詩人的典範,周夢蝶的〈孤獨國〉、〈菩提樹下〉,鄭愁予的〈錯誤〉、〈賦別〉等詩,歷來傳誦不已。而葉、杜兩位除創作外,亦兼擅詩學理論,他們對現代主義詩學、道家美學以及新古典美學的研究與推展,可說不遺餘力,是重量級的學者詩人。席慕蓉第一本詩集《七里香》1980年才問世,此後卻造成風潮,吸引無數讀者。莫渝、陳義芝自70年代晉身詩壇,創作風格屢求自我突破,直至90年代,無論是都市、鄉土或是後現代的風格,兩位詩人都有不凡的表現。瓦歷斯‧諾幹是原住民詩人的最佳代表之一,他的詩從現代主義苦悶式的風格起家,隨著族群意識的覺醒,在內容與主題上都有很大的轉變和成就。1981年,陳克華自全國學生文學獎崛起,而後從科幻詩、都市詩到近年的同志詩,陳克華勇於挑戰詩壇固有的規則,也用艱險的詩藝展現他精彩深刻的創作功力。這九位詩人的獨特成就恰恰可以貫串50年代到當代的現代詩史,也使本書具有縱觀詩史的作用。以下簡要敘述各章旨趣。
第一章〈周夢蝶詩中的孤獨與世態人情〉: 周夢蝶的《孤獨國》以獨特的文白交揉形式,塑造了特殊的語言風格。而他所刻畫的「孤獨」,不只是個人苦心孤詣之境,也捕捉了同輩人在台灣戰後初期的時空氛圍下,那無可脫逃的困鎖之境。然而時空流轉,周夢蝶在後期作品裡展現的是另一種生活的姿態,是安於現實,對世態人情有具體而微的觀照;在他筆下,無論是鬧區街道上的眾生相,或是郊區的公寓生活,都有了新鮮的體驗,點化都市人的冷漠,也顯現詩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求心靈的安頓。
第二章〈論鄭愁予的山水詩〉:鄭愁予的〈錯誤〉膾炙人口,巧妙地融合了古典情境與現代視角,他的情詩如〈賦別〉,更是浪漫動人,令人心醉不已。但鄭愁予描寫台灣山岳的「五嶽記」,以及之後遊歷歐美各地所撰寫的山水詩,或者近期再次描繪台灣山水――以花東之地的太魯閣等為對象的山水詩,都顯現了詩人敏銳的美感,以他的生花妙筆細細刻畫山水景致,任由想像力自由馳騁,既有恢弘的氣象,也有充滿機趣的意境。透過本章的分析,可以了解鄭愁予山水詩如何體現審美的過程,並且具有道家「遊」的美學,在字裡行間流露「與造物者遊」的精神。
第三章〈葉維廉詩中的童趣與自然〉:葉維廉精通中西詩學,對於現代主義詩學、道家美學有豐富的論著。本章以葉維廉的童詩展開論述,著眼點在於葉維廉從事道家美學研究,也將這樣的體悟和觀念融貫到童詩當中。這大大提升童詩的境界,使童詩具有詩人個人的思想表徵。更重要的,葉維廉的童詩也有活潑、趣味的一面,深深啟發兒童讀者的想像力與感受力。其次,則分析葉維廉的山水詩。這類作品可說充分印證葉維廉所主張的道家美學理念,藉由色彩、氣氛、情境的鋪陳,葉維廉詩中的自然之境就是「道」的化身。
第四章〈論杜國清的譯介〈荒原〉、詩學與近期詩集〉:杜國清具多重身分,集創作者、翻譯家和研究者於一身。他是研究艾略特的專家,翻譯艾略特的長詩〈荒原〉與文學理論,本章第一部分即是探討他譯介的〈荒原〉與相關問題,試圖從「翻譯」這個脈絡線索看〈荒原〉對華文現代詩的影響。其次,則耙梳杜國清的詩學理念,並發現他近來喜用「以詩論詩」的方式來陳述詩學觀念,和中國古代的「詩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則評論杜國清近期兩部詩集,《玉煙集:錦瑟無端五十絃》可說是他出入於古典與現代之間的精心傑作,而《山河掠影》則是現代山水詩的新範式。
第五章〈席慕蓉詩中的時間與抒情美學〉:席慕蓉對於時間具有敏銳的感受,構成她作品中非常突出的抒情性與美感特質。本章以追憶、日常、生死三個向度探討席慕蓉對於時間書寫的表現。席慕蓉擅長以「追憶」手法捕捉、重現回憶的「斷片」,反覆歌詠的是夏日、夏夜、四月、月光、山徑等景象與情境,對這些生命印記,席慕蓉常有「言猶未盡」的述說欲望。而對於日常時間的感受,則轉化為對於詩的高度掌握,以詩的超越性來抵抗日常對生命的耗能。面對嚴肅的生死課題,則試圖以詩的熱情來延宕死亡帶來的威脅,展現從容的姿態。經由本章之析論,應可打破一般人對席慕蓉情詩的刻板印象。
第六章〈莫渝詩中的現代世界〉:莫渝為笠詩社的資深社員,他70年代的作品深具現實批判的精神,但本章更試圖指出莫渝在都市詩的題材上也有所開展,而且具有國際性、現代感,構成一個「現代世界」。這方面,莫渝對現代化都市生活中的事物,如公寓、公車、電視機、路樹、月亮等,都有細膩的刻繪,〈寂寞男子〉尤其道盡都會生活中的空虛與寂寞。此外,都會生活的特點是與世界同步,人在書齋而能融入全球化的氛圍之中,莫渝有多首詩對國際時事展現關心與評論,充分顯現莫渝具備了世界觀;尤其是對國際戰爭的書寫,更顯露其悲天憫人的胸懷。
第七章〈陳義芝詩作語言與風格的新變及其意義〉:陳義芝為中生代著名詩人,他的成名詩集《青衫》以古典風格見長,但自第四本詩集《不能遺忘的遠方》後,卻展現求新求變的意圖。因此本章重點在觀察《不能遺忘的遠方》與《不安的居住》兩詩集,並與前期作品對照,指出其新變的意義。經由本章,可看到陳義芝的語言由古典整齊的風格轉向鬆動、自由,寫詩的視角也更為開闊、新穎,對於女性主義、情慾想像、數字遊戲等主題與形式,都有極大的突破,和90年代台灣社會思潮的急遽變動有所呼應,也刷新他自己的寫作成績。但對於鄉土的書寫,陳義芝仍堅守語言典正的本位,他的返鄉探親詩、台灣鄉土詩都有深刻的內涵。
第八章〈瓦歷斯的族群書寫與文化關懷〉:瓦歷斯‧諾幹的新詩創作,語言流暢,內容深刻,充分反映一個原住民作家對自身部落文化的關懷,也旁及對所有原住民命運和歷史的關注,因此本章探討他新詩作品中所呈現的原鄉風貌,並分析在現代社會的衝擊下,瓦歷斯對原住民文化有著怎樣的反省和期許。瓦歷斯的詩中洋溢回歸山林、回歸部落的呼喚,而〈雨落在部落的屋頂上〉更進一步期盼部落也將和漢人的世界和平共處,使人人都享有愛與溫暖的世界。他的近期詩集《當世界留下兩行詩》,則是以兩行的形式進行創作試驗,也有助於推動現代詩的創作。
第九章〈陳克華詩中的孤獨、愛與抒情表現〉:陳克華曾因身體詩、情色詩而遭人非議,然而他從不因外界的褒貶而停頓創作的腳步。本章亟欲深究他身為詩人的抒情自我的樣貌。這個抒情的陳克華,最鮮明的特質是孤獨。陳克華的詩,無論是以一般意象或是身體感官為意象來譬喻,個中所蘊藏的正是一種孤獨的氣息。永恆的孤獨正是他一再陳述、傾吐的內心感受。他對於愛的詮釋,不只是感官肉體的暴露―或說是一種抗議的姿態,更多時候,是表現失落與悵惘,和上述孤獨的心境相關聯。即使是借用佛教典故來寫愛情,陳克華不僅寫出了情/欲的矛盾,也捕捉了當中沉醉的心情,因而更有抒情的況味。
透過上述九章,再對照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可了解各章所探討的詩人都是涉及詩史風潮的重要人物。50年代,以紀弦為首的「現代派」叱吒風雲,鄭愁予正是其中一名健將,以知性與感性兼具、現代與古典並重的風格,示範了現代的抒情模式。爾後,覃子豪和紀弦掀起論戰,創辦了藍星詩社,倡導「風格是自我創造的完成」(「六大信條」之六);藍星同仁各有風采,周夢蝶無疑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他作品中的語言與思想,塑造了個人的魅力。60年代是台灣現代主義的興盛時期,葉維廉在香港時期即已萌發現代主義思想,來台升學時加入創世紀詩社後,更介紹、帶動了強大的現代詩思潮,本身也有相應的創作產生。杜國清起初在《現代文學》雜誌擔任編撰、譯介工作,其後也成為笠詩社發起人之一,他的詩和詩論,一直都和現代主義的主知、客觀對應、「通感」、「一即多」等觀點相互參照,進而建構自己的詩學美典。70年代鄉土文學崛起,笠詩社對現實的嘲諷以及捍衛鄉土的用心有目共睹,而屬於笠詩社、也曾長年擔任主編的的莫渝,他在創作、翻譯、評論與編選詩集等各方面,都累積不少能量,對於推廣笠詩人的作品,可說不遺餘力。
80年代是風起雲湧的年代,席慕蓉的《七里香》詩集造成轟動,引發「新詩大眾化」的論戰。但席慕蓉以持續創作來回應(或可說是不回應)旁人的批評,對於詩、對於寫作這檔事,她有自己堅守不移的信念。陳義芝的詩也是自80年代開始轉變,到90年代有明顯的突破。他的求新求變,一方面是內在的自我需求,希望不斷超越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社會思潮的誘發――1987年是政治解嚴的關鍵年代,政治的禁令鬆動,社會更加開放多元,許多觀念也被鬆動、解構,彷彿預告著後現代社會的來臨;則詩人在語言、思想上的放鬆、解構,其實正是創新的好時機。這種來自自我與社會的雙重較勁,在陳克華身上亦可印證。從《欠砍頭詩》到《善男子》,陳克華在創作上的努力,是值得重視的;他的詩,無論是以抒情詩看待或作為同志詩的範例,都是可以用來考驗詩史的新論述。瓦歷斯‧諾幹為原住民詩人,他歷來對原住民文化的關懷,也是以詩歌、文學活動來切入整個台灣社會與文學史,透過對他的詩作與相關理念的分析,相信可使文學史、詩歌史更為豐富。
本書以周夢蝶研究為首章,陳克華研究為末章,兩者恰都以「孤獨」為題。事實上,詩人的心靈恆常是孤獨的,唯有如此,才能超越世俗的羈絆,專注於詩的創作。而那一次次為生命為詩歌而悸動的心情,正是詩人為我們所揭示的美的歷程。
最後說明,本書各章曾先後發表於學術會議或期刊,刊載資料詳見各章文末註明。也因發表時間不一,為求慎重起見,遂將各篇重新修訂、增補後結集出版。特別感謝當初邀約和刊登的各處所,激勵筆者持續研究現代詩;同時也感謝協助整理資料或校稿的秩維、玫汝、建志、偉潔、潔瑩等諸位同學。惟願本書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敬請學界先進不吝賜教。

洪淑苓 序於2016年5月2日

目次

自序

周夢蝶詩中的孤獨與世態人情
論鄭愁予的山水詩
葉維廉詩中的童趣與自然
論杜國清的譯介〈荒原〉、詩學與近期詩集
席慕蓉詩中的時間與抒情美學
莫渝詩中的現代世界
陳義芝詩作語言與風格的新變及其意義
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的族群書寫與文化關懷
陳克華詩中的孤獨、愛與抒情表現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孤獨國》的境界】(摘錄自書中〈周夢蝶詩中的孤獨與世態人情〉一章)

上文說過,《孤獨國》所標舉的是「孤獨精神」。一般探討「孤獨」,往往必須分辨其「孤獨」是形體上的孤單,或心理上的孤絕;是遠離繁華世界、不為人知的寂寞,還是遺世獨立的超越。但是《孤獨國》中,「孤獨」顯然是一種精神的表徵,無法細分這些差異,因此逕以「孤獨精神」稱之。而觀察其作品,無論是描寫身處於鬧市之中,或與人接洽,或自我的沉思冥想,最後都會將目光折回內視,烘托出一個孤獨的境界;此境界之呈顯,這裡將繼續探究。
境界一詞,始自王國維《人間詞話》,也成為後人談論詩詞的重要術語。簡言之,境界是指作品中對時間、空間的處理,以及情感、思想的表達;既是外在環境的描寫,也是內在心理的投射,含有「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意味。
從周夢蝶的身世經歷看,他在現實生活是孤獨無依的,但這並不表示他也自願脫離人群,與世隔絕。相反的,他對於俗世,卻抱持相當大的熱情,而且兼容並包,和諧共存。
試觀這樣的句子:「鵬、鯨、蝴蝶、蘭麝,甚至毒蛇之吻,蒼蠅的腳……/都握有上帝一瓣微笑。」;「上帝給兀鷹以鐵翼、銳爪、鉤吻、深目/給常春藤以嬝娜、纏綿與執拗/給太陽一盞無盡燈/給蠅蛆以蠅蠅的接力者/給山磊落、雲奧奇、雷剛果、蝴蝶溫馨與哀愁……」這些事物,美醜善惡剛柔並置,都分沾上帝的微笑,何異於《莊子‧知北遊》「道無所不在」之語,代表周夢蝶對「萬物一體」的體認。
再者,周夢蝶對這萬象世界,更表現出救贖、淑世的熱情理想。〈禱〉的開頭,即向上帝呼告,表示願意把自己的骨肉心,分割分贈給人間所有我愛和愛我的,而且永無吝惜、悔怨;〈索〉的第三段,「想起給無常扭斷了的一切微笑」,便發心:「我欲搏所有有情為一大混沌/索曼陀羅花浩瀚的冥默,向無始!」這裡的「有情」、「曼陀羅花」、「無始」等詞,乃借自佛家語,透露周夢蝶思想的另一線索;而這種普渡眾生的熱情,也就是他熱愛人世的明證。排在《孤獨國》的第一首詩〈讓〉,尤其發揮此意:

讓風雪歸我,孤寂歸我
如果我必須冥滅,或發光―
我寧願為聖壇一蕊燭花
或遙夜盈盈一閃星淚。

在這首詩裡,詩人寧願自承風雪、孤寂的磨難;燭花、星淚,其光幽微而溫暖,正是詩人謙卑誠摯的情感表露。
然而這種承擔世俗的勇氣,在近距離的人際關係上,表現卻略有差異。當人我相處,以個人個別的方式往來時,周夢蝶的孤獨意識便跟著抬頭:「狂想、寂寞,是我唯一的裹糧、喝采」;「我是從沙漠裡來的!」「我原是從沙漠裡來的!」,這種吶喊式的語言,代表了堅決的態度,謝絕外界人情,寧可沉浸在「幽敻寥獨」的自我世界。如同〈行者日記〉云:

我是沙漠與駱駝底化身
我袒臥著,讓寂寞
以無極遠無窮高負抱我;讓我底跫音
沉默地開黑花於我底胸脯上

沙漠原是熾熱的所在,卻荒寥無垠;駱駝負重遠行,有擔負之勇氣,行走於沙漠,仍是沉默孤獨!
如是,我們發現《孤獨國》中的熱情與寂寞乃是互相糾纏的,呈現外冷內熱的處世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自己所堅持的寂寞或孤獨,周夢蝶同樣也是無所怨悔的。雖有〈雲〉詩者,吐露看似瀟灑實則憂鬱孤苦的心聲,但可貴的,卻是那份玩味孤獨,享受寂寞的心情。試以〈寂寞〉為例,當寂寞尾隨黃昏而來時,在缺月孤懸、溪面平靜如鏡的情境裡,偶爾點畫白雲與飛鳥的影子,正襯托此中寂靜的境界。而這時「我」雖孤單一人,卻可以與自己的水中倒影相視一笑;隨手拿起柳枝,在水面點畫「人」字的動作,是寂寞的感覺,也和前述寂靜的境界相融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像這樣的句子:

我趺坐著
看了看岸上的我自己
再看看投映在水裡的
醒然一笑
把一根斷枯的水面上
著意點畫著「人」字―
一個,兩個,三個……

趺坐的我、岸上的我、投映在水裡的我,三者都是我的「存在」,不同的面向,透過水的映照,以及內在的省思,終於「醒然一笑」,探觸了自我的本質;這「笑」,有如迦葉的拈花一笑,代表對「道」了然於胸,心境澄靜透明。
換句話說,這「醒然一笑」即透露了對生命的高度自覺,否則必然是醉生夢死、呼天搶地式的哭喊。在〈默契〉的開端:「生命―/所有的,都在覓尋自己/覓尋已失落,或掘發點醒更多的自己……」覓尋、掘發、點醒,這便是一連串探索自我的動作;而所謂的「默契」,乃如詩的末段所列舉的五種情況:兀鷹與風暴、白雷克與沙粒、惠特曼與草葉、曼陀羅花與迦葉的微笑、北極星與寂寞,兩兩之間的凝視、交會,是「默契」,也是掘發了生命的奧祕,透視了本質究竟―最後的句子「石頭說他們也常常夢見我」,也是呈現這種和諧寧靜的「默契」。透過〈默契〉,我們更清楚看到周夢蝶對生命的看法,以及自省自覺的態度。
當然,我們沒有忘記做為書名的〈孤獨國〉,這首詩的意境可謂圓融飽滿,無懈可擊。茲徵引前後諸句: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而這裡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
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赤裸裸地」代表回復到赤子原始狀態,回復本來的真面目;「負雪的山峰」則指超越寰俗的孤高境地,是在這樣的心境與情境下,建造起「孤獨國」,咀嚼箇中滋味。而此王國中,沒有塵囂雜務,只有時間進行的聲音,與一切美好靈秀的物事,以及一團原始的「渾沌」,非常近於道家的太虛之境。於是詩人彷彿「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酒、詩、美,便成為餵養靈魂身軀的甘泉。時間標誌「現在」的提出,更締造「剎那即永恆」的超越境界。
對於「時間」的思考,《孤獨國》的體認就是現在、或「剎那」。當哲學家說:

我一想到我生命的短暫,前後都被永恆吞沒;想到我佔有以及眼睛所見的小小空間,包圍在我不認識、而也不認識我的無盡空間裡;這時我嚇壞了,並且奇怪為什麼在這裡而不在那裡,為什麼是此刻而不是彼時?

所透露的,乃是察覺了人的有限性,面對宇宙時空的浩瀚,更興起不可抑遏的焦慮。據此,〈現在〉一詩也有類似的體會。本詩以「躊躇滿志幽獨而堅冷的腳步聲」比喻時間,時間並且向詩人喊話:

已沒有一分一寸的餘暇
容許你挪動「等待」了!
你將走向哪裡去呢?
成熟?腐滅?……

這使得詩人怵目驚心,直打寒顫。題目「現在」,更加強了詩人在面對時間之停格的一瞬時,那種深層的、不知何去何從的焦慮。同樣的,前引〈孤獨國〉:「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句中「臣僕」之意,即表露詩人對時間現象的懼怕,知悉人之無法抗拒時間之洪流,因此甘為臣僕。但是因為詩的中段,顯示詩人所創造的超越境界,所以才能隨即又說「也是帝皇」,破解了這種困境,掌握住時間的片段性,視為理所當然,因能從容自在,找回人的主體位置。
提到時間,令人不得不討論到「死亡」。死亡是生命的結束,更極端彰顯出人的有限性。但是哲學家卻把「死亡」視為人的獨特存在,因為「別人誰也不能替我死」;逼視死亡的真面目,顯然有助於人對自我的認識。在《孤獨國》的〈烏鴉〉、〈消息(二首)〉,我們可以略窺周夢蝶對「死亡」的省思:

〈烏鴉〉中的烏鴉,是時間的化身,它為人類悲憫,因為人是盲目愚蠢的,不知珍惜時間,漠視生命的可貴。「時間的烏鴉鳴號著,哽咽而愴側!/我摟著死亡在世界末夜跳懺悔舞的盲黑的心/剎那間,給斑斑啄紅了。」後二句即指出,當詩人靠近死亡,與之擁舞時,他那盲黑的心,因烏鴉的鳴號而驟然驚醒,給啄得血淚斑斑。這首詩透過對時間的省思,而指向死亡的國度,使人警醒到人的愚昧與有限。
〈消息(二首)〉則以灰燼代表著生命的死亡,只不過這灰燼乃有「火盡薪傳」的意味。詩中「卻發現:我是一叢紅菊花/在死亡的灰燼裡燃燒著十字」之語,明白揭示此理。可以這麼說,周夢蝶對「死亡」的思考,乃是突破有形生命的結束,重視精神的傳承創新;如同對時間的體認一樣,「現在」只是時間洪流的一個點,個人的死亡,亦不過歷史脈絡裡一個點罷了,無須憂懼,點與點的相續,始構成莽莽滔滔的時間之流,如其〈消息‧一〉云:

不!不是殞滅,是埋伏―
(中略)
從另一個新的出發點上,
從燃燒著絢爛的冥默
與上帝的心一般浩瀚勇壯的
千萬億千萬億火花的灰燼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