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文化研究期刊(第22期/2016春)
滿額折

文化研究期刊(第22期/2016春)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85298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3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刊為TSSCI收錄期刊
並獲101-103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A級期刊
《文化研究》為半年刊,自2005年創刊以來,秉持超越學科界限並且鼓勵批判對話的理念,針對文化議題的不同面向進行探討,期待能夠促成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術對話,並且呈現具有導引性與當代性的研究成果。
《文化研究》已經被納入TSSCI以及THCI核心期刊。歷年來,《文化研究》吸引的稿件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歐美地區,成為跨地區之重要國際性華語學術期刊。除了展現了多重地理空間的交錯,本刊亦成為多元學科空間交會的連結點,包括文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藝術研究、電影研究,而如同串流不同網際空間的「路由器」(Router),讓多重思想網域得以並存。這些學術功力紮實而思想活潑的研究論文挑戰學科界限,面對文化議題,開闢出各自不同的思考道路,更凸顯了Router的古典意義:「路徑拓展者」(route + er)。每一位作者,都是「路徑拓展者」;每一篇文章,在傳遞思考的路徑中,也替《文化研究》這份刊物不斷重新界定自身。
本刊論文與論壇的議題涵蓋面廣泛,包括性/別議題、都更爭議、外勞移工、離散族群、失能者、身心障礙、生命政治、觀看台灣、兩岸關係、東亞現代性、東亞疆界、情感亞洲、國際政治、醫療倫理、國家倫理、公共人類學等等。為了能夠打開更多對於當代文化議題關注與論辯回應的空間,除了研究論文之外,本刊也持續徵求並且規劃不同形式的專欄,包括思想論壇,思想翻譯,影像書寫,田野筆記,專題訪談,評論(書評、展評、影評、會議報導、政治事件或文化事件評論)等。
《文化研究》第二十二期
本期研究論文以及評論文章,以不同面向,環繞著資本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如何衝擊在地社會,以及在地社會如何實踐另類社區營造的問題。「農藝復興」專輯便是在這個大脈絡之下所規劃的重要議題。編委李丁讚以「農業人文的誕生」以及「現代性的轉向」作為問題意識,邀請了陳瑞樺的〈以農之名:臺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蔡晏霖的〈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以及莊雅仲和陳淑容的〈中型城鎮發展與城鄉新想像〉三篇論文,探討重回土地,進行在地社會實踐的不同方案,或是新的社會網絡以及組織制度的想像。
高嘉勵的〈吳音寧的臺灣農業報導文學:反全球化的問題意識與影音美學運用〉,雖然並不是「農藝復興」專輯所規劃的論文,卻同樣探討了全球化之下糧食主權的問題。林運鴻的〈無從醞釀的憤怒:當代臺灣小說中的後現代美學與階級意識〉,同樣從文學作品出發,卻從「虛假意識」的角度,調侃臺灣解嚴後所流行的去中心、後設、拼貼、反對宏大敘事以及挑戰威權的後現代小說美學,卻因為經濟發展的「臺灣奇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中產文化品味,而遮蔽並且無視於臺灣社會真正的階級問題。
本期收錄的思想翻譯以及文化評論,同樣也處理了當前國際學界迫切面對的資本全球化之下的南方勞工、希臘破產以及英國脫歐的議題,包括林封良與周世瑀所翻譯的〈南方勞工──不再「邊陲」:對Jane Hardy的回應〉,蕭伶伃的〈另一個歐洲是可能的嗎?從2015希臘歐債危機檢視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困境〉,深入分析了希臘2015年爆發的嚴重歐債危機的背後歷史因素。朱元鴻的〈脫歐狂想〉則尖銳地分析了英國2016年公投脫歐的種種爭議,也檢討了英國左翼內部的分歧立場。
在二戰與冷戰結構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臺灣如何受到了牽動呢?如何理解1949,便成為了關鍵的問題。本期特別邀請楊儒賓規劃「1949爭議:禮讚或是詛咒」論壇,以近日引發不少關注的《1949禮讚》(2015)一書作為辯論核心,刊登了一系列不同立場的論點。從這些不同觀點, 本刊讀者已經可以看到,1949爭議所引發的,不僅只是藍綠統獨立場的對立,或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正統性,甚至不是中華文化如何在臺灣「開出」的問題, 而是根本的歷史詮釋問題。1949的歷史環節,事實上暴露出了21世紀十分晚近的冷戰歷史之下,臺灣如何在全球化結構之下被牽動,以及是否能夠持續開創出更為平等而保護每一個體生存權利的另類社會之難題。

作者簡介

朱元鴻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社會學博士,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興趣包括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與文化理論、都市民族誌、文化研究;近期研究為「自閉症與我們的時代:一個醫療概念史的跨文化比較研究」。
江燦騰
臺大文學博士,1946年生,臺灣佛教史學者,相關著作十種以上,第一屆臺灣宗教學術金鼎獎主,第二屆臺灣省文獻傑出貢獻獎得主,教育部通識核心課程「台灣佛教文化」等多項計劃主持人,現為兼任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教授。
李丁讚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興趣是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目前正嘗試透過公民農業、食農教育、與社區營造等機制,與相關NGO團體合作,推動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民主實踐,建立公民社會。
吳冠宏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魏晉學術、儒道思想、中國思想史。著有《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走向嵇康──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及多篇學術論文著作。
林運鴻
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研究助理。興趣為臺灣當代小說、中國五四文學、日本漫畫、階級意識、文化民族主義,以及文學研究的知識論。
高嘉勵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日治時期臺灣文學、戰前日本文學、比較文學、加勒比海文學、全球化理論等。
陳淑容
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舍我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關注殖民地文學、媒體與報刊。著有專書《「曙光」初現─臺灣新文學的萌芽時期(1920-1930)》(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合編《吳坤煌詩文集》(臺大出版中心,2013),並在國內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陳瑞樺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副教授。主要研究面向包含:社群關係、社區營造、地方社會、土地的文化政治、遷移的文化政治。
秦燕春
畢業於北京大學,始修西醫,後治文史,獲博士學位。目前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有《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袁氏左右》、《青瓷紅釉》、《問茶》等數種小書面世。
莊雅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專長領域是人類學理論、社會運動與都市文化。最新著作《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發行(2014),目前正在進行新竹科技城發展的專書撰寫。
張崑將
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專攻東亞儒學史、日本思想史研究。現為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專任教授。近年出版重要專書有《電光影裏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2016)及《陽明學在東亞:詮釋、交流與行動》(2011)。
楊儒賓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曾出版《儒家的身體觀》、《異議的意義》、《從五經到新五經》、《儒門內的莊子》等書,近擬出版《五行原論》,此書藉重建五行的理論架構,反思「物」之意義。
蔡晏霖
在交大人文社會學系任教,在宜蘭共組多人家庭農場,在印尼研究國際農運與農民占地抗爭。
蕭伶伃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博士論文關注臺灣白色恐怖轉型正義論述的論辯與記憶政治。
顏 訥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生。研究專長為臺灣、香港小說、文學傳播,碩士論文《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50至70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與書籍為對象》曾獲臺灣文學館學位論文補助。博士論文轉向「宋詞的性別文化空間研究」。散文散見報章雜誌,評論多見於「UDN鳴人堂專欄」。
John Smith
英國工人、國際團結運動組織者和雪菲爾大學博士。他在金士敦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講授政治經濟學。他由每月評論出版(Monthly Review Press)所發行的新書《二十一世紀的帝國主義》(Imperial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獲頒第一屆Paul A. Baran–Paul M. Sweezy紀念獎,以表彰該書對當代帝國主義理論之具體貢獻。

譯者
林封良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專長為東亞研究、當代中國思想、臺灣戰後文化史、文化理論。
周世瑀
建構主義者、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立場為反對資本主義、國族主義,支持國際工人階級的團結與以古巴為參照的社會主義。

目次

編輯室報告:全球化難題之下另類社會實踐的可能性
學術論文
專題論文:農藝復興
導言:農業人文的誕生 ⋯⋯⋯⋯⋯⋯⋯⋯⋯⋯⋯⋯ 李丁讚
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 蔡晏霖
以農之名:臺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 陳瑞樺
中型城鎮發展與城鄉新想像⋯⋯⋯⋯⋯⋯ 莊雅仲、陳淑容
研究論文
吳音寧的臺灣農業報導文學:反全球化的問題意識與影音美學運用⋯⋯⋯⋯⋯⋯ 高嘉勵
無從醞釀的憤怒:當代臺灣小說中的後現代美學與階級意識 ⋯⋯⋯⋯ 林運鴻
思想論壇
1949爭議:禮讚或是詛咒
該禮讚或詛咒──《1949禮讚》的反思 ⋯⋯⋯⋯ 楊儒賓
新漢華文化的探照燈—讀《1949禮讚》 ⋯⋯⋯ 吳冠宏
艱難兄弟自相親 ⋯⋯⋯⋯⋯⋯⋯⋯⋯⋯⋯⋯⋯⋯⋯ 秦燕春
對話楊儒賓:1949 漢潮東流與第四類新詮釋學的提出 ⋯⋯⋯⋯ 江燦騰
《1949禮讚》中的「中華」禮讚 ⋯⋯⋯⋯⋯⋯⋯ 張崑將
納中華入臺灣的1949創傷癥候,與發明新臺灣的可能:讀《1949禮讚》 ⋯⋯⋯⋯ 顏 訥
思想翻譯
南方勞工-不再「邊陲」:對Jane Hardy的回應⋯⋯⋯⋯⋯⋯⋯⋯⋯⋯ John Smith著,林封良、周世瑀譯
評論
文化政治評論:從希臘歐債到英國脫歐
另一個歐洲是可能的嗎?從2015希臘歐債危機檢視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困境 ⋯⋯⋯⋯⋯⋯⋯⋯⋯ 蕭伶伃
脫歐狂想⋯⋯⋯⋯⋯⋯⋯⋯⋯⋯⋯⋯⋯⋯⋯⋯⋯⋯ 朱元鴻

書摘/試閱

全球化難題之下另類社會實踐的可能性
The Aporia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for
Alternative Societies
—編輯室的話
《文化研究》第二十二期的研究論文以及評論文章,以不同面向,環繞著資本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如何衝擊在地社會,以及在地社會如何實踐另類社區營造的問題。
在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全球化之下,不僅市場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連貨幣金融以及信貸資本也展開了區域化與全球化的規模。市場全球化,境外的產品由於自由貿易協定而降低關稅,以更低價格傾銷,導致本地產品失去了市場的自主性。生產全球化,使得生產線從地區性連帶關係轉為離岸外包;所謂的離岸外包,則意味著尋求更低工資的勞動力,也意味著壓低工資的剝削結構擴大為跨國剝削,導致經濟圈核心邊陲的貧富落差加劇,邊陲國家的邊陲地帶則成為南方之南,而面對前所未有的窮困。金融貨幣以及信貸資本的區域化與全球化,更意味著本地貨幣與金融體系受制於國際體系,國際借貸造成了一國政府財政基礎的脆弱,而跨國資本投資則牽動了地方政府自願或是非自願的土地徵收,導致城鄉與農村的土地喪失、人民迫遷。
一個明顯的例子,便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所造成的廣泛影響。僅以歐洲為例,歐盟的邊陲國家如希臘、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以及愛爾蘭,紛紛受到債務拖累而瀕臨財政崩潰,幾乎宣告國家破產。這個現象背後的因素,十分複雜,卻都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趨勢之下快速促成的結果。然而,全球化的衝擊並不僅始於21世紀,早自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新佈局的軍事經濟冷戰結構,以及7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的新自由主義全球佈局,就已經清楚可見從冷戰到後冷戰的政治經濟區域性的整合與競爭,以及這個整合結構對於不同地區國家所帶來的衝擊。
臺灣自然不外於這個不同階段全球化的經濟佈局所牽動的變化趨勢。在地社會的內部衝突,總是全球局勢的間接延伸或是直接投射。本期專輯「農藝復興」便是在這個大脈絡之下所規劃的重要議題。編委李丁讚以「農業人文的誕生」以及「現代性的轉向」作為問題意識,邀請了陳瑞樺的〈以農之名:臺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蔡晏霖的〈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以及莊雅仲和陳淑容的〈中型城鎮發展與城鄉新想像〉三篇論文,探討重回土地,進行在地社會實踐的不同方案,或是新的社會網絡以及組織制度的想像。
陳瑞樺分析戰後臺灣幾波「以農之名」的社會運動所呈現的不同光譜。在冷戰結構之下,透過美援所發展的工業化導致農業邊緣化;解嚴前後,農運抗議美國所主導的新自由主義自由貿易與農產品開放進口,而與政府交換籌碼,卻換得了農地自由買賣,使得土地成為可自由交易的商品。陳瑞樺指出,相對於這種自由經濟貿易邏輯之下爭取生產利益平均分配的矛盾立場,臺灣農運在近年來發展了整體生態存續與糧食安全的概念,尋求對抗發展主義與土地開發尋租的在地力量,是一種另類的全球化連帶關係。蔡晏霖進一步以實際田野經驗,探討重回農地的新農人口如何重新學習農業技術,以民主化與平等化的互助團體,建設既鬆散又連結的「江湖」,一個由不同理想與不同能力的人群所組合的新的異類社群。莊雅仲與陳淑容的研究則提醒我們,不同於其他國家高度發展的超級大都會城市,臺灣普遍存在著與周圍村落小鎮有密切關係的中型城市。這些城市街道與農田阡陌相互交織,自在地發展出農民市集,使得農產品得以自種自銷,而發展出了在地的經濟體系。莊雅仲與陳淑容認為,這種城鄉關係,提供了一種可以自我組織而建立開放連結的未來城市空間想像。
高嘉勵的文章〈吳音寧的臺灣農業報導文學:反全球化的問題意識與影音美學運用〉,雖然並不是「農藝復興」專輯所規劃的論文,卻同樣探討了全球化之下糧食主權的問題。不同於「農藝復興」專輯以社會運動以及社區營造的田野觀察為方法論,高嘉勵從吳音寧的報導文學《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切入,以吳音寧所說的「糧食就是生命」,而「江湖」就是「水的流域」的說法,說明農業是人民生活之本的觀念,而糧食主權除了關係了人的基本生存權,更牽涉了環境污染以及全球生態問題。高嘉勵進而透過吳音寧的「江湖」隱喻,說明江湖就是生命的流域,並且指出,無論是全球江湖或是在地江湖,爭取重視農業的跨國組織,包括臺灣在內,已經構成了「反全球化」全球運動。林運鴻的〈無從醞釀的憤怒:當代臺灣小說中的後現代美學與階級意識〉,同樣從文學作品出發,卻從「虛假意識」的角度,調侃臺灣解嚴後所流行的去中心、後設、拼貼、反對宏大敘事以及挑戰威權的後現代小說美學,卻因為經濟發展的「臺灣奇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中產文化品味,而遮蔽並且無視於臺灣社會真正的階級問題。
本期收錄的思想翻譯以及文化評論,同樣也處理了當前國際學界迫切面對的資本全球化之下的南方勞工、希臘破產以及英國脫歐的議題。林封良與周世瑀所翻譯的〈南方勞工──不再「邊陲」:對Jane Hardy 的回應〉,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者John Smith於2013年在《國際社會主義》(International Socialism)刊登的文章。這篇文章適時地提供了對於新自由主義從70年代以來生產全球化帝國佈局的分析,揭露「北方」國家工聯的國族立場,以及檢討離岸外包所造成的跨國勞動剝削。兩位譯者對於這篇文章的評論,可以讓讀者對於新自由主義邏輯下生產全球化的整體脈絡有更清晰的理解。
蕭伶伃的〈另一個歐洲是可能的嗎?從2015希臘歐債危機檢視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的困境〉,深入分析了希臘2015年爆發的嚴重歐債危機的背後歷史因素,指出二戰後以西歐大國為核心的超國家組織為基礎的歐盟,其實是透過自由貿易、豁免關稅、大國商品強勢傾銷、提高跨國信貸、 統一貨幣,而造成邊陲國家逐漸失去經濟自主的新一波殖民主義。正如John Smith所提出的「將爭取經濟權力與政治權力的鬥爭兩者合而為一,並與所有受壓迫、剝削與邊緣化的人民共存」,希臘激進左翼政黨也提出了對抗資本壟斷、更為平等、保護每一個個體生存權利、維護永續環境的呼籲,召喚「與難民以及整體歐陸勞動階級站在一起的歐洲」,試圖建構出不同於目前以強國作為政治與經濟整合的「另一個歐洲」的想像。朱元鴻的〈脫歐狂想〉則尖銳地分析了英國2016年公投脫歐的種種爭議,也檢討了英國左翼內部的分歧立場。主張脫歐的左翼人士批評歐盟反民主、屈從於市場利益而獨尊大國的帝國主義姿態,反對脫歐的左翼人士,則擔心英國脫歐後右翼民族主義反移民的排外仇外心態會快速高漲。不僅歐陸難民潮引發的排外心態甚至新納粹主義令人憂心,當前世界各地普遍瀰漫的右翼民族主義以及仇外心態也令人無法漠視。不過,朱元鴻結語處提出的「史有殷鑑」:「開放市場的自由商貿,或是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的壁壘,哪一邊距離戰爭風險更近?」這句話倒是令人玩味的說法。
在二戰與冷戰結構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臺灣如何受到了牽動呢?如何理解1949,便成為了關鍵的問題。本期特別邀請楊儒賓規劃「1949爭議:禮讚或是詛咒」論壇,以近日引發不少關注的《1949禮讚》(2015)一書作為辯論核心,刊登了一系列不同立場的論點。正如楊儒賓所言,可能是「政治光譜不好定位」,或是「友儕過多的交情考量」,除了顏訥提出了針鋒相對的質疑之外,其他幾篇文章仍舊是以同情的理解,延伸出各自的說法。
無論是吳冠宏以最為內部的位置所闡釋的「氣質之性」辯證再生的動態發展,以及說明儒學開放傳統如何在臺灣延續,或是秦燕春充滿感性的慨嘆突然空降而強加於臺灣的流亡、離散、失敗、恥辱與憂患,臺灣如何以「同體大悲」消化了移民、遺民、流民的憂傷情懷,以及思索兩岸共享文化「歸宗」與「血的歸流」的「人權天命」,二人的觀點都是以一個正統的離散軌跡作為詮釋角度。江燦騰則以臺灣佛教「在地轉型」所發展的高原期階段,指出「雙源匯流」以及「逆中心」的漢潮東流,對於臺灣的實質影響遠超出於明鄭三代在臺經營與清代二百多年間漢人多次相繼東渡來臺的歷史過程,張崑將更拓展「華」在東亞的歷史圖像與政治意義,以龍樹菩薩《中論》所說的「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說明「非本土,非非本土;非中國非非中國」的辯證性昇進關係,二人的論點則是轉移視角,以臺灣作為歷史辯證發生的基座。不同於上述這些視角,顏訥以臺灣在地立場,質問被遮蔽的臺灣史是否已經完全出土?是否「清創」的功夫還不夠徹底?是否可以把承續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重擔卸下,然後挑戰「中國歷史」連續性?臺灣有可能完全將中國文化從骨頭上刮除乾淨,而宣稱獨立嗎?
從這些不同觀點,本刊讀者已經可以看到,1949爭議所引發的,不僅只是藍綠統獨立場的對立, 或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正統性, 甚至不是中華文化如何在臺灣「開出」的問題, 而是根本的歷史詮釋問題。雖然地處大陸邊陲,卻居於東北亞與東南亞海域交接處的臺灣,歷史過程中接納了穿越往來的不同人群,參與了全球動態局勢中的海上貿易以及區域政治,也不斷重構社會。這個過程的張力,僅僅只是原漢衝突、頂下郊拼、彰泉械鬥、幾度殖民治理以及新舊移民鬥爭所能夠涵蓋的嗎?1949的歷史環節,事實上暴露出了21世紀十分晚近的冷戰歷史之下,臺灣如何在全球化結構之下被牽動,以及是否能夠持續開創出更為平等而保護每一個體生存權利的另類社會之難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9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