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
滿額折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

定  價:NT$ 650 元
優惠價:79513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借鏡《紐約時報》、《衛報》、BBC與半島電視臺
反思臺灣媒體如何面對數位新時代的崛起與挑戰
因為
新聞,在轉捩點上
臺灣,在轉捩點上

林照真的專書《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一共分為十三章、兩大部分,分別以「全球媒體的轉型聚合」與「臺灣媒體的轉型聚合」兩大範疇來呈現各章節內容。她遠赴美國、英國與卡達,深入訪談《紐約時報》、《衛報》、BBC與半島電視臺,除了帶回第一手報導,更詳盡評析傳統媒體與數位新媒體的聚合現象。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在「全球媒體的轉型與聚合」這個主題中,第三章主要針對《紐約時報》的聚合現象進行第一手研究,重點在於強調以傳統報紙聞名的《紐約時報》,如何在文字、平面照片外,引進影音、視覺圖表、社群媒體、互動媒體等進行多媒體的聚合。
第四章、第五章則是討論聚合對傳統報紙轉型的衝擊,並以《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作為研究主軸,剖析《紐約時報》、《衛報》這兩家優質的傳統媒體,如何透過數位的新興科技人員與技術,發展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
第六章探討擁有多平臺的BBC,如何在數位時代,順利在這些平臺上分享內容,進行跨平臺的聚合。
第七章則是研究半島電視臺不同的聚合經驗,也探討半島如何因為跨文化的聚合,不斷擴大新聞的跨平臺運用,也因此能照顧最大多數、來自不同區域的收視者,進行跨文化的傳播。
第八章試圖以「阿拉伯之春」為例,討論國際主流媒體使用社群網站的情形,關注大眾媒體在世界重大新聞發生時,如何使用、分辨社群媒體的內容。
第九章則就幾家全球性媒體如何結合「社群媒體與主要媒體聚合」的情形,進行具體的案例說明與報導,並指出這些媒體皆以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經營社群媒體,與國內的小編經營非常不同。

在「臺灣媒體的轉型與聚合」這一部分,《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第十章主要處理「自由」、「壹傳媒」、「聯合」與「旺旺中時」等臺灣四大報紙集團,對新聞聚合的看法與可能相關的措施。
第十一章針對臺灣七家24小時新聞臺如何使用新媒體進行監看,並且就監看結果與各電視臺相關人員進行訪問;作者發現臺灣的有線電視使用新媒體內容的現象非常普遍,但是新媒體來源不明,獲使用的新媒體內容又多偏向社會新聞與娛樂新聞,與古典的新聞價值或是公共價值,並無太大關聯。
第十二章以「新瓶裝假酒」為題,探討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如何發生;並深度訪談相關人員,希望能在新媒體中,釐清新聞與廣告的分際。
第十三章呈現國內目前試圖發展資料新聞的相關探討。透過實證研究,探討國內中央與地方政府資料開放相關情形,並且認為在大數據時代,資料新聞為媒體工作者必須強化的重要新聞技能。而在發展資料新聞時,也面臨新聞工作者應加強自己的資訊處理能力,同時也應學習如何與電腦科學的專業人士相互合作。
林照真期待透過這本書,為全球的媒體轉型留下真實的學術研究紀錄,也希望臺灣的媒體產業、新聞教育人士能深刻察覺媒體聚合為不可逆,必須下定決心進行轉型與聚合,並為閱聽眾提供最好的新聞品質,才是新聞媒體的職責所在。

作者簡介

林照真
政治大學哲學系學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曾任職電視、報紙、雜誌等新聞實務工作二十年,主要新聞路線為社會運動、政治社會轉型,並擅長深度報導。先後出版《日本白團在台祕史》、《戰慄土石流》、《最後的達賴喇嘛》等近十本著作。
2007年博士畢業後轉換跑道,致力於新聞學術研究。曾任職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目前為臺大新聞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收視率研究、調查報導、資料新聞、媒體轉型等。相關新聞學術著作包括《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收視率新聞學》。
2009年痛失16歲愛女賴亦恩,承女兒遺志推廣大學辯論,曾出版《你怎能不愛上辯論:亦恩的辯論天堂》一書,目前每兩年在臺大主辦「國際亦恩盃華語辯論賽」。

自序(節錄)
臺灣需要破釜沉舟的媒體轉型
我不是認為大學是主流媒體的員工訓練所,但是就算公民記者崛起,大眾媒體仍然是新聞力量集結、發揮影響力的重要產業。
不料,近幾年媒體環境惡化的情況,年年加劇。我發現有些新聞系所同學畢業從找第一個工作開始,未必是以新聞為第一志願了。他們心中也掙扎,畢竟自己是「新聞系」、「新聞所」畢業的;還有人大學念了四年新聞系、研究所又念了二、三年新聞,感覺自己應該必然是要留在新聞界的,不料還是想改行。
畢業校友在電話中告訴我,她們必須轉任行銷公關的原因:「實在無法忍受了。」原因很多,國內媒體汲汲於市場小利;置入性行銷的老問題;記者沒有時間培養新聞關係;沒有時間思考;還須時時提供具有高點閱率的即時新聞;薪水比任何行業都低……。臺大新聞所校友畢業後返校時,訴苦比分享多。
當一般人知道我是新聞教授時,也會半批評、半開玩笑地問:「怎麼教的?」「你們老師要負很大的責任。」
最後一句話說得很對,我們當老師的,逃脫不了責任。但我更在意的,是臺灣的新聞產業,為什麼不能與時俱進、累積新聞進步的能量?
我透過學術研究去找答案,本書就是其中的一個做法。我先在國內的新聞環境找問題,看不到新思惟。我必須到國外找答案。
我意識到國外的新聞行業中,報紙也是第一個衰退,接著電視也出現網路的激烈挑戰。國外有聲望的報紙即使同樣曾因為經濟壓力而裁員,卻不是以關門終場,而是以轉型為網路媒體作為努力的目標。他們明白優良的報紙媒體是社會重要的資產,不可輕易消失,新聞一定要堅持下去。
從報紙跨到數位網路,幾乎可說是21 世紀時,媒體轉型最基本的模式,也是西方最常見的新聞現況。遺憾的是,臺灣的報紙連嘗試都不想,只因為短期間看不到獲利的可能性,就急著說再見。
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間,全世界一流的報紙,都在認真思考數位轉型的問題。轉型過程讓大家驚覺,數位對新聞的影響始料未及,新聞記者必須重新界定自己的工作。不但新聞型態發生改變,各種數位科技開始加入新聞產製,新聞人才具備的能力更甚於前。也就是說,數位提供了傳統新聞看不到的更多可能性,也可能是新聞產業生存的機會,無論如何都要試試看。所以,西方媒體會選擇讓報紙進行數位轉型,在網路上提供專業的新聞服務。畢竟報紙擁有最多的新聞記者,是新聞的第一線,絕對不會輕易關門。
電視臺也是一樣,數位網路可以讓文字、影像與社群媒體等各式媒體盡情呈現,對於網路數位發展更不會輕忽。這時,報紙的文字與電視的影像,都會在網路平臺上相遇。報紙和電視的界線已經在數位轉型中變得模糊了。
這就是本書最關心的「聚合」。聚合是數位新聞時代的重要功能,不但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科技都在網際網路上聚合,彼此相容與鑲嵌,好讓不同形式的新聞內容自然聚合。另外,重要的新聞內容也可因使用者的需要,在報紙、電視、桌上電腦、平板、手機等不同的媒體平臺上呈現,形成跨平臺的新聞聚合。如此一來,就能讓新聞傳播速度變得更快、更廣、更無遠弗屆、更地球村。
再次感到遺憾的是,這樣的新聞聚合,卻始終未受到國內媒體經營者的青睞。臺灣有最快的網路,新聞媒體卻只想傳遞吸睛的短訊新聞,使用者無法享受數位時代更好的新聞品質,所以若不是關掉不看,就是快速瀏覽。
沒有人記得新聞記者的清楚臉孔,新聞記者愈來愈像是商場的兜售員,監督者的角色愈來愈淡。這時最開心的就是政治人物,他們非常流行另闢臉書,懂得創造新聞,自然只說對自己有利的話。
新聞沒有活路,我好著急,我在國內看到的都是逃避和負面現象。為了找新聞的新生命,我到美國、英國、卡達的國際媒體取經。我心中的問題很多,每個人我都想談,相關內容都寫在這本書中。本書分別介紹了《紐約時報》、《衛報》、BBC、半島電視臺如何聚合的過程。因為都是親身到現場研究,目的無非是希望能從實際案例中提示好好運用聚合的可能性,讓新聞產業有機會重新活起來,讓記者不再被嘲弄,讓我們的社會可以更民主。
我把書名定為《新聞,在轉捩點上》,主要也是想駁斥輕忽新聞的聲音。新聞確實正在發生改變,本書提出了理論與事實根據,國內若想改善新聞環境,一定不能逃避聚合的考驗。至少,我在本書造訪的幾家國際媒體身上,已經看到了可能成功的機會。
在這些勇於轉型的國際媒體身上,我感受到熟悉的新聞氣息,所有人專心做好新聞內容,新聞還是個受人期待與尊敬的行業。即使轉型後的新聞產業還沒有辦法賺大錢,但新聞的重要性沒有一絲減少。使用者清楚明白新聞專業者和業餘者的差別,新聞專業者更因為數位網路而能提供新聞的多樣性,奠定生存的價值。
記得在《紐時》訪問時,我分別問兩名新聞主管有關商業獲利的問題。一個跟我說,他在編輯部門工作,只願意談新聞(journalism);另一個要我去約訪負責財務的人,他完全不清楚。臺灣的媒體主管從來沒有這麼幸運,他們甚至肩負一定金額的行銷配額,怎麼可能只管新聞?
國內的產業,為何不願如此?不能如此?唯有讓新聞人好好專心經營內容,媒體才可能贏得尊敬和信任,才可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才可能成為一流的媒體。為什麼國內新聞產業的觀念,還停留在20世紀?從來不考慮轉型與聚合?
《新聞,在轉捩點上》一書,企圖說明我們要讓新聞變得更好,我們的社會才可能更好。在戒嚴時代,曾有黨外抗爭為臺灣爭取新聞自由,當時的基調是悲壯的。現在呢?臺灣媒體已經完全解禁,卻因為抗拒進步、抗拒轉型,讓國內的新聞跌至谷底、無法翻身,至今無法出現高品質的新聞。這時再不設法改善,臺灣民眾關心公共事務的心情,將會愈來愈冷漠無感了。作為一名新聞學者,我想提醒國內新聞界,臺灣需要破釜沉舟的媒體轉型,我們的新聞才可能重新得到人民的信任。
新聞,在轉捩點上。
臺灣,在轉捩點上。

目次

自序 臺灣需要破釜沉舟的媒體轉型

第一章 因為聚合,新聞在轉捩點上
第一節 數位新聞崛起
第二節 數位時代的新聞聚合
第三節 社群媒體在數位新聞中的角色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本書章節分布

第二章 聚合研究的理論系譜:與新聞有關的聚合意涵
第一節 聚合源起與科技有關
第二節 聚合的經濟意涵
第三節 大眾媒體有關內容的聚合
第四節 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的聚合

第一部分:全球媒體的轉型與聚合
第三章 跨媒體聚合:檢視《紐約時報》的聚合歷程
第一節 聚合第一階段:報紙與網路合體
第二節 聚合第二階段:工作者的結構性聚合
第三節 聚合第三階段:文字、影音、視覺圖表、互動媒體的聚合
第四節 聚合第四階段: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的聚合
第五節 聚合第五階段:報紙與網路相互為用,界線模糊了

第四章 傳統報紙的轉型與聚合:《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研究
第一節 《紐約時報》與《衛報》的共識:數位第一
第二節 數位人員加入,新聞工作者定義擴大
第三節 新聞記者必須多技能、跨媒體、跨領域
第四節 新聞記者使用社群媒體比例加重
第五節 建立新聞聚合的商業模式
第六節 速度與新聞品質的兩難
第七節 兩家質報經驗提示:聚合有機會帶來更好的新聞

第五章 數位科技聚合:以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為例
第一節 認識資料新聞
第二節 認識視覺新聞
第三節 《衛報》建立資料新聞,直追《紐約時報》
第四節 發展視覺新聞,《紐約時報》與《衛報》看法略不同

第六章 跨平臺聚合:檢視BBC的聚合經驗
第一節 廣播與網路的平臺聚合
第二節 電視與網路的平臺聚合
第三節 不同專長的人一起工作
第四節 跨平臺聚合須具備跨媒體技能
第五節 新聞品質與時間競賽

第七章 跨文化聚合:半島電視臺的新聞聚合研究
第一節 半島電視臺與阿拉伯公共領域
第二節 卡達杜哈的半島電視網
第三節 從合作到聚合,擴大新聞內容與文化交流
第四節 利用聚合突破新聞封鎖
第五節 共同內容與資源的聚合
第六節 顧及多元性的文化聚合
第七節 善用聚合,增強跨語言、跨文化的傳播

第八章 社群媒體與傳統媒體聚合:以阿拉伯之春為例
第一節 社群媒體在全球興起
第二節 社群媒體及其演變
第三節 社群媒體、公民記者、業餘者與半島的聚合
第四節 阿拉伯之春,全球主流媒體與社群媒體聚合
第五節 半島新聞聚合網與阿拉伯之春

第九章 社群媒體與新聞:不同媒體的聚合策略
第一節 新聞媒體與讀者的聚合
第二節 新聞媒體積極運用社群媒體,爭取新聞時效
第三節 發生災難與重大事件,社群媒體可增強新聞報導功能
第四節 發生突發新聞時,新聞媒體更是大量運用社群網站
第五節 社群網站強調專業的編輯守門
第六節 社群網站中,媒體與民眾互為主體
第七節 媒體充分掌握聚合以運用社群網站

第二部分:臺灣媒體的轉型與聚合
第十章 臺灣四大報紙集團的新聞聚合
第一節 新聞聚合與新聞品質
第二節 新聞聚合由市場主導,網路角色消極
第三節 新聞聚合不是合作,而是競爭
第四節 聚合有助於集團獲得政商利益
第五節 記者多技能,新聞能力反而弱化
第六節 臺灣報業的新聞聚合,無助於提升新聞品質

第十一章 為什麼聚合?臺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研究
第一節 數位時代,新聞再定義
第二節 科技與社群媒體
第三節 新聞聚合的經濟分析
第四節 電視新聞以新媒體為訊息來源現象顯著
第五節 電視臺使用新媒體種類多元,來源不明者比例最高
第六節 傳統媒體採用新媒體訊息,偏重社會與娛樂
第七節 新媒體內容成為新聞主體,無助於公共性
第八節 傳統電視與新媒體為市場聚合,損害新聞專業

第十二章 新瓶裝假酒:分析批判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
第一節 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
第二節 新媒體的置入性行銷模式
第三節 新媒體置入性行銷的偽聚合
第四節 重建新媒體訊息與廣告的清楚分際

第十三章 臺灣資料新聞學興起
第一節 資料新聞學成立要件
第二節 開放政府與開放資料
第三節 新聞與資工的跨領域合作
第四節 強化新聞從業人員的資訊能力

受訪人士名單
參考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第七章 跨文化聚合:半島電視臺的新聞聚合研究
「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簡稱ISIL,或稱為IS)擄人砍頭的新聞震驚全世界,也引起全球媒體的關注。美國政府派出無人飛機在敘利亞進行轟炸,試圖阻止ISIL勢力繼續擴張。位於卡達杜哈的半島電視臺,由於地理位置更接近阿拉伯世界,自然也高度關注ISIL動態。從半島相關的新聞報導中可發現,半島除了事實報導外,也會在其報導與評論中,指出西方媒體的問題。
半島曾在〈我們所不知道的ISIL〉(The things we won't know about ISIL)一文中,批評多數媒體最常報導歐巴馬堅定談話的模樣;然而死於聯軍轟炸的敘利亞婦女與孩子卻沒人關心,沒人知道他們的背景、成就、希望以及恐懼。半島在報導中指出:「他們只是一些數據,一個公關不願面對的真相。」(Al Jazeere,2014. 10.15)。半島又於另一篇報導中,引述敘利亞外交部長談話。表示以美國為首的空襲,根本無法削弱ISIL對於敘利亞的掌控(Al Jazeere, 2014. 11. 29)。半島電視臺的《The ListeningPost》電視節目也指出,一部講述一名敘利亞男孩在炮口下拯救小女孩的影片,其實是由挪威製片商拍攝,故事純屬虛構;但《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等西方媒體未查證該影片真實性,便大幅報導傳播。半島指出,這支影片很快地超過八百萬人次觀看,只因為這種假象是人們想看到的(Al Jazeere,2014. 11. 22)。同時,比利時2015年的反恐行動中造成數人傷亡,CNN第一時間的報導裡便將嫌犯與ISIL進行連結,半島電視臺的報導則沒有出現這樣的訊息(Cruickshank, P., Castillo, M., & Shoichet, E., 2015. 1. 16)。
而在震驚全世界的法國《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槍擊事件中,半島也顯現不同於西方媒體的報導觀點。如在〈我們不能再嘲笑?〉(Are we not allowed to laugh any more?)一文中,半島指出早在2006年《查理週刊》即發行諷刺穆罕默德的漫畫,聲援遭到死亡威脅的丹麥漫畫家。當時法國各黨派走上街頭高呼「我是查理」,體現了法國文化擁抱言論自由的最高原則;但在法國全民團結抗議背後,卻忽略受到壓迫的年輕穆斯林,以及數以百計前往敘利亞加入ISIL的志願者。他們感受到的社會歧視、警察威權、國家的不尊重等等,都是這股怒氣的火種(Fontan,2015. 1. 8)。半島報導還指出,查理槍擊事件無關伊斯蘭信仰,而是世界體系長久發展導致;例如歐美的殖民主義、新自由主義等對於某些群體的壓迫,才造成今日的反作用力(LeVine, 2015.1. 10)。半島另一篇報導也強調必須譴責暴力,同時更應注意法國引發的伊斯蘭恐懼症。藉此機會,國際社會也應該反思「反恐」戰爭帶來的後果(Gresh, 2015. 1. 8)。
半島英語臺(Al Jazeera English; AJE)經理Carlos van Meek在查理槍擊事件後,發出一封給全體員工的郵件(mail)中,提醒報導者在相關用字上必須謹慎。他要求AJE的新聞人員不要使用「極端分子」(extremist)、「伊斯蘭主義者」(Islamist)等名詞,因為這些都是過度簡化的標籤。他也提到,「聖戰」(jijad)一詞指的是一個人內心的掙扎,不是指戰爭;他向員工們解釋,這些字詞可能會使人感到冒犯。Meek建議員工們使用「戰士」、「武裝者」替代「聖戰」,但也僅限於某些情況下使用(The Washington Times, 2015.1. 28)。
總部設在卡達杜哈的半島電視臺,以衛星電視形式進行跨國的國際新聞報導,並為阿拉伯世界提供未經審核的新聞媒體。在關注全球衛星電視發展中,半島比西方媒體更能展現伊斯蘭觀點。半島報導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等美國媒體不會採用的影像,半島卻將之傳送到澳洲、英國與部分美國觀眾眼前(Samuel-Azran, 2010: 2)。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更讓半島英語臺受到全球矚目。Seib(2008)於是說,十年前大家都在談CNN效應,現在言談之間聊的是半島效應。
半島除了面對中東混亂局勢的新聞挑戰外,此刻正因應數位時代腳步,進行與聚合有關的工作。從新聞聚合的視角來看,半島整合所有的媒體資源,進行新聞人員、組織、社群網站、使用者等的聚合。尤其,半島跨越語言文化所展現的媒體力量,實已出現西方世界難以複製的媒體經驗。半島電視臺無疑提供了獨特、並遭西方漠視的媒體案例。
為了掌握仍在擴張中的半島如何進行聚合,以便發揮更高的新聞效益,本書作者前往位於卡達杜哈的半島總部,採取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本書作者於2014年6月30日至7月10日間,每日依研究需要到各部門進行約訪與訪談。在半島杜哈總部中,半島阿拉伯電視頻道與英文頻道兩棟建築相互對望。這兩個語言不同的頻道,卻一致地在大門貼出海報,要求埃及政府釋放遭拘禁的三名半島電視臺記者。2015年1月,埃及最高法院下令撤銷半島電視臺三名記者的判決,並決定發回重審(Reuters, 2015. 1. 1),當時這三名記者遭埃及當局拘禁已超過400天(Al Jazeera, 2015.2. 1),其中一人因病已於今年3月先獲得釋放,另外兩人也於2015年9月獲得釋放。半島阿語臺內部還設有博物館,可在其中看到半島記者為新聞犧牲生命的遺物與故事紀錄。
半島電視臺為了顧及不同文化的觀眾族群,各家電視臺都有自己的記者編輯群,也使用不同的語言播出。半島阿語臺以阿拉伯語播出,主要照顧阿拉伯社群。半島英語臺則以英語播出,目的為照顧說英語的全球觀眾。本章關注的是,阿語臺、英語臺如何聚合,以便能符合不同文化族群的需求?半島阿語臺、英語臺又如何與較晚成立的美國、巴爾幹等電視頻道的聚合?半島又如何開展網路、手機、社群網站等不同平臺的聚合?這些現象與西方的全球媒體如《紐約時報》、《衛報》、BBC、CNN都不相同。更值得強調的是,半島電視臺須顧及不同語言、文化的觀眾,如何在聚合策略下有效運用新聞資源,將半島效應發揮到最大,更是本章關注的焦點。

第一節 半島電視臺與阿拉伯公共領域
在阿拉伯世界中,半島電視臺是個異數。50年代的阿拉伯國家若不是仍由歐洲殖民,便是剛獨立不久。部分阿拉伯國家的電視一開始是由私人操作,以獲取商業利益。到了60年代,阿拉伯政府意識到電視的力量,於是把電視當成控制的工具,政府開始經營電視。更由於石油等收入,讓阿拉伯國家發展出具備技術規模的電視產業(Ayish, 2011: 86-87)。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阿拉伯媒體一直扮演政權的傳聲筒,電視與報紙多數為政府、政黨所擁有。當時阿拉伯最強大的媒體是中東廣播公司(Middle East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MBC),MBC的經費多來自沙烏地阿拉伯,言論也較為保守(Lage, 2005: 54-55)。以致當1996年半島新聞頻道一開臺後,就深深震撼了阿拉伯世界,並使阿拉伯世界長期停滯的媒體生態,出現根本性的轉變。
半島以中東為報導核心,在僅有半島阿語臺期間,面對的多是戰爭、衝突,半島阿語臺獨特的新聞製作模式,立即使自己成為阿拉伯民族主要的新聞來源。從阿拉伯的情境來看,CNN有關1991年波灣戰爭的報導就彰顯了強烈的對比。因為當時阿拉伯國家的媒體報導都是靜態的、檢查過的新聞,不像CNN提供戲劇性的、現場立即播出的動態新聞,也比阿拉伯媒體更具公信力(credibility);此時更可看出,阿拉伯需要一個更強的媒體。無形中,CNN似乎啟發了阿拉伯衛星新聞媒體的發展(Figenschou,2014)。自從1991年CNN在第一次波灣戰爭的報導中,使得阿拉伯意識到私人亦可參與電視產業後,最明顯的是1991年便成立中東傳播中心(Middle East Broadcasting Center; MBC),它的攝影棚位於倫敦,是第一個私立的阿拉伯世界新聞。根據阿拉伯國家傳播聯盟(Arab States Broadcasting Union; ASBU)的資料指出,在2009年中期,大約有四百個私人擁有的電視頻道,這些頻道大多是其他國家的姐妹臺,並且全都以說阿拉伯語的民眾為主要觀眾群(Ayish, 2011: 90)。
尤其20世紀最後十年間,出現許多由非阿拉伯國家所經營的阿拉伯媒體。如美國國會金援的自由電視臺(Al-Hurra)、俄羅斯政府經營的俄羅斯晃恩電視臺(Rusya al-Yawn)、愛爾蘭國家的阿南電視臺(al-Alam),以及英國外交部金援的BBC阿拉伯新聞網(BBC Arabic);中國政府經費支持的中央電視臺(CCTV)、德國政府的威爾世界電視臺(Welle World TV),以及法國政府的法國24頻道(France 24),都開始將報導焦點集中在中東阿拉伯。加上後來陸續成立的半島阿語臺、阿拉伯衛星頻道(Al Arabiya)、阿布達比電視臺(Abu Dhabi)等,都挑戰政府檢查,這樣的現象使得分析家認為有助於阿拉伯的政治改革。當時多數記者認為最重要的工作是促進政治革新。在討論阿拉伯的公共領域時,阿拉伯衛星媒體便被認為是地方政府追求國內外政策的主要工具(Figenschou, 2014: 6-8)。瑞納威(Rinnawi, 2006:14)也認為,90年代開始興起一股新的地方化浪潮與泛阿拉伯主義,其中跨國家媒體的形成是創造這個現象的主要因素。
出現在1950年代的阿拉伯電視,一開始便為阿拉伯政府視為是國家發展的主要工具。亞義許(Ayish, 2011)將電視發展分為形成(1954—1976)、國家化(1976—1990)、全球化(1990至今)等三個階段。阿拉伯國家長期了解電視有助於國家和解,同時也是文化象徵。50年代期間,電視開始被介紹進入像是科威特、摩洛哥、黎巴嫩、伊拉克、約旦等阿拉伯國家,並且是由私人以商業目的操作(Ayish, 2011: 86)。但規模並不大,看的人也不多。
到了60年代,阿拉伯政府意識到電視有其影響力,並且把電視當成控制國家的工具。以埃及政府來說,在埃及從來不曾辯論政府控制電視的相關問題。科威特在1961年接收電視後,便隸屬新聞局(Ministry of Information)管理。摩洛哥在獨立後的電視雖隸屬於郵局,卻由首相辦公室掌控。蘇丹在1961年獲德國協助發展電視,也在1968年4月由政府接管。而在若干阿拉伯王朝中,阿布達比酋長國(Abu Dhabi)在1969年有了電視,杜拜(Dubai)在1974年有了電視,沙迦(Sharjah)則是1989年,巴林(Bahrain)、卡達、阿曼(Oman)、葉門(Yemen)等,則在1975年引進電視。在波斯灣的國家大多模仿英國公共廣播的體制,電視都是交由政府經營,多數同樣屬新聞局。電視的使命則是提供國家發展的目標,包括文化認同在內。由於石油等收入,更讓這些國家想發展更具技術規模的電視產業(Ayish, 2011: 87)。
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 Satellite Channel, JSC)從它誕生起,就把自己當成一個論壇,收入來自廣告與政府補助。JSC因為它批判性的談話性節目、國內、國際的即時現場報導,是阿拉伯世界一個很重要的轉變,半島電視臺(JSC)並且因為它批判性的言論,導致在阿拉伯世界等海外的辦公室因此關門(Ayish,2011: 90)。
半島電視臺誕生於新聞自由較少的地區,並試圖在阿拉伯世界創造自由的言論。半島還提供反對者發言的管道,為異議人士搭建平臺,經常遭到各國官方的質疑與挑戰(Zayani, 2005),卻也促使半島得以在中東地區快速崛起。半島於1996年11月成立後,陸續打破阿拉伯世界的幾個新聞禁忌(taboo)。在卡達杜哈成立的半島衛星頻道(JSC),成為阿拉伯世界擺脫政府控制媒體的重要指標。阿拉伯民眾曾經很驚訝地發現,半島電視臺會出現一般阿拉伯人只敢關起門來討論的議題;就連以色列官員也會出現在電視新聞的訪問中。臺灣文化研究學者朱元鴻(2014)稱許半島能提供不同於西方媒體的國際新聞與觀點。薩依德在《遮蔽的伊斯蘭》一書中,就已批判西方媒體決定世人認知伊斯蘭的角色(Said/1997;閻紀宇譯,2002)。這個缺口,都讓半島補了起來。
有趣的是,半島頻道卻採用西方的新聞標準,來報導地方與全球的事件與議題(Ayish, 2010a)。半島奉行新聞客觀主義,半島阿拉伯臺的立臺精神是:「作為不同意見兩方的論壇」(as a forum for the opinion and other opinion)(Mellor, Ayish, Dajani, & Rinnawi, 2011: 90)。米勒(Mellor, 2007: 86)認為,泛阿拉伯公共領域的可能性即在於就該地區的民主化議題,必須提供公民參與與審議(deliberate)的空間。西方媒體與民主的論述中,認為媒體有權力增加公民與政府間的互動,使政府更加透明,並提升民眾參與公共辯論等。弗里德曼(Freedman, 2010: 36)也指出,新聞不是一般商品,新聞可以藉著提供資訊而促進公共領域;或至少可以提供資訊,以便大眾可以參與民主生活。反觀阿拉伯世界因為缺乏新聞傳統,以致未能建構媒體與民主社會的論述。
由於半島成立的時間很短,雖已改變阿拉伯媒體的面貌,卻不可能立即帶領阿拉伯世界走向民主。但半島卻在自己的新聞與節目中,擴大民眾參與表達意見的機會,明確提升阿拉伯民意的重要性。加上阿拉伯菁英與中產階級也會在半島形塑不同論述,也因此為阿拉伯世界帶來強而有力的公共領域(Zayani, 2005:37)。屏塔克(Pintak,2010)也認為半島出現後改變了很多事,由半島電視臺開啟的「半島效應」(Al-Jazeera effect),許多不為人知的事都由半島報導出來,正說明半島所帶動的阿拉伯媒體改革行動。也有研究指出,阿拉伯語的半島電視臺一直大量報導加薩情勢,引來更多人支持巴勒斯坦。像是殘廢的民眾、無家可歸的女人與小孩、無法運作的醫院等,人們因為相信這些報導而提供更多援助(Ayish , 2010: 223)。
1989年哈伯瑪斯(Habermas)的《公共領域的結構性轉型》一書翻譯成英文後,大量增加有關新聞與民主的研究(Herbert,2000)。網路發展也讓世界可以更緊密地結合,一個國際性的公共領域(international public sphere)也被認為可能存在(Curran & Witschge, 2010: 102-103)。換言之,早期發生在咖啡廳的公共領域,現在則出現在半島的訪談性節目中。半島電視辯論與討論的形式,等於將公共領域從沙龍移到電波中(Alterman,2000;轉引自Zayani, 2005: 38)。所以,看電視變成是雙方性的活動,這種形式的互動有助於擴大公共領域。同時,從半島平時的新聞報導與政治辯論來看,等於是在跨國的衛星媒體上提倡阿拉伯認同,有助於擴大具有強大的政治認同效應的公共領域,這些也都表現在半島中(Lynch, 2008: 23)。
半島阿語臺成立後,先是打破維持近百年的西方媒體霸權,接著又使阿拉伯政府的控制媒體劃下句點,引領阿拉伯媒體公共領域出現。可以說,半島之所以重要,部分也是因為它打破了沙烏地阿拉伯的媒體策略;透過半島,卡達終於改變了阿拉伯的媒體功能(Oifi, 2005: 70),並且重新定義阿拉伯新聞。對很多為政府報導的傳統阿拉伯記者來說,半島的出現令人鼓舞,隨後便引發阿拉伯媒體漸漸脫離政府管制的風潮。在半島成立的十年內,從摩洛哥到葉門開始有不少獨立、半獨立的媒體出現;阿拉伯記者也開始反抗政府對媒體的檢查與控制(Pintak, 2010: 290)。半島不同於傳統阿拉伯媒體作為政府傳聲筒的角色,也不以政府單位為唯一新聞來源,漸漸讓人注意到半島電視臺的公共性(Lage, 2005; Oifi, 2005),並將之與英國的BBC相比。與BBC不同的是,卡達為大眾所陌生的小國,與大英國協不同;半島電視臺雖然強調報導的獨立性,卻一直遭受阿拉伯政府與美國官方的攻擊。雖然提供全球新聞是半島電視臺最主要角色,半島同時也會不顧政府的新聞檢查,報導異議人士的新聞(Mattelart, 2009:164)。出現在半島的人物多是政治異議分子、伊斯蘭激進分子與其他沉默無法發聲的人,半島也因此成為政府官員憤怒的對象。
911事件後,半島的新聞表現受到全球矚目。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美國史上第一次,美國的電視新聞網必須依賴「敵人的語言」(speaks the enemy's language)去報導戰爭。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戰爭開打後,半島是唯一的新聞來源,CNN與ABC兩家美國媒體還因此與半島簽約(Samuel-Azran, 2010: 43)。同時,半島在2003年美國進攻伊拉克戰爭中,屢屢深入伊拉克進行報導,表現優於西方媒體(Miles, 2005: 3)。半島也報導美國軍人因戰爭死亡與被俘的情形,這樣的影像藉由半島傳送到全球觀眾眼中(Samuel-Azran, 2010: 2),因而引起布希政府的憤怒。曾有人將半島(AJ)比喻為「中東的CNN」,但在加入半島前曾經是BBC阿拉伯新聞負責人(head of BBC Arab News Service)的哈珊伊伯明(Hassan Ibrabim)卻說,他並不喜歡用「中東的CNN」(CNN of the Middle East)這個詞來形容半島。因為CNN是私人公司,某種程度上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但半島不是為賺錢而運作,它的經費來自卡達政府,和CNN非常不同(Magnan, Boler, & Schmidt, 2010: 304)。
有人指出真正改變的徵兆在於中東政權一直掌控輿論,但半島卻讓人明白阿拉伯民意的重要性。半島擴大了大眾參與的形式、內容與範圍,像是半島有互動性的節目,民眾可以打電話進來表達觀點,觀眾就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意見(Zayani, 2005:37)。也因此,阿拉伯世界出現新的媒體公共領域,已超越在阿拉伯街上(Arab street)參與討論等外行人(layperson)的範疇,更重要的是阿拉伯精英與中產階級的共識(consensus)。很多具有影響力的阿拉伯精英等意見領袖,也會在半島電視中活躍地形塑公共領域。這些人物並沒有要宣傳、或有聯盟關係,但因為他們在電視上的不同論述,也因此為阿拉伯世界帶來更強而有力的公共領域。半島發展出以媒體為中介的阿拉伯公共領域(mediamediated Arab public sphere),已對阿拉伯的政治文化帶來持續性的影響(Zayani, 2005: 38)。
2006年,半島英文臺(AJE)創立,強調創臺宗旨在於報導地球南方(the global south)的聲音與「為無聲者發聲」(voice for the voiceless)。後來更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成為最受矚目的媒體(Seib, 2012)。半島英語臺意謂很多遭邊緣化的人,都可以得到他們的報導(Youmans, 2012: 62)。2009年時,AJE經理(Managing Director)東尼柏曼(Tony Burman)也說明AJE是個公共服務網。他認為AJE的公共服務網不同於BBC或是加拿大的廣播事業,AJE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服務廣播。雖然AJE經常遭到扭曲,其報導卻能填補國際公共領域的缺口(gap)。又因為AJE可用來平衡國際新聞,可知AJE可為全球公民提供具批判性的服務(Powers, 2012: 21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51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