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為基督造橋的人
滿額折

為基督造橋的人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剛開始是非常困難的,
但神知道對我來說是好的,
祂保守我,將我放置在一個適合我的工作當中。

宣教士窮盡生命的堅持,
往往是充滿血淚的風範故事。
除了從故紙堆中認識宣教士的一生,
作者也進行了舊地踏查的工作,
適合做為生命教育典範人物的題材。

藉由宣教士的故事,讓我們知道生命有著更多的可能性,不要畫地自限;為神懷抱理想,朝向目標奮進。就像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牧師所說:「做神的事工,會遭遇三件事,第一,不可能;第二,太困難;第三,完成了。」宣教士所信的神,如今仍與我們同在,並且以後仍在。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一丶〈中國開門〉:共收十篇相關文稿,探討進入中國各地各領域先鋒宣教士的工作。這些一百多年前進入中國不同地區丶不同民族丶不同事工領域的先行者,他們面對的困難是什麼?他們如何去面對解決這些困難?他們的成效貢獻是什麼?

二丶〈紙上說書〉:收在這一卷的18篇文稿都是作者多年來閲讀入華宣教士所寫的專書或回憶錄的筆記報告。因為絶大多數的宣教士,來華前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與訓練,不同於其他來華的政客丶軍人或生意人,這些人只要達到軍政或商業目的,旋即離開中國,返回故鄉。傳教士則多半長期居留中國,與中國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們所經歷的文化震驚丶文化適應,自然遠較其他人敏銳丶直接丶深入。

所以有許多宣教士至終都成為偉大的漢學家,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同時,還有許多傳教士,為了傳教的目的,翻譯聖經丶出版刊物丶介紹西方文學思想作品丶或中國傳統思想學説,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地位。

三丶〈墓園遊蹤〉:中國人強調「蓋棺論定」,研究華人教會史的人,對於宣教士終極藏身之處,也向極關切,不敢輕忽。收集在「墓園遊蹤」這卷中的十三篇文稿,是作者陳中陸遊訪這十幾位宣教士墓園,回憶追思他們一生事跡貢獻的感動。

中國人喜歡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如何面對死豈不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嗎?在華人宣教史中,我們看到許多宣教士視死如歸丶一代又一代的為着宣教事工獻上生命,葬身異域他鄉,埋骨偏郊荒野,甚至像耶穌一樣飽受羞辱丶抱屈而終。如果不是在生死之間為生命找到了一個更高的價值意義,是不可能坦然面對丶欣然領受的。

謹將本書獻給所有為主耶穌基督奉獻青春生命的宣教士,你們都是為基督搭造福音橋的大能勇士!

作者簡介

陳中陵

現任新北市汐止區保長國小總務主任,1997年起擔任小學教職迄今,興趣為基督教與中國研究,魔術表演教學,剪紙及兒童美術賞析。著有《孤兒之母:女傳教士艾偉德的生平與形象》、《金魚的舞步:五華國小三年七班兒童詩畫集》。

基督教入台及中國內地會創設150年紀念套書總序

2015年是台灣教會歷史年,因為第一位入台宣教的馬雅各就是在1865年6月正式進入台灣,展開他拓荒奠基丶設立教會的艱巨工作的。無巧不巧,對整個中國及1949年後台灣宣教工作極有貢獻的中國內地會(今日之海外基督使團),也是在1865年6月創設的。為了這兩個特別的事件,宇宙光馬禮遜學園決定舉辦幾件特殊的活動,以作紀念。

首先是承續先前的經驗,在「馬禮遜入華宣教200年歷史圖片展」丶「印尼華人基督教宣教歷史圖片展」丶「風雨彩虹:基督徒與民國百年繽紛錄」三大歷史圖片展覽之後,製作「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歷史圖片展」巡迴各地展出,並依例製作導覽手冊,以利有心人士收藏參考。同時與中原大學及內地會共同舉辦「內地會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收論文20餘篇,宣讀研討後將再結集出版。在這些較為專業的活動進行期間,宇宙光愛心合唱團和師曠知音雅集國樂團也將舉行四場以馬雅各事蹟為主調的史詩音樂演出。除此以外,就是本套文集的出版工作了。

老實説,出版一套文集,確實讓我們猶豫考慮了許久。在文字出版事業如此沒落蕭條的此刻,出版一套文集,無異是一種重大的挑戰,特別是一套相當專業性的華人教會史的專業文集。它的讀者在那裡?它的市場何在?幾經折騰考慮,我們忽然發現,2015年也是第一位入華宣教士馬禮遜所創辦的華文第一份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創刊發行200年紀念。終於在一種使命感的催促下,我們決定排除萬難出版這套文集。希望這一股追懷先賢丶捨我其誰的壯懷,也能得到你的回應支持。

收在這套文集中的共有五本六冊專書。首先是舍禾耗費十年精力,上天下地丶收集資料丶歷盡艱辛寫成的《中國的耶路撒冷:溫州基督教歷史》一書,這本厚達三十八萬字的巨著,我們會把它分為上下兩冊出版。在這本書中,也是溫州人的舍禾,筆端深情款款的把溫州的過往歷史和溫州基督教歷史,巨細靡遺的描繪得一清二楚,令人佩服。我在舍禾這本書的序言中,曾特別就他的研究方法,說了下面一段話:

從元朝也里可溫進入溫州開始,將溫州教會史分為古代教會史丶近代教會史丶現代教會史幾個不同階段,配合溫州文化社會的發展,將溫州教會史與溫州社會文化發展史緊密連結,的確在教會史的研究方法上,是一大創舉。因為過去中國教會史的研究者,往往會忽略文化社會的影響力,而研究中國文化社會史的學者也往往不自知的忽略基督教在文化社會中的影響力。形成所謂「中國教會歷史去社會化,中國歷史去教會化」的偏差。使得中國教會史及中國文化社會史的真相都有隱晦不明之處。本書作者小心翼翼丶廣搜基督教及溫州地區相關社會文化資料,仔細加以排比分析,尤其對不同教派丶不同宣教士個人生命背景,措意尤深,精凖掌握其特質特性,加以論述。對宣教士的宣教對象——溫州人,作者也花了相當多的精力時間,收集了相當多的檔案資料,務求精凖掌握每一次宣教過程中彼此相遇相碰的真實經驗。經過這樣仔細的爬梳整理,形諸論述,讀者在捧讀之際,會親切的感受到一股溫煦的人味人趣,浮上心頭,讓你不由自主的把這本厚厚的書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當然,就華人教會史而言,溫州也一直是一個極端重要卻被忽略了的地方。溫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為了跑生意,普天之下丶尤其是歐美各地,到處都有活躍的溫州生意人,更特別的是只要有溫州生意人出現,就有溫州教會出現。而溫州的基督徒及教會,在各種困難壓力之下,依然發展迅速,令人刮目相看。溫州被人稱之為「中國的耶路撒冷」或「中國的安提阿」,決非浪得虛名。但是何以至此?卻一直沒有人探討研究。有了舍禾這本書,庶幾可以彌補這項遺憾。尤其在教會各界高喊宣教的今天,這本書就更加值得閲覽細讀了。

除了考證祥確的文字敘述以外,舎禾也苦心收集了150幅重要的圖片,所謂有圖為證嘛!在圖文相互對證參閱之下,歷史的真相就更瞭然清楚的浮現在我們眼前,也讓這本書的可讀性大大增加。

當然,選編這本書的理由,除了上述種種優勢以外,也是因為第一個進入溫州丶奠定溫州宣教堅實基礎的宣教士曹雅直夫婦,就是內地會成立初期最早被派往中國的先鋒宣教士。就內地會的歷史而言,曹雅直夫婦的宣教故事自然應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但卻一直被史家忽略,鮮少提及。曹雅直在內地會事工尚未正式展開之時,單槍匹馬,進入溫州,夫婦二人,二十六年據守在溫州,從零開始,建立教會,奠定教會在溫州傳佈的基礎。無疑地溫州教會史在內地會歷史上,必然佔有重要的一頁。舍禾這本書的出版,就更加具有特別的意義了。

在本套文集中,編號3的第二本書是許小華所編的《容閎年圖譜:中國留學生之父》一書。許小華是一位專業的人力資源工作者,而容閎出身於紀念第一位入華宣教的馬禮遜而創辦的馬公學堂,是華人歷史中第一位被宣教士帶領進入耶魯大學畢業的小留學生,也是鼓吹並帶領第一批小留學生赴美留學的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容閎無疑地是一位重要的人物。許小華基於專業工作的需要,從人才培育養成的觀點出發,花了許多功夫編寫成這本文圖並茂的《容閎年圖譜》,使我們對華人歷史中第一位出國留學丶在人才培育上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地位的歷史人物,有更清楚的瞭解認識,當然是件極有意義的事。

在本套文集中編號4的則為魏外揚的《宣教繽紛錄》一書。魏外揚是歷史系科班出身,一生從事歷史教學,為了更多投入華人教會史的研究撰著,他欣然申請提前退休。在這本書中,魏外揚把他多年來在各個不同雜誌專欄中所寫的六十篇專稿,分成五大部分刊出。分別是:

一丶〈馬禮遜拼圖〉:有關第一位入華宣教士馬禮遜的研究,近年來越發引起學界的關心注意。馬禮遜的著譯作品,相繼影印出版;馬禮遜生平事跡的論述文章,也紛紛發行出版。在這一股馬禮遜熱潮風起雲湧之際,魏外揚也提起筆來,捕捉馬禮遜言行事跡,小處着眼丶捕捉全貌,共十五篇;取名併圖,缺一不可。是瞭解馬禮遜成就偉業不可輕忽的細節。

二丶〈內地會精兵〉:內地會在華人群體中宣教已屆150年,此輯共收相關文稿9篇。敘述內地會宣教士事跡故事及相關研究。

三丶〈天國醫師〉:在華人宣教史中,以醫師身份進入中國,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宣教士非常多,在這一部分中,魏外揚信手拈來,寫了十一篇在華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宣教士,醫德醫術丶救身救靈丶視病如親丶令人感動。這十一篇文章原先皆刊載於專為有心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現代醫護人員閲讀的「路加」雜誌。而有關基督教醫療宣教工作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也吸引了更多人的關心注意。希望你也能喜歡這些文章。

四丶〈佳美腳蹤〉:收集在這個部分的共有十二篇文章,向你娓娓細述一群中西基督徒宣教士腳蹤所踏之地所留下的芬芳見證。魏外揚在這些篇章中,慧眼獨具,以他慣有的輕鬆筆觸,輕鬆揮灑,卻能觸動心靈,生發讚歎。

五丶〈神國勇士〉:收集在這個部分的文稿共有十三篇。魏外揚仍然以他一向慣有的筆觸,輕描淡寫地引導他的讀者,跨出書冊的字裡行間丶跨出四面牆壁的侷限丶跨越國界疆域的控制,陪伴你進入世界各地巨人的心靈,進行一次短暫的訪談,引導你的思緒,飄向異域遠方。讀這些短文,卻有這些意想不到、回味無窮的收獲,的確是一件想不到的意外。

收錄在這套文集中編號5的則為陳中陵所著《為基督造橋的人》。顧名思義,便可知道這本書的內容也是在介紹一些傑出的宣教士,為了向中國宣教而作的各種努力。作者將其內容分為三卷:

一丶〈中國開門〉:共收十篇相關文稿,探討進入中國各地各領域先鋒宣教士的工作。這些一百多年前進入中國不同地區丶不同民族丶不同事工領域的先行者,他們面對的困難是什麼?他們如何去面對解決這些困難?他們的成效貢獻是什麼?

二丶〈紙上說書〉:收在這一卷的18篇文稿都是作者多年來閲讀入華宣教士所寫的專書或回憶錄的筆記報告。因為絶大多數的宣教士,來華前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與訓練,不同於其他來華的政客丶軍人或生意人,這些人只要達到軍政或商業目的,旋即離開中國,返回故鄉。傳教士則多半長期居留中國,與中國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們所經歷的文化震驚丶文化適應,自然遠較其他人敏銳丶直接丶深入。所以有許多宣教士至終都成為偉大的漢學家,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同時,還有許多傳教士,為了傳教的目的,翻譯聖經丶出版刊物丶介紹西方文學思想作品丶或中國傳統思想學説,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地位。讀陳中陵「紙上說書」這卷18篇文稿,不知不覺就讓你走過一段艱難的思想歷程,令人興奮丶令人感動!

三丶〈墓園遊蹤〉:中國人強調「蓋棺論定」,研究華人教會史的人,對於宣教士終極藏身之處,也向極關切,不敢輕忽。收集在「墓園遊蹤」這卷中的十三篇文稿,是作者陳中陸遊訪這十幾位宣教士墓園,回憶追思他們一生事跡貢獻的感動。中國人喜歡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如何面對死豈不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嗎?在華人宣教史中,我們看到許多宣教士視死如歸丶一代又一代的為着宣教事工獻上生命,葬身異域他鄉,埋骨偏郊荒野,甚至像耶穌一樣飽受羞辱丶抱屈而終。如果不是在生死之間為生命找到了一個更高的價值意義,是不可能坦然面對丶欣然領受的。讀這幾篇文章,你會找到答案的。

《宇宙光》創刊於1973年九月,到今年十二月,將出版第五百期,2016年元月號的《宇宙光》,就是五百零一期了。《宇宙光》42年來,一直以關懷歷史文化社會自居,四十多年來,一直盡力推動華人教會史與華人歷史文化社會的相關研究工作,如研討會的舉辦丶論文集的出版丶宣教經驗見證的推廣培訓等。如今華人教會史的研究已經由四十多年前的「險學」逐漸變成「顯學」,海峽兩岸三地的研究者越來越多,論文的質量也越來越精采。這一轉變的過程,可以説是我們的親身經驗。因此,本套文集的最後一本我們決定把宇宙光過去四十多年來所發表的論著文集的序論前言,匯聚成一本書,署之為《腳印:宇宙光華人教會史論著序文集》。一方面可以見證宇宙光過去四十多年來走過的這段感恩歷程;另一方面也為這四十多年來參與這段歷程的各次會議、參與學者丶發表論文丶出版書籍作一簡介記録,也可以說是華人教會史發展的一段歷史記錄。在所謂的華人教會史歷史年,出版這本書,我相信是有其歷史意義的。

歷史的巨輪會不停的向前滾動,如果我們錯過了今天的歷史,未來的歷史中將沒有我們的蹤跡。一個不認識今天歷史的人,也不會認識自己。這種人只好茫然無措地走向未來,走向未知。

基督教信仰是一個注重歷史傳承的信仰。聖經第一卷書就從人類的始祖開始,逐代記載人類的起源丶發展與傳承,巨細靡遺。〈馬太福音〉一開始就把耶穌的譜系交待得清清楚楚。基督教一向就是一個注意歷史的宗教。上帝是創造時空的上帝。也把上帝所創造的時空賜給我們,讓我們進入時空的維度中,有了歷史,瞭解過去丶認識今天丶窺探未來。上帝就是歷史的主,但願我個門能成為握在上帝手中的一支筆,寫下「祂的歷史」(His-story)。一個有歷史的人,是一個多麼幸福的人,知道自己在那兒,也知道自己是誰,更知道自己將往那兒去,多好!

編完這套文集,心中充滿恩典。謹將這套文集,獻給上帝;祈求上帝將這套文集中所有的慈愛丶恩典丶智慧丶能力都豐豐富富的賞賜給毎一個看到這套文集的人。


作者自序

1995年聖誕節前夕,我收到教會兒童主日學校長贈送給每位同工教師的禮物,禮物是一本書《貝德士的名單》,介紹二十位宣教士獻身來華的歷史故事。我深深被宣教士的動人付出所感動,每一篇故事,都是宣教士與本地基督徒為上帝窮盡生命的堅持,那是我認識宣教士的開始。2005年我就讀研究所撰寫碩士論文,便立志探尋漸被遺忘的宣教史實,以及記錄這一群宣教士的故事。

宣教士動人的故事,往往是充滿血淚的風範故事。聖公會主教施約瑟晚年忍受中風之苦,仍戮力用兩根指頭翻譯中文聖經,至終幾乎是靠己之力完成聖工,他曾說:「我能坐在這椅子上超過廿年,剛開始是非常困難的,但神知道對我來說是好的,祂保守我,將我放置在一個適合我的工作當中。」

馬偕牧師在臺宣教29年,罹患喉癌臨終前,依然堅持親自講道授課,他巴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還有神對他的愛,全奉獻給臺灣人,其實更是回應耶穌基督對他的呼召,當我讀《馬偕日記》,像是待在馬偕牧師的身旁,同他忙碌的翻越群山峻嶺,聽他熱情的談論豪情壯志,以及在主前傾心吐意禱告。

除了從故紙堆中認識宣教士的一生,實際踏查舊地也是我的一項任務。來臺的西方宣教士不計其數,終了埋骨臺灣的,成為我訪查的重點。艾偉德來自英國,在中日抗戰時期,放棄本國籍,歸化成為中華民國國民,這在宣教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事蹟;而她終其一生未婚,勤儉簡樸,卻為育幼工作盡心竭力,收養孤兒難童,成為「孤兒之母」。

艾偉德就葬在臺灣,葬在賈嘉美牧師創辦的基督書院內(現為臺北基督學院),她的墓碑面向淡水河口,遙望山西陽城,那是她初抵宣教工場的事奉地。因為住居關係,我經常路過基督書院,每次經過,總是不由自主向內探望艾偉德墓園。她的生命,有從神而來的喜樂與恩惠;她帶領難童的故事,同時也是信心的故事。如同聖經神的話說:

「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帖前5:24)

我喜歡逛宣教士墓園,還把家人一起拖下水。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國慶連假,向臺南東門長老教會牧師娘詢問巴克禮牧師的墓園去處,便起身全家南下。抵達臺南基督教墓園當天,正值晌午時分,烈日當空不顧全家人汗流浹背,卻急著找尋宣教士的墓碑。當我見到一整排長老教會西方宣教士的墓碑,欣喜若狂,其中就有在文字照片中見到的巴克禮牧師!我與家人分享他的宣教故事,這一趟宣教之旅,或說是墓園之旅,的確是家庭另類的旅遊行程。

身為小學教師,我也將宣教士故事融入在課堂中,轉化為生命教育或品格教育典範人物的題材。介紹淡水,我就一定提到馬偕墓園和外僑墓園,甚至舉辦校外教學,自然不會忘記對墓園景點內的宣教士人物加以介紹,而且還可以邀請淡江中學校史社的同學進行導覽解說。介紹彰化,我就一定提到蘭大衛、連瑪玉夫婦的切膚之愛故事,而且製作成簡報,和班上的小朋友分享他們的助人勇氣與慈愛心腸。

還有,有一年我在米倉國小任教,學校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正是戴仁壽創辦八里樂山園作為治療痲瘋病患的所在區域,我便和學校老師合力製作戴仁壽人物專題報導,布置在學校穿堂,向學生介紹這位為愛犧牲奉獻的阿兜仔醫生。

從2006年至2015年,我透過閱讀宣教士傳記以及實地田野調查,撰文投稿,承蒙《基督教論壇報》厚愛,持續刊載,同時感謝魏外揚老師推薦,這些文稿今由宇宙光機構編輯出版。全書分為三部分。「卷一:中國開門」,記錄晚清民初時期,在中國宣教的開路先鋒,以及深入內地偏鄉的福音使者;「卷二:紙上說書」,透過宣教士親身撰寫的日記、傳記、筆記與小說,我與讀者分享讀後的心得與省思;「卷三:墓園遊蹤」,實地訪查散佈在臺灣各地的來臺宣教士墓園,我認為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以及花費最多心思的地方,就在此卷。

這是一本隨手可讀的書,喝茶可讀、睡前可讀,或許如廁也可讀!每篇文章一兩千字,篇篇獨立,且有佐證資料可供判別或延伸閱讀。聖經神的話說: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
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賽54:2)

藉由宣教士的故事,讓我更多知道自己的可能,不要畫地自限,為神懷抱理想,朝向目標奮進,就像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牧師所說:「做神的事工,會遭遇三件事,第一,不可能;第二,太困難;第三,完成了。」宣教士所信的神,如今仍與我們同在,並且以後仍在。

謹將本書獻給所有為主耶穌基督奉獻青春生命的宣教士,你們都是為基督搭造福音橋的大能勇士!

目次

總序
作者自序

卷一:中國開門
為基督造橋的人:裨治文
辛亥革命的同路人:聖公會吳德施主教
為基督航向汕頭:汲約翰
苗族救星:柏格理
雲南傈僳族福音使者:富能仁
向中國穆斯林傳福音的先鋒:海春深
帶著愛來中國:戴德生
開博物館傳道的山東宣教士:郭顯德
訪登州聖會堂:慕拉第遺愛碑
芝罘學校今昔風貌

卷二:紙上說書
中國通:衛三畏的《中國總論》
百年好書大家讀:丁韙良的漢語傳教作品《天道溯原》
通往天國的道路:賓為霖的漢語小說《天路歷程》
看見上帝在說話:狄考文《新約和合本聖經》
譯經王子:施約瑟
見證東北風雲的醫療宣教士:施督閣《奉天三十年》
基督在華夏烙印的報告書:賴德烈《基督教在華傳教史》
上帝啊!你何時才會顯出你的憤怒?魏特琳《南京安魂曲》
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牧師臺灣筆記
重讀甘為霖筆下的福爾摩沙
我活著是為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馬偕日記》讀後感
醫療宣教士的信心之路:丁曉亮《十袋米:往中國的福音之路》
履行向神的承諾:柯理培牧師的宣教故事《諸聖之末》
有人一直在為你禱告:繆學理《繆叔叔的故事》
回應那個古舊的使命:《溫柔的戰士:魏德凱傳》讀後感
來自挪威的兒童小說:何愛鄰宣教士筆下的故事
芝罘學校與內地會傳教士子女:《被遺忘的中國童年》讀後感
奔行天路的小婦人:艾偉德教士1932年來華八十周年紀念

卷三:墓園遊蹤
淡水馬偕雕像巡禮
繼承父志的馬偕二世:偕叡廉
接棒!建造北臺灣教會:吳威廉
布衣聖徒:葉資牧師
八里樂山園的推手:戴仁壽
樂山園的傳奇:戴仁壽
尋回失落的契約:巴克禮牧師的獻身文
到各山嶺去傳揚:孫雅各宣教師夫婦遺愛芬芳
最小的婦人,最大的胸襟:孫理蓮
一個愛的希望:希望會育幼院與祈愛德宣教士
尋找戴費馬利師母
飄洋過海的禱告勇士:羅玉光
艾偉德宣教士墓園掌故

書摘/試閱

為基督造橋的人

近年來,大陸學術界對於中國基督教歷史研究的課題,越來越有興趣,不但在數量上已經遠遠超越台灣,在內容上也越趨詳實與客觀,這種情況尤其明顯反映在出版品上。

《千禧年的感召:美國第一位來華新教傳教士裨治文傳》,即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所持續進行的基督教傳教士傳記叢書之一,該叢書主要以翻譯英文書籍為主,目前陸續出版的人物研究有馬禮遜、丁韙良、衛三畏、李提摩太、裨治文與伯駕等傳教士。

作為少數在鴉片戰爭前,即已來華傳教的宣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的身份顯得格外特殊,他是美國第一位來華傳教士。1829年9月自神學院畢業,就接受美國海外傳道部差會的聘請,同年10月14日自紐約上船,經過135天的航程,隔年2月15日到達廣州,這趟行程的船費,由廣州美商同孚洋行老闆奧立芬資助。

順帶一提,奧立芬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從事貿易生意賺了不少錢,但也奉獻了不少錢,例如美國傳教士伯駕(Peter Parker,1804-1888)1835年在廣州十三行內新豆欄街上的豐太行,租了一間房間作為居所,開辦起眼科醫院「新豆欄醫局」,也是因為奧立芬的慷慨捐助,這個醫院有了穩固的基礎,而且成為永久性的醫院,並得以持續免費為病人治病。

在裨治文抵達中國廣州之前,當地外國宣教士只有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一人。因此裨治文自美國出發前,差會就要求他,抵華後應當特別向馬禮遜求教,並跟著馬禮遜學習漢文。隨後馬禮遜倡議,由裨治文擔任主編,美商同孚洋行老闆奧立芬提供經費和印刷場所,於1832年5月起出版一份英文的月刊,名為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文譯作《中國叢報》)。這份報刊主要刊載中國語言、文化、歷史、藝術、典制、風俗、宗教與迷信等,建構起早期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樑功用,並成功推動「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的往來。

1838年在新加坡堅夏書院刊印的《美理哥合省國志略》(A Brief Accou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介紹美國的史地與制度,裨治文的用意在藉以顯明美國文化與基督教信仰的關係。這本書的特殊之處,首度刊載了美國《獨立宣言》文本的部份漢譯,從此開展了中國人認識美國《獨立宣言》的契機,也是中國人認識美國史地的第一本專著。

1847年,上海漸成為洋人聚居貿易的中心,裨治文也移居上海。次年,即創立上海文學與科學會,學人每月集會,並印行學報;不到一年,即改名為皇家亞洲學會華北分會,由裨治文任會長,可見他的學術成就多麼受尊重。

早期來華傳教士的經歷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事件,但沒有哪一起事件像「譯名之爭」那樣引人注目,也沒有哪一件事曾引起如此多的衝突。關於如何精確的用中文表達“God”,裨治文及其他美國傳教士所主張的譯名是「神」,而大部分英國傳教士(除了理雅各)則主張「上帝」。裨治文認為「神」所代表的是中國各種宗教中所崇拜的具有最高地位的語詞,甚至採取初代教會,向有多神信仰的古希臘、羅馬人傳播基督教的作法,如此才能清楚向中國人表達基督教中的神,1862年便有文言文形式的裨治文「神版」譯本聖經。事實上,直到今日,當評價儒家思想與基督教二者之間的關聯時,譯名之爭的討論仍然持續進行。

裨治文除了在文化與傳教事業上盡力,他的妻子伊麗莎(或稱貝滿夫人
,Eliza J. Gillett Bridgman)也參與教育事業,於1850年在上海創立裨文女塾(1931年改名裨文女中,1966年取消女中,再改為上海市第九中學),是上海的第一所女校,亦開啟上海女子學校教育的先河。

1861年9月,裨治文染痢疾,至11月,終於不治,在上海逝世,享年60歲,葬於上海萬國公墓(今宋慶齡陵園)。他不但以真理和科學的智慧,啟迪中國社會,搭起東西方文化的橋樑,更把福音帶到中國,成為一位為基督造橋的人(Bridg-man)。

辛亥革命的同路人:聖公會吳德施主教

百年前的武昌辛亥起義,結束滿清封建統治,創建中華民國。寓華傳教士對於當時革命運動的態度,正反皆有。1896年孫中山先生倫敦蒙難後,曾在英國邀請寓華傳教士李提摩太,共同參與救國革命大業,即被婉拒,李提摩太的理由是,當以改革的力量,由上而下進行政府改良。或許清廷沉痾已久,加上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未見果效,才有接續的革命起義。

當年在湖北武昌、湖南長沙兩地的聖公會日知會基督徒,對於兩湖革命的支持與參與,是造就救國大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日知會不屬於興中會系統,是當時眾多革命團體中的一個,同時是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正式以教會機構名義從事革命的組織。長沙日知會由美國聖公會華人牧師黃吉亭於1902年創辦,取名「日知」有「明道救世」之意,設址於長沙吉祥巷的聖公會新堂內,會內提供書報服務,多購買基督教廣學會的書籍;除此之外,更與來者交談宣傳革命思想。

革命黨的反清活動,引起了清政府的猜忌與恐慌,他們開始捕殺革命黨人。1906年以劉敬安為首的九名日知會會員,被清政府逮捕入獄,史稱「丙午之獄」。在革命黨和愛國基督徒的生命遭遇危險的關鍵時刻,聖公會的外籍教牧人員,則以積極正面的行動參與營救任務。

聖公會吳德施主教(Logan H. Roots),美國伊利諾州人,哈佛大學學士畢業,1896年在美國「學生志願海外傳教運動」的倡導下來到中國,1903年起擔任在華聖公會主教。當他得知「丙午之獄」情形後,馬上向清廷交涉,致信湖北巡警道馮啟鈞,在交涉過程中,吳德施主教避開九人的革命黨身份,強調入獄者受到的冤屈,希望日知會這些精英可以獲得新生,但官府不肯輕易放人。於是,吳德施又給美國國務院寫報告,要求國務院轉電美國公使,再往清外務部交涉。經吳德施等多人努力下,劉敬安等人免除一死,改判監禁。

吳德施曾在聖公會刊物《中華聖公會報》發表〈劉敬安先生事略〉一文,讚譽劉是一位品性高潔,博學愛國的基督徒,並切望在中國之全體教會,為劉敬安弟兄祈禱,懇求慈善的上帝,施恩愛與憐憫,使其早日獲釋。

丙午之獄後,革命組織「日知會」瓦解,但愛國基督徒的革命運動,仍繼續以行動投入。1911年武昌首義槍聲打響後,吳德施主教本著人道精神,動用鄂湘教區的傳教資源救助傷患,他將漢口的主教座堂聖保羅教堂,奉獻出來作為紅十字會的臨時醫院,並與夫人顧美玉女士一起參與救護工作。

武昌起義成功,作為基督教聖公會領袖的吳德施主教,上書民國軍政府黎元洪都督,除肯定民國軍起義之貢獻,亦感謝外國人的生命財產,深受保護。此外,吳德施在當年10月27日教會刊物上,更發表告示及祈禱文。為國亂時禱文寫著:

主啊!我們的主宰,主的旨意常顯在萬國歷代中。現在我們國裡正當憂亂爭戰的時候,懇求主發顯主的權能,將正直的標準栽在百姓的心中,叫他們按著主的律法進行。求主引導一切執政的和為首領的,叫他們常遵主的命令,常遵主的道理。

吳德施主教投入革命運動是以人道關懷的角度,作為傳教策略的一環。從「丙午之獄」到「武昌起義」,中華聖公會會友多人從事革命運動,吳德施身為教會領袖,當有責任解救及協助教會弟兄。但是,吳德施本人並未實際從事革命武裝行動,反倒在外交斡旋、文字宣傳及醫療救助上,貢獻良多。看在愛國基督徒的眼裡,吳德施作為辛亥革命的同路人,當之無愧。

身在武昌當地的革命處境,吳德施感受教會愛國基督徒的熱忱與冀望中國社會的改變,加上他本人的寬宏同情,相信是他義無反顧走進辛亥革命運動道路的主因。


為基督航向汕頭:汲約翰

中國教會史上,有著名的內地會「劍橋七傑」來華宣教。在英國長老會,同樣有「蘇格蘭三傑」共赴亞洲宣教,第一位是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到臺灣府城,第二位是汲約翰(John Campbell Gibson,1849-1919)去廣東汕頭,第三位是D. Mackichan(1851-1932))去印度孟買擔任Wilson College當校長。他們三位都是格拉斯哥大學的高材生同學,原可留在本國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卻放棄在Kelvin教授指導下的科學實驗工作,因著基督十架的愛,航向遙遠的東方國度。本文將介紹至汕頭宣教的汲約翰牧師。

汲約翰的同窗好友巴克禮,在臺灣教會史上,具有開創性的貢獻,包括創辦《臺灣府城教會報》、推行白話字運動、以廈門音白話字翻譯新舊約聖經,以及增補杜嘉德牧師(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的《廈門音漢英大辭典》。巴克禮曾回憶:「大學三年級那年,認識了兩位摯友Gibson和Mackichan,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福氣。別人以『三人行』看待我們。Gibson曾告訴我,他是在邏輯學教室裡,當我閉目禱告時第一次注意到我。Mackichan寫作速度很快,我們一起對照Veitch教授上課的筆記。Gibson沒有加入行列,他沒有記錄教授所講的話,只是聽課並記下他聽課之心得。」

汲約翰具有批判省思的精神與行動力,他不鸚鵡學舌的照抄別人的講說內容,反而細心深思自省。日後他在中國嶺東一帶宣教,並發展出極具眼光的自立宣教策略,從他年輕求學時就可以發現。1869年秋天他們三人進入自由教會神學院就讀,1873年春天完成學業,1874年受英國長老會差派前往中國。

巴克禮與汲約翰之間的友情,除了表露在求學與信仰的共同追求,從他們之間的往來書信,也可知悉他們的熱烈情誼。1878年巴克禮寫信告訴Mackichan:「目前我正把Gibson的信件做一整理,從1868年到1878年間的所有信件,堆積厚達3英吋左右(7.6公分),重達2磅9盎司(1.2公斤),我視此為珍品,抽象程度多於具體程度。讓我們繼續做此事,不一定是經常性,但我希望對彼此的服事領域能認知更詳細,寫信給對方不至於虛度光陰。」他們二位的友誼,從蘇格蘭延續到中國,一位在海峽的這頭,一位在海峽的那頭。

1856年英國長老會賓為霖牧師(William Chalemers Burns, 1815-1868)和2位潮籍基督徒,開始進入汕頭傳教。到1870年代,英國長老會在華的宣教版圖在華南沿海一帶,包括廈門、潮汕以及臺灣南部。汲約翰在汕頭體認到宣教事業要能落實生根,就需要把聖經翻譯為本地人的語言。

以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目前所典藏的書籍可知,汲約翰翻譯的潮州語羅馬字拼音聖經書卷,包括1888年《Iak-Na Tsų》(《約拿書》)9頁、《Tshàng Sì Kì》(《創世紀》)229頁;1889年《Má-Thài Hok Im Tsu》(《馬太福音書》)90頁;1895年《Hap-Ki,Sat-Ka-Lĭ-A》(《哈該,撒迦利亞》)65頁。長老會傳教士以羅馬字拼音的方式出版方言聖經,發展符合當地教會信徒需求的調適傳教策略。

1890年在華舉辦的第2次傳教士大會,汲約翰在其長篇報告中稱,聖經必須翻譯成各種不同的方言,並就方言譯本的漢字譯本和羅馬拼音文字譯本兩種做法進行了探討。大會中的另一位傳教士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 1861-1935)亦明白表示,對中國東南部省份的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官話本聖經如古文一樣對他們來說是部天書。除此,新約中的兩千個漢字對他們來說絕不是那麼輕而易舉地學會的;反之用羅馬字母明白寫出方言倒有可能。

翻譯潮語方言聖經之外,汲約翰亦參與淺文理和合聖經譯本(Union Easy Wenli Version)的工作。「淺文理」指較通俗的半文半白的漢語,畢竟只有非常少的人才能閱讀深文理譯本,淺文理本的出版為傳播福音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淺文理譯本由白漢理、包約翰、紀好弼、葉道勝和汲約翰等人負責,1904年出版新約全書。1907年基督教傳入中國百年紀念大會上,傳教士們意識到隨著報刊、雜誌和新式教育的改革,淺文理正逐漸成為社會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後來深文理和淺文理兩個執行委員會合併,1919年出版了文理和合譯本新舊約全書,比官話和合譯本(目前華人教會界使用比例最多的譯本)的出版遲了一個月。

除了翻譯聖經,汲約翰最主要的工作是推動本地教會的自立,他是較早倡導本地教會邁向自治、自養、自傳「三自」策略的少數傳教士。他在1901年出版了《華南傳教問題與傳教方法》一書,介紹了汕頭傳教工作的經驗。他所推行的傳教原則是,有了一定數量的當地信徒後,就應鼓勵自治、自養。

當地信徒要推選牧師時,必須保證能全部供養該牧師,若一個堂會力量不足,可由幾個堂會共同供養。信徒開始成立區會時,傳教士可以牧師或長老的身份參與民主討論,但各區會應以實現自治、自養、自傳為目的。汲約翰認為有了中國信徒自己供養的牧師,實現自立自養也就順理成章了。況且長期依靠外國資助有許多弊病,會損害「天然的自尊心和獨立自主的願望」,並招來「吃外國人的飯」的譏嘲。

1907年,第三次在華傳教士大會,同時紀念馬禮遜入華百周年。在汕頭宣教已33年的汲約翰作了〈中國的教會〉專題報告,他承認民教糾紛和教案的發生,是傳教士在中國培植西方基督教的結果,在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大覺醒的今天,中國教會也不願意再受外國控制。改變教會形象,更有利於傳播基督福音的角度出發,他提倡教會實行三自。

關於自治,他認為中國教會目前還不能獨立承擔責任,傳教士必須積極為教會訓練人才;關於自養,他認為中國信徒多為農民,難以負擔教會的資金,因此要建立「宣教基金」;關於自傳,他提出組織中國信徒四處佈道的方法。汲約翰希望逐漸減少宣教士在中國教會中的作用,把精力轉到教育、出版和神學方面。這些見解,在當時的傳教士圈子裡仍屬新穎,但對照今日,卻是一帖務實且有效的宣教處方。

汲約翰45年的宣教人生,全奉獻給中國教會。他翻譯聖經,使地方信徒可以直接閱讀上帝的話語;他研究宣教策略,期待地方教會可以自立發展。我想像:夜闌人靜的夜晚,他正寫著一封熱情滿溢的信,要告訴遠在海峽另一頭的巴克禮,來吧!一起為主大發熱心,我們傳教士指揮中國教會的作用應日益衰微,但在許多方面仍可發揮朋友與顧問的作用,如同聖經所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苗族救星―柏格理

中國基督教的歷史上,日本侵華期間,在中國境內有許多教產被拆毀,千百位宣教士及其家人被殺失去生命,或是被囚禁於拘留營內失去自由。雖然如此,福音的勢力卻也隨國民政府得以進入西部快速發展,學生福音運動與邊疆民族歸主,正是在這段戰事風潮中興起。邊疆民族歸主運動,其實早在對日抗戰前半個世紀,已有海外宣教士披荊斬棘、建立教會。被譽為歐洲十大宣教士之一的柏格理(Samuel Pollard,1864-1915),即為信奉基督教的苗族救星。

柏格理於1864年生於英國,17歲即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考試,開始在銀行任職,5年後(1886年)被主呼召,出發前往當時全球最大的福音禾場──中國。柏格理雖與戴德生同為英國人,他卻未選擇加入中國內地會,而是以英國循道公會,也就是約翰衛斯理所創辦的衛理宗,成為他的宣教後盾。

1887年柏格理和宣教友人邰慕廉(Frank J. Dymond)沿著長江逆流上溯至漢口,向華中使徒楊格非宣教士請益。長江沿岸的港埠,並非他們的目的地,他們要去的地方是位於西南邊陲的雲南府(今昆明),1888年8月終於辛苦抵達。遲至17年後(1905年),柏格理才前往滇黔交界的苗族區域尋訪,並獲贈石門坎地區(今貴州省威寧石門)的土地,再7年後(1912年)更在這片土地上建立學校,使得石門坎地區苗族人的知識水平隨之改變,成為西南民族地區的文化重地。這是因為衛理宗的傳統重視教育工作之故,而柏格理傳承這項宣教傳統,在這偏遠邊疆的苗族社會發揚光大。

除此之外,柏格理更創造一種文字,藉由苗族人學習這種有別於漢字的拼音符號得以識字,並且透過這種拼音符號,把聖經文字翻譯出來,因此這種文字又被稱為「柏格理文」或「老苗文」。柏格理之所以能透過簡易的符號來教導苗族人,得力於過去在英國銀行工作時所學習的一種速記法,透過轉化模仿的過程,重新創造新的文字符號,也可見上帝在人身上的工作,沒有一件事是徒然的。滇東北與黔西北的苗族人,自此結束僅能以歌唱形式傳承自己歷史與文化的時代。

柏格理之所以被人所紀念,甚至被尊為衛理宗的五大英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重視文字工作。柏格理到中國後就開始寫日記,更教導他的宣教對象苗族人識字,因為識字才能夠閱讀聖經,這是文字工作格外重要的地方,雖然牧會治理可以幫助千百人,但文字流傳更影響千萬人。

1915年,柏格理終於完成他在苗族的見聞《在未知的中國》,以及《新約聖經》的翻譯工作。同年9月上旬,石門坎學校的部份苗、彝、漢族學生患了傷寒,柏格理不僅把所有藥品都給了學生,不顧被傳染的危險去照顧學生,令人遺憾的是,他亦被傳染了,無藥可醫,9月15日辭世,得年51歲,葬在石門坎,墓碑左右聯刻有「博士誠為上帝忠、牧師真是中邦良」,橫批「人傑地靈」。

原本默默無名,獻身蠻荒的柏格理,隨著他的貢獻卓著,不但受英國故鄉與雲南苗族的信徒支持,更被今日中國政府肯定。2000年,中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項目,將「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基督教傳播的歷史與現狀」列為課題研究,《在未知的中國》中譯本即為2002年中國學者東人達、東旻父女二人的研究成果,高度肯定宣教士在西南少數民族,尤其是對苗族的貢獻。

此書其實包含七部相關資料,由柏格理、邰慕廉、王樹德、甘鐸理、張紹喬與張繼喬等英國宣教士的著述集結出版。爾後,香港王大衛先生更多次深入雲南石門坎等地,透過採訪與報導文學的形式,由文匯出版社發行紀實散文《中國石門》(上下冊),本書圖文並茂,兼具知識與感性,也充滿深度與廣度,柏格理的宣教工作彷彿躍然紙上,這是一本精采豐富的好書。

柏格理獻上畢生心力、傳揚基督,散發出最大的愛心。如同聖經所記:「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他的事蹟被神所悅納,也被後人感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