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我是為你好!
【我對你太失望了──有條件的愛讓人窒息】
從小,大部分的人都被要求要有好的成績、好的表現,如此一來,才能讓父母在親戚朋友間炫耀,代表自己的小孩贏過別人的小孩,卻從未好好地了解,他們是不是願意這樣做,這真的是他們喜歡的事情嗎?
宇佑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孩。
宇佑是單親,他的媽媽一個人要撫養宇佑,又要工作,可又希望宇佑不會因為沒有父親而輸人一等,所以對於小孩教育非常重視,從小就想辦法讓他念好的學校、請好的家教,就是不想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也因此,只要每次小考、月考,媽媽總是嚴格地檢視他的成績,如果沒有達到九十分,就會被嚴厲地斥責。
她總是這樣對宇佑說:「宇佑啊!不是媽媽要這麼嚴格,媽媽這是為了你好啊!我這是希望你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幫媽媽爭一口氣!」
宇佑聽了這些話,總是有著滿滿的愧疚感。
那一年宇佑十四歲了,叛逆期的少年對於「考個好成績」這件事,越來越沒有感覺,於是他開始不看書,上課也不好好上,成績一落千丈。
這時候媽媽對他說:「宇佑啊!你是要氣死我嗎?你看你的成績,這樣對得起我嗎?你明明知道媽媽工作很辛苦,為什麼你不能體諒媽媽的心呢?」
宇佑聽了這些話,有著更深的罪惡感了。
於是,「我真的這麼糟糕嗎?」「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勁?」「我是個壞小孩!」「媽媽這麼辛苦,我真的很不懂事!」這些話語,慢慢地不斷滲透到宇佑的心中,只要有任何事情不順媽媽的意,她就會大哭大鬧,說自己很命苦, 一個人賺錢持家,還碰到不懂事的小孩,這要她情何以堪?
不斷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宇佑快要瀕臨崩潰的邊緣,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對,他想要自己作主,但是媽媽又一直告訴他應該要怎麼做,如果不順媽媽的意,就會哀怨地說自己很命苦,不斷加重宇佑的罪惡感。
■遇到情緒勒索,快閃!
看到宇佑這樣的狀況,讀者應該知道他碰上了媽媽的情緒勒索。如果對照了上一章的四種類型,可以發現到宇佑的媽媽,其實大都是用「悲情者」的方式來綁架宇佑,希望宇佑能夠依照她想要的結果而行;所以悲情者會利用人們的同情心與罪惡感,來達成他們的目的。
因此,當我們碰到情緒勒索的時候,除了要覺察並辨識出是哪一種情緒勒索之外,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遠離現場!
為什麼需要先選擇「遠離現場」?因為,當對方進行情緒勒索的時候,一定會想辦法擴大情緒的感染力。
■悲情者的情緒勒索
他們會想辦法擴大自己的不幸,並且加深同情心與罪惡感,如果沒有趕緊離開現場,就會陷入情緒漩渦當中,這時候就很難抽身。
■自虐者的情緒勒索
這類人就會用死亡、自我傷害的方式,來讓對方感覺到事情很嚴重,如果不順從就會造成嚴重的結果;有時候,他們也會用「就是你害我」的角度來進行綁架。如果我們陷在這樣的情緒當中,就會感覺到自己對不起勒索者,所以我們得做出補償。當你快速離開現場之後,就不會被這樣的情緒所感染,自然就有機會把事情看得更清楚!
■欲擒故縱者的情緒勒索
遇到這樣的對象,我們很容易沉溺在對方的「好」當中,而認為我們應該要有所回報;如果我們不依照對方的想法,就會失去這所有的「好」。當我們可以遠離這樣的誘因,處於客觀的角度時,就更能看清楚戲碼,自然就會破解這樣的情緒勒索。
■施暴者的情緒勒索
不管是面對積極或是消極的施暴者,他們的狀態都會讓自己陷入被威脅的感覺,他們就是利用我們的恐懼心情,來達成他們所要的結果,這時候我們更加要遠離情緒中心,想辦法擺脫那樣的恐懼狀態,才能夠清楚地看見:我們正被情緒威脅著!
有時候,我們面臨情緒勒索的時候,總是會害怕:萬一我離開,這樣對她好嗎?其實,快速離開情緒風暴中心,不管對自己或是對方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因為當我們面臨情緒風暴的時候,通常是沒有理性可言的,除非對方達到他們所要的結果,不然絕對不會善罷干休;所以,如果面臨情緒勒索,還一直堅持不退,到最後只會弄得兩敗俱傷。
■面對情緒勒索的第二個關鍵:離開情緒風暴中心!
正念能量的心靈練習──察覺呼吸和情緒的流動和關係
呼吸跟情緒有沒有關係呢?我想一般人應該很難察覺當中的關聯,但其實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發現這兩者有很大的關聯。
現在請你回想一下,當你恐懼害怕的時候,你的呼吸頻率是如何呢? 是不是急切而快速呢?
當你躺在按摩椅上,身心都處於放鬆狀態的時候,是不是呼吸就會慢下來呢?這就是呼吸跟情緒之間的關係,而現在我想要請你重新體會一下。
////練習////
1、 請你找一個你覺得舒適的地方坐下來。
2、 然後開始把呼吸的頻率變得急促,感覺自己的呼吸聲越來越大。
3、 回到正常呼吸頻率,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變得緊張,心跳頻率也會增加,情緒也開始有點暴躁起來。
4、 接下來把呼吸的頻率拉長,感覺自己的呼吸越來越慢,這時候你會用到腹腔的力量,吸氣量會變得充足。
5、 回到正常呼吸狀態,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感覺到身體變得輕鬆,心跳頻率微幅下降,情緒也緩和下來。
【凝視善意──關係和解的開始】
很多人面對情緒勒索,都會覺得對方到底是不是我的親人,為什麼要這樣勒索我?
就像是之前故事當中提到的元謙、晴美、昀臻、宇佑等人,在那個當下, 一定覺得委屈,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不被愛了,所以父母才無止盡地透過情緒綁架完成他們想要的結果。
但我得跟你說:「不是的!他們真的不是故意的!」
有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個性,也很有可能被世俗所教導的結果,甚至他們可能就是被情緒勒索到大的人,在無形當中認為這樣的方法有效、好用,所以持續使用這種方式對待下一代。
你說他們是故意的嗎?或許他們也只是被情緒綁架的可憐人。不過,在他們勒索的背後,一定有股善意。那是發自內心的「為你好」,他們真的認為你需要這樣做,才能更好。
就像是晴美,媽媽一定是真心認為「嫁一個好歸宿」,人生就會幸福,才會千方百計地要晴美去相親。
以元謙來說,爸爸希望元謙的未來能夠幸福,所以依照過去的公式,套到元謙身上,希望他因此得到幸福。這樣的出發點和善意是不能夠被磨滅的!
■難道因為這樣的善意,我們就得不斷地被勒索嗎?
當然不是!而是我們必須要凝視對方的善意,然後爭取其他做法。
以晴美來說,當她面對這樣的壓力,或許可以對媽媽說:「媽!我知道妳很擔心我,對吧?我知道妳是為了我好,怕我以後孤單寂寞,沒有人在身邊陪我,哪天你們離開了,就會剩下我孤單一人。我可以知道妳心裡的著急。」
這時候,媽媽會知道:我有注意到妳的感覺,我確實知道妳是為了我好!
「但是,婚姻並不是幸福的保證。我相信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結婚很幸福, 但也有人並不快樂!所以,我就是希望能夠幸福快樂,才會對於婚姻更加審慎!我相信妳也希望我快樂,對吧?總之,我會想辦法讓自己幸福的,妳也好好安心。」聽到這段話,我相信媽媽也不會這麼激烈地勒索,或許還是會碎碎念,但妳就當作是長輩的關懷方式吧!
所以,面對情緒勒索,我們要做的事情,並不是跟對方大吵大鬧,也不是丟一本情緒勒索的書,告訴他:你這是在勒索我!更不是用激烈的方式對待彼此,傷害兩者的關係。
你要凝視他的善意,找到他真正擔心的點,那就是他的罩門所在,針對那個善意,釋放出更多的同理,表達出明白對方的心思,同時修改達成的方法, 一起討論出新的做法,這樣才能夠真正讓自己逐步脫離情緒勒索的狀態。
有時候,面對自己長輩的無理要求,需要更多時間的溝通。你甚至需要教育他們,不斷地灌輸他們新的思維,才能逐步改變過去的相處模式,降低情緒勒索的次數,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純然,回到真正的「愛」上!
【正念能量的心靈練習】──學習用愛的視角或更高的意識看待
當你站在善意的角度,可以看到一切醜陋行為的後面,其實都有著崇高的善意,這就是愛的角度。
所以當你可以凝視善意,看穿對方真正所想望的一切,就能夠更客觀地面對情緒勒索。
////練習////
1、想像前面有四個圈圈,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你、我、他與神。
2、站到「我」的圈圈面前,感受到事件當下你所承受的情緒及你所想的事情,然後記錄下來。
3、站到「你」的位置,也就是對方的位置,去感受一下對方的想法,他是不是充滿著惶恐與不安?
4、還是感覺到自己有點失控?
站到「他」的角度,去觀察「你」跟「我」發生的事情,用客觀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5、接著,站到「神」的位置去看待這件事情,如果你現在就是全能的神, 你會怎樣從愛的角度出發,去處理這樣的問題?
6最後,回到「我」的位置,看看你對於事情是否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更清楚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不結婚,就是不孝──溝通才能帶來改變】
《孟子》中提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常被人解釋為:不結婚、不生小孩就是不孝的表現。
先姑且不論這句話的意思是否真的這樣解釋,我們要回到問題的本質上:不結婚,真的就是不孝嗎?
銘坤是一個同志,從國中開始他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男生,但身在保守的家庭,他一直不敢跟父母開口。大學聯考後,他決定遠離家鄉、選擇了台北的學校,希望能有機會呼吸新鮮空氣。
在大學的時候,銘坤就交過兩、三個男友,也相處得很不錯;畢業之後, 他就跟現任男友穩定交往了兩、三年。但在一年前,銘坤過年回家的時候,媽媽把銘坤拉到房間問他:「你什麼時候要把女朋友帶來給媽媽看?」
「還在拚事業啊!」銘坤希望轉移話題。
「哪有這種事情。」媽媽說:「以前的人說:成家、立業,當然是要先成家再立業。」
「再說啦!」
「什麼再說!」媽媽不悅地說:「我跟你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要孝順我,就快點結婚生小孩。」
「那過幾年再看看吧!」銘坤說:「我現在工作很忙,應該暫時不會有時間照顧老婆小孩。」
「你這樣說就不對了。」媽媽苦口婆心地說:「我是為你好,希望以後你不要做老孤單。我跟你說,我約了相親,明天一定要留下來,不要想晚上跑回台北。」
當天晚上,媽媽就睡在他的房門外,隔天一早就被帶去相親。相親結束之後,銘坤終於受不了,打算要直接回台北。
當他跟媽媽提出這樣的狀況時,媽媽就對他說:「我不過就是要你快點娶妻生子,好傳宗接代,對祖先才有交代,我這樣有錯嗎?反正,你能快點結婚就快點結婚!」
最後銘坤屈服了,他選擇跟交往三年的男友分手,然後跟相親對象結婚。依照媽媽的願望:結婚、生小孩。
但銘坤知道,這些都是假象,全是為了滿足媽媽所做的妥協。
■跟親人溝通,永遠是最大的挑戰!
在情緒勒索的過程當中,除了要先離開情緒風暴中心,除了要凝視對方的善意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溝通。要如何跟父母溝通,往往是面對父母情緒勒索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很多人往往就直接跟父母槓上,最後兩方都是輸家。
另外一些人,生怕自己惹得爸媽不高興,不敢明確拒絕父母的要求,所以處處隱忍,導致狀況百出。
以銘坤來說,他明明有交往數年的男友,明明可以勇於拒絕,但是因為怕性向被拿來做文章,所以不願意表明,只能迫於家庭和諧,依照父母所堅持的方向前進。
但這樣對雙方真的是好事嗎?如果銘坤為此結婚、生小孩,這真的是他要的人生嗎?他有考慮到男友的感受嗎?甚至,他有照顧好自己的心嗎?
其實,想要遠離情緒勒索,有兩個觀念很重要:
1 懂得觀察自己
觀察自己的心、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思考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受委屈了?如果是,那就得要重新審視這個決定是否正確。
經過審慎評估之後,如果不是自己要的結果,就需要找父母好好聊聊。
2 跟父母的溝通,不能沒有練習與鋪陳
任何的技能都是熟能生巧,溝通也是。很多人在跟父母溝通前,都沒有先好好練習,等到事情發生了,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溝通,就卡在那邊,最後換父母擊出殺球,這時候不是逃避,就是接受。
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把你要說的觀念,透過電視、影片、書本的方式, 不斷地提醒他們,告訴他們世界不一樣了,所以很多觀念也會不同。
透過一層又一層、一次又一次的溝通,才能慢慢改變他們的想法,這種逼婚的狀況也就不容易發生了。
【正念能量的心靈練習】──轉換對方的想法
溝通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對方很堅持他的想法,你也很堅持自己的想法,到最後兩人就把所有的情感往天平上扔,看誰會被誰勒索!通常這樣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所以你需要的是轉變對方的想法。
////練習////
1、理解階段─先理解對方的意思。舉例來說,你可以問對方:「你剛剛所說的事情,我可以理解成XX X,對嗎?」「就我的理解,你的意思是這樣對嗎?」透過釐清對方的想法,才能有應對的做法。
2尊重階段─表達尊重與理解對方的想法。像是你可以說:「經由你剛剛的解釋,我完全可以理解你的用心良苦,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
3 轉念階段─當你進入這個階段,就是要轉換對方的想法。不要想一步到位,而是要想可以先爭取哪些好一點的結果。
譬如你可以說:「我理解並尊重你這是為了我好,我也非常感謝。同時,如果可以的話,是不是能在對我好的情況下,來討論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做法?」 或是問對方:「如果可以換一個角度,你會怎麼想?」 一點一滴地轉換對方的想法,直到達陣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