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酷品味:許一個有深度的哲學化人生
滿額折

酷品味:許一個有深度的哲學化人生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9024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酷品味──許一個有深度的哲學化人生
本書的九卷生活觀念
■卷一:換個視角看見深度■卷二:創意人生■卷三:到安全的地方冒險■卷四:另類的知識
■卷五:生命邏輯■卷六:道德黃金律■卷七:酷品味■卷八:白烏鴉與黑天鵝■卷九:種心
英國作家沃波爾對悲劇的看法:「習慣動腦的人,人生是一齣喜劇;習慣感情用事的人,人生則是一齣悲劇。」這明顯是要告訴人,悲喜劇全是自己惹來的。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那些默默地把自己的生命推入湖海的人,顯然是未曾經過反省這道手續,所以盡把風光讓給別人。
本書所收各篇哲理散文,幾乎都環繞著上述這些課題在作論述,嘗試體現我個人所經歷過的「許一個有深度的哲學化人生」的一點風貌。它或許可以給大家某種程度的啟發,而有助於自己人生的開展。
由於各篇都是短製精論,不比其他皇皇鉅著,所以內裏就自比為「小小哲學人生」。這所表明的是以哲學在限定人生,期待經過多方的省思後,生命有足夠的動力去自我發揮而更顯光華;而不是用人生來限定哲學,專門在思考一些抽象的人生問題,自然也就不取「小小人生哲學」一類的名義了,雖然二者仍有相當的交集。

作者簡介

周慶華
文學博士,曾任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現已退休。
出版有《佛學新視野》、《走訪哲學後花園》、《文化治療》,《後宗教學》、《死亡學》、《靈異學》、《後佛學》、《生態災難與靈療》、《身體權力學》、《反全球化的新語境》、《新時代的宗教》等六十多種。

目次

卷一 換個視角看見深度
趣味在觀點變換間/
矮人看場/
用詩眼看事物/
窺祕/
換個視角看見深度/
看無物/
好花看到半開/
閱讀越界/
深入文字的世界/
從小看大/
誰比較野蠻/
留影/
災變後/
哭與笑/
窮人與富人/
綠豆算與水果聖代/
深刻與淺白/
平等假相
卷二 創意人生
聰明人的地圖/
天才的秘密/
新觀念/
創意人生/
世界可以靠我/
N度空間的智慧/
新存在觀念/
不加標點的人生/
生涯規畫的弔詭/
簡樸/
行銷自己 /
如果有一天倒長了/
悲劇使人偉大/
卷三 到安全的地方冒險
做自己沒折扣/
叫我第二名/
不完美的完美/
收藏自己的方法/
轉進哲學/
快樂不幸福/
到安全的地方冒險/
厭煩有理/
孤獨/
勇氣的真相/
恐懼擁有 /
時間越用越多/
迎接災難年/
卷四 另類的知識
語言治病/
字簇的啟示/
矛盾律/
另類的知識/
部落格外的世界/
開場白/
讀書治療/
精神勝利法/
剃刀與標本/
網路族/
不和諧的和諧/
迷思/
報酬遞減與遞增/
夢/
分數的背後/
卷五 生命邏輯
喊痛苦的後遺症/
紀念碑/
給自己定位/
圖像思維/
許一個知音/
生命邏輯/
牽掛/
兩腳書櫥/
超快活/
魅力/
剪貼靈感/
書寫/
埋藏信仰/
第N感/
預知能力/
癖/
抉擇/
另一種兩難/
彼得原理/
為尊嚴而活/
專業敏感/
卷六 道德黃金律
騎牆派/
做個道德零負人/
止騙/
突破人情的臨界點/
甄愛/
新惠施傳奇/
公孫龍式的困境/
包容的限度/
善惡樹/
說謊/
道德黃金律/
不是你的錯/
嫉妒/
來點溫情/
新和諧方案/
螃蟹效應/
新分享觀/
對聯式的涵養/
行善原則/
反滑坡/
社交恐懼症/
結終馬太效應/
小心號手/
加法與減法/
自由公式
卷七 酷品味
醜/
基進/
第二遍效應/
逆向創意/
耽戀一次美/
詩性的懷疑/
成名五分鐘/
囧了/
酷品味/
凸槌/
給螞蟻擴音器/
手機物語/
偏嗜的美感/
笑的學問/
吃書/
為他人閱讀/
糗/
愛的三態/
當個詩人/
一字的妙想/
熱思考/
穿著有術/
冷思考/
字如其人/
記憶術/
對比找新點子/
吹牛哲學/
什麼時候自私/
書的誘惑/
窮/
叛逆有道/
格調/
哲學的味道
卷八 白烏鴉與黑天鵝
老鼠哲學/
破窗後/
文盲/
笑話先生/
聽無聲/
資訊併發症/
為混沌鑿竅的後果/
說話著色/
白烏鴉與黑天鵝/
刺蝟與狐狸/
羊與獅/
番茄醬效應/
亂/
候鳥/
熵/
給個瀰/
魔術思維/
趕流行/
補/
悲劇與喜劇/
參質共振/
短/
龜兔賽跑熱
卷九 種心
貪婪的悲歌/
心的寬度/
移情/
歷史鏈/
構思一本書/
種心/
聒噪病/
題字的心情/
框住秋天/
壓力/
感性萬歲/
啟蒙/
不悶爆的方法/
偶像情結/
專一/
囚/
水仙主義/
關懷山寨文化/
大哉假設/
自欺的後果/
知識塹/
粉絲的命運/
詩與面子/
高貴化/

書摘/試閱

序:酷品味:許一個有深度的哲學化人生
生命在時間中流動,有的會在沿途釋放姿采,有的則默默地遯入湖海。這當中的關鍵,大概就在掌握生命的人是否有反省的能力。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那些默默地把自己的生命推入湖海的人,顯然是未曾經過反省這道手續,所以儘把風光讓給別人。至於沿途釋放姿采的人,則不知幾經艱難的反省了。
這種反省,是正宗的後設思維,也就是哲學的進階意涵。它可以保證人會沿著一條有智慧、善思辨的旅程前進;而不管前面有多少岔路,只要這一哲學思維啟動了,就勢必會辨識出最具挑戰性或最能成就自己的那條路來。如果能夠再把小說家普魯斯特所說的「真正的探索之旅,並不在於發現新的風景,而在於擁有新的眼光」配備在身,那麼走去前景就越發有異彩。
一般哲學,會涉及形上原則、認識條件、邏輯規律、倫理法則、美感質性和政治理據等等;而這些內化於人生中,則會繁衍出許多的變貌,包括「怎麼另類看待生命」、「如何使人生有創意」、「跟人頻密互動是否有必要」、「對環境要擔負什麼責任」和「在天地間要怎樣定位自己」等等。沒有一個想要確保自我活得優質或存在優勢的人,可以避開這一系列的哲學思維。
本書所收各篇哲理散文,幾乎都環繞著上述這些課題在作論述,嘗試體現我個人所經歷過的「許一個有深度的哲學化人生」的一點風貌。它或許可以給大家某種程度的啟發,而有助於自己人生的開展。由於各篇都是短製精論,不比其他皇皇鉅著,所以內裏就自比為「小小哲學人生」。這所表明的是以哲學在限定人生,期待經過多方的省思後,生命有足夠的動力去自我發揮而更顯光華;而不是用人生來限定哲學,專門在思考一些抽象的人生問題,自然也就不取「小小人生哲學」一類的名義了,雖然二者仍有相當的交集。
還有這些散文,都是應《國語日報》少年文藝版王秀蘭主編的邀約發表於「方向」專欄。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特殊的讀者互動經驗;如有某小學舉辦研習會,把〈包容的限度〉一文印發給學員當作參考資料;有位女士跟我說,別人侵犯她的著作權,縱是和解了,但對方實際上並未悔改,一天她看到〈為尊嚴而活〉一文,突然燃起信心準備向對方提告;有名我們語教所畢業的研究生,吃了不少學校主管的虧,而將〈勇氣的真相〉一文視為座右銘,在心理上打贏了一場仗;有個男子看了〈語言治病〉一文後,對文中提及能幫人靈療的宗教師特別感興,寄來一封長信問我怎麼找到那名宗教師,因為他家裏正有人患了癌症。此外,還有些教師對於〈粉絲的命運〉一文暗示別當名人的粉絲深感不解,透過報社轉來「這樣我們要怎麼教學生」的詰問,害我費了不少唇舌辯解。而最有趣的是,一位小學教師看見〈參質共振〉一文,甚為困惑,打電話跟報社反應:能否把「參質共振」講清楚一點,以便跟上網遍查不著該詞的學生解說。有感於她的盛情,我額外補了一段文字請報社轉達:這是最新物理學「混沌理論」所指出的,同質性的東西會互相激盪振動,像蝴蝶振動翅膀造成空氣擾動,其他地方的空氣(具同質性)就會受到刺激而跟著擾動,最後可能演變成一場大風暴。用在解釋人事上也可以說有同樣癖好或有相似才氣的人,就會聚在一起分享經驗或合作創立事業(「有同樣癖好或有相似才氣」叫參質;「聚在一起分享經驗或合作創立事業」叫共振)。不論這有否解開了她的疑問,我都深為這些互動而覺得讀者是一面大鏡子,會映照出作者自己所意識不到的另一面,從此得更加小心下筆,因為流露為文字的都有人在監看。
回想撰寫這些文章期間,正逢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暑期專班開辦,頗受夥伴們注意,有的全程剪報;有的取為課堂的補充教材;有的作為跟同事茶餘飯後的談助,使我覺得很受鼓舞。其實,他們的熱情互動和積極參與所務的運作,也常是我寫作靈感的來源;尤其是最後三年,我一人所長獨立在扛重擔,他們的關懷和餽贈不斷,讓我備感溫馨,筆下常有他們仁厚的影子。當中何秋堇特別不計勞苦,除了幾個暑假不斷幫我加餐和贈送昂貴的眼鏡及營養食品等,而且還常跟她的夫婿杜清哲先生一起來問候,閒坐話古論今,頗能慰我衷腸。我退休後,暫時待在臺東寫書,他們夫婦也在這裏購屋,每次來渡假關心和備食更甚,我實在受著有愧!人生漫漫長路,有這些夥伴真誠相處,已經增添了許多異彩,著實不必再奢求什麼。
現在專欄寫作告一段落了,為饗更多讀者,決定結集出版;而依各文約略的屬性差異,區分為卷一換個視角看見深度、卷二創意人生、卷三到安全的地方冒險、卷四另類的知識、卷五生命邏輯、卷六道德黃金律、卷七酷品味、卷八白烏鴉與黑天鵝和卷九種心等。它們未必可以這般的區隔開來,只為了讀起來方便而權且劃界,容有某些「分猶未分」或「不盡區分」的憾事存在。
感謝原催生者王秀蘭主編的厚愛,讓我寫了滿長一段時間的專欄;以及感謝華志文化公司繼《解脫的智慧》後又一次的賞鑑,並慨允出版此書,期待這些增上緣可以再度獲得大家的迴響。

周慶華


卷一 換個視角看見深度

1趣味在觀點變換間
兩個澳洲土著來到湖畔,他們第一次看見滑水運動。這時滑水員正由汽艇牽引,在湖面上左右繞行、上下跳躍表演著。當中一個土著問:「為什麼那艘船跑得那麼急?」另一個土著回答:「你沒看到繩子後面有個瘋子在追它嗎?」
我猜這兩個土著講完話後,一定會笑彎了腰,因為他們看到史上最滑稽的畫面:瘋子在追汽艇!這如果回到「正常」的看待方式,說是「汽艇在拉瘋子」或「汽艇在拉滑水員」,趣味就無從發生。
由此可知,現實中有趣的事,往往存在觀點變換間。也就是說,尋常事物不會自己變得有趣,而是透過我們異樣的眼光去看它們,它們才新穎起來;而這種新穎,就是趣味的根源。
不信且看:有個洋人在一家日本餐廳用餐,他把侍者招來,指著湯裏一隻載浮載沉的蒼蠅問:「你看,牠在做什麼?」侍者一臉尷尬的說:「先生,仰泳吧!」顯然這是餐廳裏難得一見的對話。它原是趣味橫生的,但接著侍者被對方瞪完眼後把湯端進廚房更換,那一諧趣美感就消失了。
我有一位朋友,每當聽人說車子又被擦撞了,他總能輕鬆的說:「這要怪我們自己技術不好。」後來他的新車被人刮出一道凹痕,卻氣得找對方理論索賠,渾然忘了自我責怪。這時他如果這樣說:「對不起,是我的技術太差,你走吧!」那麼整個氣氛就不一樣了。可見能不能享受趣味而養好心情,訣竅就在觀點轉換那一瞬間。


 
2矮人看場
每逢歌星演唱會、政治人物選舉造勢晚會和其他集會遊行等,都有一羣「平凡」的臉孔在那裏跟著人吶喊嘶吼。這種隨人叫好或盲目起鬨的情況,套句古人的話,叫做「矮人看場」!
矮人看場的發生,未必只是因為崇拜偶像或一時智昏的關係,它還涉及一個深層的自卑情結;尤其當遇到對方是剛竄紅的明星時,不吃味轉附和來「自我安撫」,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
然而,既是已經自行矮化了。那麼再怎麼努力「踮腳」,也看不清臺上演的究竟是什麼戲碼。這比培根所講的人容易受「洞穴偶像」、「種族偶像」、「市場偶像」和「劇場偶像」的迷惑還要嚴重,因為那只是崇拜過度罷了,而矮人看場則是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祟拜。
這種「心理匱缺」,自然要由自謀出路來填補。也就是說,如果能像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那般的自主,或者像林語堂「兩腳跨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那般的博知,那麼即使有再罕見的偉人尤物也動不了心,更別說學矮人看場了。
巴斯卡說:「我發現人的不幸都來自唯一的一件事:不懂得安安靜靜的待在屋裏。」我們也可以說:凡是培養不起本事的人,一定找不到立足點,只好成天跟人瞎混,百無聊賴終老。


3用詩眼看事物
古人畫龍,全在最後的「點睛」上見真章;就因為有那一筆,整條龍倏地活靈活現起來,宛如要飛上天似的。同樣的情況,也顯現在詩人「詩眼」的創發中;他們給詩安上眼睛,讓它們可以精神百倍,直教人喜愛不已。
好比「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天寒猶有傲霜枝」的「傲」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等,都是詩句裏的眼睛,看得我們「心花怒放」,也讓我們窺見了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容顏。
這種容顏是唯美的,無關道德,也無關利害;它的縱深欣趣般的敞開,只有我們的美學素養能直覺的跟它相遇。《作家的心靈雞湯》的作者賈德納曾有個比較:「當你說話時一字一句穿越房間或大廳;但當你寫作時,字字句句卻能穿越時空。」這用在詩眼的效應上,則不啻說它不但能夠穿越時空,還保證會撞進我們的心坎而撫慰了我們乾涸的衷情。
如果要問詩人有什麼長處,那麼「他知道用另一隻眼睛去看世界」,大概就是最好的答案了。詩人這隻不尋常的眼睛,就體現在詩眼裏,它教我們面對事物可以「創新」或「活化」它們來自我昇華,從而開啟一個足以跟天地比久長的「藝術人生」。
至於大家能用詩眼看事物後,這個世界就會減少一分奔競暴戾之氣,那又無異是自然「水到渠成」而可以樂見的事。


4窺祕
人一旦養成無所關心的個性,就會覺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反過來,一切都關心了,再怎麼隱祕的事都可能被發掘出來。前者,不知祕密為何物;後者,則處處有驚奇兼好問善思。
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也是文化轉多異彩的憑藉。它們本來沒什麼高下或優劣可說,但「處處有驚奇兼好問善思」這一系,總會因為它勇於揭祕而讓人耽戀不已!像牛頓「啊,上帝,我們是在思考你的思考」這種發想,所代表的永不滿足的超我向度,就很能使人動容而傾心相隨。
如果說這裏面有什麼奧妙,那麼發想的人所已經或將要窺見某些祕密的「祕密性」,就是當中的一大指標。因此,慣性定律、反作用力、質能不滅定律、萬有能力、量子力學、相對論和混沌理論等,就都成了「窺祕」後的產物。而窺祕後,還有更多的祕密等著大家去繼續關心。
所謂「祕密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解答」這一愛默生的名言,不就說明了祕密總是在窺見後不斷地孳生嗎?這麼一來,「無所關心而不知祕密為何物」那一系,也就一併成了大家所要窺祕的對象。換句話說,我們總會納悶:為什麼有人會無所關心?而它又可以持續多久?最後,一個關係生命升沉的問題出現了:我們是否也得創造一些祕密來給人窺見或發掘?不然到世間走一遭,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和造化?


5換個視角看見深度
世界盃足球賽期間,當大家沉浸在狂熱的氛圍時,俄克拉荷馬大學足球教練布德被記者問道:「足球對體育鍛鍊有那些貢獻?」布德立即回答:「絕對沒有!」「絕對沒有?」記者吃驚的問。「足球是二十二個需要休息的人在場上拚命的跑,而四萬個需要運動的人卻坐在那裏看。」布德說。
布德這一記對足球運動的重捶雖然令人驚悚,卻也引發了我們對事物另面看法的策略意識。也就是說,足球對體育鍛鍊固然沒什麼貢獻,但它如「詩」般的創造演出,卻可以讓人迷戀,以及轉而獲得一種「替代性滿足」。這種具有深度的發掘,一定足夠我們發言不再流於泛泛。
相似的,米爾頓《失樂園》裏提到:「我曾希望暴力停止,戰爭結束,一切即將美好。然而,我錯了,我發現和平的破壞力不亞於戰爭。」這更讓人發現「將自己所訂和平規範強迫別人屈就」和「缺少自制力的人胡亂消費和平」的可怕!以至我們可以轉念一想:暴力不可恃,那和平又如何?它能廉價取得和輕易奉送嗎?世人終究還得好好沉思這個課題。
像這種換個視角就會看見深度的慧思養成,無妨大量透過「自由是另一種形式的奴役」或「我們唯一必須恐懼的是恐懼本身」這類智者的奇闢見解來自我磨練,期能一掃心頭因固著僵化己見所覆上的陰霾。


6看無物
眼睛可以辨識事物和傳達情感,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如果只知道到這裏,那麼金格隆《媒體現形》一書中的警句「要求凡事都須看得一清二楚的人,可能缺乏知識」,就很容易被忽略。換句話說,有些隱微或特別的東西是沒得看的,它僅能透過心去洞察。
心和眼睛連結,逐漸的「看無物」這件事就不再是天方夜譚。就像有一則笑話所說的:福爾摩斯和華生一道去露營,半夜,福爾摩斯搖醒華生。對他說:「你抬頭看天空,告訴我你發現了什麼?」華生回答:「我看到數百萬顆星星。」福爾摩斯說:「你從這點推論出什麼?」華生回答:「那裏面可能有一些是行星,但即使是……」福爾摩斯說:「你這個白痴,這表示有人偷了我們的帳篷!」眼睛能看到不在現場的帳篷,沒有心的作用是辦不到的。
推擴開來,人的察言觀色要入微,或者另具隻眼所以可能,也都得心眼合一而從看無物的訓練入手。這是人在晉身為奇才上必須要有的強項,也是間接保障世界不會被簡單化或常熟化的一大憑藉。
後者是說,世界本來有它的神祕性,或是我們也可以想像它奧妙無比,但倘若沒有「看無物」這種見識或修養給予持續性的支持,那麼世界很快就會「乾枯而死」!因此,試著從無物中看有物,不但是自我昇華的一種表現,也是挽救世界免被糟蹋的特好途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4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