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滿額折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詩傳(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優惠價:8720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甄選了元稹的二十多篇有名詩作,結合中唐由盛轉衰的歷史大背景,在詩作解析的同時書寫其個人經歷。作者以同情理解的立場,儘量還原歷史真相,當然不凡作者對其人其事的真摯感受。

作者簡介

趙悅輝,歷史學碩士,愛好文學,已出版歷史隨筆《淡然只在山水間——陶淵明傳》,即將出版歷史隨筆《紙潤墨香話民國——藏在信封里的民國情》。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結合元稹的詩作鑒賞,講述了元稹的愛情歷程,以及他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人的友情,充分體現了元稹的才思和情感。讓讀者認識了元稹的作品的創作背景,了解了元稹的人生經歷,對他的人及作品有更深入的體會;能幫助讀者了解中唐社會、歷史人物與故事,更能幫助讀者提升對詩詞的感悟。 n

目次

章 家道中落大廈傾 3
節 拓跋元氏入長安 3
第二節 莫道少年孤且貧 5
第三節 鳳翔神童多才氣 8
第二章 人生何若如初見 12
節 十五明兩經擢第 12
第二節 初見管兒情意種 15
第三章 自古才子多 18
節 道是癡情亦薄情 18
第二節 秦晉之好入高門 20
第三節 若道無緣卻相見 23
第四章 高山流水和知音 26
節 誼同金石莫逆交 26
第二節 初露鋒芒狀元郎 30
第三節 不忘初心不負君 34
第五章 宦海惘然夢魘生 37
節 蒙受逐洛陽 37
第二節 禍不單行慈母殤 43
第三節 志同道合新樂府 45
第六章 一波三折身心疲 47
節 獲罪權貴復貶謫 47
第二節 新朋舊友齊相聚 51
第三節 唯將終夜長開眼 56
第四節 心憂山河膽魄勝 59
第七章 坎坷仕途卻不悔 61
節 輾轉江陵驚夢中 61
第二節 獨在他鄉為異客 67
第三節 西北邊事戰功還 72
第四節 仕宦輝煌又遭饞 75
第八章 終是沉浮人世間 78
節 一朝拜相抱負展 78
第二節 數度貶謫至武昌 81
第三節 他生緣會此生休 84


書摘/試閱

章 家道中落大廈傾節 拓跋元氏入長安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元稹《行宮》大唐,是詩意的化身,是浪漫的代名詞,亦是璀璨文化的象征。那人、那詩、那琴聲,一段曲、一首詩、一段情,詠唱著有唐一代的詩文與情懷,回蕩在歷史的長河中。當時間的指針停留在中唐時期,藏身于詩文中的故事就此展開,訴說著詩人元稹的傳奇人生。元稹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氏后裔,是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子孫。按照舊俗,元稹的名字本應為拓跋稹,因北魏建國后,孝文帝拓跋宏實行漢化政策,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春正月丁卯,詔改姓元氏”,元氏便成為鮮卑族拓跋部的漢化姓氏。北魏為少數民族政權,為顯示其正統性,孝文帝下詔遷都洛陽,自此洛陽便成為北魏的帝都,南遷之人便以洛陽人自稱,元氏也不例外。北周代替北魏后,一度恢復鮮卑復姓。不過漢化是歷史的潮流,順應則昌。至隋朝,拓跋氏再度改為元姓,直至以后。北魏至北周,再至隋朝的大一統,朝代的更迭,盛衰的轉化,是不可逆轉的規律,各大家族亦是如此。從北周的繁榮到隋朝的鼎盛,元稹這一家族位居高官者不在少數,“高祖義端,唐、易、魏三州刺史;曾祖延景,岐州參軍;祖悱,陳州南頓縣丞,贈尚書兵部員外郎。祖妣唐氏,贈晉昌縣太君。”或侍中,或刺史,或驃騎大將軍,有文官,亦有武職,元氏一族之興盛、壯大,無須多言。忠言逆耳,卻是任何一個朝代賴以生存的穩固劑。元稹的六世祖元巖一生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北周時元巖為內史大夫,以敢于直言進諫而聞名,至隋代,官至兵部尚書昌平公。元巖不畏權貴,不圖榮華,獲得了極高的威望。《隋書傳記》對元巖病逝后的情況有如下記載:“上悼惜久之。益州父老,莫不殞涕,于今思之。”皇上為之哀悼不已,百姓為之痛哭流涕,若元巖泉下有知,可無憾矣!元稹的一生,同樣是敢于與權貴作斗爭的一生。生于直言敢諫之家,從小便深受先輩精忠報國思想的熏陶,早在少年時期就立下了宏偉的志向。六世祖是元稹心目中的“巨人”,是他學習的榜樣。六世祖的抱負與志向,亦是元稹的畢生追求。只是,伴君如伴虎,輔佐明君,耿直的言行便可獲得帝王的青睞與信任而有所作為,如元巖;遇到昏君,結局只能黯然泣下,甚至招致殺身之禍,如元稹。然而,忠臣豈會因個人榮辱而不敢直言?元巖不會,元稹亦不會。隋文帝楊堅稱帝並定都長安后,元巖也從洛陽舉家至長安。長安,一個引人無限遐想的名詞。“長相思,在長安”,長安城,見證了大唐的興盛與衰敗,上演了一幕幕歷史傳奇。有著深厚底蘊的長安城,彌漫著詩情畫意,孕育了多少文學大師。初唐詩人駱賓王、王勃、陳子昂,盛唐詩人李白、杜甫、王維,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韓愈,晚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杜牧,他們在這座文學的天堂,或高歌一曲,詠唱內心的鴻鵠大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或直抒胸臆,諷喻社會的黑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或婉轉纏綿,哀嘆風花雪月“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長安城是歡欣的,也是憂傷的;是壯志的,也不無消沉。有過盛世的繁華,亦看過亂世的腐朽。不變的,是融入了詩人骨子里的那份傲氣與愛國之心。元稹這顆文星,便降落在這座古老而又多情的長安城。因軍功,皇帝賞賜元巖一座偌大恢宏的宅院,而這座位于長安靖安坊的府邸,成為元氏后人的安身之處。元稹,就出生于這座祖宅之中。坐落于長安西北隅的元府內,一片生機盎然。西院花草蔥蔥,牡丹迎春,鳥兒鳴于樹梢。北亭前有兩株辛夷樹,早春淺紫綴枝頭。陪伴了元稹童年的辛夷花,寄托了他的相思之情,在往后的歲月中,時常勾起他的心弦。假山旁邊的小溪流蜿蜒向前,魚兒于水中嬉戲,好不快活自在。年少的元稹,或樹下賞花,或溪邊游玩,仿若身處極樂之地。在元稹的記憶中,兒時的這段美好回憶讓他著迷與神往。只是,往事不堪回首。那一場長達七年多的安史之亂,揭開了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序幕,亦是元氏家族衰落之時。從盛唐至元稹所處的時代,時間不算短,歷四十余載,但在元稹看來這不過是剎那的芳華。“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昔日夜夜笙歌的行宮,如今一片蕭瑟,只有那艷麗的花朵仍舊綻放著,卻無人欣賞。“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上陽宮中的幾位白發蒼蒼的宮女,百無聊賴之際閑談唐玄宗的點點滴滴。“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孤寂的白發宮女,是唏噓抑或艷羨唐玄宗與楊貴妃那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還是懷念自己已經失去的姣好容顏,抑或是自己孤苦伶仃的悲慘境遇?寂寞深宮夜太長,伴著孤燈,數著漏沙,一切盡在不言中。元稹的一首《行宮》,不過二十字,卻字字珠璣,勾勒了一幅意味深長的畫面,表達了昔盛今衰之無奈感慨。這首五言絕句作于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當時元稹身在洛陽,因感于歷史滄桑與國事衰弱而作了這首詩。行宮,即古代帝王出行時的別宮。根據中唐的另一位詩人白居易的《上陽白發人》,這些宮女大概是天寶末年被“潛配”到此的。當天生麗質的少女熬成了老媼,在油盡燈枯之際,她們仍舊擺脫不了悲慘的命運。她們見證了唐玄宗時代的興與衰,她們的悲劇,其實亦是國家的悲劇。與元稹《行宮》諷刺現實相類似的,除了他的敘事長篇詩《連昌宮詞》,還有其至交好友白居易的《長恨歌》。相較于《行宮》的言少意多,長達千字的《連昌宮詞》與《長恨歌》,詳細論說了唐玄宗時期的治亂興衰,在淺顯易懂的話語間,強烈抒發了今昔盛衰之感。近代劉永濟曾評價《行宮》:“此詩可謂《連昌宮詞》之縮寫。”足見《行宮》一詩的短小精悍。元稹的《行宮》與白居易的《長恨歌》兩首詩一短一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樣內涵深刻。瞿佑在《歸田詩話》中評論道:“《長恨歌》一百二十句,讀者不嚴其長,微之《行宮》詞才四句,讀者不覺其短。”不論用詞的多與少,都道盡了歷史滄桑之情。元稹一生中寫了大量的諷喻詩,白居易亦然。兩者齊名為“元白”,響徹了當時的文壇,並造就了一段文人不相輕而情深意重的友誼佳話。《新唐書元稹傳》記載:“稹尤長于詩,與白居易相埒,天下傳諷,號‘元和體'。”志同道合的兩個人,同屬于現實主義詩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不無病,用筆墨鞭策統治者的不仁,為老百姓抱不平。盛唐風光仍舊浮現在時人的腦海里,更與動蕩的現實形成對比,讓人獨增寥落。威震八方的唐王朝不復存在,藩鎮割據勢力時起反抗,邊疆外族時有入侵,此時的朝廷,沒能積極處理紛亂政事,卻陷于朋黨相爭之中,只留一番烏煙瘴氣的景象。官員腐敗不作為,統治者無心政事,國勢日漸衰落。國不存,家何在?在這種國勢衰微的大背景下,元氏家族亦逐漸衰落。到了元稹的父親元寬這一代,仕途並不順利。元稹的祖父元悱擔任南頓丞一職,育有元寬與元宵兩個兒子。元寬任職舒王府長吏,元宵則為侍御使,兩個人職位都不算高,不過足夠元氏這個大家族的溫飽。元寬字逸之,能詩善文。出身于書香世家的他,自然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元寬以“孝先之,儉次之,學次之,政成之”作為家訓,既注重子女的道德品行培養,又寄托了望子成龍、繼承遺風的愿望。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元稹的母親鄭氏同樣出身大族,且知書達理,給予了子女良好的教育。尤其在丈夫逝世后,堅強的鄭氏承擔了撫養子女的重任。鄭氏為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是一位集美貌、德行、母儀于一身的女子。元稹所撰的《姊志》說:“我外祖睦州刺史滎陽鄭公諱濟,官族甲天下。”鄭氏是滎陽人,其父身居高職,鄭氏一族為滎陽的名門望族。鄭氏並非元寬的原配夫人,而是填房,且夫妻倆人的年齡相差二十余歲。他們倆人是典型的老夫少妻,然而年齡的懸殊並不影響他們倆人的感情。在他們倆人有了愛情結晶元稹后,夫妻間的感情變得更為熾熱了。安史之亂后,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中興”成為有識之士的追求。然而,朝廷官員互相傾軋成為常態。大歷十四年(77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唐代宗李豫因病駕崩,長子李適繼位,是為唐德宗。也是在這一年,元寬的幺兒——元稹來到人世間。從此,歷史又將怎樣抒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