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會館、社群與網路:客家文化學術論集〈簡體書〉
滿額折

會館、社群與網路:客家文化學術論集〈簡體書〉

定  價:NT$ 520 元
優惠價:9046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1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文集收錄了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日本和泰國從事客家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學者的十四篇學術論文。綜合各論文研究的地域範圍和議題,歸類分為四輯:大埔客家人和社群互動、新馬客家人形象、會館和網路、亞洲各地的客家人社會和信仰、客家認同和客家學科建設。
文章議論對象包括各地的大埔人、東南亞客家人、亞洲其他地區客家人;議題則包括會館和社群、人物和社會、信仰和網路、客家認同與意識等方面。書中結合涵蓋了客家族群的淵源歷史、文化傳統,風采習俗的精闢透析和細膩分解,從寬宏的角度和客觀的論證,把客家意象帶入廣角高清境界。
2018年欣逢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160周年,本書是為此特別出版的兩本學術文化專集之一,由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和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黃賢強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歷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中文系(Chinese Studies) 副教授、博導、前系主任;獲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學術顧問、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客座教授、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評鑒委員等。曾受邀到美國、日本、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大學講學和訪問。
已出版專著包括《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2008,2015)、China’s Anti-American Boycott Movement in 1905: A Study in Urban Protest (2002; 中譯本《1905年中國的抵制美貨運動:城市抗爭研究》,2010)等;編著包括《跨域研究客家文化》(2015)、《走進客家社會:田野考察、文化研究》(2012)、《族群、歷史、文化:跨域研究東南亞與東亞—慶祝王賡武教授八秩晉一華誕專集》(2011)、《新加坡客家:文化與社群》(2008)、《新加坡客家》(2007)等。

作者簡介 
安煥然(Onn Huann Jan)

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及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白偉權(Pek Wee Chuen)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現任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陳來幸(Chen Laixing)
神戶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任日本兵庫縣立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陳玉珊(Kornphanat Tungkeunkunt)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泰國法政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黃文斌(Wong Wun Bin)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院長、中文系副教授及中華研究中心主任。
黃賢強(Wong Sin Kiong)
美國印地安娜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歷史學博士,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賴鬱如(Lai Yu-Ju)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利亮時(Lee Leong Sze)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博士,現任臺灣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高雄師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
林開忠(Lim Khay-thiong)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人類學博士,現任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王和安(Wang Ho-An)
臺灣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
肖文評(Xiao Wenping)
中山大學專門史專業中國社會經濟史博士,現任廣東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蕭新煌(Hsin-Huang Michael Hsiao)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
葉依婷(Yeh, Yi-Ting )
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現任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組員。
應尚君(Ying Shangjun)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學系碩士。
張陳基(Chang Chen-Chi)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博士,現任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副教授。
張翰璧(Chang Han-Pi)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Universität Bielefeld)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張維安(Chang Wei-an)
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及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莊仁傑(Chong Ren Jie Henry)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研究員。

序 

抵抿身自問,我們一般作為客家族裔的細胞分子,究竟對“客家”這廣泛民系的內涵能有怎樣和多少的理解和認知?相信答案通常都是不太說得上來,抑或相當的混淆籠統和含糊不清。
既使是新加坡各個客家社團公會裡,不論是屬於地緣或血緣性的組織,由於各自為政的關係,也僅能提供較片面的基礎知識。
這一冊由茶陽大埔會館邀約多位元名家,彙集亞太區域內一些享譽客家文化研究界的學者,發表其近期的學術論文,與讀者分享心得成果。
論文集結合涵蓋了客家族群的淵源歷史、文化傳統,風采習俗的精闢透析和細膩分解,從寬宏的角度和客觀的論證,把客家意象帶入廣角高清境界,改正讀者的窺管見豹,可見一斑的見識誤區。
客家民系文化源遠流長,幅員遼闊,底蘊複雜,是一門博大精深,無遠弗屆的學問。茶陽大埔會館秉持先輩之宗旨,弘揚客家精神,經年不斷,不遺餘力的與國大資歷深厚的黃賢強教授通力合作,支援客家文化的田野調研工作,確實取得長足的進展和碩果。學海無涯,謹此呼籲有志之士,繼續努力發掘和奉獻有關客家的文史資料,以臻會館長期以來的願景!
何謙誠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會長

導論 

欣逢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160周年會慶,該會館決定在多項慶祝活動中,加入出版學術專集一項,這符合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多年以來形成的一個特色,即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密切合作,積極推動客家學術文化研究和出版。這或許是在新加坡眾多的民間社團和會館中難得看到的景象,實屬可嘉。
本書收錄了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日本和泰國研究客家的老、中、青三代學者的學術論文,議論對象包括各地的大埔人、東南亞客家人、亞洲其他地區客家人,議題則包括會館和社群、人物和社會、信仰和網路、客家認同與意識,以及學科建設等方面。綜合各論文研究的地域範圍和議題歸類,本書分為四大輯。
第一輯的主題為“大埔客家人和社群互動”,主要是討論各地的大埔人及其會館,以及與其他社群的互動關係。林開忠的論文〈從潮客到大埔客家:戰後檳城大埔同鄉會的探討〉釐清了新馬大埔人身份認同的演變。作者以檳城大埔同鄉會的成立經過,討論了大埔人如何從原本隸屬於廣幫(省級概念),逐漸轉向潮州(府級概念),最後再建構自身的大埔(縣級概念)客家認同的過程。這個演變符合了族群理論中的“情境論”(circumstantialism)或“工具論”(instrumentalism)轉向情感認同之“原生論”(primordialism) 的趨勢。作者亦針對檳城大埔人在二戰後的經濟與政治發展軌跡進行梳理,發現其社群領導層從政治權威轉向經濟掛帥,並透過社群內部的組織和活動,增強其情感認同的部分。利亮時的文章〈從隆新兩地的會館來透視大埔人與潮州人之間的關係〉同樣關注大埔會館和潮州會館的複雜關係,並以兩地各兩所的會館,即雪隆茶陽(大埔)會館和雪隆潮州會館以及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和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作對比研究。從客、潮的移民發展進程來看,這兩社群的互動突顯出社群間頻繁的分合現象。作者認為社群的人數之多寡與經濟勢力之強弱固然影響客潮的分合關係,但隆新兩地華人次族群之間的合縱連橫關係同樣扮演另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
如果上述兩篇文章是以會館切入來探討大埔客家人與其他社群的互動關係,第三篇文章,即安煥然的〈蕭畹香與蕭光麟 — 馬來西亞柔佛巴魯兩位大埔客家領袖的紮根與尋根之旅〉則以兩位馬來西亞的大埔客家領袖為焦點,討論兩代人的在地關懷與祖籍尋根的同與異。蕭畹香和蕭光麟是叔侄關係,一是儒商,一是專業名醫,他們都曾是柔佛巴魯客家公會的重要領導人,也都對當地的社會公益和華教事業有巨大的貢獻,同時兩人對客家祖地的“尋根謁祖”活動也充滿情懷。作者認為透過兩人事蹟的討論,可以看出在地實業紮根的“安身斯土”和對祖籍地尋根謁祖的“望鄉情懷”不僅沒有明顯的矛盾,而且是可以同時並存的。第四篇文章跳離新馬兩地,著眼於臺灣的大埔客家人。相對于新馬大埔客家人的研究,臺灣大埔客家的研究是比較冷淡的,但近十餘年來也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張維安和葉依婷的〈臺灣大埔客家研究回顧〉,除了介紹有關臺灣大埔客家的學術研究成果外,也介紹了當地講大埔腔的客家人的人口分佈和生活情況,以及大埔客家文化學術化的意義。
第二輯的主題為“新馬客家意識、形象和網路”,內容不限於大埔客家人,而是擴大到新馬地區其他客家人的研究,包括將整體客家人當作研究的物件,其中當然也包括大埔客家人,或以某個城鎮的客家人及其會館當作研究個案。如果將東南亞客家人當作一個整體來研究,“南洋客屬總會”往往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它於1929年成立伊始,就有代表整個南洋地區客家人的使命。白偉權和張翰璧合撰的論文〈由小團結而大團結:星洲客屬總會與南洋客家意識的傳播與維繫(1923–1965)〉,著重於南洋客屬總會成立前後,客家意識在南洋的形成、傳播與維繫。作者認為,南洋當地華人族群關係及祖國內憂外患所帶來的危機意識提供了客屬僑民相互凝聚的契機。在傳播上,作為區域政治經濟中心的新加坡在客屬意識的傳播與統合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客屬總會與各地屬會之間透過推動客屬同僑福祉的相關事務來維繫彼此的關係,同時也不斷地提醒本區域客家社群的“客屬”身份,形塑出“南洋客屬” 的認同意識。黃賢強和應尚君的論文〈廿世紀初期英文報章中的客家人形象 — 以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報導為例〉,則以新加坡具有影響力的英文報章為基本材料,討論英語世界的報人是如何呈現客家族群,又或在報導中的客家人是以何種形象出現。作者認為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所呈現的客家移民的生活處於兩極化,貧富差距嚴重,對下層客家移民形象總體趨於負面,而對社會上層的客家人的慈善行為或社會影響力給予肯定。作者也關注到英文報章相對頻繁地報導教會的客語佈道活動。
張陳基和蕭新煌的論文〈新加坡客家社團的社會網路模式〉是透過社會網路分析法,並以“資源依賴理論”為基礎來探討新加坡客家會館之間相互依賴之關係,以及其等與外部各項資源的連結。作者透過橫斷面研究方式重新檢視客家會館在新加坡的發展脈絡, 並對新加坡客家會館進行內部網路以及外部網路分析。作者發現在全球化環境下的新加坡客家會館已經有了改變,除了傳統核心團體組織仍具影響力之外,以藝文活動為連結的社會網路愈顯重要,宗教信仰以及傳統文化活動也還有其根基。另外一方面,新加坡客家會館與中國原鄉的關係日漸式微,反而是開啟了新加坡特有的客家文化傳承方式。黃文斌的文章〈增城客家人的移居與發展:以馬來西亞金寶增龍會館為例〉是以客家移民中人數較少的增城人及其在馬來西亞的會館為研究物件。馬來西亞有十間增城與龍門客家人聯合組成的鄉團組織,其中有七間在礦產豐富的霹靂州,因為增城客家人多數是從事開採錫礦業的移民群體。作者以金寶增龍會館作為一個研究個案,探討這些少數客家族群如何在一個地區落地生根及其群體組織和網路的運作模式。
“亞洲各地的客家人社會和信仰”是第三輯的主題。過去海外客家人的研究中,新、馬、印(尼)客家人一直是研究重點。近年來,包括日本和泰國等地亞洲國家的客家研究也引起學界的注意。有關日本華商的研究過去比較偏向於廣東(廣肇)、福建和三江等三幫華商,陳來幸的論文〈客家商人與近代日本華僑社會〉是少數研究日本客家商人的一篇論著。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中日兩國之間貿易的興起引導了神戶和大阪兩港的抬頭,並促進了出身地多元型的神戶華僑社會的形成。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成為亞洲近代化的成功榜樣。荷屬巴達維亞梅縣客家僑領把族裡年輕人送到日本留學,廖道明和潘植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了神戶。二戰後活躍於大阪的潘鐸元也是近代日本客家商人的代表。作者在文章中給這些日本客家商人作了歷史定位。賴郁如和陳玉珊則以泰國客家人為研究物件,他們合撰的論文為〈泰國客家方言群的社會網路:二十世紀初期至四十年代〉。對泰國華人社會稍有瞭解者都知道,泰國華人主要是以潮州人為主。但客家人的移民人數在1918–1931年間逐漸增加,攀升為華人僑民中的第二位。作者從泰國客家社會的整合方式與這段時期前後點切入,分析他們與其他方言群的交往與參與華社事務的態度,並探究客家方言群的社會網路如何展開。作者特別舉出僑領伍淼源在客家方言群的對外關係與社會網路的建構上扮演著關鍵角色。但客家族群還是不曾在泰國華僑公眾事務中形成足以與潮州人匹敵之力量。
第三輯還有一個重點是客家信仰。莊仁傑的論文〈客家傳統的形成與變遷:以柔佛巴魯柔佛古廟遊神的客家公會為例〉,是根據作者多年來對柔佛古廟遊神中的客家公會的諸多活動之觀察與訪談為基礎,討論客家的傳統是如何應對外在環境與現實因素而有所改變。這些傳統有些是全新的發明,也有的是改變原有的做法而變成今日所看到的樣貌。最後作者進一步指出,這些客家傳統是不斷變化的有機體,而非一成不變的事物。賴郁如和王和安合撰的文章為〈人群、信仰與網路:沙巴州山打根客家與譚公祖廟〉。譚公信仰在東馬來西亞沙巴州之傳佈,可以說是客家祖籍信仰在海外的延伸。山打根譚公聖祖廟建於清光緒年間,一直以來是沙巴客家人及其他方言群共同祭祀的信仰中心,每年五月舉辦的譚公千秋寶誕活動,成為山打根華人社群重要聯繫網路平臺和觀光資源。作者認為對譚公信仰從中國廣東惠州傳佈到東馬沙巴的過程的研究,有助於理解人群與信仰,乃至於社會網路展開的種種關係。
第四輯的兩篇文章的性質比較特別。蕭新煌的〈臺灣與東南亞客家認同的論述與比較〉是作者主持一個整合型計畫“比較臺灣與東南亞客家經驗:臺灣客家族群發展的特色與典範移轉”的研究成果的綜述。內容涉及客家語言、家庭、族群組織、宗教信仰、跨國通婚等面向。作者主要是要勾勒和建構臺灣與東南亞客家族群發展的特色及其族群認同變貌的典範移轉,並藉由兩地的比較研究來凸顯臺灣客家認同的特色。而肖文評的〈客家與客家文化論略:客家學學科建設的幾個基本問題〉,則是作者的單位(廣東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近期申報的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客家學正式立項的成果。作者以客家學的學科建設的基本範疇為切入點,並以近百年來的客家學研究成果為基礎,就客家稱謂、客家民系形成與分佈、客家文化內涵及其基本特徵等問題提出看法,希望能為客家學學科建設奠定理論的基礎,也為本書作了適當的完結。

目次

叢書總序 ■ 黃賢強、何炳彪 v
序 ■ 何謙誠 vii
1 導論 1
■ 黃賢強
大埔客家人和社群互動
2 從潮客到大埔客家:戰後檳城大埔同鄉會的探討 9
■ 林開忠
3 從隆新兩地的會館來透視大埔人與潮州人之間的關係 25
■ 利亮時
4 蕭畹香與蕭光麟
── 馬來西亞柔佛巴魯兩位大埔客家領袖的紮根與尋根之旅 39
■ 安煥然
5 臺灣大埔客家研究回顧 57
■ 張維安
新馬客家人形象、會館和網路
6 由小團結而大團結:
星洲客屬總會與南洋客家意識的傳播與維繫(1923–1965) 83
■ 白偉權、張翰璧
7 廿世紀初期英文報章中的客家人形象
——以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報導內容為例 115
■ 黃賢強、應尚君
8 新加坡客家社團的社會網路模式 139
■ 張陳基、蕭新煌
9 增城客家人的移居與發展: 以馬來西亞金寶增龍會館為例 161
■ 黃文斌
亞洲各地的客家人社會和信仰
10 客家商人與近代日本華僑社會 189
■ 陳來幸
11 泰國客家方言群的社會網路: 二十世紀初期至四十年代 39207
■ 賴郁如、陳玉珊
12 客家傳統的形成與變遷:
以柔佛巴魯柔佛古廟遊神的客家公會為例 227
■ 莊仁傑
13 人群、信仰與網路:
沙巴州山打根客家與譚公祖廟 241
■ 賴郁如、王和安
客家認同和客家學科建設
14 臺灣與東南亞客家認同的論述與比較 261
■ 蕭新煌
15 客家與客家文化論略:
客家學學科建設的幾個基本問題 279
■ 肖文評
作者簡介 309
後記 31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6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