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推拿按摩治療常見病
滿額折

推拿按摩治療常見病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50 元
優惠價
9552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推拿按摩,手法醫學,起自東方,源於中華,古稱按摩,後稱推拿,實則一也。推拿按摩治療疾病或損傷,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運用辨證施治規律,在人體上選用適當的部位或穴位,施以各種不同的手法,而治療病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醫療方法。
本書包括上下兩篇,共十二章。上篇五章,為基礎理論概要,第一章推拿按摩總論,主要介紹了推拿按摩手法醫學的概況,和各種手法的命名、分類,以及手法的三大基本要素;第二章推拿按摩常用的經絡和穴位;第三章手法的手式和用具;第四章概述了各種推拿按摩手法三百多種;第五章重點為推拿按摩手法的辨證施術規律,和各種手法的不同排列組合,以及發揮的不同醫療效果;並介紹各種疾病的治療手法套路和手法常規。
下篇七章,為病症治療各論,重點介紹了內、外、婦、兒、五官各科,以及骨關節軟組織損傷、脫位和骨折等245種疾病的手法治療方法。
全書共50萬字,700餘幅插圖,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運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療疾病。主要供從事傷科治療的臨床醫師和教學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供傳統整復從業人員增進本職學能,習得精湛技術的最佳職訓教材!

目錄
【上篇 基礎理論概要】
第 一 章 推拿按摩總論
第 二 章 經絡學說
第 三 章 手法的手式和用具
第 四 章 推拿按摩手法各論
第 五 章 推拿按摩辨證施術

【下篇 病症治療各論】
第 六 章 內科病症
第 七 章 婦科病症
第 八 章 五官科病症
第 九 章 小兒科病症
第 十 章 軟組織損傷和病症
第十一章 關節脫位與關節紊亂
第十二章 中醫手法正骨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李鴻江,字永年,號大方。河北滄州人。師承北京四代祖傳御醫「金針王」李桐華,並一直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現為北京鐵路總醫院副主任醫師。擅長中醫眼科、內科、推拿、針灸、正骨、按摩。
編輯出版《中華手法醫學大全》、《捏筋拍打療法》、《中醫正骨手法》、《中華推拿醫學志》、《頸肩腰痛保健功法》等十餘部專著。並獲首屆「國際人體科學大會二等獎」、「世界傳統醫學優秀成果國際金杯獎」、「中華華佗杯一等獎」、「全國優秀論文獎」等。
多次主持醫學專業學習班,培養一大批骨傷推拿專業人才。主持「中國專家門診」工作,治癒了不少疑難病症,享有「一雙金手」令譽。載入《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專集》和《世界名人錄》,在國內外同行中享有較高聲譽!

目次

【上篇 基礎理論概要】
第 一 章 推拿按摩總論
第 二 章 經絡學說
第 三 章 手法的手式和用具
第 四 章 推拿按摩手法各論
第 五 章 推拿按摩辨證施術

【下篇 病症治療各論】
第 六 章 內科病症
第 七 章 婦科病症
第 八 章 五官科病症
第 九 章 小兒科病症
第 十 章 軟組織損傷和病症
第十一章 關節脫位與關節紊亂
第十二章 中醫手法正骨

書摘/試閱

前 言




推拿按摩手法,是一門既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說其古老,是因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說它新興,是因其近代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被國內外醫學界所矚目。它在中醫學和西醫學兩種醫學理論的指導之下,在中西醫結合創造東方新醫學的道路上,邁開了新的步伐。

中醫用草藥,針灸用針艾,而推拿按摩手法,是醫生運用雙手,施以各種不同的手法,作用於患者不同的部位,而治癒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和損傷。各種手法的不同排列組合,可發揮出不同的治療作用,方法簡便,收效迅速,用之得當,可獲立竿見影之功效。況且,又可免除“扎針之痛,服藥之苦”,深受國內外廣大患者的歡迎。

余自五○年代,從事岐黃之學,開始用藥,繼而用針,針藥並舉,猶感不足。至七○年代便毅然“放棄針藥,崇尚手法”,深究細研,受益匪淺。不但運用手法治癒了不少骨傷科疾病和損傷,而且還治好了不少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疑難病症,被病家讚譽為“國醫神手、手法精湛、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等。

各種手法,千變萬化,蘊藏在廣大群眾之間。各種流派,五花八門,還有待於廣大醫務工作者,打破門戶之見,總結整理,繼承發揚。推拿按摩手法的醫學理論,及其作用機理,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探討,發掘整理和提高。在此思想的指導之下,余曾與他人合作,主筆編寫出版了《中華推拿醫學志──手法源流》、《捏筋拍打療法》和《中醫正骨手法》等書籍。與此同時,也開始了編寫《中國手法醫學概論》(突出理論)和《中華推拿醫學手法大全》(突出手法)以及《推拿按摩治療常見病》(突出臨證治療)的準備工作。

近二十多年來,走遍了中國各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參加了不少國內國外和地區性的推拿按摩正骨手法學術會議,走訪了不少專家名手;參閱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手法醫學專著和報刊雜誌等有關資料。搜集了全國各位專家的各種推拿按摩理論,和運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病的特點,博采眾家之長,融會貫通,纂集成冊,定名為《推拿按摩治療常見病》,以饗讀者。

全書共約五十萬字,七百餘幅插圖,文圖並茂,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二章。上篇第一章推拿按摩總論,主要介紹了推拿按摩手法醫學的概況,和各種手法的命名、分類,以及手法的三大基本要素。第二章簡介常用的經絡和穴位。第三章為手法的手式和用具。第四章概述了各種推拿按摩手法三百多種。第五章重點為推拿按摩手法的辨證施術規律,和各種手法的不同排列組合,以及發揮的不同醫療效果。同時,介紹了各種疾病的治療手法套路和手法常規。下篇第六~十二章分別介紹了內、外、婦、兒、五官各科,以及骨關節軟組織損傷和骨折等二百四十餘種疾病和損傷的手法治療方法。

本書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運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和損傷。並結合古代和現代的哲學思想及辯證理論,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邏輯性和實用價值。可供從事推拿按摩手法專業的臨床和教學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供初學和業餘愛好者學習。

本書在整理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有關專著論文和雜誌等資料,得到了北京鐵路總醫院各級領導和廣大同道的大力支持,葉汝俊先生為本書攝影,中國中醫研究院著名骨傷科專家、中國傳統醫學手法研究會理事長李祖謨和秘書長李宗民審閱並作序,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推拿按摩手法醫學,雖然古老,但卻新興。在此新興階段,尚需不斷地得到充實和提高。誠望以此拋磚引玉之舉,喚起廣大業斯道者的共同努力,還望廣大同道不吝賜教,提出充實修改意見,而使其更趨完善。出版在即,倉促為之,誠恐掛一漏萬。又況水平能力所限,書中舛錯謬誤之處,實屬難免,敬請廣大同道和讀者批評指正為盼!

編 者
於北京

第1章 推拿按摩總論

第一節 概 述
推拿按摩,手法醫學,起自東方,源於中華。古稱按摩,後稱推拿,實則一也。 推拿按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中國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用中藥,針灸用針艾,推拿按摩是用雙手,故又稱其為手法。過去大多用“按摩”或“推拿”兩種具體手法的名稱,來統稱各種手法,而代表這一學科。實為以偏概全,不太確切。究其實際,則應當統稱其為“手法醫學”較為恰當。 推拿按摩一般包括點穴療法、捏筋療法、拍打療法,按摩學、推拿學、正骨學、小兒推拿學、捏脊療法、整脊療法、足底按摩、自我按摩、推按療法、按導療法等,是各種使用雙手技巧手法,以達到防治病傷的醫療方法。

推拿按摩治療疾病或損傷,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運用辨證施治規律,在人體上選用適當的部位或穴位,施以各種不同的手法,而治療病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醫療方法。並在臨床實踐運用當中,不斷地得到提高和發展,進行逐步的完善。它將對世界全人類的醫療和保健事業做出較大的貢獻。

推拿按摩是一門既古老又新興的學科。說其古老,是由於它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早在遠古時代,中國猿人便懂得使用手法來治療病痛。雖然經歷了數千年來歷代王朝的興衰,但仍流傳保存下來,並且逐步發展流傳於世界各國。說其新興,是由於近代以來,在中西醫學兩種理論的指導之下,又取得了新的蓬勃的發展。尤其是進入二十世紀八○年代以來,世界醫學進入了生物醫學原子醫學時代,各種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的毒副作用,也開始顯露出來。大批的抗生素和化學藥物被逐步的淘汰,或嚴格控制使用。而採用手法治療各種疾病和損傷,則療效好見效快,又無毒副作用。故博得了世界廣大傷病患者的青睞。所以,推拿按摩手法醫學,得到了快速的蓬勃發展和不斷的充實提高。

第二節 各種手法的命名
各種推拿按摩點穴正骨手法,千變萬化,名目繁多,為了便於臨床應用和區別、學術交流與傳播,以及繼承和發揚,確立統一的命名標準,是非常必要的。

歷史上各種手法的名稱,是逐步發展起來的,大都經歷了由簡到繁和由繁到簡的發展與衍變。古代的手法命名,最初多用一個字來命名。如“按”、“案”、“蹻”、“蹺”,“扤”、“推”、“捫”、“切”,“循”、“撫”、“摩”、“刮”,“掐”、“捏”、“揉”、“搓”等。後來在實踐運用當中,逐漸出現將兩種以上的手法,相配合成一種複合性手法,其命名多為兩種主要手法的結合,如:點而壓之的“點壓法”;按而揉之的“按揉法”;摳而撥之的“摳撥法”;牽而抖之的“牽抖法”等複合性手法的命名。隨著社會科學文化的發展,以及社會風俗等方面的相互影響,對某些複合性手法,由於經常反覆使用而確實有效,遂命之以美妙而文雅的名稱。如:“一指禪”、“一指戳天”、“二龍戲珠”、“三陽開泰”、“丹鳳朝陽”、“蝴蝶雙飛”、“麻姑獻壽”等,又稱其為“特定手法”。如此而使其名稱變得更加雜亂了。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各地經濟文化風俗各異,手法的命名也有很大的差別。有時同一手法,而各地區的命名不同;又有時同一名稱,而各地的手法並不相同。直至現在還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命名準則,致使推拿按摩手法醫學的各個門派,對手法的命名繁多雜亂無章可循。現本著異中求同,便於記憶,易於理解,容易掌握,便於交流的願望,試將手法命名規律和方法分述於下:

一、單一性手法的命名
1.以手法用力方向命名
施術者進行手法操作之時,向前方用力為“推法”;向回用力為“抹法”;往返用力為“搓法”。橫推用力為“抿法”;轉圈用力為“揉法”、為“摩法”(揉法力大而圈小、摩法力小而圈大)。向下用力分輕重,點法力輕,按法力中,壓法力重。向上用力為“端法”、為“提法”。雙向分力為“牽法”,為“拔法”,為“分法”。雙向合力為“擠法”、為“捏法”、為“掐法”、為“合法”;指腹相對合力為“捏法”;捏而提之為“拿法”;指尖相對合力為“掐法”;雙掌相對合力稱為“合法”;雙手拇食四指用力捏而合攏為“擠法”。即使同一手法,用力方向改變,其命名也有變化。如施術者用推法,在患者肢體上,由近端推向遠端(或由上推向下)稱為“順推法”,有“上肢順推法”、“下肢順推法”、“腰背順推法”等;反之,由遠端推向近端(或由下推向上方)稱為“逆推法”,有“上肢逆推法”、“下肢逆推法”、“腰背逆推法”等。若用雙手掌在患者背上,沿著肋間隙向兩側分推,因其形象八字,故稱為“八字分推法”。

2.以手法用力方式命名
施術者進行手法操作時,用力使手上下顫動為“顫法”;用力使手左右擺動為“盪法”。握住患者肢體上下運動為“抖法”,左右運動為“擺法”;轉動關節為“搖法”;屈動關節為“折法”;牽拉關節為“拔法”、“抻法”、“引法”、“伸法”等。用手敲擊為“拍法”、“打法”、“剁法”、“捶法”等。

3.以手法作用部位命名
依據推拿按摩手法所作用的部位而命名者,有以下兩種情況:
*(1.)使用某種手法作用於某一部位時,以此部位之名稱,冠於該手法名稱之前。如用捏法捏頸部,則稱為“頸部捏法”;捏上肢時,則稱為“上肢捏法”。又如用抖法抖動上肢則稱為“上肢抖法”;抖動下肢則稱為“下肢抖法”等。
*(2.)使用某種手法作用於某一部位時,以此部位之名稱,附於該手法名稱之後。如用搖法搖動頸部,則稱為“搖頸法”;搖動肩關節,則稱為“搖肩法”;搖動腕關節,則稱為“搖腕法”等。又如用掐法掐人中穴時,則稱為“掐人中法”;掐合谷穴時,則稱為“掐合谷法”等。

4. 以施術者使用部位命名
施術者在進行手法操作時,要使用手指、手掌、拳尖、肘尖、前臂等部位,或用肩扛、膝頂、腳踩等。即以其所使用部位的名稱,加上所使用之手法名稱而命名。如用手指點穴時,稱為“指點法”;用手掌揉時,稱為“掌揉法”;用拳壓時,稱為“拳壓法”等。

5.以施術者施術姿勢命名
施術者在進行手法操作時,要採用某些姿勢才可進行。如用雙掌重疊、壓於患處,稱為“疊掌壓法”。將四指屈曲進行揉動,其手指姿勢如跪,故稱為“跪指揉法”。將手掌側立起來進行敲擊,其姿勢如剁,故稱為“側掌剁法”。將雙掌相對合後進行擊打,稱為“合掌打法”等。

二、複合性手法的命名
1.複合性手法的一般命名
推拿按摩手法,在實際臨床應用當中,往往將兩三種,或更多的手法混合在一起使用,而有機的組合成一種“複合性手法”。此類複合性手法的一般命名,則以兩種起主導作用的手法名稱的相結合而命名。如捏中兼揉,則稱為“捏揉法”;拿中兼揉,則稱為“拿揉法”等。又如點按之後而壓之,則稱為“點壓法”;點按之後而撥之,則稱為“點撥法”等。

2.複合性手法結合作用部位的命名
複合性手法,結合作用部位的命名,也存在有以下兩種情況:
*(1.)施術者運用複合性手法,作用於患者的某一部位時,則以該部位之名稱,冠於該複合性手法名稱之前。如用捏揉法捏揉頸部時,則稱為“頸部捏揉法”。又如用拿揉法拿揉腰部時,則稱為“腰部拿揉法”;拿揉下肢時,則稱為“下肢拿揉法”等。
*(2.)施術者一手用某種手法,作用於患者某一部位;而另一手用另一種手法,作用於患者另一部位,來共同完成某一複合性手法時,則將其部位之名稱,分別附於其手法名稱之後。如施術者用一手握住患者踝部進行牽拉,而另一手推按住患者腰部,則稱為“牽踝推腰法”;若用雙手牽踝,用一足蹬腰,則稱其為“牽踝蹬腰法”。又如用雙手交叉盤於患者肩上,以肘托臂進行旋搖活動肩關節,稱為“盤肩搖臂法”等。

3. 複合性手法結合運動姿勢的命名
施術者運用複合性手法,作用於患者的某一肢體或治療部位上,並使其產生某種運動姿勢時,則以該運動姿勢之名稱,冠於該複合性手法名稱之前。如用引伸法,將患者上肢引伸到前屈姿勢時,則稱其為“前屈引伸法”;引伸到後伸姿勢時,則稱其為“後伸引伸法”;引伸到抬舉姿勢時,則稱其為“抬舉引伸法”。又如施術者用雙手握住患者上肢,進行反覆搖擺旋轉活動,因其姿勢形似搖櫓,故稱其為“搖櫓式引伸法”等。

三、特定手法的命名
特定手法,是指運用某種或某幾種手法,作用於某些特定部位,或特定穴位上,或採用某些特定姿勢,而達到某種特殊作用或療效,治癒某些特定疾病或損傷的手法。由於這類手法,是多種手法相結合的複合性手法,結合多個治療部位,或多種運動姿勢,使其更加複雜而難以命名。這類手法經多人反覆使用,確實有效,而具奇特之功能,為了便於交流和傳播,隨命名一種美妙文雅、比較響亮,有一定特色的名稱。為了便於記憶,也有採用民間社會上流行的俚語、成語、警言、妙句來命名,故稱其為“特定手法”。

1. 以手法結合治療部位命名
施術者運用某些複合性手法,作用於某些治療部位上,以所用複合性手法之名稱,結合治療部位之名稱而命名。如施術者用抿抹手法,反覆作用於患者前額部,稱為“抿抹理額法”。用抹掐手法作用於鼻眼附近部位上,稱為“抹鼻掐睛法”。運用推運手法作用於胃脘部,稱為“推運脾胃法”等。

2. 以手法結合治療穴位命名
施術者用某些複合性手法,作用於某些特定穴位上,以所用複合性手法之名稱,加上特定穴位之名稱而命名。如用點掐手法,點鳩尾穴,掐足三里穴,稱為“點鳩掐里法”。用捏拿手法,作用於八邪穴,稱為“捏拿八邪法”。用振顫手法,作用於上中下三脘穴上,稱為“顫開三脘法”。用掐點手法,作用於十王穴,稱為“掐點十王法”。

3. 以手法動作形象而命名
施術者用某些複合性手法,以其動作姿勢的形象而命名。如用抹推手法,作用於兩眉及面頰部,形如王婆畫眉之勢,故稱為“王婆畫眉法”。又如用手掌八字分開,由頸部向下直推,經腰背及下肢後側膀胱經,直至足跟部,則其命名較難,但其形如順藤摸瓜之勢,故稱為“順藤摸瓜法”。又如用雙足分別蹬住患者雙肩,一手托住患者枕部,另一手勾住下頜,雙手雙足協同用力,牽引拔伸旋轉頸部,形似猿猴摘果手足並用之勢,故稱為“猿猴摘果法”。再如用雙手合十,十指相對,運用雙腕彈打之力,反覆敲擊患處,形如童子拜佛之狀,故稱為“童子拜佛法”等。

4. 以手法的含意而命名
施術者用某些複合性手法,以其手法的內涵形意而命名。如用手指伸入患者口中,捏揉牽拉患者的舌頭,治療舌僵而言語不清,因口有海口之說,舌有赤龍之講,故以其形意而稱為“入海擒龍法”。又如用一手中指伸入患者口中,與其在外的拇指相對,在面頰腮部內外,進行捏揉其咬合線及其頰車、地蒼等穴,而治療面癱之法,因其形意裏外相應,故稱為“裏應外合法”。再如“喜鵲搭橋法”、“掘井開泉法”、“金蟬脫殼法”、“解甲歸田法”等不再一一詳述。

5. 以手法作用功能而命名
施術者用某些複合性手法,以其手法的作用功能而命名。如用推按等手法,作用於胸腹部,而具有開胸順氣之功能,故稱其為“開胸順氣法”。又如用摳掐患者腋窩、腹股溝等,而治療昏厥休克的搶救方法,因其具有救命之功能,故稱為“四把勾魂救命法”。再如“調補神闕法”、“肘點催吐法”、“速瀉排矢法”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523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