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漢語詞彙研究百年史 現代漢語詞彙學叢書(2006/8)(簡體書)
滿額折

漢語詞彙研究百年史 現代漢語詞彙學叢書(2006/8)(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漢語詞匯研究百年史》在充分借鑒、吸收各漢語研究書的優點基礎上,著重對19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這一百多年的研究情況進行總結,盡量勾勒出漢語詞匯研究發展的脈絡。
漢語詞匯學史的研究工作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本書是在這個良好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科學地總結漢語詞匯研究發展的歷史,無論對漢語詞匯研究本身來說還是對漢語詞匯學史的研究來說,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作者簡介

周薦,男,1957年生,天津人。南開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南開大學詞匯學與詞典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漢語語匯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學術專長是詞匯學、詞典學、語法學和修辭學,主要著作有:《詞匯學詞典學研究》、《漢語詞匯結構論》、《漢語詞匯研究史綱》、《漢語詞匯新講)》。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漢語詞匯學的醞釀時期(1898—1949)
 第一節 三次語文運動對漢語詞匯研究的影響
一 漢字改革運動及其對漢語詞匯研究的影響
二 白話文運動和國語統一運動對漢語詞匯研究的影響
 第二節 20世紀前50年漢語詞匯研究的表現形式和觸及到的內容
一 語法論著中反映出的一些詞匯研究的內容
二 新式訓詁學論著中涉及到的一些詞匯研究的內容
三 語言學理論著作中涉及到的漢語詞匯問題
四 以獨立著述形式出現的漢語詞匯研究
 第三節 20世紀前50年漢語詞匯研究呈現的一些特點
一 從研究的方式看,是零散的而非系統的
二 從研究的材料看,有古代的、有現代的
三 從運用的方法看,以分析說明為主,缺少描寫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漢語詞匯學的創建期(1950—1966)
 第一節 漢語詞匯學創立的背景
一 建國初期的語文運動
二 斯大林的語言學說及其對中國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三 中學語文教材的變化——“漢語”和“文學”分科
四 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的召開
 第二節 20世紀50年代前期詞匯學創立之前的研究情況
一 陸志韋對北京話單音詞詞匯的研究
二 漢語詞的觀念的確立
三 對漢語基本詞匯的認識
四 對詞的結構形式的探討
五 對詞的意義內容的探索
六 對熟語問題的探索
 第三節 漢語詞匯學的創立
一 孫常敘與《漢語詞匯》的問世
二 周祖謨與《漢語詞匯講話》的發表及結集
三 張世祿與《詞匯講話》
四 《漢語知識講話》叢書(詞匯部分)
 第四節 漢語詞匯學創立之后的研究情況
一 對詞義的全面研究
二 詞的結構形式的問題
三 詞匯構成的兩類單位:詞和固定詞組
四 對基本詞匯特點的研究
五 對一般詞匯范圍的研究
六 對詞匯體系的研究
七 對詞匯規范問題的認識
 第五節 陸志韋的構詞學研究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漢語詞匯學的蕭條期(1966—1976)
第四章 漢語詞匯學的恢復與發展期(1977—1989)
 第一節 以普及詞匯知識為主的漢語詞匯研究
一 高文達、王立廷的《詞匯知識》
二 武占坤的《詞匯》
三 徐青的《詞匯漫談》
四 羅世洪的《現代漢語詞匯》
五 郭良夫的《詞匯》
 第二節 任學良和張壽康對造詞法和構詞法的研究
一 任學良的《漢語造詞法》
二 張壽康的《構詞法和構形法》
 第三節 朱星的漢語詞義研究
 第四節 張永言的《詞匯學簡論》
 第五節 馬國凡、高歌東等人的熟語研究
一 馬國凡的《成語(修訂本)》
二 馬國凡和高歌東的《歇后語》
三 武占坤和馬國凡的《諺語》
四 馬國凡和高歌東的《慣用語》
五 劉潔修的《成語》
六 溫端政的《諺語》
七 溫端政的《歇后語》
八 劉廣和的《熟語淺說》
九 孫維張的《漢語熟語學》
 第六節 武占坤、王勤的《現代漢語詞匯概要》
 第七節 符淮青的《現代漢語詞匯》
 第八節 葛本儀的《漢語詞匯研究》
 第九節 詞匯問題專題研究
一 對詞和詞匯的一般性探討
二 對詞義問題的研究
三 對詞的結構形式的研究
四 熟語研究的新創獲
五 詞語的規范化研究
 第十節 小結
第五章 漢語詞匯學的創新期(1990—1999)
 第一節 描寫在漢語詞匯學中的運用
一 劉叔新和他的《漢語描寫詞匯學》
二 許德楠的《實用詞匯學》
 第二節 外來詞的新探討
 第三節 第一屆全國現代漢語詞匯學研討會的召開
 第四節 漢語詞匯發展史的研究
一 梁曉虹的《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匯的發展》
二 刁晏斌的《新時期大陸漢語的發展與變革》
 第五節 漢語詞匯研究的歷史回顧
一 周薦和他的《漢語詞匯研究史綱》
二 符淮青的《漢語詞匯學史》
三 專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
 第六節 漢語詞義研究的深入開展
一 蘇新春和他的《漢語詞義學》
二 黎良軍的《漢語詞匯語義學論稿》
三 符淮青的《詞義的分析和描寫》
四 楊振蘭的《現代漢語詞彩學》
 第七節 漢語文化詞匯學的興起
一 常敬宇的《漢語詞匯與文化》
二 蘇新春的《當代中國詞匯學》
三 楊琳的《漢語詞匯與華夏文化》
四 崔希亮的《漢語熟語與中國人文世界》
 第八節 張清常的北京地名研究
 第九節 徐國慶的現代漢語詞匯系統的研究
 第十節 其他的詞匯學著作
一 許威漢的《漢語詞匯學引論》
二 A.л.謝米納斯的《現代漢語詞匯學》
 第十一節 現代漢語詞匯專題研究
一 對詞匯問題的研究
二 對詞語意義的研究
三 對構詞法和造詞法問題的研究
四 對熟語問題的研究
 第十二節 小結
第六章 21世紀的現代漢語詞匯研究
 第一節 漢語詞匯研究的歷史回顧
一 許威漢的《二十世紀的漢語詞匯學》
二 溫端政、周薦的《二十世紀的漢語俗語研究》
 第二節 詞語理據與流俗詞源的研究
一 張紹麒的《漢語流俗詞源研究》
二 王艾錄、司富珍的《漢語的詞語理據》
 第三節 漢語詞語與文化
一 王曉娜的《歇后語和漢文化》
二 王國安、王小曼的《漢語詞語的文化透視》
 第四節 詞匯發展變化的研究
一 郭伏良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漢語詞匯發展變化研究》
二 賀國偉的《漢語詞語的產生與定型》
 第五節 漢語詞義問題研究
一 張志毅和他的《詞匯語義學》
二 曹煒的《現代漢語詞義學》
三 楊振蘭的《動態詞彩研究》
四 董為光的《漢語詞義發展基本類型》
 第六節 蘇新春等的《漢語詞匯計量研究》
 第七節 周薦的《漢語詞匯結構論》
 第八節 董秀芳的《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
 第九節 其他詞匯學著作
一 葛本儀的《現代漢語詞匯學(修訂本)》
二 劉中富的《實用漢語詞匯》
三 曹煒的《現代漢語詞匯研究》
 第十節 21世紀現代漢語詞匯研究概觀
一 研究呈現出來的特點
二 研究當中存在的問題
三 值得人們注意的一些新觀點
四 近年提出的較有代表性的但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觀點
五 對本時期專題研究的總結和對今后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