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晚清國家與社會(簡體書)
滿額折

晚清國家與社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 元
定價
:NT$ 534 元
優惠價
8746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1840~1911年的晚清史,是中國歷史上千古未見之大變局時代。它既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走向崩潰的時代,也是中國開始從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的時代。本書是2006年8月25~27日在蘇州召開的首屆“晚清國家與社會”國際學術討論會的論文集,書中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具體揭示了在晚清71年里中國國家和社會所發生的劇變及其動因,對于我們更好認識晚清中國歷史發展脈絡及其復雜性,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室正式組建于1978年,其前身為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劉大年所主持的“中國近代史組”,主要任務是研究晚清和民國初年(1840~1919)的中國社會與中國政治。1999年,因學科調整,原中國通史研究室并入,本研究室的研究范圍亦相應有所擴大,即包含了整個明清史(主要是清史)在內,但重點仍在晚清和民初。2002年,本室確立以晚清史為主要研究方向,并擬易名為晚清史研究室。 本研究室干相關研究領域在國內長期處于領先水平,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劉大年、羅爾綱、張海鵬等知名學者的帶領下,每年均有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研究論著問世,研究領域主要有中國近代政治史理論與方法、太平天國、清末新政、邊疆治理、人口與社會結構、晚清著名政治人物與政治集團、滿族史及滿漢關系等,已經發表了一批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久為國內外同行所注日。本研究室有研究人員12人,其中研究員7人(博士生導師3人),副研究員3人,助理研究員1人,研究實習員1人,學術梯次合理。現任主任為姜濤研究員。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是該校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到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和社會學系。學院辦學層次齊全,現有歷史學、社會學等7個本科專業,中國占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等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歷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中國近現代史博士點。其中中國近現代史為江蘇省重點學科,歷史學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學院下設歷史學系、社會學系等5個系,吳文化國際研究中心、紅十字運動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等9個校級院級科研機構。學院具有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共有在職教師83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7人,博士24人,碩士36人。長期以來,學院立足蘇南,面向全國,在學科建設、教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服務地方等方面均取得長足發展,形成了江南社會經濟史、吳文化研究、紅十字運動史等特色研究領域。現任院長為王衛平教授。

目次

前言
晚清社會
太平天國戰爭與晚清人口
關于上海外灘公園的歷史記憶
晚清政府對民間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后一著教案為例
 太平天國時期國家、地方與會黨的關系——以天地會起義為例
 太平天國時期中國人口損失問題
 太平天國奠都之初的婦女問題
 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時期的賑災活動及其影響散論
 地方社會與國家的跨地方互補——光緒十三年黃河鄭州決口與晚清義賑的新發展
 殖民主義影響下的上海公墓變遷
 晚清大眾傳媒的社會導向——以《點石齋畫報》中“祥異事件”為對象的分析
 國家與地方關系中的士紳家族:以晚清江南減賦為中心
 清同光年間江寧府城隍廟告示碑考釋——兼論城隍廟的教化功能
 官、民、洋三元互動格局中的商會與中美工約
 交涉及抵制美貨運動
 清末新式學務團體和教育界的形成:以江蘇省為中心
晚清政局
 再談洪秀全與太平天國的評價問題——為金田起義155周年而作
 蓋棺論定論難定:張之洞之死的輿論反應
 時人日記中的光緒皇帝、慈禧太后之死
 從三份歷史文件看庚子之戰的性質與起因
 晚清滿漢官僚與滿漢民族意識簡論
 立憲派、地方督撫與清廷之間的互動關系——圍繞國會請愿與責任內閣制問題的探討
 立憲運動及立憲派與民初議會制的建立
 北洋集團對清室軍權的侵奪及對清末政局的影響
 劉麗川上太平天國天王奏折考
 吳棠在清淮
 美國政府對辛亥革命態度的再考察
晚清制度
 歷代“政府”考
 清代中緬宗藩關系論綱
 清末督撫衙門的改幕為職
 晚清預備立憲與司法“獨立”
 試論晚清漕運官制變革
 “常”與“變”:光緒前期清理州縣積虧及制度因革
 晚清外國傳教士的中國法律觀
 喬治·托馬斯·斯當東眼中的《大清律例》
晚清經濟
 洋務運動時期中外貿易狀況變化的幾個問題
 盛宣懷與輪船招商局的改制
 張之洞與滬寧鐵路
 對抗與妥協間的游移——探析晚清鐵路商辦歷程中的官商關系
 甲午戰爭之前官方對待民辦實業態度的再認識
 晚清同光年間松江的土地買賣交易形式變化——上海市檔案館藏松江土地買賣契約文書研究之一
晚清思想文化
 南洋歸來知識分子與晚清國家和社會——以辜鴻銘、李登輝和伍連德為例
 嘉道經世思潮與晚清社會的近代轉型
 道光朝經世實學的復興與黃河文化的流變
 近代中國啟蒙者的悲劇——以湖南時務學堂為中心的探討
 晚清史學的發展與變革
 論張穆《蒙古游牧記》的史學價值
 有限自由 服從法律——清末兩位有識之士對自由與法律的關系之認識
 王韜、容閎的個人經歷與近代西學東漸中知識分子的境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