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財富幻象(簡體書)
滿額折

財富幻象(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作者對美國金融與信用制度多年的研究成果結集,內容涵蓋了金融學、社會學和其他學科的多種領域。
全書旁征博引,以美國的貨幣政策、經濟現狀、消費觀念、金融政策、信用體系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大量實例,指出了繁榮而富足的美國經濟所呈現出的衰落趨勢,分析了目前他們健全而完善的信用制度中所隱藏的危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財富和信用幻象之下的真實的美國社會。同時,重點討論了這些變化和危機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和映射。
本書適合所有對經濟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尤其是國內各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對外經濟研究機構的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車耳,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后先后從事海外投資以及私募基金投資咨詢等工作,曾先后在法國和美國擔任總代表多年;曾參加“中國大百科”經濟史的編寫工作;入選“中國當代經濟科學學者辭典”,已出版《第三條道路》、《投資西方》、《如此法國》、《如此美國》等多部著作,已發表關于經濟學和社會學問題的文章百余篇,曾獲中國科學技術論文獎。

目次

第一部分 美國式錯覺
 1 美國為什么強盛
四個過人之處
信用標準的運用
 2 財富錯覺
什么是貨幣錯覺(Money Illusion)
什么是財富錯覺(Wealth Illusion)
兩者的區別何在
市場判斷的錯覺
收支習慣的錯覺
借貸能力的錯覺
錯覺帶來的后果
 3 外包傾向
廣義和狹義的外包
電話中心遷離美國
如果問訊遇到了外國人
如果加工中心建在海外
互聯網的催化
政客們的發酵
空心化的傾向
通縮還是傾銷
移民搶了飯碗
 4 困局及挑戰
美國人自食苦果
全球化有何漏洞
互聯網這個魔鬼
美國人搬起石頭
第二部分 消費錯覺
 5 消費的社會
消費的本義
消費的示范
與生俱來的美國式消費
 6 西方人花現金嗎
支票干什么用
信用卡的陷阱
新的消費信貸
 7 消費還是浪費
有錢就花式的消費
要節儉還是要奢華
最富裕的人最節儉
第三部分 信用制度
 8 身份管理制度的比較
西方國家沒有戶口本
社會安全號
駕照充當身份證
 9 人事檔案還是信用報告
繁雜冗長還是簡明扼要
鎖在柜里還是公開出售
永世不得翻身還是給人改錯的機會
 10 何為個人信用報告
信用評分
費科積分
評級分標準
 11 美國征信機構的四大原則
三大征信公司
私有性原則
獨立性原則
商業性原則
披露性原則
感悟道德律
第四部分 信用錯覺
 12 美國的信用歷史及其法律環境
信用是一種品質
信用是一種需求
信用成了一種制度
公平和平等
公開化原則和保護隱私并重
美國標準成了世界標準
 13 個人信用和個人破產
假如身份資料常常被盜用
假如破產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過度信貸導致破產
債務免責指的什么
 14 國家信用和企業破產
企業破產和詐騙
“最具創新精神”的騙局
睜大眼睛盯住美元
美國會賴賬嗎
第五部分 美國式錯覺正在影響中國
 15 信用卡會成為銀行的利潤中心嗎
三個假設
利潤來源
背景介紹
 16 假如“楊白勞”在美國
“黃世仁”的困惑
“楊白勞”的權利
《教父》反映的世界
公眾儲蓄被糟蹋
 17 中國人開始博傻
如果當日沖銷公司出現在中國
如果投資變成了投機
如果追風潮像流感一樣蔓延
如果博傻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18 外儲盈余的囚徒困境
坦白還是不坦白
拋出還是不拋出
誰都不能先腳軟
不得不加速處理過剩的美元
假如美國人有更大的金庫
賣火柴女孩的故事
后記
 美國還能強盛多久
附錄
 《中國經濟時報》采訪之一:反恐的代價
 《中國經濟時報》采訪之二:外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參考書目及網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