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國際關係史:戰後卷(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國際關係史:戰後卷(全2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39 元
定價
:NT$ 834 元
優惠價
8772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國際關係史》三卷本中的一卷,即戰后卷。書中系統地闡述了1945—2000年期間國際關係格局的新變化和新特點,國際政治舞臺上美蘇冷戰,兩大集團的對立和斗爭,第三世界的興起以及美蘇兩國爭奪全球霸權和雙方力量對比的消長、變化,并重點剖析了冷戰後世界多極化趨勢和國際戰略格局深刻而巨大的變化。全書結構嚴謹,線索清晰,內容豐富,史料求真求新,可讀性強,是一部有特色的高等學校教材。
本書主要供高等學校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外交學、國際法和世界史等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作為黨校、幹部院校、軍事院校及外事工作人員和關心國際問題的廣大青年、幹部學習用書。

戰後國際關係史或曰當代國際關係,從嚴格的世界史的角度來說,是現代國際關係史的一部分,是現代國際關係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賡續和發展。
本書所涵蓋的時期是從1945年9月到2000年12月,即戰後國際關係55年。這55年大體上可分為兩個時期:冷戰時期和冷戰後時期。
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以美蘇對抗和兩大集團的對峙為特徵。由於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興起,第三世界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的矛盾和分化以及蘇美兩國實力的不斷消長變化,因此這一時期的國際關係錯綜複雜、逶迤曲折,在不同階段呈現明顯不同的特點。
第一階段:1945-1949年。上限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下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界標。這一階段是戰後國際政治格局確立的時期。隨著戰爭的結束,美蘇結盟的基礎已不復存在,兩國的矛盾日益突出。美國憑藉其戰時膨脹起來的經濟、軍事實力,妄圖建立世界霸權。社會主義蘇聯的崛起成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嚴重障礙。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先後拋出了“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並策劃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發動了對蘇聯的全面“冷戰”。面對美國的遏制、封鎖和包圍,蘇聯則通過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與“經互會”,加強了同東歐新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國家的合作。美蘇戰時同盟宣告解體,兩國由盟友變成敵人。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衝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標誌著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的對立和鬥爭由此開始。但兩大陣營並沒有涵蓋整個國際關係體系。戰後初期,東南亞和南亞民族解放鬥爭的勝利和一批國家贏得民族獨立,沖垮了亞洲殖民體系,國際關係中出現了一支新興力量。
第二階段:1950-1959年。始於朝鮮戰爭爆發,終於蘇美首腦戴維營會談。這一階段是兩大陣營對抗和激烈鬥爭的時期,也是民族解放運動迅速發展的時期。兩大陣營對抗的實質是美蘇對抗,對抗的主要表現在亞洲是朝鮮戰爭,在歐洲是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形成。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試圖控制整個朝鮮半島,進而扼殺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由於中朝人民的英勇抗戰,美國遭到慘重失敗。朝鮮戰爭實際上是兩大陣營的一次“熱戰”,它以社會主義陣營的勝利宣告結束。1955年5月,美國通過《巴黎協定》把聯邦德國拉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企圖把它作為北約抗衡蘇聯的前哨陣地。同年5月14日,蘇聯同東歐國家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第二年民主德國加入了該組織。至此,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在歐洲對峙的局面最終形成。但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兩大陣營內部的矛盾和分歧已開始暴露。西歐國家對美國的控制感到不滿,開始尋求對抗措施。1958年1月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是典型事例。蘇聯外交中的大國沙文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也時有表現,損害了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1956年10月爆發的波匈事件突出反映了蘇東矛盾的尖銳性。1959年秋,赫魯曉夫與艾森豪威爾在戴維營舉行會談,鼓吹蘇美“合作”主宰世界,表明蘇聯外交的性質已開始發生變化。這一階段最具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是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迅猛發展。1955年4月,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萬隆會議並由此誕生了“萬隆精神”。它標誌著亞非國家作為一支嶄新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這是被壓迫民族反帝鬥爭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第三階段:1960-1969年。上限始於蘇聯撕毀同中國簽訂的幾百個合同和協議,把兩黨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下限以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國珍寶島為界標。這一階段是國際政治力量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時期。社會主義陣營不復存在,資本主義陣營四分五裂。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的主要標誌是中蘇同盟破裂。中蘇分歧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其主要根源是蘇聯推行大國沙文主義,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的社會主義國家。1960年蘇聯撕毀同中國簽訂的幾百個合同和協議,撤走全部在華工作的專家。1962年蘇聯竟在中國新疆地區進行大規模顛覆活動,並不斷製造邊界衝突,直至1969年公然出兵侵犯我國珍寶島。中蘇關係的惡化導致社會主義陣營的破裂。在東歐,1968年蘇聯悍然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充分暴露了它霸權主義的真面目,表明蘇聯已演變成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的國家。
在資本主義陣營,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和世界革命風暴的衝擊,內部也發生了分裂。一方面,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侵朝侵越戰爭中損失巨大,實力衰落;另一方面,西歐和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高於美國,成為與美國並列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西歐實力增強之後,加強了同美國的競爭與反控制鬥爭,最突出的表現是法美矛盾的激化。法國戴高樂政府,在經濟上積極主張加強歐洲經濟共同體,與美國抗衡;在政治上反對美國控制歐洲,倡導建立“歐洲人的歐洲”;在軍事上抵制美國的“多邊核力量計劃”,反對北約軍事一體化,並於1966年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限令撤走美國在法駐軍及軍事基地,把北約總部趕出巴黎;在外交上堅持獨立自主,主動調整同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關係,並與中國建交。這表明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已受到嚴重挑戰。日本在60年代經濟獲得高速發展,到60年代末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英、法和聯邦德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同時,日美經濟貿易矛盾和摩擦也隨之激化,最突出的是雙方圍繞日本紡織品輸美問題展開的長期而激烈的鬥爭。顯然,日本同西歐一樣,也成了美國在經濟貿易領域的重要競爭對手。
美甦之間既勾結又爭奪,以爭奪為主。1962年發生的古巴導彈危機是戰後美蘇兩國第一次大規模迎頭相撞。結果是蘇聯以冒險主義開始,以投降主義告終,表明蘇聯的實力尚不能與美國匹敵。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後,積極增強經濟實力,並利用美國深陷侵越戰爭泥潭之機,拼命擴充軍事實力,特別是戰略核武器,逐步扭轉了戰略上的不利形勢,走上了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道路。
民族解放運動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新的高潮,其特點是革命風暴的中心從亞洲轉到了非洲。僅1960年一年,就有17個非洲國家獲得獨立;到60年代末,大部分非洲國家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拉丁美洲在古巴革命的推動下,也掀起了反美風暴。在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的形勢下,不結盟運動和“77國集團”應運而生,成為第三世界崛起的鮮明標誌。

目次

上冊
 序言
 第一編 戰后初期的國際關係(1945—1949)
第一章 盟國在處理戰敗國問題上的矛盾和斗爭
第二章 美國霸權地位的確立及其對西歐的控制
第三章 蘇聯成為世界大國及其同東歐和南斯拉夫的關係
第四章 亞洲各國爭取民族獨立斗爭的勝利
第五章 美國對華政策的破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第二編 五十年代的國際關係(1950—1959)
第六章 美國推行敵視中國的政策及其在亞洲的侵略擴張 活動
第七章 西歐聯合趨勢的發展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
第八章 蘇聯對外政策的新變化
第九章 亞非會議和亞非國家反帝斗爭的高漲
 第三編 六十年代的國際關係(1960—1969)
第十章 美蘇爭霸格局的形成
第十一章 西歐、日本對外政策的調整
第十二章 蘇聯惡化中蘇關係和加強對東歐的控制
第十三章 第三世界的興起
 第四編 七十年代的國際關係(1970—1979)
第十四章 美蘇在緩和中的爭奪
第十五章 西歐聯合趨勢的加強和日本的“多邊自主外交”
第十六章 第三世界聯合反帝反殖反霸斗爭的新局面
第十七章 中國對外關係的新篇章
下冊
 第五編 八十年代的國際關係(1980—1989)
第十八章 美蘇爭奪的新態勢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第十九章 第三世界爭取和平與發展的斗爭
第二十章 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和變化
 第六編 冷戰後的國際關係(1990—2000)
第二十一章 轉換中的世界格局
第二十二章 第三世界的動蕩與發展
第二十三章 面向新世紀的中國對外關係
附錄一 1945—2000年蘇聯、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歷屆政府更迭表
附錄二 大事年表
附錄三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
附錄四 外國地名譯名對照表

書摘/試閱

1947-1949年東歐各國經歷了一個由聯合政府到共產黨—黨執政的變動。這種變動的結果是各國政權從形式到實質都轉到了共產黨手中。原來在聯合政府中的農民黨或社會民主黨的代表人物先後退出政治舞台,有的是被清除,有的是通過合併。1947年6月,保加利亞政府逮捕農民黨領袖佩特科夫等人,並從議會中黜逐了所有反對黨議員。8月5日開始對佩特科夫等人的審訊,16日以陰謀叛國罪宣判為死刑。農民黨解散。1948年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合併。波蘭選舉在1947年1月19日舉行。共產黨和它的支持者在444個席位中得到394席。共產黨人貝魯特當選為總統。社會民主黨人西倫凱維茨負責組閣。原來在聯合政府中擔任副總理的農民黨代表米科拉伊奇克被趕走,農民黨被排除在政府之外。對於波蘭的選舉,美國國務院於1月28日發表聲明進行譴責。①1948年5月,波蘭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正式合併。匈牙利於1946年1月廢除帝制,小農黨人蒂爾迪2月1日當選為總統。2月5日,納吉被任命為總理。1947年2月26日,小農黨總書記科奇被駐匈蘇軍逮捕。美英要求對此進行聯合調查。匈牙利對小農黨的清黨擴大到議員和閣員。納吉於1947年外出度假,後拒絕回國並提出辭職。1947年8月31日,匈牙利進行選舉,共產黨獲得100席,成為最大的黨。小農黨繼續分化,一些領導人出逃國外。社會民主黨同共產黨合併。1949年8月18日,匈牙利頒布新憲法,規定人民共和國是工人和勞動農民的國家,一切權力屬於勞動人民。南斯拉夫在1947年指控農民黨領袖約瓦諾維奇勾結英國間諜、尋求美國等支持在南發動叛亂。在羅馬尼亞,1947年7月國家農民黨領袖馬鈕遭逮捕,並以密謀勾結美、英特務判處終身勞役。該黨其他領導人也先後被捕。美英曾對羅馬尼亞政局的發展多次提出抗議,但於事無補。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國王宣布退位。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於1948年2月21日正式合併,成立統一工人黨。在3月28日的選舉中,統一工人黨、農民陣線、羅馬尼亞人民黨和匈牙利人民聯盟贏得了414席中的405席。
在清除異己、建立共產黨—黨執政的鬥爭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二月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解放後建立的第一屆政府由共產黨人、社會民主黨人、其他三個政黨的代表及社會賢達組成。在1946年5月26日的選舉中,共產黨獲得40%的選票,在300個議席中佔有114席,成為第一大黨。共產黨同其他政黨組成了以哥特瓦爾德為首的聯合政府。在24名政府成員中,捷共9名、社會民主黨3名、國家社會黨、人民黨和斯洛伐克民主黨各4名。由於政治主張的分歧與對立,1948年2月20日,參加政府的國家社會黨、人民黨和斯洛伐克民主黨12名部長向貝奈斯總統提出辭呈,以製造政府危機致使政府垮台。21日,政府調警察部隊進入布拉格,維護現政府的行動委員會積極活動,還組織了支持現政府、反對其反對派的群眾遊行示威。25日,貝奈斯被迫接受了12名部長的辭呈,並任命了新政府,其中包括3名社會黨人,國家社會黨和人民黨各2名。這就是捷克的二月事件。從此共產黨單獨執政。1948年5月9日通過新憲法,宣佈為人民共和國,規定人民是國家權力的唯一源泉,行使國家權力的代表由普選產生、對人民負責。1948年5月30日選舉產生了新的國民議會,哥特瓦爾德當選為新的共和國總統。
為了鞏固人民政權,東歐國家進行了縮小教會影響的艱鉅鬥爭。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在東歐國家有不同程序的影響和作用。東歐各國新建立的政府對教會普遍採取了大致相同的政策:教育世俗化和置教會於政治之外,即學校國有化和政教分離。政府同教會的鬥爭在匈牙利更引人注目。1948年5月,匈牙利政府提出學校國有化、教會辦的學校由政府接管。紅衣主教明曾蒂站出來反對。5月6日,他聲稱要把那些支持改革的人革出教門。他還不時攻擊政府,要求政府取消學校國有化,發還羅馬天主教的財產並允許教徒繼續活動,允許教會出版日報。匈牙利政府認為,明曾蒂的活動超越了教會的範疇,涉及政府的內政和外交。1948年12月27日,政府逮捕了明曾蒂,並於1949年2月8日判處無期徒刑。羅馬天主教在波蘭有相當大的影響。教會強烈要求政府取消對宗教自由的限制和反對學校教育的世俗化。華沙紅衣主教赫朗德的立場“基本上與紅衣主教明曾蒂相似”①。波蘭政府堅持教育的世俗化和教會的活動限制在自己的教務範圍之內。南斯拉夫政府同教會的關係也比較緊張。1946年10月11日,政府審訊了斯特皮納茲大主教並判16年徒刑。南斯拉夫還抨擊梵蒂岡並與之斷絕關係。東歐國家同教會鬥爭的勝利,有利於新生的人民政權的鞏固。教會經過一番較量,只得承認現存政權這一事實。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2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