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動物生態學原理(第三版)(簡體書)
滿額折

動物生態學原理(第三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5 元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87339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版與第二版相比在內容上主要變化是:
(1)新增加大尺度生態學一章,即第11章,包括景觀生態學和全球生態學。這一章對于現代生態學的基礎教科書是很重要的,也是我在重新學習的基礎上寫成的。
(2)現代生態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與社會需要的更加密切結合,所以我在第12章應用生態學的內容上,新增加了生物多樣性保育、生態系統服務和生態系統管理三節,同時對原來的兩節也作了不少的增補。如有益生物種群的產量中不僅介紹了各種收獲量理論,而且加進了配額控制、收獲努力調節等管理及其實例;對有害生物防治加進了基因防治。此外,無論是有益還是有害生物,作為生態系統成員都為生態系統服務作出貢獻,這是對單純利用和防治的觀點增加了一個新的重要思考,這一個思想就包括在第三節生態系統服務之中。
(3)第七章全章,即行為生態學,是由房繼明教授重新寫的。這不僅是因為行為生態學在近20余年來的快速發展,而且還由于我對于此領域的具體發展了解不夠,和前一版中介紹了許多不必要的動物行為學內容。
(4)在第4,5章種群生態學部分,作者主要作了增補。如單體生物與構件生物的區別及其種群動態和模型特點;空間尺度和種群的空間結構;空間異質性和集合種群。自然種群數量變動部分增加了不少最近研究的成果,包括一些近幾年在NATURE、SCI-ENCE和PNAS等報道的。這里也看到,近來對于自然種群長期記錄資料的分析和研
究、野生動物種群的實驗研究,包括對應用驅除寄生物、天敵和其他人工干擾等手段以及相應模型研究的重視;并介紹了種群調節理論的新進展等等。
(5)在第10章生態系統部分,對于全球初級生產力的估計,與前兩版有相當大的區璣我們采用的是Field等1998年在SCIENCE上新報道的,因為他們是根據遙感這種新技術測定的,并有9年(陸地)或6年(海洋)的資料估計的,盡管對遙感測定的結果一般應該有地面資料的驗證。此外,在海洋生產力方面,新介紹了新生產力和病毒
的重要作用;沿食物鏈的上行和下行控制。
(6)第2,3章,即有機體與環境部分,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王德華研究員幫助增補。新增加的內容有:持續代謝率、對于常溫動物冬眠起源的新認識、個體大小的生態學意義、全球氣候變化對于物種分布區和數量的影響。
(7)第6,8章,即生態遺傳學與種間相互作用,由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研究所張大勇教授幫助增補。其新增加的內容有:衰老的進化、似然競爭、斑塊環境中的種間競爭與共存、捕食策略與功能反應、微寄生物傳染病模型。
在教育方法方面,本書作了下列新的安排:
(1)在附錄中增加了網址。現代網絡上具有大量的信息,對于大學生來說,通過網絡獲取信息也是素質培養的重要方面。近幾年新出版的教科書都開始增加網址,我們也為此作了努力。這里包括各章網址、主要生態學期刊網址、重要生態學教科書網址、與生態學有關的單位網址四部分。我們希望讀者能在使用中得到好處。
(2)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也給在教科書中插入彩色圖片提供了條件。感謝出版社責任編輯對我的提醒。我在書中主要選出了我國代表性生物群落、主要珍稀瀕危動物、動物行為和生活方面的彩圖。
(3)各章末都提供了思考題,我相信它包括了大學生基礎課程必須的基本原理。
(4)應本書責任編輯的要求,根據全書體例協調一致的原則,個別章節做了稍微調整;同時每章開始以一個主題圖和一段導言統領全章。

作者簡介

孫儒泳,漢族,生於1927年6月12日,浙江寧波人。中共黨員。1951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1958年在前蘇聯國立莫斯科大學生物系研究生畢業,獲副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生態學會第三屆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生態學會評審組成員,北京市政府水產科技顧問團成員,《生態學報》和《獸類學報》副主編。
從事生態學教學和科研近50年,撰寫和參與撰寫的專著、譯著、高校教材等16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余篇。所著的《動物生態學原理》(第一版)獲第二屆高校教材全國優秀獎和1992年全國教學圖書展一等獎。先后主持和參加了16項科研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6項,并于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目前主要從事獸類和魚類的生理生態學和種群生態學的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一、生態學與人類生存的環境
二、生態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三、生態學的發展史
四、生態學的分支學科
五、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有機體與環境(一)
第一節 有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一、環境
二、生態因子及其分類
三、生態因子作用的幾個特點
四、生物對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
五、生物對各生態因子耐受性之間的相互關係
六、生物對生態因子耐受限度的調整
七、適應組合
八、生態位
第二節 溫度及其生態作用
一、地球上環境溫度的分布及其變化
二、動物對低溫和高溫的耐受極限
三、溫度對動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影響
四、動物熱能代謝的類型和體溫調節 的特點
五、動物對低溫環境和高溫環境的適應
六、個體大小與尺度問題
七、溫度與動物的行為
八、溫度與動物的地理分布
九、溫度與動物的數量變動
十、熱污染
第三節 水分的生態作用
一、陸地環境中水的分布
二、水對陸生動物的影響
三、水生動物的水鹽代謝和滲透壓調節 
第三章 有機體與環境(二)
第一節 光和輻射
一、光、輻射的一般意義
二、光照周期與動物的季節 節 律
三、光與動物的晝夜節 律
四、月周期或潮汐周期
第二節 大氣和水環境
一、氣體代謝與大氣、水環境中的氧
二、水中溶解的其他氣體
三、pH值及其在水生動物生活中的作用
四、水的物理性質對水生動物生活的意義
五、水體的基底性質和對底棲動物的影響
六、空氣的流動——風
七、水流
八、火的生態作用
 第三節 土壤和基底在動物生活中的作用
一、土壤的一般意義
二、土壤的化學性質對于土棲動物的意義
三、土壤的結構及其機械組成對土壤動物的影響
四、土壤的濕度及通氣性對土壤動物的意義
 第四節 氣候對動物的綜合影響
一、溫度和水分條件的共同作用
二、大氣候和小氣候
三、物候學與生態學
第四章 種群數量的時空動態
 第一節 種群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因子的特點
二、種群的定義
三、種群生物學和種群生態學
四、單體生物和構件生物
五、研究種群生態學的意義
 第二節 種群的數量統計
一、絕對密度測定
二、相對密度測定
 第三節 種群統計學
一、種群的基本參數
二、種群的年齡分布和性比
三、生命表
四、內稟增長能力
 第四節 種群的空間格局
一、種群的空間分布型
二、空間尺度和種群的空間結構
三、空間異質性與集合種群
四、空間生態學
第五章 種群增長
第一節 種群增長模型
一、種群的離散增長模型(差分方程)
二、種群的連續增長模型(微分方程)
三、實驗種群和野外種群的證據
……
第六章 種群遺傳與進化生態學
第七章 行為生態學
第八章 種群間相互作用
第九章 群落生態學
第十章 生態系統
第十一章 大尺度生態學
第十二章 應用生態學
參考文獻
英文名詞索引
中文名詞索引
有關網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9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