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滿額折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是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農林牧漁系列之一。全書共分四篇十四章。第一篇微生物基本知識與檢驗技術,著重介紹了微生物的形態結構、主要的生理特性及相應的檢驗技術,微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及其利用,微生物的致病作用與傳染,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及其應用等;第二篇免疫學基礎及應用,著重介紹了免疫應答的物質基礎、免疫應答過程及作用、變態反應、免疫學診斷技術及其免疫在傳染病預防方面的應用等;第三篇主要的病原微生物及檢驗,著重介紹了比較有代表性的病原性細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實驗室診斷方法及其防制措施等;第四篇微生物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著重介紹了微生物在動物飼養、動物性產品加工及檢驗方面的應用等。
《動物微生物及免疫》適用于高職高專畜牧獸醫專業、獸醫專業和動物防疫檢疫專業,也可作為基層畜牧獸醫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并可供畜牧獸醫相關行業的工作人員參考。

本教材是依據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強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在“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農林牧漁系列”建設委員會和編審委員會的指導下開發建設的。
教材本著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這一重要核心,圍繞職業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系統化設計,提出課程的總體能力目標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在強調專業能力目標的同時兼顧社會能力和方法的設計;知識目標註意過程性知識目標的設計;進而構建出適應於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提倡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材模式。突出做到了以下幾點。
1.每章都均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的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不僅使學生明確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明確了需要掌握的技能。
2.每章內容均將技能與相關知識相融為一體,便於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學生通過完成相關的技能學習與訓練,掌握相關的專業基本知識,從而實現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
3.教材體系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技能的設計、知識的序化均注重循序漸進;每章結束後都設有復習思考題,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重點內容。
4.適當將相關科學技術的新進展、新方法融匯於教材之中,為學生進一步了解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打下基礎,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全書共分四篇十四章。第一篇微生物基本知識與檢驗技術,著重介紹了微生物的形態結構、主要的生理特性及相應的檢驗技術,微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及其利用,微生物的致病作用與傳染,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及其應用等;第二篇免疫學基礎及應用,著重介紹了免疫應答的物質基礎,免疫應答過程及作用,變態反應,免疫學診斷技術及其免疫在傳染病預防方面的應用等;第三篇主要的病原微生物及檢驗,著重介紹了比較有代表性的病原性細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實驗室診斷方法及其防制措施等;第四篇微生物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著重介紹了微生物在動物飼養、動物性產品加工及檢驗方面的應用等。各學校在使用中可以根據本地區生產實際和本校授課情況選擇教學內容。
本教材的編寫分工是:緒言由劉莉和王濤編寫;第一章由姜鑫和王坤編寫;第二章由郭洪梅和牟永成編寫;第三章由張素麗和劉莉編寫;第四章由王汝都和李明彥編寫;第五章由王濤和劉莉編寫;第六章由向金梅和雷莉輝編寫;第七章由向金梅和雷莉輝編寫;第八章由劉莉和王濤編寫;第九章由雷莉輝和向金梅編寫;第十章由郭洪梅和牟永成編寫;第十一章由李明彥和王汝都編寫;第十二章由牟永成和郭洪梅編寫;第十三章由王坤和姜鑫編寫;第十四章由王濤和張素麗編寫;全書由劉莉和王濤統稿。
本書是由具有多年本課程教學經驗和一定生產實踐經驗的人員編寫,除可作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獸醫專業和動物防疫檢疫專業的教材外,也可作為基層畜牧獸醫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以及畜牧獸醫相關行業工作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本教材由河南省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羅國琦教授、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陸桂平教授審定,他們在審稿過程中,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教材編寫過程中,也收到了許多兄弟學校老師提出的有益的建議和意見;同時,教材編寫過程中也參考了相關專家的成果文獻,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限於編者的經驗和水平,請使用本書的師生及其同行,對本教材在內容和文字上的疏漏和不當之處給予批評指正。

目次

緒言1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分類1
二、動物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研究內容2
三、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發展簡史2
四、學習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目的和
任務4
【復習思考題】5
第一篇 微生物基本知識與檢驗技術7
第一章 細菌的基本知識及檢驗8
第一節 細菌的形態結構8
一、細菌的形態8
二、細菌的基本結構10
三、細菌的特殊結構13
四、細菌形態結構檢查技術15
技能1.1 顯微鏡的使用及細菌形態結構觀察16
技能1.2 細菌標本片製作與檢查技術17
技能1.3 細菌的運動性檢查19
第二節 細菌的生長繁殖與代謝20
一、細菌的營養和培養基20
二、細菌的生長繁殖23
三、細菌的新陳代謝26
四、細菌的生化試驗27
技能1.4 微生物實驗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滌、包裝與滅菌28
技能1.5 常用培養基的制備29
技能1.6 細菌的分離培養、移植及培養性狀觀察32
技能1.7 細菌的生化試驗35
第三節 細菌感染的實驗室檢查方法38
一、病料的采集、保存及運送38
二、檢測細菌或其抗原39
三、檢測抗體40
四、檢測細菌遺傳物質(PCR技術)41
【復習思考題】41

第二章 病毒的基本知識及檢驗42
第一節 病毒的形態結構42
一、病毒的大小42
二、病毒的形態42
三、病毒的結構和成分42
四、亞病毒因子44
五、病毒的分類44
第二節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44
一、病毒的增殖方式44
二、病毒的復制過程44
三、病毒的培養技術45
技能1.8 實驗動物的接種和剖檢技術47
技能1.9 病毒的雞胚接種技術48
技能1.10 病毒的雞胚原代細胞培養技術51
第三節 病毒的其他特性53
一、病毒的干擾現象53
二、病毒的血凝現象54
三、病毒的包涵體54
四、病毒的濾過特性54
五、病毒的抵抗力55
技能1.11 病毒的血凝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微量法)56
第四節 病毒感染的實驗室檢查方法58
一、病料的采集、保存及運送58
二、直接鏡檢法58
三、病毒的分離培養和鑑定59
四、病毒的血清學診斷60
五、病毒的分子生物學診斷60
【復習思考題】61

第三章 其他微生物基本知識及檢驗62
第一節 真菌62
一、生物學特性62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65
三、微生物檢查方法65
四、防治66
技能1.12 真菌的形態觀察及常見病原真菌的實驗室檢查66
第二節 放線菌68
一、形態結構68
二、生長與繁殖68
第三節 霉形體69
一、生物學性狀69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70
三、微生物學診斷70
第四節 螺旋體71
一、生物學特性71
二、分類71
第五節 立克次體71
一、生物學特性71
二、致病性72
三、微生物學診斷72
四、防治72
第六節 衣原體72
一、生物學特性72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73
三、微生物學檢查73
四、防治73
【復習思考題】74

第四章 微生物與外界環境75
第一節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75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75
二、水中的微生物76
三、空氣中的微生物77
四、正常動物體的微生物77
第二節 消毒與滅菌79
一、物理消毒滅菌法80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83
三、生物消毒滅菌法85
技能1.13 常用的消毒滅菌技術87
技能1.14 細菌的藥物敏感性試驗91
第三節 微生物的變異92
一、常見微生物的變異現象92
二、微生物變異現象在獸醫實踐中的應用93
第四節 微生物的亞致死性損傷及其恢復94
一、細菌損傷和恢復的一般特徵94
二、細菌損傷的表現和修復94
三、細菌芽孢的損傷和恢復95
【復習思考題】95

第五章 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及傳染96
第一節 微生物的致病性96
一、細菌的致病性96
二、病毒的致病性99
技能1.15 微生物毒力測定102
技能1.16 內毒素的檢測(鱟試驗)103
第二節 傳染的發生104
一、傳染及傳染的表現形式104
二、傳染發生的必要條件104
【復習思考題】105

第二篇 免疫學基礎及應用107
第六章 非特異性免疫108
第一節 非特異性免疫的構成108
一、屏障結構108
二、吞噬細胞及其吞噬作用108
三、正常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109
四、炎癥反應111
五、機體的不感受性111
第二節 影響非特異性免疫的因素111
一、種屬因素111
二、年齡因素112
三、環境因素112
【復習思考題】112

第七章 特異性免疫113
第一節 免疫系統113
一、免疫器官113
二、免疫細胞116
第二節 抗原120
一、抗原的性質120
二、構成抗原的條件120
三、抗原決定簇121
四、抗原的交叉性122
五、抗原的分類122
六、重要的抗原物質123
第三節 免疫應答124
一、免疫應答的過程124
二、免疫應答的類型125
三、免疫應答中的效應物質及作用125
【復習思考題】133

第八章 變態反應134
第一節 變態反應的類型134
一、過敏反應(Ⅰ型變態反應)134
二、細胞毒型變態反應(Ⅱ型變態反應)136
三、免疫復合物型變態反應(Ⅲ型變態反應)137
四、遲發型變態反應(Ⅳ型變態反應)138
第二節 變態反應的防治原則139
一、預防原則139
二、治療原則140
【復習思考題】140

第九章 血清學試驗141
第一節 概述141
一、血清學試驗的概念141
二、血清學試驗的特點141
三、影響血清學試驗的因素142
第二節 凝集試驗143
一、直接凝集試驗143
二、間接凝集試驗144
技能2.1 凝集試驗145
第三節 沉淀試驗148
一、環狀沉淀試驗148
二、絮狀沉淀試驗148
三、瓊脂擴散試驗149
四、免疫電泳技術150
技能2.2 沉淀試驗152
技能2.3 對流免疫電泳154
第四節 補體結合試驗155
一、補體結合試驗的原理155
二、補體結合試驗的應用156
技能2.4 補體結合試驗156
第五節 中和試驗159
一、毒素和抗毒素中和試驗159
二、病毒中和試驗159
技能2.5 中和試驗160
第六節 免疫標記技術161
一、熒光抗體技術161
二、免疫酶技術163
技能2.6 免疫熒光抗體技術165
技能2.7 免疫酶技術166
【復習思考題】168

第十章 免疫學應用169
第一節 免疫診斷及免疫防治169
一、免疫診斷169
二、免疫防治170
第二節 生物製品及其應用171
一、生物製品的分類和命名171
二、疫苗製造的基本程序174
三、免疫血清與卵黃抗體的制備177
四、生物製品使用注意事項178
【復習思考題】180

第三篇 主要病原微生物及檢驗181
第十一章 主要病原性細菌及檢驗182
第一節 葡萄球菌182
一、生物學特性182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83
三、微生物學檢驗方法183
四、防治原則184
第二節 鏈球菌184
一、生物學特性184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85
三、微生物學檢驗方法185
四、防治原則186
第三節 腸道桿菌186
一、大腸桿菌186
二、沙門菌189
第四節 炭疽桿菌193
一、生物學特性193
二、致病性194
三、微生物學檢驗方法194
四、防治原則195
第五節 厭氧芽孢梭菌195
一、破傷風梭菌196
二、產氣莢膜桿菌197
三、肉毒梭菌199
四、氣腫疽梭菌200
五、腐敗梭菌201
第六節 多殺性巴氏桿菌202
一、生物學特性202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203
三、微生物學檢驗方法203
四、防治原則203
第七節 布氏桿菌203
一、生物學特性204
二、致病性204
三、微生物學檢驗方法205
四、防治原則205
第八節 豬丹毒桿菌206
一、生物學特性206
二、致病性206
三、微生物學檢驗方法206
四、防治原則207
【復習思考題】207

第十二章 主要病原性病毒及檢驗208
第一節 DNA病毒208
一、馬立克病病毒208
二、減蛋綜合征病毒209
三、痘病毒210
四、小鵝瘟病毒210
五、鴨瘟病毒211
六、犬細小病毒212
第二節 RNA病毒213
一、口蹄疫病毒213
二、豬瘟病毒214
三、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215
四、豬呼吸與繁殖綜合征病毒215
五、新城疫病毒216
六、禽流感病毒217
七、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218
八、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219
九、狂犬病病毒220
十、犬瘟熱病毒220
十一、兔出血癥病毒221
第三節 朊病毒222
【復習思考題】223

第十三章 其他病原性微生物及檢驗224
第一節 病原真菌224
一、感染性病原真菌224
二、中毒性病原真菌227
第二節 牛放線菌232
一、生物學特性232
二、微生物學診斷232
三、防治233
第三節 常見的病原性霉形體233
一、豬肺炎霉形體233
二、禽敗血霉形體233
三、牛、羊的致病霉形體234
第四節 常見病原性螺旋體235
一、伯氏疏螺旋體235
二、鵝疏螺旋體236
三、兔梅毒密螺旋體236
四、豬痢疾短螺旋體237
五、細螺旋體屬237
第五節 獸醫學上常見的幾種立克次體239
一、貝氏柯克斯體239
二、腺熱艾立希體240
三、反芻獸可厥體240
四、豬附紅細胞體240
【復習思考題】241

第四篇 微生物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243
第十四章 微生物與飼料、畜產品及微生態制劑244
第一節 微生物與飼料244
一、微生物與青貯飼料244
二、單細胞蛋白飼料245
第二節 微生物與畜產品246
一、乳及乳製品中的微生物246
二、肉及肉製品中的微生物249
三、蛋及蛋製品中的微生物250
第三節 微生態制劑251
一、微生態制劑的概念251
二、微生態制劑的種類及生產菌種251
三、微生態制劑的作用252
四、微生態制劑使用注意事項252
【復習思考題】253
附錄 微生物及免疫學實驗室的注意事項254
參考文獻25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2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