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滿額折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昆蟲研究方法(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昆蟲研究方法》在介紹經典昆蟲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近年應用較普遍的昆蟲學實驗研究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全書共13章,第一章至第六章論述昆蟲定性、定量的研究基本方法,包括觀察方法與設備,形態學、組織學方法,調查、采集、處理方法,環境測量與控制方法等。第七章至第十一章講述活體昆蟲的試驗研究方法,涉及觸角電位技術、刺探電位技術和昆蟲雷達技術等新技術。第十二章介紹昆蟲共生菌研究方法。第十三章介紹昆蟲學文獻的利用。《昆蟲研究方法》可作為高等院校生物類(如昆蟲、植保、生物、農學、醫學等)相關學科本科生教材。同時,也供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教師、研究生及昆蟲愛好者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趙惠燕

女,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兼任昆蟲研究所副所長、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昆蟲學會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植保專業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陝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陝西省婦聯執委,民盟陝西省婦女委員會副主任、楊陵地區政協常委,楊凌巾幗專家團團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女工委員會委員,民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支部主委。200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科學發展離不開方法和技術的進步。基於這種思想,1980年汪世澤教授主編了《農業昆蟲學實驗研究方法》,這是我國第一本關於昆蟲研究方法的專著。他從昆蟲學研究實用角度概要地介紹了農業昆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該書出版以後,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詢問問題、索要該書者絡繹不絕。基於此,1993年汪世澤教授重新編寫了《昆蟲研究法》一書,該書根據讀者的要求,從昆蟲的觀察方法與設備、昆蟲的形態學與組織學方法、野外採集、種群數量估測等方法,昆蟲活體的試驗研究方法和昆蟲學田間實驗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進,為昆蟲學研究提供了技術指導。隨著科學的發展,昆蟲學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其中新方法、新技術功不可沒。昆蟲刺探電位技術、昆蟲雷達技術、昆蟲嗅覺技術、觸角電位技術等技術近年在昆蟲學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對昆蟲學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每當我從國外合作研究返校後向汪世澤教授匯報工作時,他總是語重心長地教導和鼓勵我,將先進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總結並向國內學者傳播,促進科學研究和本科教學中實驗教學和技能的發展。同時,我在美國合作研究期間,Larry Pedigo教授贈送我一本他編寫的Entomology and Pest Management,其中有關昆蟲學研究方法在我的教學和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另外,近幾年不少大學為本科生開設昆蟲研究法課程,因此當科學出版社邀請我主編《昆蟲研究方法》時,我欣然同意,一方面為完成汪先生的遺願,另一方面總結、創新、擴大新技術,為昆蟲學本科教學貢獻力量。當我邀請華中農業大學雷朝亮教授等參加編寫時,他們非常高興,並予以大力支持。一方面他們當中有的曾參與了汪世澤教授主編的《昆蟲研究法》的編寫,有的正在講授這門課程;另一方面這也是本科教學的迫切需要。在此,感謝各位編寫人員的辛勤編寫。同時,也感謝科學出版社的甄文全博士,從本書的申請到一稿、二稿的審校,再到參加本書的編審會,每個章節逐字逐句地修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本書共13章,由趙惠燕主編,華中農業大學雷朝亮、朱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新崗、胡想順、胡祖慶、代美,西南農業大學王進軍、劉志萍,山西農業大學李生才、李銳、馬瑞燕,福建農林大學侯有明,北京農學院張志勇等同志參加編寫。書中不少內容是作者們實踐經驗的總結。由於本書重點是面向大學本科生的教材,因此有關昆蟲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昆蟲化學生態學研究方法、昆蟲毒理學研究方法等不在本書的編寫範疇。由於作者水平有限,錯誤難免,敬請相關專家和同行批評斧正。同時也希望青年學生、植物保護學研究者、昆蟲學研究工作者和昆蟲愛好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目次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昆蟲觀察設備1
第一節顯微鏡的類型1
一、可見光顯微鏡1
二、不可見光顯微鏡6
第二節實體顯微鏡7
一、結構7
二、原理與特點8
三、使用方法與註意事項9
四、顯微鏡的保養9
第三節數碼顯微鏡10
第四節電子顯微鏡11
一、掃描電子顯微鏡11
二、透射電子顯微鏡13
三、電鏡的維護保養15
參考文獻16
第二章昆蟲種類鑑定18
第一節昆蟲種類鑑定的步驟18
一、檢索到目和科18
二、屬和種的初步鑑定18
三、文獻資料的收集利用18
四、核對昆蟲描述19
五、與已正確鑑定的標本或模式標本比較19
六、昆蟲分類專家鑑定或確定19
七、添加鑑定標籤20
八、昆蟲鑑定專家系統20
第二節昆蟲種類的記載20
第三節形態特徵的表述21
一、形態文字描述的理論準備21
二、記載文體22
三、性狀的次序22
四、記載的方位22
五、數字資料23
六、顏色記載23
參考文獻23
第三章形態特徵表述——科學繪圖24
第一節昆蟲繪圖及基本要求24
第二節草圖描繪24
一、草圖的常用繪製方法25
二、昆蟲草圖繪製注意事項28
第三節圖稿覆墨和著色28
一、覆墨和著色的基本方法28
二、注意事項30
第四節電子繪圖的特點和方法30
一、草圖的繪製31
二、Corel DRAW12模式圖的繪製31
參考文獻32
第四章昆蟲標本的採集、製作、保存與郵寄33
第一節常用的採集工具33
一、捕蟲網33
二、捕蟲傘34
三、收蟲工具34
四、其他用具35
五、採集後的處理辦法36
第二節採集昆蟲的方法36
一、採集昆蟲的方法36
二、昆蟲的分離42
三、特殊類群的採集43
四、採集昆蟲的注意事項45
第三節昆蟲標本的製作46
一、昆蟲乾製標本的製作46
二、昆蟲液浸標本的製作51
三、昆蟲整體封裝玻片的製作方法52
四、有機玻璃包埋昆蟲標本的方法56
五、昆蟲標本薄膜包覆法58
六、幼蟲標本製作法59
七、昆蟲生活史標本製作法60
八、昆蟲卵標本的製備61
九、鱗翅目翅脈標本製作法62
十、昆蟲外生殖器標本的製作63
十一、破損成蟲標本的修補64
第四節昆蟲標本的保存65
一、昆蟲的殺死65
二、昆蟲標本的干燥與保存66
三、玻片標本的保存69
四、模式標本的保存69
五、解剖用昆蟲標本的保存69
六、適於精細分析研究的標本保存69
七、保存昆蟲標本注意事項70
第五節昆蟲標本的寄運71
一、活蟲的寄運方法71
二、插針標本和液浸標本的寄運方法72
三、昆蟲標本的裝箱72
四、寄運昆蟲標本注意事項72
參考文獻72
附錄1製作毒瓶74
製作臨時毒瓶的方法74
附錄2標本製作與保存用的各種混合液配方75
一、昆蟲標本保存液75
二、永久玻片標本製作殺死與固定液75
三、臨時玻片標本封藏劑75
四、染色液配方75
五、製片膠液配方75
六、幼蟲標本浸漬液76
第五章昆蟲抽樣調查的理論與方法77
第一節昆蟲空間分佈型與抽樣方法概述77
一、昆蟲分佈型的概念77
二、抽樣調查的概念78
三、昆蟲空間分佈與抽樣的關係78
四、抽樣方法概述79
五、抽樣方案製訂80
第二節隨機抽樣82
一、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82
二、簡單隨機抽樣的具體實施方法82
三、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評估82
第三節機械抽樣82
一、機械抽樣的概念82
二、機械抽樣方法83
三、樣本抽樣數的確定83
第四節分層抽樣84
一、分層抽樣概念84
二、分層抽樣中樣本單元數分配方法85
第五節階層抽樣86
一、階層抽樣的概念86
二、階層抽樣的特徵86
三、多階抽樣與分層抽樣的主要區別87
第六節序貫抽樣方法87
一、序貫抽樣方法的概念及特點87
二、以頻次分佈函數為基礎的序貫抽樣方法88
第七節標記再捕技術90
一、昆蟲種群的群體標記法90
二、標記再捕法估計種群絕對數量的原理和方法92
第八節土壤昆蟲的取樣方法92
一、土壤昆蟲種類92
二、土壤昆蟲數量觀測方法93
三、土壤昆蟲調查內容和方法97
第九節水生昆蟲的取樣方法99
一、水生昆蟲EPT類群研究方法99
二、水生昆蟲採樣方法100
三、樣品的處理與定量102
參考文獻103
第六章環境條件測量與控制104
第一節溫度測量與控制104
一、溫標104
二、測溫方法104
三、常用恆溫設備107
第二節濕度測量與控制108
一、濕度表示法108
二、濕度測定法108
三、濕度控制109
第三節光照的測定和光週期控制110
一、光的特徵及對昆蟲的影響110
二、光照強度及測定111
三、光週期的時間控制112
四、紫外線對昆蟲的影響113
第四節風速的測定113
一、風對昆蟲的影響113
二、風對昆蟲擴散與遷飛的影響114
三、風洞實驗114
第五節人工環境模擬設備116
一、智能人工氣候箱117
二、現代溫室118
參考文獻119
第七章昆蟲飼養方法與技術120
第一節飼養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環節122
一、蟲源122
二、飼料123
三、飼養條件124
四、飼養器具125
五、飼養規模126
第二節昆蟲的人工飼料126
一、人工飼料的營養物127
二、人工飼料的成形物129
三、人工飼料的助食劑129
四、飼料的消毒130
五、飼料配置中應注意的問題131
第三節飼養評價132
第四節常見昆蟲的飼養方法133
一、蚊蠅類133
二、鱗翅目類134
三、傳粉昆蟲類135
四、刺吸式口器的昆蟲136
五、天敵飼養138
六、儲藏昆蟲飼養139
七、其他140
參考文獻141
第八章昆蟲生命表研究技術142
第一節特定時間生命表的研究方法143
一、生命期望表143
二、繁殖力生命表144
三、特定時間生命表研究方法146
第二節特定年齡生命表的研究方法147
第三節建立生命表應注意的事項149
一、抽樣149
二、昆蟲年齡間隔的確定及其調查149
三、死亡因子確定與補充實驗149
四、預備試驗150
五、生命表中年齡鑑定是關鍵150
六、如何測定lx 150
第四節生命表的應用151
一、種群的遺傳作用力與環境作用力分析151
二、關鍵因素分析151
三、植物抗蟲性分析152
四、評價各種防治措施對控制害蟲的作用152
五、以生態作用因子組建的種群生命表153
六、生命表方法在昆蟲預測預報中的應用153
七、生存曲線的應用154
參考文獻154
第九章昆蟲刺探電位圖譜(EPG)技術155
第一節EPG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155
一、EPG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155
二、EPG使用方法156
第二節EPG波形的生物學意義157
一、蚜蟲的8種基本波形159
二、其他的EPG波形159
第三節EPG的應用160
一、寄主植物抗性機制方面的應用160
二、在刺吸式昆蟲與寄主植物關係特異性研究中的應用161
三、傳毒昆蟲傳毒(菌)機理的研究162
四、刺吸式口器昆蟲的取食機理、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研究162
五、殺蟲劑對刺吸式口器昆蟲取食行為影響的研究162
參考文獻163
附錄EPG分析軟件165
第十章昆蟲嗅覺儀和触角電位測量技術167
第一節嗅覺儀的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167
一、Y形嗅覺儀167
二、四臂嗅覺儀和單嗅覺儀169
三、風洞儀171
第二節觸角電位儀測量技術172
一、昆蟲觸角電位儀173
二、觸角電位-氣相色譜聯用儀(GC-EAD) 175
第三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 176
一、氣相色譜176
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176
三、應用實例176
參考文獻177
第十一章昆蟲雷達技術179
第一節昆蟲雷達研究歷史與概況180
第二節昆蟲雷達的工作原理180
第三節昆蟲雷達的工作過程181
第四節昆蟲雷達回波信號與目標識別182
一、昆蟲雷達回波信號种類182
二、昆蟲雷達目標的識別183
三、昆蟲種群密度、飛行高度、方位的計算184
四、昆蟲遷飛重要參數的統計分析185
五、昆蟲週年活動情況監測186
參考文獻187
第十二章昆蟲共生菌研究方法189
第一節昆蟲共生菌檢測技術189
一、共生菌在昆蟲體內存在的部位189
二、用光學顯微鏡檢測昆蟲共生菌的菌孢數190
三、電子顯微鏡檢測191
四、以PCR為基礎的分子技術檢測191
第二節昆蟲脫共生技術193
第三節共生菌與昆蟲營養關係研究技術195
參考文獻197
第十三章昆蟲學重要文獻及其檢索方法198
第一節昆蟲學重要文獻198
一、昆蟲學重要圖書198
二、昆蟲學重要期刊198
三、昆蟲學重要評述性文獻200
四、會議文獻201
五、學位論文201
六、昆蟲學重要文獻期刊202
第二節昆蟲學主要文獻檢索數據庫203
一、OCLC First Search數據庫檢索203
二、PQDD網絡數據庫檢索204
三、Elsevier Science (SDOS)期刊全文數據庫204
四、Springer Link全文電子期刊數據庫204
五、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檢索系統205
六、萬方數據資源系統205
七、維普信息資源系統(VIP) 205
八、超星數字圖書館206
九、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206
第三節參考文獻的利用206
一、閱讀參考文獻的方法206
二、參考文獻的積累207
三、文獻資料的利用原則208
參考文獻208

書摘/試閱

三、使用方法與註意事項
(一)使用方法
(1)在取(還)解剖鏡時,若需要連鏡箱搬動,應將鏡箱鎖好,以免解剖鏡零件傾出而損壞。同時鏡箱的鑰匙必須拔除,避免不小心將鑰匙碰斷在鎖孔裡。
(2)取用解剖鏡時,必須右手握持支柱,左手托住底座,小心平穩地取出或移動,嚴禁單手握持。
(3)使用前須檢查附件是否缺少、鏡體各部有無損壞、轉動升降手輪有無故障。
(4)將被檢物置於載玻片上、蠟盤中或針插昆蟲標本插於泡沫板上,再放到載物台中央,待觀察。可根據被檢物顏色等的需要,選擇載物台的黑、白面或用載物台下透射光照明。
(5)擰開鎖緊手輪,先把鏡體上升至需要的高度,然後鎖緊鏡體。
(6)觀察時,可先轉動目鏡管,使兩個目鏡間的寬度適合兩眼間的距離。然後轉動升降手輪,使沒有視覺圈的目鏡成像清晰,另一目鏡若不清晰,可轉動視覺圈,直至兩眼同時看到清晰的物像時為止。如果需要放大觀察時,再轉動讀數盤直到所需要的放大倍率。
(7)用畢後,先將載物台上的東西拿走,鬆開鎖緊手輪,將鏡體放下,並鎖緊。將附件恢復原狀,擦淨鏡身,放入鏡箱內,鎖緊鏡箱。
(二)注意事項
(1)在調節焦距時,轉動手輪時不能太快,扭不動時不可強扭,謹防損壞齒輪。
(2)放大倍數一般是按物鏡倍數與目鏡倍數的乘積計算的。如需選擇高倍率放大時,應先以選擇高倍率物鏡為主,當最高倍物鏡仍不能解決問題時,再選擇高倍率目鏡。這是因為目鏡放大的是虛像,對提高分辨率不起作用。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