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細說大明王朝36大懸案(簡體書)
滿額折

細說大明王朝36大懸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細說大明王朝36大懸案》的作者是向飛。 《細說大明王朝36大懸案》收錄了明代“偉哥”悲劇;游走在帝王將相間;桃花扇的下落;《李氏家譜》見真情;沈氏家族敗落之謎;神奇詭秘的裸體奇聞;張獻忠“屠川”質疑;“史”里求真等內容。

作者簡介

向飛 長期從事文史物及科普讀物寫作,在海內外多家出版社出版著作近十部。其中《世界歷史49大謎》等著作被臺灣地區及韓國引進出版,重印多次,深受讀者歡迎,并被臺灣著名的金石堂連鎖書店推薦為全島青年學生的暑假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帝王六大懸案;將相六大懸案;宮闈六大懸案;美女六大懸案;社會六大懸案……《細說大明王朝36大懸案》(作者向飛)以流暢的文筆、生動的語言,帶您走進大明王朝,揭秘帝王、將相、宮闈、美女、社會、文化諸多領域那一個個撲朔迷離、精彩紛呈的千古懸案……

目次

一、帝王六大懸案1 朱元璋:大殺功臣之謎牧童,沙彌,皇帝朱元璋的成功之道胡惟庸之死順藤摸瓜剿“奸黨”斬盡殺絕的藍玉案朱元璋嗜殺之謎2 明仁宗:暴卒之謎從燕王世子到大明太子從大明太子到大明天子嗜欲過度說弒父篡位說3 建文帝:失蹤之謎闔宮自焚說不知所終說“天下大師”之謎獅山更比燕山高建文遺蹤種種4 明英宗:奪門復辟之謎土木堡之變廊王之立奪門之變兩點疑問5 正德帝:荒亂之謎“豹房”里的荒唐帝王“威武大將軍”武宗之死他是昏君嗎?6 崇禎帝:亡國之謎兵臨城下崇禎測字崇禎之死死于何處?是否亡國之君?二、將相六大懸案1 劉伯溫:死因之謎從仕元到反元東張?西陳?結怨與見疑劉基之死死因之謎2 方孝孺:“滅十族”之謎“正學先生”削藩的後果人間慘劇舍生取義,還是愚忠?3 張居正:死後清算之謎首輔之路一個成功的改革家“奪情”風波身後榮辱萬萬千死後清算之謎4 袁崇煥:被殺之謎第一大敗筆第二大敗筆袁崇煥之死冤,還是不冤?5 吳三桂:降清之謎沖冠一怒為紅顏為君父報仇,還是為己保位?假降,還是真降?6 史可法:民族英雄形象之謎揚州十日英勇就義,還是不知所終?民族英雄,還是誤國庸臣?三、宮闈六大懸案1 明成祖:生母之謎馬皇後說元順帝妃子說碩妃說2 鄭旺:妖言案之謎明孝宗的一夫一妻制案情始末幾點質疑3 壬寅年:宮變之謎“大禮議”風波駭人聽聞的“宮變”撲朔迷離4 明宮“偉哥”:紅丸案之謎“紅丸”遺風梃擊案明代“偉哥”悲劇“紅丸”風波“紅丸”余話5 魏忠賢:擅權之謎入宮升遷專權屠殺東林黨從個人崇拜到碎尸萬段6 崇禎太子:真偽之謎甲申之變北京太子案南京太子案兩太子後話四、美女六大懸案1 陳圓圓:歸屬之謎公子無緣游走在帝王將相間魂歸何處?隱居貴州說2 柳如是:死因之謎相府下堂妾顛躓在婚姻的道路上傾城之戀國破之後是殉情,還是被逼自殺?柳如是後話3 李香君:“桃花扇”之謎初登媚香樓梳櫳桃花扇三種結局桃花扇的下落4 董小宛:結局之謎水繪園的女主人從名妓到賢妾朦朧生死朦朧詩無謎的董鄂妃5 李巖、紅娘子:有無之謎李巖、紅娘子傳奇李巖是“烏有先生”嗎?早有知情辨是非紅娘子其人其事《李氏家譜》見真情6 童妃:真偽之謎“福祿宴”朱由崧登基童妃案真假童妃說真假福王說五、社會六大懸案1 沈萬三:富甲天下之謎沈萬三財富傳奇沈萬三“元人”考“聚寶盆”的傳說何以富甲天下?沈氏家族敗落之謎2 萬歷朝:“妖書”案之謎“國本”之爭第一次“妖書”案第二次“妖書”案3 倭寇:犯邊之謎倭寇之災胡宗憲和戚繼光“倭寇”新論新論,還是謬論?4 天啟:災變之謎一次慘絕人寰的災變神奇詭秘的裸體奇聞眾說紛紜,疑團未解5 李自成:生死之謎九宮山遇難說九宮山遇難質疑隱居夾山寺說隱居夾山寺質疑6 張獻忠:“屠川”之謎血淚斑斑話“屠川”“正史”如是說“洋證人”目擊記張獻忠“屠川”質疑六、文化大懸案1 文字獄:歷史真相之謎“作則”與“作賊”“名人”的浩劫文字獄的起因質疑者云“史”里求真2 南北榜:糊涂案之謎明朝的科舉制度“黃榜”風波不屈的劉三吾南北榜糊涂案朱元璋糊涂嗎?3 《永樂大典》:正本下落之謎明成祖的壯舉萬歷年間焚毀說毀于明末戰火說殉葬說4 《水滸傳》:作者之謎施耐庵說羅貫中說施耐庵、羅貫中合撰說集體創作說5 唐伯虎:風流才子之謎跌宕人生“秋香”之謎并非“風流才子”說“風流才子”之確證6 李贊:“思想狂人”之謎戰斗在麻城《焚書》和《藏書》“中國第一思想狂”李贄之死

書摘/試閱

元末災變,群雄四起,劉福通、芝麻李、韓林兒、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還有方國珍、陳友定等等,一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英雄豪杰,虎視眈眈,逐鹿中原。十幾年的南征北戰,終于讓朱元璋這個從貧民窟里走出來的放牛娃、小沙彌,躍上了權力的頂峰! 時乎?命乎?——人們對朱元璋的成功之道進行了許多有趣的探討。 有人說,他出身貧賤,深知民間疾苦和社會弊端,他的部下攻城略地之後,不妄殺,不擄掠,大得民心。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人說,他從士兵、九夫長做起,直到元帥,深諳行伍之道,既有運籌帷幄的指揮才能,又有堅毅果敢的人格魅力,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審時度勢,量力而為,所以每戰必勝,每攻必克。 還有人說,成功的英雄後面總有一位堅強的女性,站在他後面的就是在民間廣有盛譽的馬皇後馬大腳。馬皇後有膽有識,深明大義,不只在危難中每見真情,而且在團結將士、調協君臣關系上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如果僅是以上幾點,則仍然是遠遠不夠的。朱元璋的成功更重要的在于他善于網羅人才,在身邊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能征善戰的文臣武將,他們為奪取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勛。特別是出生于濠州、鳳陽一帶的朱元璋的同鄉們,更是對他忠心耿耿,始終不渝,出生人死,承擔了巨大的苦難和犧牲。 大明王朝建立之後,論功行賞,這些人理所當然得到了高官厚祿。據洪武四年(1371)統計,在朱元璋的家鄉人中,封國公者六人,封侯者二十八人。朱元璋除賞賜他們大量土地外,還頒有可以免死幾次的鐵券。其余在府、部、司、院中任要職者不計其數。這些人以李善長、胡惟庸為中心,形成了一個聲氣相通、姻親相連、威風顯赫的權勢集團,人們稱之為“淮西幫”。 但是,好景不長,從洪武十三年(1380)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短短的十四年中,朱元璋大開殺戒,把所有的開國元勛、文武耆舊幾乎殺了個精光。“淮西幫”土崩瓦解! 大屠殺,大滅絕,冤毒慘戚,叫後世讀史者拍案驚奇,欷歔不已!人們不禁要問:是殺人者本性邪惡、忘恩負義、自食其言呢,還被殺者惡貫滿盈、罪有應得、咎由自取7 第一個用來開刀的是胡惟庸。 胡惟庸,安徽定遠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投奔朱元璋,從最低的元帥府奏參做起,後歷任主簿、知縣、通判、太常寺少卿。洪武三年(1370),因姻親關系而受到李善長的提攜,官拜中書省參知政事,不久代汪廣洋為中書省左丞。以後又拜右丞相,繼而為左丞相。由于他逢迎有術,頗得朱元璋寵信,常常形成一人獨相的局面。 胡惟庸聰明絕頂,但并非安分守己之輩。他利用宰相高位,獨攬政務。臣下的奏章,他先行拆閱,對他不利的隱匿不報;官員的生殺升黜,他也常常不經奏報而獨斷專行。一些趨炎附勢之徒“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教”(《明史》)。 這一切,朱元璋看在眼里,不動聲色。 大將軍徐達對胡惟庸所作所為深為不滿,向朱元璋作了匯報。胡惟庸則唆使他的嘍噦反告徐達,把事情攪成一團渾水。 這一切,朱元璋也看在眼里,仍是不動聲色。 有一天,胡惟庸的兒子招搖過市,墜馬,死于過路的馬車輪下,胡惟庸不問青紅皂白,把那個馬車夫殺掉解恨。事後,他心中惴惴不安,于是選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日子,準備了一套又一套的借口和說辭,向朱元璋訴說了他的失子之痛和悔恨之情。朱元璋仍是不動聲色。半晌之後,才冷冷地說出了一句話:“殺人償命。” 胡惟庸想用大量的金帛補償死者以贖罪,得到的答復是‘不許”。 胡惟庸冷汗淋漓,這才知道陷入了滅頂之災。據《明史》記載,他糾集了幾個鐵桿哥們,打算鋌而走險,但也因勢單力薄而遷延。 洪武十二年(1379),占城國(今越南中南部)入貢,胡惟庸竟隱匿不報。這件事被朱元璋察覺了,在他的追問之下,中書省把責任推給禮部,禮部則把責任推給中書省。朱元璋大怒,拘押了所有官員,窮追主事者,立貶右丞相汪廣洋于廣南,隨後賜死。胡惟庸的好日子也終于走到了盡頭。 洪武十三年正月,御史中丞涂節告發胡惟庸與御史大夫陳寧等人謀反,經廷審,也攀連到了涂節。涂節是首告,本可免死,但群臣認為:“節本預謀,見事不成始上變告,不可不誅。”(見《明史》)此次朱元璋‘從諫如流”。結果,胡、陳、涂三人及其家族被誅,牽連到此案的僚屬、黨羽、親朋共一萬余人也先後被誅。 其中,最為無辜的是宋濂。宋濂是明初大儒,曾為太子之師,編修《元史》,其孫宋慎因有“知情不舉”之嫌,便被下令拘捕、下詔獄處死。此時宋濂已年過七旬,隱居浦江,也被錦衣衛抓捕至京,幸有馬皇後極力勸諫,免死,被發配茂州,死于中途的奉節。 朱元璋并沒有放下屠刀,‘胡惟庸案”也沒有就此了結。 五年之後,‘胡惟庸案”又起,有毛響糖者告發,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以及李存義的兒子李佑與胡惟庸“通謀”,朱元璋如獲至寶,先把此二人流放到崇明島安置。 又五年,即洪武二十三年(1390),胡惟庸被殺十年之後,李善長的一個親戚丁斌因別的罪名被捕,供出了當年胡惟庸謀反,曾派李存義、李佑向李善長游說。李善長知情不報,因此也是個‘胡黨”。朱元璋早就想挖掉這根”淮西幫”的臺柱子,借題發揮,以“(李)善長元勛國戚,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將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同時問斬。曾被朱元璋譽為“開國第一功臣”的李善長,也在皇帝恩賜的一條繩索下,結束了他七十七年艱難的行程。 與此同時,吉安侯陸仲亨的家奴也告發陸仲亨與唐勝宗、費聚、趙雄三名侯爺串通胡惟庸,“共謀不軌”。一場“肅清逆黨”的政治運動鋪天蓋地而來。受此牽連的還有楊、朱亮祖,都是“瓜蔓抄”,被滿門抄斬,直殺得血流成河,遍野血腥。 據統計,因受胡惟庸一案牽連而慘遭屠戮的達三萬多人,絕大多數是出生人死的開國功臣和他們的家屬,其中享有公、侯爵位的近二十人。 兩年之後,還有一位靖寧侯葉異因“交通胡惟庸”而被補殺。此時距胡惟庸之死已是十多年了。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