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人生可以走直線:像曾國藩一樣做人(簡體書)
滿額折

人生可以走直線:像曾國藩一樣做人(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曾國藩,一個晚清之際挽狂瀾于既倒的名臣,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
年代,作為肩負國家存亡、文化續絕的棟梁,他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他
的思想、事業與為人,給後人以何種教益?一個故去百余年的人,何以至今
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翻開《人生可以走直線(像曾國藩一樣做人)》,你就
能找到答案。
《人生可以走直線(像曾國藩一樣做人)》由韓彪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對自己,他能格已修身,不驕不躁,實學進取。對朋友,他能不嫉不妒,以誠待人,教學相長。對家人,他以兄長之責教弟有方,對內愛護有道,對外大公無私。
由韓彪編著的《人生可以走直線(像曾國藩一樣做人)》從曾國藩在求知好學、修身養性、志向遠大、治家有道,以和為貴、以誠待人、謹慎處事、廣交賢才、知人善任、為官有方、與時俱進、擔當大任等12個方面來全面闡釋了曾國藩的為官之道。

曾國藩出身于一個耕讀之家,少年時期他的資質并不是非常出眾,但自
躋身于仕
途之後卻一帆風順,扶搖直上,位極人臣。
曾國藩生活在動蕩不安、朝不保夕的晚清封建時期。就是在這種悲劇色
彩濃重的
年代里,他仍舊在多個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他由科舉人仕途,隨後
青云直上,
出將入相,成為大清一根頂梁支柱。這其中的緣由正是百年來人們好奇和關
注的焦點。
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運動使本來就風雨飄搖的晚清王朝更加岌岌可危,
正在滿朝
文武大臣束手無策的危急關頭,曾國藩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以一介書生帶
兵,與太
平天國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歷經十多年的血雨腥風,最終延續了清朝的統治
半個多世
紀,他也因此被稱為“中興第一名臣”。
從一介書生到晚清重臣,曾國藩作為官場從政的楷模和持家教子的典范
,被尊崇
他的人奉為“古今完人”,但他晚年由于種種原因對“天津教案”的軟弱處
理又讓他
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可謂毀譽參半,成為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
之一。正
由于傳奇的出身和經歷,曾國藩給後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為人處世的經驗。
曾國藩其實是一個有著說不盡的話題人物。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他都會
給人留下
一個意蘊豐富的剪影;從任何一個方向去思考,他都會給人留下一個彌足珍
貴的智慧
空問。千秋萬世的功業都會付諸流水,但曾國藩立德、立業、立言各方面均
有所成就,
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跟曾國藩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的為人處世之
道,就是
要學習他高標處世、低調為人的生活哲學,學習他不貪圖功名利祿,不貪圖
錢財,勇
于功成身退的理智心態,學習他進退自如、大智若愚的雍容氣度。希望每一
個讀過此
書的讀者也能像曾國藩一樣地為人處世,無論是做官也好,做普通老百姓也
罷,不管
做什么,都能游刃有余,謙虛謹慎,與人為善,不爭強斗勝,選擇一個好的
目標和方
向來展示自己的抱負,從容冷靜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虔敬地對待天和地,
最終有一
個平靜祥和的福祉,這是人生最美好的歸宿。
毫無疑問,曾國藩是一個成功的人物,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他
對自己一
生經驗和教訓一點一滴積累的結果,他的成功對一百多年後的人們仍然具有
重要的教
育意義和參考價值。
本書從曾國藩在求知好學、修身養性、志向遠大、治家有道,以和為貴
、以誠待
人、謹慎處事、廣交賢才、知人善任、為官有方、與時俱進、擔當大任等12
個方面來
全面闡釋了曾國藩的為官之道。從他的生活點滴,解析了他閱歷人情險惡的
官場、風
云莫測的戰場的成功之路。希望世人能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益的部分加以利用
,打造出
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目次

第一章 求知好學 ——知識是成功的籌碼
1.向益友學習,量才而用
2.學有所長,接納新事物
3.學新知求變,變而生智
4.讀書是人生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5.為學之道,貴在專心和恒心
6.求學為改變命運
7.言傳身教皆而有之
 第二章 修身養性 ——韜光養晦是成大事的根基
1.居敬處世,內專外齊
2.靜以修身,勤于早起
3.戒除惡習,克己修身
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5.笑對逆境,銳意進取
6.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第三章 志向遠大 ——志存高遠,才能成就大事
1.君子志當存高遠
2.擺脫俗流,樹立遠大志向
3.有志向的人才能敬德修業
4.“金丹換骨”鍛氣質
5.堅忍不墜青云之志
6.內外兼修,誓做內聖外王完人
7.志不立,無大事可成
 第四章 治家有道——家風嚴謹,耕讀可傳家
1.治家之道在于嚴謹
2.耕讀可傳家
3.勤勞是興家的根本
4.家因奢侈而敗,因儉樸而興
5.傲氣是敗家的根源
6.與其身後留余財,不如生前教正途
 第五章 以和為貴——以“和”字為交際準則
1.和,是書香門第的傳家寶
2.利己利人,達己達人
3.自己發達,也不要忘記別人
4.成大事要考慮是否後繼有人
5.寬和得眾才能成大事
6.讓他三尺又何妨
 第六章 以誠待人——真誠與忠誠的典范
1.忠誠體國以為天下
2.赤誠之心,器成遠大
3.為人有誠,收人以心
4.人以機巧,我以誠愚
5.為勢不貪,寬厚待人
6.假拙誠真,世故不可取
7.注重宣傳,攻心為上
 第七章 謹慎處世——小心才能行得萬年船
1.謹小慎微,防微杜漸
2.因驕而敗,因慎而勝
3.謹言行,明哲保身
4.多策略,巧避嫌
5.小心行事,三思而後行
6.謹慎用人,則有所成
 第八章 廣交賢才——籠絡英才,為我所用
1.廣納言,交諫友
2.要交知心的朋友
3.量才施用,不拘一格
4.互惠互利,切忌樹敵
5.網結天下,求賢若渴
6.交志同道合之友,創激情澎湃之業
 第九章 知人善任——發現人才,培養人才
1.知人善用,網羅人才
2.合理安排,量才錄用
3.善用偏才,揚長避短
4.多方考察,選才有道
5.觀人于細微之處
6.用人要謹慎,避免用人不當
 第十章 為官有方——摸清官場的門道,做到進退自如
1.以身作則,居官嚴明
2.進退維谷,留有余地
3.勇于自律,謙虛謹慎
4.舉賢任能,不拘一格
5.國家主權,據理力爭
6.權高位重,如履薄冰
7.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第十一章 與時俱進——把握時局,西學我用
1.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新事物
2.與時俱進學西學
3.善于向敵人學習
4.與列強周旋要講究策略
 第十二章 擔當大任——馳騁疆場,橫掃天下
1.危急時刻要靠自己
2.以堅忍來應對困境
3.國有危難,舍生取義
4.面對強敵,勇敢無畏
5.適時而進,為國平亂
6.危難之際,挺身而出

書摘/試閱

1.向益友學習,量才而用
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曾國藩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通過學習來
提高自己,完
善自己。那么,怎樣才算會學習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同時又有自己
的優點。在
結交的朋友中,有的品德高尚,有的擅長處世做人,有的學問知識豐富,有
的熱心助
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學以自用。把別人的長處學過來變為自己
的長處,
不妒忌別人,以寬廣的心胸接納別人,接納別人就是肯定自己。
如果一個人在其一生中結交了好朋友,就可以相互促進,志同道合者必
有助于事
業的成功。1864年7月20日,曾國藩在給兒子曾紀鴻的信中教導他:選擇朋
友是人生
第一要事,必須選擇志向遠大的人。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國藩非常重視朋友的作用,他
的立功、立
言、立德三不朽可以說是在朋友的影響下取得的。所以,無論是在生活、學
習,還是
在事業上,曾國藩都非常重視良師益友的作用。曾國藩在京城十幾年中結交
了許多朋
友,有講求心得的,有研究禮儀的,有文字大成者,也有才氣逼人的才子,
類型之多
難以一一贅述。可以說,名人雅士多如繁星。這些朋友對曾國藩的個人修為
和事業發
展都產生了積極作用。
例如,專攻古文經學的劉傳瑩,是考據方面的專家。在與劉傳瑩的交往
中,曾國
藩大大提高了自己在古文字方面的造詣。劉傳瑩也向曾國藩請教理學方面的
問題。兩
個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成為終生的好友。曾國藩在給同鄉好友劉蓉的信
中表達自
己在學術上的見解,說:于漢、宋二家“欲兼取二者之長,見道既深且博,
為文復臻
于無累”。在學業上取長補短,相互切磋是做學問的關鍵。
可以這樣說,要了解一個人的綜合情況,只要看看他所結交的朋友就完
全可以了。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志相似的人會自然而然地吸引對方。
古時候楚國有這樣一個人。他善于給人看相,十分靈驗,在當地很有名
聲,楚莊
王知道後就把他傳召到了宮廷中。莊王問他:“你是如何給人看相的?怎樣
能預知他人
的吉兇呢?”
他回答說:“我其實不會給人看相,但我能從他所交的朋友來判斷他的
情況。一個
普通百姓的朋友如果孝敬父母,尊兄愛弟而不違法亂紀,那么他也是這樣的
人,他的
家就會一天天興旺富裕。一般的官員所交的朋友如果講信用,重德行,那么
他也就是
忠于君主、愛護百姓的,他就會受到君主的器重和依賴。”因此,即使你是
好人,如
果結交了壞朋友,也要防備別人把你當成壞人,進而影響了自己的事業,敗
壞了自己
的名譽。
曾國藩認為什么樣的人就交什么樣的朋友。雖然原則上交友在四海天下
,但實際
上各方面差距太大的兩個人還是很難成為知己好友的。他認為沒有朋友是不
利于自己
成長的。沒有朋友本身就代表了這個人為人處世的失敗,說明這個人不但不
相信別人
也沒有自信。所以曾國藩認為,慎重交友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代,孟母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三次搬家。可見古
人對結交
朋友的重視。
曾國藩對自己的兒子有更大的期望,他曾對紀澤說:“擇交是第一要事
,須擇志趣
遠大者。”
在曾國藩多年的仕宦生涯里,結交了眾多的好友,增益了自己的才智見
識,而且
他有一個容易交到好友的辦法,就是廣薦人才。推薦別人等同于肯定與贊賞
,世上沒
有人會排斥別人對自己的肯定。所以,這是親近別人的一個好辦法。
曾國藩從軍之初,“不妄保舉,不亂用錢,是以人心不附”。如1854年
曾國藩帶兵
攻下武漢,“僅保三百人”,受獎者僅占3%。而胡林翼攻占武漢一次即保
奏“三千多
人”,受獎人數達到百分之二三十。消息傳開,不少人認為欲求官職投曾不
如投胡,致
使曾國藩挽留不住的人員主動投奔胡林翼門下。開始,曾國藩還以為自已德
不足以服
眾,後來漸漸發覺是保舉太少,使人感到升發無望。回想起來,他覺得很對
不住自己
的老部下,一起出生人死但卻仍舊官居下位。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像項羽那樣
不懂得與
人分享,最終失去人心。
後來趙烈文又上書懇切進占,曾國藩隨即改弦更張。趙烈文說:“閣下
愛賢獎上,
天下所并知。遠者可無論,僅近相繼離開者,是他們負閣下昵?還是閣下以
為無益而
棄之也?我以為知之不難,而忘之實難。泰山之高以其不棄糞壤,滄海之火
,以其不
拒濁流,天下分崩時,人志口囂,凡屬那些器識才能略有稱數的人,成忠奮
自樹立,
四顧以求固依,真偽雖不一端,未嘗無也。假如不是賢杰以天下為己任,流
俗之情大
抵利而呆耳。假如誠實得不到發展的場所,將銷聲匿跡于南山之南,北山之
北,又肯
來為吾用乎?是以明君給人之欲,不失其意,責人之力,不求其情,故人人
自以為得
君,頂踵思效,臺眾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所以能收效也。與人共患難之際
,必須對
薦舉別人的事情十分慎密,因為這無異自削羽翼、自孤之道也。謂宜多儲廣
納,收其
偶然之用,其有誤濫,剮亦為損甚微,而以獲好賢之稱,利甚厚也……”
趙烈文的話講得符合情理,尤其是“合眾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令曾
國藩為之動
容,于是,他深思已過,改變態度。從1856年起開始效法胡林翼,大保幕僚
,不再拘
泥于舊例。有功有過,各得其所。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