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慈禧私家相冊:影像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簡體書)
滿額折

慈禧私家相冊:影像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價
:NT$ 294 元
優惠價
8725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400余幅珍稀圖片,20年研究心得,宮廷舊物、文獻檔案、家族收藏,全方位記錄一個真實的、你不一定熟悉的慈禧。
如果您想了解作為女人的慈禧,請走進《慈禧私家相冊》。她的家族和家庭,她的父親和母親,她的丈夫和兒孫;她小時候的玩具、文具,她的臥室和珍玩,她喜好的瓷器和戲曲,她何時起床何時休息,她有哪些保養秘方,甚至她的服飾,她的化妝品,她的洗沐用品……這里有你完全不熟悉的生活,也有一個很有雅趣、過著精致生活、和你印象中差距巨大的慈禧。
如果你想了解作為政治人物的慈禧,請走進《慈禧私家相冊》。你將看到,在一個男人主宰的世界里,慈禧何以能夠不是女皇勝似女皇。恭親王、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那么多時代的精英為什么甘心拜倒在她的腳下?即使逃離京都,為何她也不減女皇的威儀?她有怎樣的馭下手腕,她又是怎樣對待家人、公私分明?作為政治家的慈禧,能打幾分?作為外交家的慈禧,又能打幾分?本書由向斯著。

名人/編輯推薦

400余幅珍稀圖片,20年研究心得,宮廷舊物、文獻檔案、家族收藏,全方位記錄一個真實的、你不一定熟悉的慈禧。
作為晚清最有權勢的國家統治者,慈禧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殺伐決斷,不可一世。在世人眼中,她的性格和面目是單一而刻板的。然而身為女人,她的情感生活和日常生活狀態又是怎樣的呢?《慈禧私家相冊》通過“女皇寢宮”“宮廷精致生活”“慈禧與四位皇帝”“慈禧與她的寵臣”“最後的日子”等幾個方面,配以大量精美的圖片,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女人慈禧和女皇慈禧的個性,一個立體而豐滿、鮮活而溫潤的權勢女人的形象展示在我們面前。本書由向斯著。

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後喜歡照相。慈禧出身于一個滿洲中等官宦之家,18歲進宮,74歲去世,在宮中生活了將近60年。有關慈禧太後家庭、個人生活用品以及相關人物的照片,能夠較為生動地再現慈禧和慈禧時代的真實生活。慈禧照相,緣于美國公使康格夫人提出由美國女畫家給她畫像。接觸照相之後,年近70高齡的慈禧太後對照相充滿熱情和興趣,留下了可觀的照片。慈禧太後的御用攝影師勛齡回憶說:憶遜清光緒年間,勛齡及兩妹追隨先母同侍宮闈,凡慈禧太後之御照,莫不由仆一人所攝。慈禧太後留在世間的照片,基本上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前後的,內容十分豐富。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7月,宮中特立《宮中檔簿·聖容賬》,詳細地記錄慈禧太後的所有御照,一一登記其形象、件數、場地。據統計:慈禧的《聖容賬》照片,共30種,786張。這些慈禧太後的照片,大多數為放大照片,每幅放大份數不同,最多的是題為《梳頭穿凈面衣服拿團扇聖容》的一幅,共洗印了103張。其中部分照片還采用了水彩顏料著色,雖然歷時已久,但色彩依舊十分明快。尤其是人物面部,著色柔和均勻,立體感很強。這些照片基本上都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照片通常高75厘米,寬60厘米,襯硬紙板,鑲嵌在金漆鏡框里,鑲在紫檀木匣中,外面包裹著宮廷明黃錦袱。
慈禧太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很多,在這里僅說兩點,一是攝影,二是畫像。
慈禧癡迷照相
1.攝影術。攝影術誕生于西方,是從16世紀以來畫家寫生的時候所使用的暗箱發展而來的。1838年,法國物理學家達蓋爾通過水銀留下的印痕,發明了攝影術:用鍍有碘化銀的鋼板,在暗箱中曝光,以水銀蒸氣顯影,再以食鹽定影。曝光大約20分鐘,圖像清晰,能夠永久保存。這個攝影法,通稱為銀版照相法。1839年8月19日,法國政府宣布放棄銀版攝影術的專利,服務于大眾。于是,人們將這一天確定為人類攝影術的開端。
2.攝影術進入中國。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大批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西方科學、技術隨著入侵者的腳步進入古老的中國,攝影術也開始在中國上層盛行,并迅速傳播。大清時期,最早接觸攝影術的,是涉外官員。據記載,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是清廷中最早接觸攝影術的大臣之一,他將照片稱為小照。當時,法國海關總檢察官埃及爾親自為耆英照了相片,意大利、英國、美國官員向耆英索取照片,他同意了,認為這是外交中的重要禮節。他向道光皇帝進奏:請奴才小照,均經給予。皇帝同意。1846年,湖南進士周壽昌游歷廣東,在日記中說:奇器多!而最奇者,有二:一為畫小照法,坐人平臺上,面東置一鏡,術人自日光中取影,和藥少許,涂四周,用鑲嵌之,不令泄氣。有頃,須眉衣服畢見,神情酷肖,善畫者不如。鏡不破,影可長留也……1883年,周壽昌在原文下注解:今照相法,中國人皆能之,各省皆有。
3.攝影術進入清官。恭親王是北京接觸攝影術較早的王公大臣之一,他在19世紀60年代就愛好照相。而第一個將攝影術帶進宮廷的人,是光緒皇帝喜愛的珍妃。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緒大婚,珍妃進宮。珍妃個性活潑可愛,初人宮時深得慈禧的歡心。她愛好攝影,從此,攝影術進入大清宮廷。光緒十八年(1892年),留日學生任景豐在北京大柵欄開辦“豐泰照相館”,這是北京第一家照相館。
4.慈禧太後尋找御前女官。1900年以後,外事活動開始頻繁。1902年初,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調整了外交方向,與外國修好,開展積極外交活動,主動邀請、宴請外交官及其夫人,所有請求覲見,幾乎無不應允。按照規定,慈禧會見外賓時,男賓、女賓分別接待。男賓外務部可以接待,問題不大。接待女賓,麻煩就來了,沒有一個合適的翻譯或者女官人選。請過外國教會女士,漢語生硬,翻譯不通。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名叫俊壽的翻譯,只懂德語,待人、接物、禮儀諸方面,都不能讓太後滿意。慈禧一直苦于身邊沒有一個懂外語、熟悉外交禮儀的御前女官。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派遣慶親王奕勖長子、貝子載振為大清專使,出訪英國,參加英王愛德華七世加冕禮。途經法國巴黎時,由駐法大使裕庚全程接待。裕庚是滿洲正白旗人,先後任駐日、駐法公使,長達8年,是三品外交官。他娶法國人為妻,生女兒德齡、容齡,兒子勛齡、磬齡等。載振發現,裕庚一家在外國生活多年,精通英、法等多國語言,熟悉外交禮儀。回國以後,載振如實奏報。
5.慈禧御用攝影師勛齡。載振奏報,慈禧很高興。恰好裕庚4年任滿,慈禧讓他們在第二年春天舉家回國。裕庚回到北京,剛剛安頓好,懿旨就到了:宣裕庚夫婦及女兒進宮。母女3人穿著西服,趕到頤和園樂壽堂,拜見慈禧太後。德齡、容齡年輕、美麗,舉止大方,見多識廣,慈禧十分滿意,當即吩咐將她們留在身邊,充當御前女官。慈禧想到美國女畫家卡爾即將進宮為自己畫像,要是讓她照著照片畫就最好了。慈禧問德齡姐妹:會不會照相?她們的母親說:她們倆人不會照相,奴才勛齡(二子)會照相。慈禧問:勛齡、磬齡(四子)做什么事?回答:兩人都沒有做事。慈禧吩咐:勛齡在電燈處,磬齡在輪船處。第二天,勛齡帶著攝影器材進宮謝恩。勛齡給慈禧照相,有兩件趣事:一是按照規矩,給太後照相必須下跪,可是,跪著對光不方便,怎么辦?慈禧特旨:免跪;二是按照宮規,在太後跟前不能戴眼鏡,可是勛齡是大近視眼,不戴眼鏡根本無法照相,怎么辦?慈禧特旨:特許戴眼鏡。從此,勛齡成為慈禧的御用攝影師。清宮留下的慈禧太後的舊照片不少,基本上都是勛齡專門為她照的。
慈禧是個自戀的女人
慈禧是個自戀的女人,自我感覺良好。1903年,美國女畫家卡爾打算給慈禧太後畫像,慈禧太後并不反對,還十分好奇;為了畫像,她先讓身邊女官德齡、容齡的二哥勛齡進宮,為她照相。照相時,自戀的慈禧一直充滿好奇,表現出了種種的奇特之處:
身為女皇,慈禧提出第一張照片必須拍坐在轎子里上朝的場景。
慈禧問:拍一張照片,用多長時間?御用攝影師勛齡回答說:幾秒鐘,一眨眼就行。慈禧聽後,十分驚異。
慈禧問:如果拍照,什么時候能夠看到相片?回答說:上午拍,傍晚能夠看到。慈禧極其興奮,驚奇不已。
慈禧看到照相器材,好奇地問:這真奇怪,這機器能把人的相貌照下來?
慈禧讓一個太監站在相機前,驚奇地問:為什么頭在下面?攝影師于是解釋照相原理,說成像後就正過來了。慈禧說:真巧得很!
慈禧讓德齡站到相機前,她從鏡子里看。然後,兩人換位,慈禧在相機前揮揮手,問德齡看見什么了?回答:揮手呢!
得到滿意答復後,慈禧走進轎子,讓太監抬轎起駕,勛齡按下快門。慈禧問:照了沒有?回答:照了。慈禧吃驚地說:照了?為什么不先關照一聲?我剛才的樣子太板了!下次照時,關照一聲,我要照個和氣些的。
照完後,慈禧迫不及待地跟到暗室,看洗印照片。底片沖好,慈禧在紅光下過目,疑惑不解:不很清楚啊!可以看出是我自已,可是,為什么我的臉和手都是黑的?回答:印在紙上,黑點變成白點,相就出來了。
第一張照片神奇地印出來了,慈禧異常興奮,拿在手上,反復地看。時間久了,照片全變黑了。慈禧目瞪口呆,大聲驚叫:怎么變黑了?是不是不祥預兆?回答:照片印出來後,要洗,否則,露光多了,就會消失,全變黑了。慈禧長出一口氣:真是有趣得很!費這么多手腳!
照片全部洗好了,交到慈禧手里,她非常驚奇,不禁大叫:多么奇怪啊,每樣東西,完全和真的一樣!她把照片拿回寢宮,坐在椅子上久久凝視,對著鏡子仔細看。然後,她吩咐:每張照片,洗印10張;照相機,留在宮里。
關于慈禧太後照相,有宮詞《慈禧照相》為證:
垂簾余暇參禪寂,妙相莊嚴人畫圖。
一自善財成異寵,都將老佛當嵩呼!
向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副館長)

目次

題記慈禧:影像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慈禧私家秘密
引言葉赫來自蒙古草原
女皇寢宮
後宮精致生活
附錄:慈禧太後的一天
慈禧與四位皇帝
慈禧與她的寵臣
最後的日子
後記一:君馨閣談慈禧深宮往事
後記二:宮里的寶貝難得一見

書摘/試閱

侍候在西太後身邊長達8年之久的女官何榮兒,在談到太後的每天起床前後的情況時說,要想說清楚太後早晨起來都干些什么,就必須由頭一天的晚上說起。晚上大約8點的時候,西一長街敲響打更的梆子聲。這聲音,儲秀宮聽得十分清楚。這也是一個信號,就是沒有差事的太監,此時之前必須離開後宮了——因為,每天晚上8點鐘一過,後宮的宮門都要按照程序上鎖,鑰匙統一交送敬事房。宮門上鎖之後,再想出入就不可能了。
晚上8點鐘以前,值班的老太監將值夜太監帶到皇極殿西配房,經過總管太監檢查之後,分配好任務,帶班的太監帶領著值夜人員,進入儲秀宮。體和殿的穿堂門上鎖了,南北不能通行。儲秀宮進門之南門口,留兩個太監值夜,體和殿北門一帶,有兩個太監巡邏。儲秀宮正宮和東西偏殿廊子底下,各有一名太監巡邏。晚上9點,儲秀宮內的宮女們開始當差,通常是5人。9點整,正殿的大門要關上一扇(通常是東扇)。
給太後夜里當差,叫做值夜,宮里人稱為上夜。上夜的主要人員包括:正宮門外2人,守衛門戶,夏天在竹簾子外,冬天在棉簾子里。只要寢宮門一關,無論何人,沒有太後的許可,不許入宮;寢宮更衣室門外1人,負責寢宮內明三間一切事務;最東間的靜室門外1人,負責靜室內和南面一排窗子一帶的一切事務;太後臥室內1人,是最為重要的人物,稱為太後侍寢,是太後最信得過的寵兒,也是整個太後寢宮內外的頭兒,總管太後寢宮一切事務。
侍寢非常辛苦,沒有毯子,每夜只能靠墻坐在地上,離太後的寢床只二尺遠近,面對著臥室門口,睡覺不能太沉,要隨時注意太後睡覺是否安穩?睡眠是否香甜?出氣是否均勻?夜里是不是口渴?喝幾次水?起幾次夜?翻幾次身?咳嗽與否?醒過幾次?幾點醒的?所有這些,都要一一記在心里,以務隨時查問。
值夜人員有四忌:
一是不許仰面朝天值班,不許大八字躺著;
二是不許出粗氣、出惡味,不許在正殿、偏殿大小便;
三是不許隨意坐太後的炕、椅子等物;
四是門口值夜人員,永遠是2人,不許是1人。
太後起床
每天早晨5至6點,西太後就起床了。大約在“二次垂簾”之後,西太後經常是在4點左右就起床。局勢平穩以後,西太後真正地執掌著最高權力,從此,她過著優哉游哉的晚年生活。
女官何榮兒回憶說:大概每天到了寅時(3—5時),太後的寢室就有動靜了。該當班的宮女,就要準備當差了,這時是宮女的大聚會。太後屋里的燈一亮,就是打開遮燈的紗布罩,室內的兩個宮女就開始恭敬地在臥室門口侍候著。干粗活的宮女已經備好了一桶熱水,送到寢宮門外。
第一道養顏美容敬獻——銀耳或者燕窩
太後寢室里有亮光了,整個寢宮就開始悄無聲息地動了起來。寢宮的西南角上最先亮起一道紅光,這是老太監在這里熬了一夜的銀耳,此時拿開護罩,準備給太後送上起床後的第一道養顏美容的敬獻。銀耳又稱為白木耳,是屬于銀耳科植物銀耳的子實體。它性味甘平,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成分,特別是蛋白質和脂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養顏美容品。銀耳能夠補腎強體,固精調血,潤肺止咳,補氣補腦,強心美膚,尤其是能夠滋陰養顏,養膚潤膚,對于女性的養顏美容,有著特殊的療效。如果女性年老體虛、咳嗽氣喘、身熱口渴,就應該多食銀耳,會很快得到調理和滋補,能夠提高造血功能,增強免疫力,增進健康細胞的生長。《本草再新》上說:銀耳,能潤肺滋陰。
宮里的人都知道,常吃銀耳會容顏不老,永葆青春,它是保健、防病、養顏、美容和延年益壽的健康食品。慈禧太後起床以後,侍寢的宮女就爬在地上跪安或者磕頭——平常的時候,親侍們是天天見面,所以,只請跪安。只有在初一、十五之日,或者幾天不見、太後欠安病愈之後,才行磕頭禮。侍寢宮女跪安之後,就故意聲音清亮地道:老祖宗吉祥!
這是她們的信號,太後寢宮上下都知道太後起床了,一切都要按照規矩行事。門口值夜的兩名宮女才敢開始放行,讓各行其事的宮女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自己的事。寢宮半掩的宮門這時完全打開,宮門的戒嚴就算徹底解除。值夜的宮女們,連同當天當值的宮女們,衣冠整齊地向太後寢室恭敬地行禮跪安,然後各自開始忙碌自己的活兒。
太後寢室內的門簾撩起一半兒,就暗示著可以進人了。太後起床後的第一道養顏美容敬獻的銀耳,就被恭敬地端進寢宮,送到太後的手中。
第二道養顏美容敬獻——熱水浸泡
太後起床以後,得到侍寢宮女的暗示,司衾的宮女們魚貫而入,悄無聲息地收拾床鋪,疊好被子,然後送上一盆熱水。這一盆熱水就是太後起床之後的第二道養顏美容敬獻:侍水的宮女雙手端著銀盆,盆內放滿了冒著騰騰熱氣的熱水。侍女用熱手巾先把西太後的手包起來,放在銀盆的熱水里浸泡,等水變溫漸涼之時再換熱水,再次浸泡,就這樣換水三次,把手背、手指的關節都泡隨和了,看上去白里透紅、細嫩柔軟的,就達到了最佳效果。
宮女們都很羨慕太後的那雙手,倒不是羨慕這雙手掌握著千萬人的生殺大權,而是羨慕這雙手異常細膩,異常柔和,非常的飽滿和異乎尋常的圓潤,看上去就像一雙妙齡少女之手!宮女們也都知道,太後的這雙手幾十年如一日,就是在她們的精心呵護和保養下,才如此這般嬌柔,這歸功于這一整套養顏美容妙法,每天早晨的這第二道敬獻,就功不可沒,這也是太後引為自得的保健美容妙法之一。
第三道養顏美容敬獻——熱敷
熱水浸泡之後,太後心情舒暢,宮女們隨之就送上第三道太後養顏美容敬獻的熱敷。這熱敷美容保健妙法是太後自己發明的養顏秘方之一,也是她自己最為津津樂道的永葆青春之妙方。這妙方,當時宮里的侍女們稱為洗臉,確切地說,就是用熱氣騰臉,也就是現代人美容的所謂熱敷。
用宮里特制的銀盆,裝滿灑了香料的熱水,再以細膩柔軟的純棉毛巾浸透熱水之後,按照肌膚的紋理,細心地敷,感覺就像是在細軟的綢緞上滑動一樣。慈禧長年累月地做熱敷,臉上基本上沒有皺紋,而且總是能夠保持得光鮮滑潤,白晰美麗,富于光澤。
梳頭
熱敷過後,光彩奪目的太後就靜靜地坐在梳妝臺前。這時,侍寢的宮女走上前來,用手輕輕地攏攏太後的兩鬢,然後開始在臉上敷一點粉,在兩頰和手心上涂一點胭脂。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粉和胭脂不是進貢的貢品,而是太後自己研制的,她只用自己的產品,也只適應自己的化妝品,別的貢品,即使是上好的東西,她只是偶爾用用,平常很少問津。
接著,傳梳頭太監為太後梳頭。西太後一生很剛強,很有自尊,她從40歲時就開始頭發脫落,變得稀疏,最後幾乎禿了頂,只剩下兩鬢的一點頭發了。但是,她自始至終一直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一生都很注重自己的發型,所以,宮人們都知道,梳頭成為太後每天早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甚至比軍國大事還要重要。
第四道養顏美容敬獻——涂紅敷粉
太後梳頭的同時,侍寢的宮女已經指揮司帳司衾兩個宮女將太後床上的一切完全整理齊整,收拾妥當。兩個宮女收拾完成之後,就悄悄地退出宮外。太後的身邊只有伺候梳頭的宮女,手捧著精致的梳頭匣子,恭敬地侍立著。外間更衣室內負責太後服飾的宮女,已經按照節令、季節和當天的氣溫、活動等等情況,準備好了太後的衣服鞋襪。 梳完頭之後,太後開始一天之中的第四道養顏美容敬獻:涂紅敷粉。司容的宮女先要細心地為太後重新描眉毛,抿刷鬢角,敷太後自己制作的細粉,擦太後自制的胭脂。女官何榮兒回憶說:梳完頭以後,老太後重新描眉毛,抿刷鬢角,敷粉擦紅。六十多歲的老寡婦,一點也不歇心,我們都覺著有點過分。當老太後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地照鏡子時,侍寢的總要左夸右贊,哄老太後高興。這種佛見喜的活兒,永遠是侍寢的人包干的,旁人挨不上邊兒。老太後站起來,必定要把兩只腳比齊了,看看襪線正不正——綾子做的襪子,中間有條線,要對好鞋口。然後,太後方才輕盈盈地走出來。這時,侍寢的宮女把寢室的窗簾一打,在廊子外頭眼睛早就緊盯著窗簾的李蓮英、崔玉貴、張福等,像得到一聲號令一樣,在廊子的滴水底下,一齊跪在臺階上,用男不男、女不女的雞嗓子,高聲喊道:老佛爺吉祥!
老太後春風滿面,容光煥發,笑盈盈地接見他們,有時特別給他們臉,還走到中間正座上,接受他們的朝見。這都是侍寢的打窗簾給暗號的功勞,起床伊始,就來個碰頭彩。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P123-12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