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簡體書)
滿額折

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8 元
定價
:NT$ 479 元
優惠價
8741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黑冰攝影是一支專業的攝影圖書創作團隊,團隊中擁有多位專業攝影師和圖書編輯,自成立以來創作了多套暢銷攝影圖書。

黑冰攝影在圖書創作方面,一直秉承著“視覺至上,理論至精”的宗旨,從來自五湖四海的攝影同行投稿中選出最具有視覺看點,也是最能夠說明所講述的攝影理論的照片,並在攝影名師的成熟攝影理論基礎上加入具有時代特色的元素,從而使圖書品質始終保持在同行的前列。

名人/編輯推薦

《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白金版)》的特色在於針對每一項關鍵的相機設置操作,都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步驟,例如感光度的設置方法、曝光補償的設置方法,並配有詳細的圖示,以便於讀者上手即可操作。此外,《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白金版)》大部分典型圖片的旁邊都本有該類照片的拍攝要點,使《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白金版)》具有極強的攝影實戰參考意義。相信讀者在《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白金版)》的指導下,能真正進入攝影神聖的殿堂,不僅可以全面掌握攝影知識,還能夠真正用好手中的數碼單反相機,拍攝出更多更好的攝影作品,享受起專業攝影的無窮樂趣!

目次

第1章相機與鏡頭選購要點
1.1 數碼單反相機的主流品牌20
1.1.1 佳能21
1.1.2 尼康22
1.1.3 索尼23
1.2 選購數碼單反相機的要點24
1.2.1 感光元件24
1.2.2 畫幅24
1.2.3 機身馬達25
1.2.4 顯示屏25
1.2.5 機身外殼材料25
1.3 破解鏡頭參數的密碼26
1.3.1 原廠VS副廠26
1.3.2 定焦VS變焦26
1.4 認識常見鏡頭的標識28
1.4.1 尼康鏡頭標識含義28
1.4.2 佳能鏡頭標識含義30
1.4.3 騰龍鏡頭參數含義30
1.4.4 適馬鏡頭參數含義32
1.4.5 圖麗鏡頭參數含義32
1.5 廣角、中焦和長焦鏡頭33
1.6 魚眼和微距鏡頭34
1.7 一鏡走天涯的變焦鏡頭35
第2章攝影器材附件
2.1 存儲媒介38
2.2 電池和充電器38
2.3 豎拍手柄38
2.4 快門線和遙控器39
2.4.1 快門線39
2.4.2 遙控器39
2.5 外置閃光燈40
2.5.1 內置與外置閃光燈參數對比40
2.5.2 閃光指數的概念41
2.5.3 外置閃光燈的靈活運用41
2.6 遮光罩42
2.7 濾鏡42
2.7.1 UV鏡42
2.7.2 偏振鏡42
2.7.3 中灰鏡44
2.7.4 漸變鏡45
2.7.5 星光鏡46
2.8 腳架46
2.8.1 三腳架46
12|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白金版)
3.9.7 陰影白平衡76
3.9.8 自定義白平衡80
3.10 快門釋放模式81
第4章曝光模式設置
4.1 最傻瓜的拍攝模式84
4.1.1 AUTO模式84
4.1.2 AUTO(禁用閃光燈)模式84
4.2 最智慧的拍攝模式85
4.2.1 人像模式85
4.2.2 風光模式86
4.2.3 運動模式86
4.2.4 微距模式87
4.2.5 夜景人像模式88
4.3 專業的拍攝模式88
4.3.1 程式自動模式88
4.3.2 光圈優先模式89
4.3.3 快門優先模式90
4.3.4 手動模式90
第5章構圖的運用
5.1 構圖的任務94
5.1.1 明確畫面的主題94
5.1.2 賦予畫面以美感94
5.1.3 簡化畫面以突出主體96
5.2 畫幅97
5.2.1 橫畫幅97
5.2.2 豎畫幅99
5.2.3 寬畫幅100
5.2.4 方畫幅101
5.3 主體102
5.3.1 畫面中的主角--主體102
5.3.2 突出主體的技巧--留白103
5.3.3 突出主體的技巧--虛實對比103
5.3.4 突出主體的技巧--明暗對比104
5.3.5 突出主體的技巧--大小對比104
5.3.6 突出主體的技巧--色彩對比106
5.4 陪體107
5.5 環境108
5.5.1 前景109
5.5.2 背景111
5.5.3 中景112
5.5.4 處理三者和主體的關系112
第6章常用構圖方法
6.1 黃金分割--經典非凡的構圖116
6.2 三分線--自然穩定的構圖117
6.3 水準線--寬闊穩定的構圖117
6.4 垂直線--高大靈活的構圖118
6.5 斜線--活力無限的構圖119
6.6 對角線--強調方向的構圖119
6.7 曲線--優美柔和的構圖120
6.8 對稱--相互呼應的構圖121
6.9 三角形--動與靜的構圖122
6.9.1 正三角形122
6.9.2 倒三角形122
6.9.3 三角形變形構圖123
6.10 透視牽引--增強空間的構圖123
6.11 向心--中心集中的構圖124
6.12 放射線構圖--發散式的構圖125
6.13 散點--隨意自然的構圖126
6.14 緊湊--突出主體的構圖127
6.15 框架--更好地突出主體127
第7章光線的運用
7.1 光線的種類130
7.1.1 自然光130
7.1.2 人工光131
7.1.3 現場光132
7.2 光的色溫133
7.3 光線的質地134
7.3.1 柔美的軟光134
7.3.2 陽剛的硬光136
7.3.3 混合光線136
7.4 光的強度137
7.5 光線的方向138
7.5.1 順光138
7.5.2 側光139
7.5.3 逆光140
7.5.4 前側光142
7.5.5 側逆光142
7.5.6 頂光143
7.5.7 底光144
7.6 認識不同時間段的光線145
7.6.1 晨光145
目錄|13
7.6.2 正午光147
7.6.3 夕陽光148
7.7 畫面影調150
7.7.1 高調150
7.7.2 低調151
7.7.3 中間調151
第8章攝影中的色彩運用
8.1 色彩基礎154
8.1.1 色相154
8.1.2 飽和度155
8.1.3 明度156
8.2 不同色彩的特點及使用技巧157
8.2.1 熱烈的紅色157
8.2.2 浪漫的粉色158
8.2.3 明亮的黃色159
8.2.4 溫暖的橙色160
8.2.5 自然的綠色162
8.2.6 冷酷的青色163
8.2.7 寧靜的藍色163
8.2.8 神秘的紫色164
8.2.9 深沉的黑色164
8.2.10 含蓄的灰色165
8.2.11 潔凈的白色166
8.3 色彩的運用技巧167
8.3.1 溫馨愉悅的暖色167
8.3.2 平淡憂鬱的冷色168
8.3.3 簡單的用色168
8.3.4 色彩過多顯得雜亂169
8.3.5 和諧的用色170
8.3.6 取長補短的互補色172
第9章人像攝影基礎
9.1 鏡頭的選擇176
9.2 常用拍攝設置177
9.2.1 光圈177
9.2.2 曝光模式178
9.2.3 曝光補償180
9.2.4 中央重點測光模式
拍攝以人為主的畫面181
9.2.5 用矩陣測光模式
拍攝環境與人像兼顧的畫面181
9.2.6 用點測光方式
拍攝弱光環境下的特殊表現182
9.3 視角變化183
9.3.1 從正面刻畫形象183
9.3.2 從側面凸顯線條美183
9.3.3 平視具有親切、自然的感覺184
9.3.4 俯視具有瘦身的效果185
9.3.5 仰視具有拉伸、拔高的效果185
9.4 景別變化186
9.41 特寫拍攝人物的局部186
9.4.2 近景強調相貌與表情187
9.4.3 中景兼顧表情與身體造型187
9.4.4 遠景表現肢體語言與環境188
9.5 永不過時的構圖法則189
9.5.1 滿畫布構圖法189
9.5.2 三分構圖法190
9.5.3 斜線構圖法191
9.5.4 曲線構圖法192
9.5.5 L形構圖193
9.5.6 局部特寫193
9.5.7 以物喻人194
9.6 不同光線照射形式
對人像攝影的影響195
9.6.1 直射光塑造硬朗感覺195
9.6.2 散射光宜表現細膩的好皮膚196
9.6.3 側光表現立體感196
9.6.4 前側光197
9.6.5 側逆光198
9.6.6 逆光199
第10章紀實攝影
10.1 紀實攝影的分類202
10.1.1 小品202
10.1.2 敘事202
10.2 紀實攝影技巧205
10.2.1 採用長焦鏡頭抓拍205
10.2.2 抓取"決定性瞬間"206
10.2.3 抓取鮮活的表情207
10.2.4 反映地域特色208
10.2.5 整體與局部的選取209
第11章棚內人像攝影
11.1 影室燈及相關器材212
11.1.1 影室燈212
11.1.2 標準罩213
11.1.3 擋光板213
11.1.4 蜂巢213
11.1.5 柔光箱213
11.1.6 濾色片213
11.1.7 測光表213
14|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白金版)
11.2 白熾燈及相關器材216
11.3 外置閃光燈及相關器材217
11.4 棚內常見光線類型218
11.4.1 主光218
11.4.2 輔光219
11.4.3 發光219
11.4.4 輪廓光220
11.4.5 背景光220
11.5 4種常用棚拍布光方法221
11.5.1 單一主光布光221
11.5.2 主光+輔光+發光222
11.5.3 主光+輔光+背景光223
11.5.4 主光+輔光+輪廓光224
第12章人像攝影擺姿技巧
12.1 人像擺姿概述226
12.2 身體各部位擺姿要點227
12.2.1 頭部227
12.2.2 腰部228
12.2.3 肩與手臂229
12.2.4 手部230
12.2.5 腿部231
12.3 坐姿實例232
12.4 站姿實例233
12.5 躺姿實例234
12.6 蹲姿與跪姿實例235
12.7 動態姿勢236
第13章風光攝影
13.1 器材的選擇238
13.1.1 中焦或長焦鏡頭238
13.1.2 廣角鏡頭239
13.2 形態多變的水流240
13.2.1 橫畫幅表現寬闊的氣勢240
13.2.2 水準構圖表現寬闊的氣勢241
13.2.3 垂直構圖表現下沖的氣勢242
13.2.4 曲線構圖表現水流的延伸感243
13.2.5 斜線構圖表現水流的動感244
13.2.6 對稱構圖表現水面的寧靜244
13.2.7 利用前景的礁石增加縱深感245
13.2.8 逆光拍攝水流246
13.2.9 塑造奔騰如潮的海浪效果246
13.2.10 散射光拍攝水流247
13.2.11 塑造柔滑如絲的海面效果248
13.3 迷人奪目的日出日落249
13.3.1 測光方式249
13.3.2 對焦方式250
13.3.3 使用長焦鏡頭捕捉大大的太陽250
13.3.4 借助天空元素拍攝日出日落251
13.3.5 用樹枝、人物等景物增添畫面變化251
13.3.6 用光影效果表現日出日落252
13.3.7 用海平線表現日出的上升感252
13.3.8 剪影的藝術效果253
13.3.9 霞光萬丈254
13.4 連綿起伏的群山255
13.4.1 俯拍山川取其勢255
13.4.2 仰拍表現高聳的感覺256
13.4.3 V形構圖突出山峰的交錯256
13.4.4 三角形構圖突出穩定257
13.4.5 借用前景拍出秀美的山258
13.4.6 雲霧做陪體體現縹緲259
13.4.7 樹做陪體體現靈秀259
13.4.8 用側逆光表現山的形體輪廓260
13.4.9 用側光強化山的立體感262
13.4.10 用逆光表現線條263
13.5 晶瑩純凈的雪景264
13.5.1 增加曝光補償獲得正常的曝光264
13.5.2 通過恰當的構圖獲得高調照片效果265
13.5.3 用逆光表現冰雪的透明感265
13.5.4 用高色溫表現冰雪的冷酷266
13.5.5 通過顏色塑造漂亮雪景266
13.5.6 雪後樹林的如畫意境267
13.5.7 拍攝雪地上的枯草268
13.6 朦朧縹緲的霧景268
13.6.1 選擇拍攝霧景的最佳時機268
13.6.2 設置曝光補償以準確曝光270
13.6.3 注意表現畫面中的層次271
13.6.4 用霧表現水上的仙境272
13.6.5 用霧塑造神秘氣氛272
13.7 遼闊無邊的草原273
第14章動物攝影
14.1 鳥類攝影器材的選擇276
14.1.1 選擇長焦鏡頭276
14.1.2 選擇增距鏡278
14.1.3 選擇腳架280
14.2 鳥類攝影實拍技巧281
14.2.1 拍攝季節和時間的選擇281
14.2.2 拍攝鳥兒時對焦點的選擇技巧283
14.2.3 使用連續自動對焦連拍飛鳥283
14.2.4 使用高速快門定格瞬間284
14.2.5 利用日落拍攝鳥類剪影輪廓285
14.3 陸地動物攝影287
14.3.1 虛化動物園玻璃墻與鐵絲網287
14.3.2 大光圈簡化背景288
14.3.3 高速快門抓拍瞬間289
14.3.4 用光線塑造動物的形體感291
14.3.5 預測運動趨勢輔助構圖292
14.4 寵物攝影實拍292
14.4.1 器材的選擇292
14.4.2 捕捉身邊寵物的生活狀態293
14.4.3 運用道具轉移寵物注意力294
14.4.4 動物世界也充滿了愛295
14.4.5 帶著寵物一起拍攝"全家福"296
第15章花卉攝影
15.1 鏡頭298
15.1.1 廣角鏡頭298
15.1.2 中長焦鏡頭299
15.1.3 微距鏡頭299
15.2 視角300
15.2.1 仰視角度很獨特300
15.2.2 平視角度更自然301
15.2.3 俯視角度拍攝難度高301
15.3 構圖302
15.3.1 滿畫面構圖法302
15.3.2 三分構圖法304
15.3.3 放射線構圖305
15.3.4 斜線構圖306
15.3.5 散點式構圖306
15.3.6 將小生靈納入構圖中307
15.3.7 使用單色背景突出花卉308
15.3.8 運用虛實對比渲染畫面氣氛308
15.4 光線309
15.4.1 用散射光表現紋理細節309
15.4.2 用直射光更好地表現花朵色彩309
15.4.3 塑造透明感的逆光310
15.5 色彩311
15.5.1 淺色的花卉適宜用明調表現311
15.5.2 深色的花卉適宜用暗調表現311
15.5.3 利用色彩和線條312
第16章樹木攝影
16.1 鏡頭的選擇314
16.2 仰視角突出樹的高聳315
16.3 選擇有表現力的局部315
16.4 低角度表現透視空間316
16.5 用垂直線構圖
拍攝樹木能體現其生命力317
16.6 剪影構圖展現其外形317
16.7 穿透林間的光芒319
16.8 雪後勁木320
16.9 葉子之美321
16.9.1 落葉蕭蕭321
16.9.2 枯葉之美321
16.9.3 紅葉的別樣風情322
16.9.4 逆光表現葉子的透明感323
第17章建築與城市夜景攝影
17.1 建築攝影拍攝器材的選擇326
17.1.1 用偏振鏡
消除建築物表面的反光326
17.1.2 用超廣角鏡頭強化視覺沖擊力326
17.1.3 用中長焦鏡頭
表現建築的外部特徵327
17.2 建築攝影拍攝角度的選擇328
17.2.1 用仰拍角度拍攝
直入雲霄的摩天大樓328
17.2.2 用俯拍角度
表現建築物的群體感328
17.3 建築攝影構圖方式329
17.3.1 用對稱構圖表現
建築的平衡和莊重329
17.3.2 用水準構圖平衡畫面效果330
17.3.3 用垂直構圖表現建築的矗立感330
17.3.4 用螺旋構圖
增加畫面的漸進縱深感331
17.3.5 用斜線構圖突出建築的高聳感331
17.3.6 用框式構圖引導觀者的視線332
17.3.7 用三角形構圖表現穩定的畫面332
17.4 用光線明暗強調建築的力度333
17.5 城市夜景334
17.5.1 通過長時間曝光拍攝車流光軌334
17.5.2 繁華燦爛的城市燈光335
17.5.3 迷人的水面倒影335
17.5.4 朦朧的焦外成像效果336
17.5.5 個性的放射變焦效果337
17.5.6 繽紛的煙火338
第18章靜物攝影
18.1 室內靜物攝影常的用器材340
18.1.1 靜物箱、靜物臺340
16|數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超值白金版)
18.1.2 外置閃光燈340
18.1.3 靜物專用燈342
18.1.4 倒影板342
18.2 靜物攝影技巧343
18.2.1 位置的擺放很重要343
18.2.2 嘗試不同的拍攝視角344
18.2.3 與環境的配合344
18.3 展現對象的特性345
18.3.1 形式的美感345
18.3.2 豐富的色彩346
18.3.3 獨特的質感347
18.3.4 突出的特徵348
18.4 特殊材質物體的拍攝350
18.4.1 透明體的拍攝350
18.4.2 吸光體的拍攝351
18.4.3 反光體的拍攝351
18.5 靜物創意攝影352
18.6 美食攝影專題353
18.6.1 用光技巧353
18.6.2 構圖技巧355
18.6.3 創意美食356
第19章兒童攝影
19.1 如何與小寶貝打交道358
19.2 服飾的選擇359
19.3 場景的選擇與道具的使用360
19.4 拍攝不同年齡段的兒童361
19.4.1 嬰兒階段(出生~~周歲)361
19.4.2 幼兒階段(周歲~~18個月)361
19.4.3 學前階段(18個月~~4歲)362
19.4.4 兒童階段(4歲~~10歲)363
19.5 拍攝不同主題的兒童363
19.5.1 表現調皮可愛的表情363
19.5.2 表現專注的眼神364
19.5.3 表現開懷一笑365
19.5.4 表現童真無邪365
19.5.5 表現有趣的瞬間366
19.5.6 表現兒童之間真摯的友誼366
19.5.7 表現家人與兒童
之間真情的流露367
19.6 寶貝攝影技巧368
19.6.1 兒童攝影需要自然368
19.6.2 多樣的拍攝角度370
19.6.3 簡潔的取景構圖370
19.6.4 簡單的光線371
19.6.5 飽滿的色彩和明快的影調371
19.6.6 表現兒童細膩的皮膚372
19.6.7 謹慎使用閃光燈374
第20章微距攝影
20.1 微距攝影的題材376
20.2 微距攝影的鏡頭器材377
20.2.1 微距鏡頭377
20.2.2 長焦鏡頭378
20.2.3 近攝鏡379
20.2.4 無觸點近攝接圈380
20.2.5 有觸點近攝接圈383
20.2.6 倒接環384
20.2.7 雙陽環385
20.3 微距攝影中的閃光器材386
20.3.1 閃光燈在微距攝影中的重要作用386
20.3.2 閃光燈在微距攝影中的使用386
20.3.3 內置與外置閃光燈的運用387
20.3.4 環形閃光燈的運用387
20.3.5 雙頭閃光燈的運用388
20.4 微距攝影的實拍技巧389
20.4.1 使用三腳架與快門線保持穩定389
20.4.2 微距鏡頭使用中小光圈曝光389
20.4.3 普通鏡頭選擇大光圈390
20.4.4 自動對焦但不要重新構圖390
20.4.5 手動對焦391
20.5 微距拍攝花卉重在紋理392
20.6 微距拍攝昆蟲重在細節393
第21章體育攝影
21.1 器材的選擇396
21.2 選擇最佳拍攝位置397
21.3 使用連拍保持成功率397
21.4 盡可能提高快門速度398
21.5 使用陷阱對焦鎖定焦點399
21.6 追隨拍攝表現動感399

書摘/試閱



2.1 存儲媒介
存儲卡相當於傳統膠片相機的底片,是影像數據的載體。數碼單反相機的存儲卡通常使用CF卡、SD卡和記憶棒3種。在這3種存儲卡中,SD卡和CF卡是比較主流的。存儲卡的性能高低,主要看其讀/寫速度的指標。目前,市面上存儲卡的讀/寫速度都已經很強大了,第四代的CF存儲卡的寫入速度超過了200倍速,SD卡的讀/寫速度也十分強大。
2.2 電池和充電器
電池的容量決定了數碼單反相機的拍攝時間,是數碼相機十分重要的部分。充電器則是給電池充電的"好伴侶"。一般情況下,建議攝影師在拍攝時最好準備兩塊以上的電池,以保證應對各種長時間的拍攝任務。
另外,應當隨身攜帶一個小巧便利的充電器,以防止出現拍攝中所有電池都消耗殆盡的情況,要做到能夠隨時補給的良好拍攝循環。此外不得不說的是,很多第三方廠商也提供電池,並且有著容量大、價格較為低廉的優勢,是作為備用電池的很好選擇。
2.3 豎拍手柄
豎拍手柄是保證相機拍攝時間的最好輔助器材。一些專業級的數碼單反相機機身會包含電池手柄,並不可拆卸,而發燒級或者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則需要單獨購買電池手柄。
豎拍手柄有兩個重要的作用:
其一是擴展相機電池倉的容量,讓大多數只能裝載一塊標準鋰電池的數碼單反相機擺脫難以滿足拍攝的弊端。
另一個重要功能便是,可以使攝影師豎握數碼單反相機並實現豎握操作。尤其是當碰到了需要大量豎版構圖的拍攝內容時,豎拍手柄和位於其一角的附加快門器件可以讓相機豎拍時手部以自然垂直的握持姿態進行拍攝,從而使拍攝更加方便。
2.4 快門線和遙控器
2.4.1快門線
快門線是一種與三腳架配合使用的附件,在進行長時間曝光時,為了避免手指直接接觸相機而產生振動,會經常用到。
在使用快門線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的時候,建議最好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因為按動快門時,在反光板抬起的瞬間也會產生振動,這樣做可以將振動降到最低,得到接近完美的畫質。
2.4.2遙控器
遙控器的作用與快門線一樣,使用方法類似于我們常見的電視機遙控器或空調遙控器,只需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鈕,快門就會自動啟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