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滿額折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朱自清散文精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家、民主戰士、語文教育家、學者。其文學創作始自「五四」,無論詩歌還是散文,都清新可人,意蘊豐富,尤以散文著稱於世。一生著作20餘種,近200萬字。朱自清散文的藝術創作「漂亮和縝密」,對於創建白話散文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的貢獻,曾被譽為「白話美文的模範」。 《朱自清散文精選》選收了朱自清先生經典散文50篇。 為了幫助讀者更準確地理解現代文學經典名著,編選者張秀楓對原著作了必要的註釋,並在每篇作品後附有導讀。相信讀者朋友翻閱《朱自清散文精選》時,一定會體驗到高效暢達的閱讀快感。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現代名家經典書系:朱自清散文精選》編輯推薦:朱自清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朱自清善於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平易的敘述表達出來,筆致簡約、親切,讀來有一種娓娓動人的風采。他的作品風格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
《中國現代名家經典書系:朱自清散文精選》精選最能代表朱自清藝術水準的散文和詩歌百餘篇,其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更是讓我們記憶深刻。《中國現代名家經典書系:朱自清散文精選》是對其優秀散文的結集。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字佩弦,後改名朱自清;筆名有餘捷、柏香、白水、知白等。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家、民主戰士、語文教育家、學者。朱自清作為文學研究會早期的重要會員之一,文學創作始自“五四”,無論詩歌還是散文,都清新可人,意蘊豐富,尤以散文著稱於世。一生著作20餘種。近200萬字。朱自清在創作中嚴格地恪守著為社會、為人生的現實主義原則,正如1922年寫的《<背影>序》講到散文在“近三四年的發展”時說:“……種種的樣式,種種的流派,表現著、批評著、解釋著人生的各面。”自謙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的我”的朱自清,從未與他所處的時代隔離。他關心世事,同情弱者,反抗不平,思索人生,在時間的回廊裏穿行,在歷史的碧波裏泛舟,用文學寫人生,以美文立其言。朱自清是極少數能用白話寫出膾炙人口名篇(可與古典散文名著媲美)的散文家。他的重要性,為很多評論家所公認,無論是語文教育,還是中國文學史編寫,談到現代散文語言之豐富、文體之完美,朱自清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朱自清散文的藝術創作“漂亮和縝密”,對于創建白話散文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的貢獻,曾被譽為“白話美文的模範”。
豐富的個性與孤高的氣節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生於江蘇東海(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因為祖父、父親長期定居揚州,自己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今揚州中學),而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所以常自稱“揚州人”(祖籍實為浙江紹興)。朱自清幼年在私塾讀書,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1912年進入高等小學,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學英國。修習語言學和英國文學;隨後漫遊歐洲五國;1932年7月回國,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的《歐遊雜記》和1943年出版的《倫敦雜記》,都與留學生活有關,是以濃淡有致的印象畫派筆法寫成的兩部遊記;1935年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撰寫了《導言》。第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給亡婦》飽含深情追憶亡妻武鐘謙生前種種往事,細膩真摯,淒婉動人。這一時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之美雖稍遜於早期,但構思的精巧、態度的誠懇、行文的流暢仍一如既往,文學的口語化則更為質樸自然、純凈洗練。葉聖陶曾指出:講授中國文學或編寫現代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朱佩弦先生》)
抗日戰爭爆發後,朱自清隨清華大學南下長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主任,並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裏,在貧困潦倒的日子裏,他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從事教學和文學研究,曾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等書。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鎮壓民主運動,殺害了很多進步人士,包括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樸和聞一多。兩人的先後遇害,讓朱自清無比憤慨和悲痛,他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出席成都各界舉行的李、聞慘案追悼大會,演說聞一多生平事跡。1946年10月,他從四川回到北平,擔任“整理聞一多先生遺著委員會”召集人。經過漫長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現實尋找光明的經歷和在愛國民主運動的推動下,在血與淚的鬥爭中,朱自清終于成為一名堅定的民主主義革命戰士。
朱自清生命晚期身患嚴重的胃病,然而在反饑餓、反內戰的鬥爭中,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簽了名,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麵粉,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高尚氣節和可貴情操。1948年8月24日,朱自清先生因嚴重的胃潰瘍導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再次嚴肅地告誡家人:“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檔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的美國麵粉。”朱自清在簽名前體重已下降到77.6斤,迫切需要營養和治療,但他仍舊拒絕這種“收買靈魂性質”的施捨,表現了一位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尊嚴和氣節。毛澤東稱贊他和聞一多“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別了,司徒雷登》)
嚴肅的散文觀
朱自清既不滿意陶醉於抒寫瑣屑小事的“言志派”,也不滿意後來的所謂輕松灑脫的幽默派。他的寫作態度嚴肅認真,不追逐潮流。也不為他人所擾,始終執著地表現人生。無論是樸素動人如《背影》,或者明凈淡雅如《荷塘月色》,委婉真摯如《兒女》,從中都能感到他的誠摯和正直。朱自清性情敏感,心思細膩,現實生活的壓力常常讓他對人生充滿惆悵和嘆息,頗覺不堪重負;但他又有著“五四”學人普遍具有的理性自覺,對個人的社會使命有著清楚的認知。一方面,他堅持現實批判和文化反思與重建,不回避社會問題和人生真相,體現了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操守和文化立場,個人性情表達裏蘊涵著現代理性思辨;另一方面,朱自清面對現實的黑暗和生活的灰茫,無以排遣,常常把自己的情懷憂思寄寓於美好的大自然,獲得短暫的心靈寧靜和超脫,於是形成了靈動悠遠而又略帶感傷詩意的抒情風格。
散文創作的風格
朱自清的散文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反映社會偏重於議論的散文。這類散文從現實出發,針砭時弊,針對性強。代表性作品有《執政府大屠殺記》、《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篇。這類社會批評散文體現出了朱自清作為現代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寫出了鬱積的個人之情,也寫出了沉重的家國之情,因人生體驗的深切和社會意識的強烈,而在理性力量之外平添真摯動人的情緒感染力。《生命的價格一七毛錢》,記敘一個小女孩僅以七毛錢的價格被賣掉的悲慘故事,並從生活現實出發,設想她被賣後將遭遇的種種境況。作者憤怒地詰問:“這是誰之罪呢?這是誰之責呢?”他指出:“錢世界裏的生命市場存在一日,都是我們孩子的危險!”從而深刻揭露應負這個罪責的黑暗社會。《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寫於1925年“五卅”慘案之後的第十九天,朱自清運用對比的手法,以生活中許多“可愛的小孩”,反襯電車上遇到的“小西洋人”的可憎,並從他旁若無人的傲慢神情看到了“他的臉上便縮印著一部中國的外交史”。表達了作者反對帝國主義欺淩和壓迫中國的愛國主義思想。《執政府大屠殺記》寫於1926年,朱自清親自參加了“三·一八”遊行示威,以親眼目擊的事實,揭露出北洋軍閥屠殺愛國學生的殘暴罪行,敘事真切,言之鑿鑿,戳穿了反動派妄圖一手盡掩天下耳目的陰謀,並以憤怒的議論,對封建軍閥段祺瑞之流進行了嚴厲的質問和無情的揭露。
還有一類則是抒情、敘事、寫景散文(美文)。在新文學史上,朱自清與冰心並駕齊驅,成為散文創作各具特色的兩大家。《背影》、《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溫州的蹤跡·綠》、《荷塘月色》等是朱自清敘事、寫景抒情的名篇,具有深厚的情感,結構細密、意境幽遠、筆法圓潤。《背影》是朱自清敘事抒情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現代散文史上值得重視的篇章。它“論行數不滿五十行,論字數不過千五百言”,卻不僅在當時譽滿文壇,而且能夠“歷經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背影》不僅展現了一個知識分子在舊社會顛沛流離的生活,更主要的是,通過家庭逢遭變故時父子別離的描述,表現了社會中下層人們特別是父子之間真摯淳厚的人情美。那淡淡感傷與深深自責緊密交織的語調,極為平實的敘述與“白描”的情感籠罩了濃鬱的抒情氛圍。散文語言質樸自然,宛如對座敘談,富有真實感,這與表達父子相親的真摯之情,是十分和諧的。朱自清還是散文領域裏卓越的風景畫家,《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都是美妙的山水風景畫。尤其是後者,擺脫了前篇那種纖裱繁縟之氣,文筆綺麗而又自然清新,文章細致描摹了池塘的幽靜,荷花的風姿韻色,而且襯之以輕煙與淡霧的交替,月光與雲影的更迭,構成一幅變幻奇妙的畫圖。毫無疑問,在“五四”以來的現代散文史上,朱自清是有著重要貢獻的建樹者。他以清新簡約,細膩委婉的藝術風格和漂亮縝密的文體,在新文學的散文園地綻放了別樣的花朵。
藝術上鮮明而獨到的特點
首先,真摯深厚的感情傾注是朱自清散文膾炙人口的重要原因。《給亡婦》悼妻與自慚之情、《背影》父親的舐犢之情,無不真誠親切。朱自清是個重感情的人,他對山川草木,對一花一葉,對普通人生,對茫茫人世,都懷有樸素真摯的情感,並且通過自己的眼睛和心靈,一一呈現,真的是悠悠千古事,盡在帶有感情之汁的筆墨中。
其次,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畫,感性與理性的完美融合,構成細密幽遠、深沉曠達的藝術氛圍。詩人寫散文不失其詩人本色,散文中有著濃鬱的詩情畫意,對人世的領悟,對自然的熱愛,對不幸的同情,對歷史的透視,對文化的理解,都浸透著生命的愛意與珍惜。
再次,構思縝密、精巧,脈絡清晰。朱自清的散文大都篇幅不長,構思卻篇篇匠心獨具。《背影》出奇制勝;《荷塘月色》意在寫“頗不寧靜”,但一路寫來,卻處處見靜。
最後,朱自清散文的語言藝術具有鮮明的個性化,清幽細密而又豐富多彩。《背影》的質樸,《綠》的纖裱,盡顯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有口皆碑。繼《背影》之後,朱自清又先後出版了《你我》、《歐遊雜記》等散文集。後期的作品,朱自清更注意從口語中采擷提煉,追求一種“談話風”,語言質樸平淡而周密妥帖,生氣盎然,富有一種逼人的風采。
朱自清是中國新文學史上一位地位很高、影響很大的散文作家。他的一生雖然生活艱苦,藝術的探索卻永不停息,既有尖銳的批判和反思,也有精神的隱逸與放達,既有難以舒緩的人生之痛,也有永不磨滅的生命之愛,既有情緒的波瀾起伏,也有文字的靜如止水,既清秀雋永,又質樸豐盈,既皓月當歌,又深邃婉曲,他以執著的愛和靈動的筆,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珠圓玉潤的散文經典名篇。
2011年秋

目次

導論
蹤跡
匆匆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溫州的蹤跡
背影
女人
背影
阿河
兒女
旅行雜記
海行雜記
荷塘月色
你我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
你我
給亡婦
南京
葉聖陶的短篇小說
潭柘寺 戒壇寺
山野掇拾
歐遊雜記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瑞士
荷蘭
柏林
巴黎
西行通訊
倫敦雜記
三家書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園
吃的
房東太太
標準與尺度
回來雜記
論氣節
論雅俗共賞
論雅俗共賞
論百讀不厭
論書生的酸氣
論老實話
語文影及其他
撩天兒
如面談
很好
不知道
正義
集外
父母的責任
春暉的一月
執政府大屠殺記
哪里走
綏行紀略
外東消夏錄
重慶行記
文物·舊書·毛筆
朱自清年表(1898—1948)

書摘/試閱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來了。我們雇了一隻“七板子”,在夕陽已去,皎月方來的時候,便下了船。於是槳聲汩——汩,我們開始領略那晃蕩著薔薇色的歷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裏的船,比北京萬牲園,頤和園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揚州瘦西湖的船也好。這幾處的船不是覺著笨,就是覺著簡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們的情韻,如秦淮河的船一樣。秦淮河的船約略可分為兩種: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謂“七板子”。大船艙口闊大,可容二三十人。裏面陳設著字畫和光潔的紅木傢俱,桌上一律嵌著冰涼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鏤頗細,使人起柔膩之感。窗格裏映著紅色藍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緻的花紋,也頗悅人目。“七板子”規模雖不及大船,但那淡藍色的欄幹,空敞的艙,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處卻在它的艙前。艙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頂,兩邊用疏疏的欄干支著。裏面通常放著兩張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談天,可以望遠,可以顧盼兩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這個,便在小船上更覺清雋罷了。艙前的頂下,一律懸著燈彩;燈的多少,明暗,彩蘇的精粗,艷晦,是不一的。但好歹總還你一個燈彩。這燈彩實在是最能鉤人的東西。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從兩重玻璃裏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裏,又逗起縷縷的明漪。在這薄靄和微漪裏,聽著那悠然的間歇的槳聲,誰能不被引入他的美夢去呢?只愁夢太多了,這些大小船兒如何載得起呀?我們這時模模糊糊的談著明末的秦淮河的艷跡,如《桃花扇》及《板橋雜記》裏所載的。我們真神往了。我們仿佛親見那時華燈映水,畫舫淩波的光景了。於是我們的船便成了歷史的重載了。我們終於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麗過於他處,而又有奇異的吸引力的,實在是許多歷史的影像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麼?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的恬靜,委婉,使我們一面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著紙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我們坐在艙前,因了那隆起的頂棚,仿佛總是昂著首向前走著似的;於是飄飄然如禦風而行的我們,看著那些自在的灣泊著的船,船裏走馬燈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遠了,又像在霧裏看花,盡朦朦朧朧的。這時我們已過了利涉橋,望見東關頭了。沿路聽見斷續的歌聲:有從沿河的妓樓飄來的,有從河上船裏度來的。我們明知那些歌聲,只是些因襲的言詞,從生澀的歌喉裏機械的發出來的;但它們經了夏夜的微風的吹漾和水波的搖拂,裊娜著到我們耳邊的時候,已經不單是她們的歌聲,而混著微風和河水的密語了。於是我們不得不被牽惹著,震撼著,相與浮沉於這歌聲裏了。從東關頭轉灣,不久就到大中橋。大中橋共有三個橋拱,都很闊大,儼然是三座門兒;使我們覺得我們的船和船裏的我們,在橋下過去時,真是太無顏色了。橋磚是深褐色,表明它的歷史的長久;但都完好無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堅美。橋上兩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間應該有街路?這些房子都破舊了,多年煙熏的跡,遮沒了當年的美麗。我想像秦淮河的極盛時,在這樣宏闊的橋上,特地蓋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麗麗的;晚間必然是燈火通明的。現在卻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橋上造著房子,畢竟使我們多少可以想見往日的繁華;這也慰情聊勝無了。過了大中橋,便到了燈月交輝,笙歌徹夜的秦淮河;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大中橋外,頓然空闊,和橋內兩岸排著密密的人家的大異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襯著藍蔚的天,頗像荒江野渡光景;那邊呢,鬱叢叢的,陰森森的,又似乎藏著無邊的黑暗:令人幾乎不信那是繁華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終於使我們認識綠如茵陳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著的多些,故覺夜來的獨遲些;從清清的水影裏,我們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這正是秦淮河的夜。大中橋外,本來還有一座復成橋,是船夫口中的我們的遊蹤盡處,或也是秦淮河繁華的盡處了。我的腳曾踏過復成橋的脊,在十三四歲的時候。但是兩次遊秦淮河,卻都不曾見著復成橋的面;明知總在前途的,卻常覺得有些虛無縹緲似的。我想,不見倒也好。這時正是盛夏。我們下船後,借著新生的晚涼和洞上的微風,暑氣已漸漸銷散;到了此地,豁然開朗,身子頓然輕了——習習的清風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這便又感到了一縷新涼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沒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熱蓬蓬的,水像沸著一般,秦淮河的水卻盡是這樣冷冷地綠著。任你人影的憧憧,歌聲的擾擾,總像隔著一層薄薄的綠紗面冪似的;它盡是這樣靜靜的,冷冷的綠著。我們出了大中橋,走不上半裏路,船夫便將船劃到一旁,停了槳由它宕著。他以為那裏正是繁華的極點,再過去就是荒涼了;所以讓我們多多賞鑒一會兒。他自己卻靜靜的蹲著。他是看慣這光景的了,大約只是一個無司無不可。這無可無不可,無論是升的沉的,總之,都比我們高了。
那時河裏鬧熱極了;船大半?白著,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來往。停泊著的都在近市的那一邊,我們的船自然也夾在其中。因為這邊略略的擠,便覺得那邊十分的疏了。在每一隻船從那邊過去時,我們能畫出它的輕輕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們的心上;這顯著是空,且顯著是靜了。那時處處都是歌聲和淒厲的胡琴聲,圓潤的喉嚨,確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澀的,尖脆的調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覺,也正可快我們的意。況且多少隔開些兒聽著,因為想像與渴慕的做美,總覺更有滋味;而競發的喧囂,抑揚的不齊,遠近的雜遝,和樂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諧音,也使我們無所適從,如隨著大風而走。這實在因為我們的心枯澀久了,變為脆弱;故偶然潤澤一下,便瘋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但秦淮河確也膩人。即如船裏的人面,無論是和我們一堆兒泊著的,無論是從我們眼前過去的,總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張圓了眼睛,揩凈了眥垢,也是枉然。這真夠人想呢。在我們停泊的地方,燈光原是紛然的;不過這些燈光都是黃而有暈的。黃已經不能明瞭,再加上了暈,便更不成了。燈愈多,暈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黃的交錯裏,秦淮河仿佛籠上了一團光霧。光芒與霧氣騰騰的暈著,什麼都只剩了輪廓了;所以人面的詳細的曲線,便消失於我們的眼底了。但燈光究竟奪不了那邊的月色;燈光是渾的,月色是清的,在渾沌的燈光裏,滲入了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那晚月兒已瘦削了兩三分。她晚妝才罷,盈盈的上了柳梢頭。天是藍得可愛,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兒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E原有三株兩株的垂楊樹,淡淡的影子,在水裏搖曳著。它們那柔細的枝條浴著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纏著,挽著;又像是月兒披著的發。而月兒偶然也從它們的交叉處偷偷窺看我們,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樣子。岸上另有幾株不知名的老樹,光光的立著;在月光裏照起來。卻又儼然是精神矍鑠的老人。遠處——快到天際線了,才有一兩片白雲,亮得現出異彩,像美麗的貝殼一般。白雲下便是黑黑的一帶輪廓;是一條隨意畫的不規則的曲線。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風味大異了。但燈與月競能並存著,交融著,使月成了纏綿的月,燈射著渺渺的靈輝;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們了。
這時卻遇著了難解的糾紛。秦淮河上原有一種歌妓,是以歌為業的。從前都在茶舫上,唱些大麯之類。每日午後一時起;什麼時候止,卻忘記了。晚上照樣也有一回。也在黃暈的燈光裏。我從前過南京時,曾隨著朋友去聽過兩次。因為茶舫裏的人臉太多了,覺得不大適意,終於聽不出所以然。前年聽說歌妓被取締了,不知怎的,頗涉想了幾次——卻想不出什麼。這次到南京,先到茶舫上去看看,覺得頗是寂寥,令我無端的悵悵了。不料她們卻仍在秦淮河裏掙紮著,不料她們竟會糾纏到我們,我於是很張皇了。她們也乘著“七板子”,她們總是坐在艙前的。艙前點著石油汽燈,光亮眩人眼目:坐在下面的,自然是纖毫畢見了——引誘客人們的力量,也便在此了。艙裏躲著樂工等人,映著汽燈的餘輝蠕動著;他們是永遠不被注意的。每船的歌妓大約都是二人;天色一黑。她們的船就在大中橋外往來不息的兜生意。無論行著的船,泊著的船,都要來兜攬的。這都是我後來推想出來的。那晚不知怎樣,忽然輪著我們的船了。我們的船好好的停著,一隻歌舫劃向我們來的;漸漸和我們的船並著了。鑠鑠的燈光逼得我們皺起了眉頭;我們的風塵色全給它托出來了,這使我跛躇不安了。那時一個夥計跨過船來,拿著攤開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裏,說,“點幾出吧”!他跨過來的時候,我們船上似乎有許多眼光跟著。同時相近的別的船上也似乎有許多眼睛炯炯的向我們船上看著。我真窘了!我也裝出大方的樣子,向歌妓們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強將那歌折翻了一翻,卻不曾看清了幾個字;便趕緊遞還那夥計,一面不好意思地說,“不要,我們……不要。”他便塞給平伯。平伯掉轉頭去,搖手說,“不要!”那人還膩著不走。平伯又回過臉來,搖著頭道,“不要!”於是那人重到我處。我窘著再拒絕了他。他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我的心立刻放下,如釋了重負一般。我們就開始自白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