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中華中醫昆侖第十三集(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中醫昆侖第十三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華中醫昆侖》是一套具有歷史、學術、文化、實用、典藏價值的傳世著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特別是對于青年一代中醫師堅定中醫信念,培養醫風醫德,提高中醫技藝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和教育意義。《中華中醫昆侖》為我國近百年來150位著名的中醫藥學家的傳記叢書。
《中華中醫昆侖(第13集)》記載了裴學義、王寶恩、周靄祥、賀普仁、唐由之、趙冠英、許潤三、金世元、陸廣莘、劉柏齡等10人的生平事跡、學術思想、醫術專長、醫風醫德、養生之道和突出貢獻。
《中華中醫昆侖(第13集)》由張鏡源主編。

名人/編輯推薦

張鏡源主編的《中華中醫昆侖》采用評傳體裁,記載了150位中醫藥學家的生平事跡、醫術專長、學術思想、傳承教育、醫風醫德、養生之道和突出貢獻。這些傳主,從全國范圍推薦遴選,遍及中醫藥界各個領域。有臨床家、理論家、藥學家、教育家、醫史文獻學家;有名師親授、世醫家教、學派傳人、院校畢業和自學成才者;有師徒并駕、父子齊名和伉儷聯袂者。他們學術造詣深厚、診療技術精湛、臨床經驗豐富、學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豐碩、醫風醫德高尚、國內外影響較大,從醫學理論到臨床實踐,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是近現代百年來中華中醫藥界的杰出代表。本書是《中華中醫昆侖(第13集)》,傳主有裴學義、王寶恩、周靄祥、賀普仁、唐由之、趙冠英、許潤三、金世元、陸廣莘、劉柏齡等10人。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世界醫學寶庫中的奪目瑰寶。數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它仍是中國醫藥衛生事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民族體魄康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醫藥學,是中華傳統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結晶,是勤勞聰慧的中華兒女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中,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創造的獨具特色的醫學科學奇跡。它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的哲學內涵。經過一代又一代中醫藥人、一輩又一輩名醫大家的實踐探索、薪火傳承一總結完善、創新發展,逐步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獨特的診療方法、豐富的醫學內容、實用的制藥技術。具有療效確切、用藥安全、應診靈活、普適簡廉和預防保健作用顯著的巨大優勢,在世界醫學之林獨樹一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與醫療保健事業,已經并正在作出積極的貢獻。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彰顯中醫藥學家的豐功偉績,當代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與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辦公室、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精誠合作,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關懷和指導下,為中華近現代百年來貢獻卓著、深受敬仰的150位中醫藥學家,編撰出版了這部大型傳記叢書《中華中醫昆侖》。叢書以傳主姓名為卷名,生年為卷次,每卷3萬字,10卷為1集,共15集;采用評傳體裁,記載他們的生平事跡、醫術專長、學術思想、傳承教育、醫風醫德、養生之道和突出貢獻,使這些寶貴的醫學成就和精神財富發揚光大,千古流芳。
叢書取名《中華中醫昆侖》。昆侖山,被尊為“萬山之祖”,柱西北而瞰東南,立中國而憑世界,凌駕乾坤、巍然屹立。以其高峻豪邁、綿延起伏的磅礴氣勢,寓意中華中醫藥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和永不衰竭;以其挺拔雄偉、高聳入云的恢弘氣魄,彪炳一代中醫藥學家的豐功偉績、杰出貢獻和不朽勛業。
叢書入選傳主,從全國范圍推薦遴選,遍及中醫藥界各個領域。有臨床家、理論家、藥學家、教育家、醫史文獻學家;有名師親授、世醫家教、學派傳人、院校畢業和自學成才者;有師徒并駕、父子齊名和伉儷聯袂者。他們學術造詣深厚、診療技術精湛、臨床經驗豐富、學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豐碩、醫風醫德高尚、國內外影響較大,從醫學理論到臨床實踐,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是近現代百年來中華中醫藥界的杰出代表。
叢書的出版,對于弘揚中華文化,振興中醫藥事業,造就中醫藥人才,普及中醫藥知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是一項開創性工作,填補了我國為著名中醫藥學家大規模撰寫傳記的空白;也是一項搶救性工作,因入選傳主已仙逝過半,許多親歷、親見、親聞的史料日見散逸,將之收集整理、編撰成書,功垂后世、利國利民;更是一項承前啟后的工作,總結傳主經驗,傳承中醫藥偉業,繼往開來,光耀世界醫學之林。這部醫文結合,富蘊歷史性、學術性、文學性和實用性的鴻篇巨制,對醫療、衛生、科研、教育及全球關注中華中醫藥文化的各界人士,都有重要的參考和閱讀價值。
叢書的編撰出版,是一項巨大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工程,在策劃、撰寫、編輯、出版過程中,自始至終得到了國家有關領導、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和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并組織專家對全書進行終審;數百名專家、學者親,臨指導,參與規劃;有關省、市、自治區衛生廳、局、中醫局(處)給予大力幫助;傳主及其親屬、弟子熱情支持、密切配合;撰稿人深情滿懷、辛勤筆耕;編審專家盡心竭力、精工細琢;關愛中醫藥事業的企業家熱心公益、慷慨資助;全體工作人員不辭辛勞、無私奉獻,這一切使叢書得以順利出版。對此,我們深表謝意。 由于時間緊迫和資料搜集困難,加之水平有限,難免有疏誤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中華中醫藥學,歷史悠久,浩浩湯湯,發端于遠古,奔向于未來。百年對于歷史,不過是短暫的瞬間;百人對于萬眾,不過是滄海一粟。然本叢書所記載的百年百人,則無疑是波瀾壯闊的中醫藥發展史上輝煌的篇章和光芒閃爍的璀璨星辰。
張鏡源
2011年6月

目次

裴學義卷
活用白虎 上承古訓下啟新風
偶得機緣 踏進醫界深修內功
拜人孔門 十一載得言傳身教
初出茅廬 小荷露角出手不凡
由泛而專 全心力克小兒頑疾
獨當一面 慢郎中尤擅醫急癥
輕可去實 善用辛涼清利濕熱
陰陽調和 辨證辨病相得益彰
治病求本 脾胃為重由中取傍
統籌兼顧 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未雨綢繆 因人制宜精巧玲瓏
法異無轍 醫壇驍將兼善雜癥
妙手回春 醫術高超精益求精
閑情逸致 為人處世淡泊致遠
王寶恩卷一
唐山小子不服輸
一腳踏進西醫門
定向起飛中西路
基層鍛煉志更堅
抗肝纖維化的先行者
遏制多臟衰的奠基人
大醫精誠永篤行
內科學界常青樹
周靄祥卷
孤苦坎坷 少年壯志不言愁
師從名醫 慕鴻鵠而翱翔
由西轉中 醫學思維成功轉型
據實創新 組建西苑醫院血液病室
刻苦鉆研 譜寫血液病治療新篇章
中西結合 攻治再障、白血病兩大頑癥
大德行廣 名醫名方傳天下
術業傳承 桃李滿天下
老驥伏櫪 不用揚鞭自奮蹄
賀普仁卷
創立“賀氏針灸三通法”
用穴精粹 效如桴鼓
針術精湛 每起沉疴
針灸武功 融為一體
整理針灸古籍
再造“針灸銅人”
迫切心愿——創立針灸博物館
唐由之卷
立志在年少 鉆研岐黃術
經年苦跋涉 創新越“禁區”
領袖患眼疾 針撥見光明
中華神醫術 享譽海內外
平地起高樓 白手建大業
做事先做人 桃李滿天下
趙冠英卷
醫者風范 德術雙馨
勤求古訓 研讀經典
學貫古今 衷中參西
病證相參 有機結合
堅持臨證 學以致用
博采眾長 兼收并蓄
開拓創新 獻身科研
建立規范 提高療效
攻堅腫瘤 治則有別
著書育才 豁達人生
許潤三卷
少年多病 立志從醫
遣方用藥 手法獨到
治愈不孕 功德無量
學術主張 集萃大成
關注學習 期冀教育
做人治身 清爽脫俗
金世元卷
胸懷濟世之志 學徒也成大材
時代啟用英才 大醫勘察藥材
奉調衛生學校 創辦中藥專業
教學科研雙豐收 桃李芬芳遍京城
受聘專家導師 深入實踐教學
解析成藥配方 論著指導實踐
承擔社會重托 普查藥材市場
身退壯志猶存 桑榆霞光映天
陸廣莘卷
崇尚岐黃 以醫見業
歷多達妙 用以得體
探究中西 本立道生
參悟精微 務本論道
尊生貴命 參贊化育
肩負使命 建言獻策
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劉柏齡卷
少年立志學醫
執業與再學習
挑起教學重任
創立治骨法藥
醫術高超神奇
海外弘揚中醫
健康長壽之道
業績永駐醫史

書摘/試閱

1926年,裴學義出生于北京一戶普通人家,其父親曾經在傅作義手下任職,因此家境尚可。雖然算不上富足,倒也不用為溫飽發愁。
裴學義從小身體贏弱,性格內秀,父母擔心他將來做不了力氣活兒,又加上當時國家內憂外患時局混亂,也不知道該為他謀一個什么出路,只好先送他到朝陽門外東岳廟的私塾讀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蒙童,日后又是如何走上從醫治病救人道路的呢?又是如何成為一代中醫名家的呢?這一切除了機緣巧合,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他年少志高和天資聰穎。
當時以裴家的經濟狀況,雖溫飽不愁,但要額外供裴學義上學,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自幼聽話懂事的裴學義,深知父母的辛苦,從內心中無時無刻不體恤著家人,小小年紀,勤儉節約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私塾讀書,為了節約買紙張的錢,他總會在青石板地磚上練字,寫滿了,干了之后擦掉再寫。就這樣日復一日,竟然也練就了一手好字。
裴學義悟性過人,他知道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因此格外用功,打下了不錯的文化基礎。但是讀書之后將來的路往哪里走,他和家人心里也沒有底。就在這樣的困惑和無奈中,一個難得的機緣向他走來,并影響了他一生,這個機緣便是他遇到了當時京城的“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
當時,裴學義的父親與一個名叫劉義芳的人關系不錯,此人家境殷實,又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即對岐黃之術非常感興趣。當時他正在孔伯華門下學醫,是孔伯華的大弟子。裴老先生于是便動了讓裴學義跟隨劉義芳學醫的念頭:一來可以學一門技藝,將來養家糊口;二來也能懂些醫術,強身健體。
劉義芳與裴家相熟,對裴學義的情況亦知一二,于是對裴家說,這孩子是塊學醫的材料,只是怕教不好耽誤了他,還得另尋名師。于是劉義芳將他引薦到自己的師傅孔伯華那里。
孔伯華從不輕易收徒,當劉義芳把裴學義帶到西四紅廟孔家時,孔伯華看到裴學義長得清秀機敏,性格溫厚謙讓,悟性也不錯,因此格外喜歡。但考慮到他年紀太小,根基還不牢靠,覺得還是應該先把基礎打好。
當時孔伯華除了是大夫之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北平國醫學院的院長。20世紀30年代,西方醫學大量涌人中國,中醫的地位每況愈下,甚至面臨被取締的危險,而優秀的中醫人才又奇缺,中醫處于失傳的危險境地。孔伯華見此情此景,心急如焚,于是聯合蕭龍友等中醫界人士建起了一所專門培養中醫人才的新式學校——北平國醫學院。
北平國醫學院按照正規大學的要求建制,學員必須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經過考試合格后方能人學。1938年,裴學義只有13歲,年齡、學歷都達不到國醫學院的要求,然而國醫學院當時開有預科,專門教授一些基礎的中醫古文知識和文化知識,學完預科之后便可參加國醫學院的人學考試。于是孔伯華便安排裴學義跟隨預科班學習,夯實基礎,迎接考試。
對于學醫,裴學義亦有心為之。他小的時候奶奶因為患病,醫治無效去世。街坊鄰里也常見因病失治或小病誤治而令其家人悲痛欲絕,這些都令他心酸不已。因此有了學醫的念頭。那時他經常到北平圖書館看書,館里收藏的醫學典籍很多,他開始與中醫學有了最早的接觸。因為年紀小,文化水平有限,自學中醫很是吃力。為了提高文化水平,他報名參加了當時北平一個很有名氣的“三三補習班”,可以補習一些中醫古文知識。補習班學費很高,家里負擔不起,老師見他勤奮好學,成績也好,便免去了他一半的學費。裴學義又聽說朝陽門外二條有一個姓南的先生古文講得很好,便又跑到那里去聽講,南先生同樣看重他勤勉求學的精神,亦不收學費。就這樣,裴學義打下了很好的傳統文化基礎。
進入北平國醫學院,讓一心想要從醫的裴學義無比欣喜。雖然最初只是在預科階段學習,然而他并不好高騖遠,仍然踏踏實實地將學校教授的知識學好。兩年之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國醫學院醫科班,正式進入國醫學院學習。
當時在國醫學院授課的除了孔伯華、蕭龍友,其他人也都是名醫,如趙樹屏、周福堂、任廣毅、曹養舟、張菊人、瞿文樓、姚季英等。學校設置的課程門類齊全,涵蓋古今,既講醫學經典,又講臨床診斷,甚至西醫的解剖學、細菌學等也在其所學課程之中。這讓裴學義很是長了一番見識,老師們的廣學博識更是讓他如饑似渴、廢寢忘食,生怕追趕不上。在校四年,裴學義品學兼優,孔伯華非常滿意,對他偏愛有加。
處在日偽時期的北平,日本人一心想要將中醫收歸己有。對于國醫學院也是虎視眈眈,費盡心機,屢次三番地進行騷擾,威逼利誘,要孔伯華接受與日偽政權合作的提議。對這種有辱民族氣節的事情,孔伯華決然不肯答應。國醫學院被迫三遷其址,到1944年實在支撐不下去了便毅然停辦。裴學義所在的第十一班是最后一批領到畢業證書的班級。年輕的裴學義從老師那里學到了一個民族最寶貴的東西,所以日后每當談起先師孔伯華,他總是感慨不盡,有說不完的話。他佩服恩師醫術好,更佩服恩師的醫德,一生清貧,不求名利,明辨是非,有骨氣。裴學義一生以先師為榜樣,刻苦鉆研醫術,踏踏實實從醫,傾盡心力育人,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中醫博士中的吳小琦即出自其門下,也可謂不辱師志。
P9-1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