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用菩薩的智慧處理心理問題02:教你做個快樂的人
滿額折

用菩薩的智慧處理心理問題02:教你做個快樂的人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20 元
優惠價
90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佛說: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雖然我們不能控制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無法預知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但我們卻可以安排好當下的生活;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

在各種慾望和各種誘惑面前,許多人已經迷失了自己。如何才能讓疲憊的心靈找到可以休憩的家園?如何才能在慾望與誘惑面前不失去自我?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佛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對於人生的論述更是句句經典,字字珠璣。本書秉承佛家思想,針對人生中的常見問題,尤其是心理問題,進行了翔實的論述與講解,更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相信讀者能夠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在各種慾望和各種誘惑面前,許多人已經迷失了自己。如何才能讓疲憊的心靈找到可以休憩的家園?如何才能在慾望與誘惑面前不失去自我?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佛說: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不會給你煩惱。世上的煩惱都是自找的,要想活得快樂,就不要沒事找事,自尋煩惱。
佛說: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想面對未來。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還未來,過去不可忘,未來需去想,但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現在。

佛說:幸與不幸,皆由心而生;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心以為苦,則無境不苦。這世上幸運的人有,不幸的人更多。無論幸運與否,我們都無需羡慕別人,更不能自暴自棄。羡慕別人和自暴自棄都是一種罪過。

佛說: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該放棄的要放棄,該爭取的就要去爭取。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一切隨緣最好。
佛說: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佛說,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與人相處之道,在於容忍。

佛說:尊敬別人,就是莊嚴你自己。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敬,首先要學會去尊敬別人。尊敬別人不是說明你低人一等,而是在展現你的修養。
佛說: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雖然我們不能控制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無法預知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但我們卻可以安排好當下的生活;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

佛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對於人生的論述更是句句經典,字字珠璣。本書秉承佛家思想,針對人生中的常見問題,尤其是心理問題,進行了詳實的論述與講解,更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相信讀者能夠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誦讀佛家珍言,能撫慰我們疲憊的心靈,能為我們的人生指點迷津,使我們一路走得平順。

目次

1.當絕望的時候怎麼辦?

2.經常暴飲暴食怎麼辦?

3.有分裂型人格障礙怎麼辦?

4.有迴避型人格怎麼辦?

5.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6.目標很難實現怎麼辦?

7.好日子很遙遠怎麼辦?

8.當遭到冷遇時怎麼辦?

9.害怕競爭怎麼辦?

10.當心態不積極時怎麼辦?

11.不知道怎樣安慰別人時怎麼辦?

12.當失去希望時怎麼辦?

13.當感到不快樂時怎麼辦?

14.當生氣時怎麼辦?

15.對很多事放不下怎麼辦?

16.不想做善事怎麼辦?

17.怨恨別人時怎麼辦?

18.不懂得交友怎麼辦?

19.不善於與父母溝通怎麼辦?

20.與兄弟姐妹搞不好關係怎麼辦?

21.與孩子很難溝通怎麼辦?

22.夫妻吵架時怎麼辦?

23.總是想遷就別人怎麼辦?

24.想拒絕別人的請求怎麼辦?

25.喜歡找藉口怎麼辦?

26.說話做事沒有主見怎麼辦?

27.沒有什麼愛好怎麼辦?

28.喜歡吹噓自己怎麼辦?

29.不知道如何道歉怎麼辦?

30.不知道怎麼讚美別人怎麼辦?

31.不懂得幽默怎麼辦?

32.機會總是溜走怎麼辦?

33.不懂得佈施怎麼辦?

34.失戀了怎麼辦?

35.想自殺怎麼辦?

36.當感到衰老時怎麼辦?

書摘/試閱

1.當絕望的時候怎麼辦?
佛說:
絕望是對活著的一種褻瀆。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每個人都會遭遇一些負性事件,如惡性疾病、婚戀破裂、事業挫折等。這些事件都會導致當事人產生痛苦絕望的情緒,從而無法自拔,甚至想一死了之。
張某,45歲,辛苦撐起的公司由於種種原因破產了,眼看著原先蒸蒸日上的事業土崩瓦解,想到上有老、下有小,以及尾隨而來的巨額債務,他覺得生活沒了任何希望。於是,他走上高樓頂層,希望一跳了之,就此解脫,也省得連累家人。後來他在朋友的開導勸說下,終於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他東山再起,又幹成了一番事業。

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生活的強者,但在通向強者的路上,總有挫折在等待著你。順境中人們看到的是鮮花和笑臉,當逆境突然來臨的時候,已經習慣於被喜悅浸潤的心靈往往承受不了太大的打擊。其實,逆境既使人經受考驗,也使人奮勇搏擊;逆境使人遍嘗了人間酸甜苦辣鹹,經受世態冷暖炎涼,從而更多一層地感受對生活的領悟,能更多瞭解一些人生的真諦。

對不利於我們發展的環境,我們可以想辦法去改變它,將對現實不滿意的程度降到最低。不同的態度,不同的反應,其實就是個體之間挫折容忍力的差異。在絕望時,如果你使用的方法不能奏效,那就改用另一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如果新的方法仍然行不通,那麼就再換一種方法,直到解決眼前的問題為止。任何問題都有一把解決它的鑰匙,只要我們繼續不斷地、用心地去尋找,我們終會找到這把鑰匙。
在絕望境地中的奮鬥,最能激發一個人的潛伏著的內在力量。沒有這種奮鬥,便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的真正的力量。這種向自己挑戰的內在衝動一旦化為行動,世界上任何挫折都不會使你屈服。越是險惡的環境,越能使成大事者表現出色。只有成大事者,才能在磨難和挫折中繼續生存,才有勇氣去迎接挑戰,才有毅力去戰勝逆境和獲取新的成功。

絕望之人的痛苦都是建立在對事件的不正確判斷和估計上的。在生活中,不少人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內心痛苦達到臨界點。他們認為自己是這世上最不幸的人,自己的痛苦是天下最深切的痛苦。於是,他們不僅要承擔事件本身帶來的痛苦,還要承擔一種絕望感。這樣,人的痛苦就會擴大化、絕對化。而人在痛苦絕望時,會伴有災難化認知,覺得自己已經完了,跨不過這道坎了。這些心理會使其一蹶不振,喪失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甚至導致自殘、自殺等。

其實,這種災難化認知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並不是全部事實。當我們不得已要面對生活中的痛苦絕望時,又該以怎樣的心態正確對待,以達到絕處逢生呢?
首先,要認清人生的挫折和打擊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要沉浸於痛苦的情緒中,要積極尋找途徑,擺脫痛苦,獲取新生。
其次,處於絕境中的人要學會宣洩,並尋求支持。有時當事者不可避免地會有痛苦體驗,這時可以向親人和好友傾訴,或是大哭一場,或捶打沙袋等,給不良情緒找一些出口,儘量釋放。

此外,不要封閉自己,儘快走出去與人交流、投入工作,這樣能分散對痛苦的注意力。有人認為,痛苦之下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但是,當你整天關注內心的煩惱,就會陷入更糟糕的情緒,而交談、活動和做事本身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憂鬱。
女作家張愛玲有句名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錦袍,上面爬滿了蝨子。”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各種坎坷。當然,如果當事人陷於絕望太深,想盡辦法也無法自拔時,可求助於心理醫生,讓他們幫自己調節、宣洩、疏導情緒,以順利度過這個危險期。

【提點】
既然活著,就不要絕望,否則就是對活著的一種褻瀆。有的人在遭受到打擊之後,往往會一蹶不振,甚至認為是老天爺不公平,自己命運太糟糕等,最終導致絕望。這種人最容易深陷困境,因為他們連情緒上的一個關卡都不能越過,結果只能是永遠與成功無緣。當絕望時,要給自己一個希望、一個支點、一點快樂,這些足以戰勝絕望。

2.經常暴飲暴食怎麼辦?
佛說:
吃是一種正常的欲望,但這種欲望太過,就成了一種貪婪。

暴食者總會無法控制地暴飲暴食,感覺不吃不行,無法停止,一直到吃不下去為止。暴食者十分擔心自己的體重,往往在大量進食之後,會有羞愧、罪惡的感覺,並且會以催吐、灌腸、使用瀉藥或絕望等方式來避免體重上升。
有的人越來越習慣於用吃東西來滿足饑餓以外的需要,比如緩解壓力、掩飾不安的情緒、消除緊張感……和體重正常的人相比,75%體重超重的人潛意識裏把吃東西當作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這與饑餓無關,卻導致肥胖。

愛吃零食是許多女孩子的共同點。閒暇時,一包包、一袋袋各種各樣的零食的確會讓人愜意無比。女孩子偶爾滿足一下口欲,也無傷大雅。然而這種愛好若過了頭,整天不停地抓著東西往嘴裏塞,甚至暴食,那就有些不正常了,尤其當這種貪吃現象與心情變化掛上鉤時,就應該考慮是不是存在某種心理障礙,患上了暴食症。
因為失戀,柳紅開始了暴飲暴食的生活。她不能停止吃東西,一不吃東西,心裏的痛苦就好像不能忍受。本來她就不是身材很好的女人,這種暴飲暴食的生活,加上每次吃到人都麻木了倒頭便睡,身材就更加臃腫了。

開始的時候她沒在意,心裏只關心怎麼度過這段最難熬的失戀期,只要讓自己的心不再為這件事痛,什麼代價都可以付出。但有一天,當她洗完澡站在鏡子前,忽然在鏡子裏看到一個臃腫衰老的女人,滿身都是贅肉,皮膚鬆弛。
她也曾想過控制,可暴飲暴食已經成了習慣,每次想控制的時候,想起鏡子裏的身體,覺得自己沒什麼希望了,就放棄了努力。
每天她帶著沉甸甸的胃和自己肥胖的肚腩,更是一點信心都沒有了,活得越來越像一個沒有性別的動物。

因為心裏痛苦、壓力過大,依賴暴飲暴食解決內心問題,這是一種嗜吃症,是女性常見的心理疾病。嗜吃帶來的是肥胖問題,使得女性在婚戀領域失去了競爭優勢,給女性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就更加依賴食物生活,進入惡性循環。這種飲食紊亂,屬於由心理因素引發的進食障礙。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可求助於心理醫生,另一方面還是要自我救助。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活的壓力所致,如果作為個體不能對抗壓力,正確調整自己的生活,這些問題就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
情緒化暴飲暴食可以通過合理的調節得以緩解和消除。

1.挖掘自己暴食的根源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會用食物來鼓勵孩子。比如當小孩摔跤的時候、不開心的時候,或是表現不錯的時候,給孩子一些好吃的零食等等。這很容易使孩子歪曲“餓”這個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把食物當成一種安慰品。孩子成人之後,在感覺有壓力的時候、無聊的時候、高興的時候,不管自己是不是真餓,都會潛意識地想吃東西。

2.明確自己暴飲暴食的誘因
歸納出容易使自己暴飲暴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下次再遇到相同的情況時,提前做好準備。儘量不要去擺滿糖果的同事的辦公桌前。你可以在貼紙上畫一個糖果,貼在自己的電腦旁,提醒自己不要有意識地吃糖果。

3.仔細梳理情緒
在日記中記錄暴飲暴食那天的情況,將自己當時的想法都寫進去,試著提醒自己要注意每件事產生的結果。時間長了,思想自然就會變得理性,一些消極的情緒就會減少,當然吃東西的衝動也會隨著變小、平息。

4.轉移注意力
參加一些小活動,也能讓人感到輕鬆和舒服,吃東西並不是緩解壓力的唯一辦法。比如擦亮自己的指甲、讀幾行小詩等。只要每天有計劃地做一兩件事,就可以緩解由壓力導致的暴飲暴食了。

5.不要刻意節食
刻意節食很容易使人走向另一極端,引起暴飲暴食。吃東西時要儘量有一些間隔時間。專家發現,在餐後十五分鐘,人體對食物的渴望會迅速降低,不管是否吃飽,都會對繼續吃下去沒多大興趣。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吃飯的時候被打斷了,過了一陣就不想再吃的原因。

【提點】
吃東西是人體正常的需求,但不可無節制地吃,否則就會導致身心健康受到損害。世事有法度,不吃是病,狂吃也是病。有人因為心理的痛苦和生活的壓力,依賴暴飲暴食來排遣現實問題,卻使美食成了健康殺手。想吃就吃沒有錯,但要有個度,不要讓自己成為暴飲暴食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