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外向性格自我改造書
滿額折

外向性格自我改造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外向性格的人常將自己的想法不加考慮地說出來,即思維外向,這類人心直口快、活潑開朗,善於交際、感情外露、待人熱情、誠懇,且與人交往時隨和、不拘小節,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由於比較率直,因此缺乏自我分析與自我批評的精神。
本書注重實用性和操作性,讓外向性格的人深入地剖析自我,洞悉自我,從而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塑造最好的自己。

目次

第一部分外向性格的自我說明書
外向者天生樂觀、積極向上,臉上永遠掛著滿足的笑容,做事樂於與人溝通;適應及學習能力都很強,天生具備免疫困境和穿越艱難的能力……

清楚深刻地認清自己
為自己的性格會診
外向性格形成的決定因素
外向者與內向者的區別
外向者與血型的關係
外向者性格改造的目標

第二部分外向性格成功的籌碼,優勢在哪裡
外向性格很受歡迎,在工作與生活中,外向者因為性格優勢,往往佔據著優越地位。他們激情奔放、精力充沛……周圍總不會缺少朋友和機會,站在人群中,鶴立雞群;走在路上,光芒萬丈;掌握談話的中心思想、吸引眾人目光、永遠站在舞臺的中央成為大眾的焦點,這些都是他們走向成功的籌碼。

外向者擅長社交
放鬆壓力,享受生活
雍容雅量的胸懷
獨特的幽默風趣感
懂得推銷與展現自己
鮮花讓給領導戴
榮譽不獨享,功勞歸大家
凡事要做必然做到最好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會將“怒火”扼殺在搖籃裡

第三部分運用外向優勢,成功觸手可及
在外向者身上能夠輕易找到成功的法寶——積極、自信、樂觀、充滿激情,積極上進,但有時候這些卻被誤解為虛情假意,從而招人嫌,討人厭,不受歡迎。全面認識到自己的先天優勢不是目的,如何將這些性格優勢轉化為競爭力才是關鍵,同時更要把這些優勢轉化為傲人的成功資本!

能屈能伸的“彈性”品質
優秀的表達能力
敢想敢做,果斷行事
專於自己的長項
與內向者和諧共處
拿捏準最佳距離
天生的感染力與傳染力
潛能是外向者潛在的寶藏
對生活充滿樂觀
外向者強大的自信心

第四部分阻礙外向者成功的天生劣勢
人無完人,雖說外向者優勢多一些,但是因為外向者思考外界的時間多過思考本身的時間,所以,有時很難發現阻礙自身成功的劣勢。這樣首先就要學會認識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當某段時間做任何事都十分順利的時候,或得到一點成就的時候,人很容易產生自滿情緒,迷失方向,忘記自我,這是非常可怕的。
要想只擁有成功,不輕易被打敗,就有必要提前洞悉那些隱藏在自己身上的天生劣勢,搶在沒有任何失誤之前,及時阻止它們。

過於自負的性格是進步路上的絆腳石
驕傲狂妄,小心人氣下降
不注重細節會讓你因小失大
鋒芒太露也會吃盡苦頭
做人太精明被人當活靶
凡事都自己來,大錯特錯
外向者做事太愛急
不能沉著冷靜的急切會誤事
“死要面子”活受罪

第五部分重新定位——明晰你的內在世界
外向的你,開朗、激情、善於處理人際關係……這些都是你的優點,其實,這些優點都是外向者思維習慣常見傾向的表現,但自己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而外向的你,有必要瞭解自己的這種思維習慣,從中發現自我,重新定位,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施展自己才華、順應自身性格更有利的發展空間,綻放自己的光芒。

為目標義無反顧地努力
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被他人干擾
富有挑戰性的領域更適合你
做“雞頭還是鳳尾”要好好考慮
理性估算“跳槽”的成本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困難是外向者最好的老師
換個思路,天地更寬廣
在熱情過去之前趕緊行動
承認不足,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第六部分利用激情——走“外向式”成功
奮鬥的路上,想要登上事業的高峰,努力與堅持是必不可少的法寶,對於外向的你來說,關鍵點還在於開朗與激情。它不僅僅能夠帶給你做事的動力,也能夠幫助你抵禦一切艱難與險阻。

無所畏懼地向成功挺進
行動起來才是巨人
點燃激情才能超越平庸
選定了目標就要堅持到底
將分散的熱情集中到一個點上
要敢幹而不是蠻幹
發揮創新才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虛心學習前人經驗,成功路上不停歇
堅定自己的工作信念
非常時刻,藏起受傷的自己

第七部分 社交策略——保持“開放式”狀態
社交達人,顧名思義就是朋友多。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懂,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的確需要廣交朋友。對於外向者來說,自身就有開朗的優勢,發揮這種優勢,使得自己的朋友變多,路子自然也多了,事業成功的概率隨之也會增大。
信義,一筆潛在的財富
做不到的事,不要輕易說
會社交更要懂禮貌
巧妙保住他人的面子
善於傾聽是社交的秘訣
退一步,路更寬
以寬容的胸襟待人
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魅力
套近乎才能更熱乎
體察和理解他人的性格

第八部分 外向者的幸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活中有太多的東西,有太多的誘惑,外向者讓自己快樂,追求的就應該是逍遙自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能讓自己把身邊這個真實的世界看得太透徹。生活中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它們不太嚴重,又何必斤斤計較呢?工作我們認真對待,生活之中,就不妨灑脫一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充分地享受快樂。

調整心態,無欲則剛
順其自然,凡事不強求
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捨得,先舍而後得
放下貪念,讓幸福飛揚
慾望越多,幸福越遠
人生莫為世俗累
忘掉失去的,珍惜擁有的
追求一份寧靜豁達的心境
原來,我們都很富有

第九部分 外向者一生受益的忠告
外向者追求成功的心情比任何人都要迫切,他們在社會中奮鬥,在世界裡作秀,為了名利,犧牲了與家人共用天倫的時間;為了名利,肆意地揮霍著自己的青春;為了名利,置自身的健康於不顧。然而到頭來,自己的生命中卻徒留遺憾。在這裡,真誠地送給外向者一些忠告,希望外向者的世界更美好,明天更燦爛。

你將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愛心勝過一切交際手腕
即便遭受欺騙,也要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
幸福是對彼此性格的包容和接納
像經營事業一樣經營家庭
擁有權力也不要膨脹
保持生活的平衡
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別把不修邊幅當個性
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部分 七分外向力,三分內向心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成功與失敗的悲喜劇。而所有的成功與失敗,我們都可以從性格中找到其根源。外向者得到的讚譽與稱讚多於內向者,內向者總是被大眾誤解性格不良或者弱勢。可是,沒有人是完美性格,外向者也會有一定的缺點,內向者也會很有魅力,如果可以將二者性格結合,會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

恒心+耐心=成功後的甘甜
情緒+理性=內向的沉穩
圓滑處世→捕獲信任
言多必失→深思熟慮
克制衝動→內心自制力
外向依賴→內向獨立
優化性格→馬到成功

附錄
完善外向者性格的測試
你瞭解自己的個性嗎
脫衣服與性格測試
你的升級指數有多高
責任在你心中有多重要
你的心胸狹窄還是寬闊
你離完美還有多遠
檢測最近的精神狀態
解讀你最真實的性格

書摘/試閱

第一部分 外向性格的自我說明書

外向者天生樂觀、積極向上,臉上永遠掛著滿足的笑容,做事樂於與人溝通;適應及學習能力都很強,天生具備免疫困境和穿越艱難的能力……
清楚深刻地認清自己
瞭解獨一無二的自己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塊石頭,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從出生到這個世界上,都帶有自己的使命,更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誰能取代你,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與眾不同,才能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才會懂得不斷完善自己。
沒有誰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失敗的,但成功除了離不開機遇與自己的拼搏外,首先要做和必須要做的,不是戰勝外在,而是戰勝自己;不是瞭解別人,而是瞭解自己。
瞭解自己主要還是指性格方面:自己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是封閉還是開朗,是自卑還是自信,是懶惰還是勤勞,是虛榮還是樸素,是偏執還是隨和,是狹隘還是心胸寬廣,是貪婪還是懦弱或者多疑……不管是什麼樣的性格都不要懼怕,因為性格是可以塑造的。優良的性格可以發揚,有缺點的性格可以克服。有這樣的名言: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米開朗基羅創造了很多流傳至今的傑作,他在雕塑大衛像之前,花了很多時間挑選大理石。因為他知道,材料的質地將決定作品的美感,而當時米開朗基羅的最大心願就是創造兩件完全相同的作品。為了這個心願,他甚至從相同的大理石上切割另一塊下來,試圖找到兩塊完全相同的大理石。可結果卻是,雕刻出來的兩件作品還是不能完全相同,總是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米開朗基羅發現讓它們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相似。

作品不能完全相同,性格想必也一樣。人的性格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之處,我們每個人天生就有與兄弟姐妹不同的組合特徵,天生就有著自己的性情、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雖然外界環境、智商、經濟環境和父母的影響都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但內在的本質卻改變不了,所以我們應該運用自己獨特的天賦、性格和智慧,去衝刺人生的美好目標。
記住,你就是你,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你。

觀察自我
在這個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開闢屬於自己的道路,根據自身擁有的特點,運用自己的主見,培養不同於其他人的特殊才能,就一定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我們該怎樣清楚並深刻地認清自己呢?
首先,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他人的評價比自己的主觀認識具有更大的客觀性,如果自我評價與身邊人評價差距不大,表示自我認知能力還不錯;反之,則表明自我認知有偏差,這時就該檢討。
同時,對待他人的評價,也要有認知上的完整性,不能只以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單一注意某方面的評價,應該全面徹底聽取,綜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

其次,生活閱歷也是瞭解自己的好方式。大多數人通過別人的看法來觀察自己,哪裡該進取,哪裡該改正,為此更能獲得別人的客觀評價。
但是,僅憑他人的一面之詞,把對自己的認識建立在別人的身上,太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就會面臨嚴重束縛自己的危險。我的人生自己做主,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尋自己,應該經常自我反省並塑造完美的自我。
此外,還可以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客觀而中肯地評價自己要比正確地認識和評價別人困難得多。要知道,能夠自觀自察的人,是聰明的人。
觀察自我是自我動機與行為的審視與反思,用以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以達到心理上的健康完善;是自我淨化心靈的一種手段,通常情況下,情商高的人會善於通過自我觀察來瞭解自我。另外,通過觀察自我,可以使個性心理健康完善,擺脫低級情趣,克服病態畸形,更有助於強化倫理人格的完善和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同時也成為強者的特徵之一。

認清自己性格的重要性
作家讓?吉羅杜說過:從我們的幼年開始,每個人身上就編織了一件無形的外衣。它滲透於我們吃飯、走路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之中。這件外衣就是我們的性格。
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性格,找出性格中的長處和缺陷;長處要保持,缺陷應克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獲得成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與眾不同。每個人的性格也各不相同,但沒有誰是絕對的性格優越,也沒有誰是絕對的一無是處。同一種性格特徵,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會有不同的利弊結論,關鍵在於自己在確定目標後如何去發揮性格的長處和力量。
只有認清自己的性格,合理地利用性格優點,才能到達成功的頂峰。性格的優點和缺點,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相互依存、相輔相成,誰也不可能離開誰。“最大的長處所在,往往也是最大短處的根源;最大優勢的發揮,常常暴露出最大的劣勢。”只有認清自己的性格,看清楚優點,明白自己的缺點,善待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為自己的性格會診
大多數人有過這樣的感受,盯著一個字時間久了,仿佛不認識那個字了。同樣,面對鏡子或照片中自己的臉,看得時間長一點就會疑惑:這是我嗎?我就長成這樣嗎?大多數的時候,人們真實的臉其實在別人眼中,在身邊人的評價中。所以,每當聽到有人在回憶自己過去的某些片斷的時候,我們都會放慢呼吸,靜靜聆聽,期望找回那個原始的自己。
只有真正清醒地認識了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而做到真正認識自己,卻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為什麼最難認識的是自己?我們又怎樣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呢?在西方的神話寓言裡,這被表述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
斯芬克斯是希臘神話中一個長著獅子軀幹、女人頭面的有翼怪獸。它每天都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向過路人出一個謎語:“什麼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如果路人猜不出,就被獅身人面獸吃掉。
年輕的俄狄浦斯在路過的時候猜中了:“這個動物是人。”斯芬克斯大叫一聲,羞慚地跳崖而死。

那麼,究竟有多少人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性格類型呢?也許有人會說,自己的性格自己最清楚了。請看調查資料:41.55%的人認為“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類型”;55.54%的人表示,即使不是十分清晰,也大概瞭解自己;而不瞭解自己個性類型的人有2.91%。這個資料向我們表明,確實有半數以上的人對自己認識不是很清楚。
美國著名宗教界人士德維格?穆迪說:性格是一個人看不見的本質。
我們來進行一下圖片心理測試,這些圖片是科學家跟心理學家一起合作的成果,並且經過歷時幾年的全球性測試,他們收到這個研究的回應之後,再小心地調較各個圖片的顏色及形狀,然後再次進行測試,直至他們得到這些非常成功的圖片,心理專家也認同這些圖片代表了九種不同的性格。下面我們就評估一下自己的性格,請看下面的圖片,選出你最喜愛的一張。

(1) 無憂無慮,頑皮,愉快的人生——外向者
你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你的座右銘是:生命只能活一次,因此你儘量享受每一刻。你好奇心旺盛,對新事物抱有開放的態度。你嚮往改變,討厭束縛。你覺得身邊的環境在不斷變化,而且經常為你帶來驚喜。
(2) 獨立,前衛,不受拘束——內向者
你追求自由及不受拘束、自我的生活。你的工作及休閒活動都與藝術有關。你對於自由的渴望有時候會使你做出出人意料的事。你的生活方式極具個人色彩;你永遠不會盲目追逐潮流;相反地,你會根據自己的意思和信念去生活,就算是逆流而上也在所不惜。
(3) 時常自我反省,敏感的思想家——內向者
你對於自己及周圍的環境能夠比一般人控制得更好更徹底。你討厭表面化及膚淺的東西。你寧願獨自一人也不願跟別人閒談,但你跟朋友的關係卻非常深入,這令你的心境保持和諧安逸。你不介意長時間獨自一人,而且絕少會覺得沉悶。

(4) 務實,頭腦清醒,和諧——內向者
你作風自然,喜歡簡單的東西。人們欣賞你腳踏實地,他們覺得你穩重,值得信賴。你能夠給予身邊的人安全感,你給人一種親切、溫暖的感覺。你對於俗氣的、花花綠綠的東西都不屑一顧,對時裝潮流抱有懷疑的態度。
(5) 專業,實事求是,自信——中性者
你掌管自己的生活,你相信自己的能力多於相信命運的安排。你以實際、簡單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你對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抱有現實的看法,並且能夠應付自如。人們知道你可擔重任,因此都放心把大量工作交給你處理。你那堅強的意志使你時刻都充滿信心。未達到自己的目標之前,決不甘休。

(6) 溫和,謹慎,無攻擊性——外向者
你生性隨和,但處事謹慎。你很容易認識朋友,但同時享受你的私人時間及獨立生活。有時候,你會從人群中抽身而出,一個人靜靜地思考生活的意義,並自娛一番。你需要個人的空間,因此有時會隱匿於美夢當中,但你並不是一個愛孤獨的人,你跟自己及這個世界都能夠和諧共處,你對現狀亦非常滿意。
(7) 具分析力,可靠,自信——中性者
你對事物的靈敏度令你可以發現旁人忽略的東西。這些就是你的寶石,你喜歡發掘這些美好的東西。你的教養對於你的生活有很特別的影響。你有自己高雅獨特的一套,無視任何時裝潮流。你的理想生活是優雅而愉快的,而你也希望跟你接觸的人都是高雅而有教養的。

(8) 浪漫,愛幻想,情緒化——外向者
你是一個感性的人,拒絕只從一個嚴肅、理智的角度去理解事物。你的感覺也十分重要。事實上,你覺得人生必須要有夢想才叫活得充實。你不接受那些輕視浪漫主義及被理智牽著鼻子走的人,而且不會讓任何事物影響你那豐富的感情及情緒。
(9) 精力充沛,好動,外向——外向者
你不介意冒險,特別喜歡有趣的、多元化的工作。相比之下,例行公事及慣例會令你沒精打采。你最興奮的是可以積極參與任何比賽活動,因為這樣你就可以在眾人面前大顯身手了。

外向性格形成的決定因素
通過前兩節的認清、會診性格,想必大家都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樣的性格,本書也是就外向性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外向性格形成的因素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先天性格與後天形成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而心理反應是一種外界刺激大腦的化學反應。事物刺激人體,人體發生各類化學反應,其中一類化學反應的表達就是性格。當然,性格不同,引起的態度和行為也有所不同。
東方古語雲:“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西方也有名言:“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對性格形成的看法都一樣。

關於性格特徵:一是表現在對人對事的態度上,是激情關注參與還是冷漠無情甚至冷酷;二是表現在意志上,是堅強勇敢果斷,還是懦弱邋遢,辦事拖泥帶水;三是表現在情緒上,是穩定還是極易波動;四是表現在智力上,是自信心強,勇於鑽研、創造、攀登,還是無主見、不自信、在困難面前總是灰心喪氣。總之每個人的性格特徵表現是相當複雜的,它與人的氣質、智慧及能力密切相關。
在性格這個問題上,恩格斯曾說,人的性格不僅表現在做什麼,而且表現在怎麼做。這間接表明,一個人在做什麼也就是在追求什麼;拒絕了某些事情,也就是反映了人對現實的態度;如何做事說明人的追求方式,同時反映了人對現實的行為方式。性格從本質上表現了人的特徵,而氣質就好比給人格增添一種色彩、一個標記。氣質是指一個人從內到外的一種內在的人格魅力,其所發揮的內在魅力的品質的昇華。氣質與性格的差別:氣質沒有好壞之分,且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不易改變的。性格是後天形成的,較易改變。某種氣質的人更容易形成某種性格,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飾、改變氣質。氣質的可塑性小,性格的可塑性大。總體來說,氣質和性格就這樣構成了人格,這避免了性格與人格不分。

大多數人認為,性格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後天形成的。這種說法過於淺顯,大量研究發現,人類的性格裡都有父母的部分遺傳,只不過,不同的人比例不同,一般這個遺傳部分佔有40%或更少,一般稱為孩子的天性。形成性格另外的60%則跟生活環境、父母和學校的教育有關,特別是父母的生活模式、社會行為的影響。基本生物把你造成什麼樣,你就有什麼性格,而且這部分天生性格會影響到老,並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另一半的性格,是在後天獲得的,食物、環境、家庭、學校、社會、文化、閱歷、年齡、職業等,都可以影響人的性格。

天性影響性格
一般來說,在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父母性格的影子,可能發現的時間不同,有些人顯現的早,有些則晚。古往今來,子承父業比比皆是。在許多音樂世家或明星世家,幾代人從事著同樣的事業且都成就顯著,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有人對巴赫家族音樂才能調查研究,在300多年時間裡,這個家族出了60位大音樂家,其中20人享有盛名,足夠說明這個家族中遺傳著對音樂偏愛的天性。
心理學家同時也對“劣等家族”進行了對比研究,典型案例是一位叫卡裡克庫的家族。卡裡克庫在獨立戰爭時期從軍時與精神不健全的女子結合後,在之後的150年間,出生的子孫後代約有480人之多。對其中189人的詳細報告表明,正常者僅有46人,餘下的143人有的是精神不正常的,有的是酒精中毒者,有的是癲癇病患者,有的是犯罪分子,有的是賣淫者。卡裡克庫離開軍隊回到故鄉之後,又和一個正常的婦女結婚。這個家族有子孫後代496人,都是正常人,與前一個妻子所生的後代相比較,有完全不同的個性特徵,可見差異不是一般的大。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中心的研究指出,雙生子即使分開生活,他們的飲食習慣、口味、聲音、面部表情、手勢動作、愛好等性格特徵,仍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之間的相似程度用相關係數來表示,很明顯:
同卵雙生子的相關係數>異卵雙生子的相關係數>非雙生子同胞兄弟的相關係數。
在該研究的雙生子中有一對很早就分開的“雙生子”,後來相遇時發現,他們不僅身高、體重相同,說話的腔調、做事的風格、步態姿勢相似,兄弟倆的妻子都叫琳達,後來都離了婚,他們的大孩子都叫佳姆斯?奧倫,兄弟倆都開雪佛萊轎車,都有木工的業餘愛好,都喜歡在同一海邊度假,都在自家花園的樹叢周圍修了一圈坐椅……
這些現象表明:性格、愛好、志趣等確實與遺傳物質——基因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說,遺傳在某些性格形成中起著一定的作用,有時還相當大。而社會環境和後天影響相對沒有多大影響。
遺傳因素通過什麼途徑來影響人的性格?
義大利的人類學教授艾瑪?瑪莎解釋說:“在卵子和精子的結合過程中,其男性或女性的顯性基因佔據優勢的一方確定了新生嬰兒的特徵。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會有同父母或祖輩一方相同的眼球顏色以及其他身體上酷似之處的原因。這種遺傳基因同時也會影響到個體的心理特徵。”她認為像激動、膽怯或者外向這些性格表現都是從基因中遺傳下來的。

英國劍橋大學的一些學者對一些經過處理的豚鼠胚胎進行實驗,使一部分豚鼠的身上只帶有雄性基因,另一部分則只帶有雌性基因,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母親的基因對孩子智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父親的基因則主要影響易感性和情緒。
一些科學家把對豚鼠的實驗結果大膽地推移到了人類的性格遺傳上,他們認為,“一個人個性的特點中至少有一半是直接由基因的特性決定的,大量的基因混合在一起互相作用產生綜合效應決定了某人說話的語氣、風格以及脾氣等。”
更多的理論傾向認為,遺傳因素通過智力而影響人的性格。遺傳因素對智力的影響,早已為研究證明了。以詹森為代表的心理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智力對人的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這種作用會在人的發展過程中顯示出來。人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冷靜地審時度勢,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客觀規律,這樣就會促使自己勇於克服困難,在艱難險阻面前表現出自覺、大膽、果斷和堅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徵。因此但凡政治家、發明家、作家、藝術家,雖然他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但他們都兼有高度發達的智力、創造力和優良的性格特徵。

後天因素決定性格
一個人會受到天性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遺傳的天性卻不是決定要素,甚至遠遠達不到一半的影響力。一個人性格的決定因素,還是與環境、社會、家庭環境及成長環境緊密相關,尤其是家庭所能提供的教育與愛。在研究眾多成功者的例子後,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天生勝利者或失敗者的性格,每個人都具有多面性,環境與教育決定這個人會發展哪一方面的性格。
人的性格很容易受社會的影響。美國人個性張揚,因為美國社會崇尚張揚;中國人個性含蓄,因為中國社會崇尚含蓄。這與歷史文化差異也是分不開的,中國人受兩千多年儒家文化薰陶,講禮重德,崇忠尚義,“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只有學會含蓄、謙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美國歷史文化的條條框框不多,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依靠個人努力闖蕩出來的,因而更崇尚個性鮮明。

科學家們通過實驗證明了精神障礙的遺傳性只有與特定的環境發生聯繫時才能顯示出來。例如,如果父母一方患有一種特殊的神經緊張症,其孩子一定是神經質的;但如果孩子遠離他們的父母,那麼孩子的神經質會有所抑制。科學家們因此認為,氣質、性格能夠在母體懷孕的過程中遺傳,但遺傳性卻不一定是絕對的。
環境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十分顯著:大量事實研究發現,少兒期將男孩打扮成女孩,常會引起性角色誤差的性心理變態;經常挨父母打罵的孩子常形成撒謊、缺乏獨立、唯唯諾諾的性格,也有的產生反抗攻擊行為;幼時嬌生慣養、放縱、溺愛,可能養成孩子驕橫任性、自私懶惰、意志薄弱的個性;父母吵架、家庭暴力往往導致孩子膽小或相反也學成狂躁暴虐的秉性……遺傳和環境兩種因素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在遺傳基礎上,後天環境的影響是造就一個人性格的根本因素。

美國紐約大學湯瑪斯?伯尼認為,胎兒不僅有感覺、知覺、記憶和思維活動,而且還能夠與母親交流情緒資訊。他指出,母親的心理活動對胎兒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母愛”對胎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湯瑪斯?伯尼指出:“子宮是胎兒最初接觸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的體驗將直接影響到胎兒性格的形成。”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斯托特博士指出:“婚後生活不和睦的夫妻所生的孩子,因恐懼心理而出現神經質者,比婚後美滿的夫妻所生的孩子高4倍。”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叫做“情感剝奪”的實驗:把同時出生的小猴子隨機地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放在鐵籠子裡,僅用奶餵養;另一組給它們用毛絨做了個假媽媽,吃完奶它們可以在假媽媽身上玩。實驗結果顯示:沒有假媽媽的這一組小猴子長大後,膽子較小、暴躁、不合群、與人不易接近;有假媽媽的這一組小猴子正好相反,更為膽大、合群、與人容易接近。
這充分說明:嬰幼兒時期特別是兒童時期被剝奪了母愛就會使孩子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為和個性的表現。可見嬰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心理環境的撫育對一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至關重要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